近期,多家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发文批评特朗普的防疫措施,《科学》杂志甚至在大选期间公开发文支持拜登,引发了科学是否能为政治站队的争议。有人认为科学没法中立,也有人认为政治正确扭曲了科学本身的立场……
近日,《柳叶刀》《科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等一批顶级科学期刊先后发文,批评特朗普政府的新冠疫情应对措施。其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自然》更是发表联名社论,谴责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毁坏科学和民主制度的若干行为,明确表态支持民主党人拜登。近几十年来,这种现象极为罕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主编埃里克·鲁宾(Eric Rubin)说,这是创刊208年以来第四次全体编辑署名的社论,也是第一篇有关政治和选举的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社论认为,美国的医疗技术、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都处于全球领先,但特朗普在很大程度上选择无视甚至诋毁专家,没能实行高效的检测,也没能给医护人员和公众提供足够的防护;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明确有效”的措施,被特朗普诋毁为政治手段。在接受CNN采访时,鲁宾说,“我们并非政治期刊,也不想成为一本政治期刊。但现在的问题关乎事实,而非观点。”《自然》杂志则把谴责范围扩大到特朗普上任后的各项政策。在10月14日的社论中,《自然》强调,在近代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总统试图大规模将科学专业知识从政府机构中清除出去;特朗普上任后破坏国际合作,退出一系列重要国际组织,尤其是在大流行期间退出世卫组织,在国内诋毁科学组织,奉行种族歧视,与解决全球挑战的需求背道而驰。甚至,《自然》公开表示,特朗普已经无法领导美国,而拜登拥有长期的政治合作经验,而且表明了对科学、研究价值的尊重,计划让美国重返一系列环境、卫生组织,履行国家承诺;“因此,《自然》选择支持拜登,并请求选民在11月3日投票给他”。在美国联邦体制下应对公共卫生问题,联邦政府更多地扮演协调、指导和调配物资的角色,而具体的抗疫、防疫措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一派观点认为,戴口罩、复工等问题都已经成为各地党派各说各话的阵地,不能把美国的抗疫失利归结到特朗普一人身上。在他们看来,这批科学期刊的表态,只不过是“科学党派化”的伪装中立。那么,科学应该拒绝政治吗?它又应该如何介入社会?「科学应该如何介入社会?」
科学是否会受到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已经谈论了数百年。传统西方科学家倾向于认为,科学只需探究绝对真理,科学界应该远离政治。二战结束前夕,时任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的万尼瓦尔•布什(Wannevar Bush)向罗斯福总统提交了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边疆》(Science:endless frontier),强调基础研究是知识源泉,政府应当保持科学共同体的探索自由。自此,美国科学界和政治界形成了所谓“科学的社会契约”,政府提供科学研究资助,而科学家负责微观的科学活动,提供新医药、新武器的发现,双方达成表面的互不干涉。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引发了美国民众对巨额科学投资的质疑,重组DNA等技术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风险,触发了人们的普遍担忧。日趋活跃的大众传媒,开始曝光科学不端现象,科学家的传统形象遭到颠覆。而且,历史事件也表明,科学与技术同样会被不正当地运用于侵略、杀戮和破坏生态。同时,随着一些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的深入应用和教学普及,科学技术和社会愈加紧密地结合,“客观”、“自治”的科学范式摇摇欲坠。
《知识和社会意象》,大卫·布鲁尔著
爱丁堡学派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作
这一时期,科学与政治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地兴起。该学派通过一系列案例研究发现,在科学实验中,实验者有巨大的“解释灵活性”(Interpretative flexibility),他们可以决定实验是否需要调和重新验证,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尽相同。因此,科学结论受到人类行为的影响,它更需要不同科学学派、团体之间的沟通协商。科学的理解,离不开所在社会环境所赋予的社会意义;与此同时,科学家的判断,必须基于扎实的事实和数据。科学社会研究破除了一个绝对独立的科学界想象。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英国国家课程设置委员会在课程规定中提出,“科学是一种人类的建构”,学生应该意识到,科学思想随着时间的变革,它的本质和所利用的方式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至此,学界的讨论演变为更广泛的制度共识。早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后不久,300余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发表公开信,认为种族平等、气候变化和知识多元化的结论并非来自特朗普所攻击的“特殊利益群体”,科学是一个社会去分析、理解和解决严峻问题的根基。另一方观点认为,即便这些结论是对的,科学家也不应该跳出来以“科学”的权威影响民主选举,选民会自行分辨各方意见。在此次社论事件中,《福布斯》杂志的一篇评论回应称,虽然现在科学家们指责联邦政府的抗疫不力,但在疫情早期并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直到今年3月30日,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瑞安(Mike Ryan)仍然表示,没有具体证据表明大众佩戴口罩有好处,如果没有正确佩戴可能还会有反面作用。《福布斯》认为,科学家的身份并不意味着盲目自信,甚至希望“控制总统”,科学家在历史上也经常犯错,甚至成为种族战争的遮羞布;而几家顶级科学期刊的编辑数次自称为“专家”,是在傲慢地借助科学的崇高地位,压制复杂的社会考量。「“政治正确”是否扭曲科学运行?」
在回到意识形态辩论的老话题之前,此处更紧迫的问题在于,“政治正确”是否真的能够扭曲科学运行,使科学变成意识形态的工具?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康奈尔大学传播学系博士贾鹤鹏认为,政治正确对科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方面:首先是选题,其次是对科学界多样化的高度推崇,第三则是科研资助。从选题上看,如果为了一味支持政治正确,非异性恋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可能会被指控为歧视,但这并不是学术禁区;学术界对性少数群体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隐私保护和社区支持。贾鹤鹏也承认,“政治正确”的倾向确实有可能会过滤掉“政治不正确”的选题和结论,但如果确实存在这类数据,可能恰恰指明了引发不公的社会条件。如果多样化是值得坚持的主流价值,当前学术共同体的多样化正是进步运动的成果。即便在生理学、气候学等领域得出与保护观念相悖的结论,也是从学界自内而外地讨论学术研究的社会影响。此前的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扩大同行评审、开放论文预先发表等。而此次科学期刊对特朗普的谴责,直接原因是遭到缺乏依据的外部攻击。
2020年10月10日,特朗普在白宫主持出院后首场公共活动,摘下口罩演讲,“我感觉好极了”。图片:CFP
相较《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类专门期刊,《自然》原本就接受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也因此长期受到读者的质疑。在此前的社论中,《自然》解释了为何一本科学期刊要涵盖政治话题,并且将在未来发表更多的政治学研究。编辑部认为,政治家的决定和行动会影响研究经费和优先级;同时,科学研究可以塑造从环境保护到数据伦理等一系列公共政策,为此前被边缘化的声音提供更多的空间。当然,政客也有权通过相反的规定。《自然》进一步指出,科学界和政界之间相对独立的契约基础是专业主义,但这项契约从来不完美,有些研究领域比其他领域更加自主;但是,保护独立和信任,仍是值得追求的标准。只不过,在当下信任消退时,系统也变得脆弱。或许目前新冠肺炎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但更重要的是特朗普长期对科学和知识的谩骂,正在摧毁公众对专业联盟的信任,而《自然》无法袖手旁观,希望敦促政客们学习合作精神,兑现对科学自治的承诺。「科学家如何影响公共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这场辩论实际上还指出了一项重要问题:科学家的意见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政策负责?多伦多大学健康政策专家马修·麦考利(Mathew Mercuri)发现,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学科的影响力并不完全对等,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等专家受到重视,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经济学的声音则普遍缺失。前者可以在短期内建立方便政府决策的“大数据模型”,但公众对“科学”及其成员的认识并不一定和科学家内部一致,物质收入、社会服务、粮食安全、文化习俗等因素对公众都很重要。即使在一个理性的决策环境中,研究发现,科学家和决策者的思维方向并不一致,科学研究的质量也不能保证好的政策。科学家承诺对专业负责,但任何学科都有内置的价值目标,经济学家对市场和经济增长感兴趣,人类学家喜欢异文化和生存状态,工程师喜欢设计和建造事物。为了更有效地与专业团体沟通,掌握更全面的社会系统,技术官僚才应运而生。科学界的发言并不要求拥有最全面的视角,但每一份集体声明都至少体现了某些专业领域内的判断和诉求。针对科学发现可能不是“真相”的指责,马修认为,科学产生的答案通常针对具体的目标政策,迅速了解现象本质、立竿见影是很困难的。科学家虽然专注于具体的技术问题,但有意将科学“去政治化”和“崇高化”,反倒可能将政治责任推卸到科学团体身上。当政府宣称“遵循科学”时,需要明确他们是如何做到,局限在哪里。而当他们刻意地排除其他意见,武断地描述一种确定的方案,公众更应该保持警惕。就像特朗普用自己的治疗经历去向公众证明,新冠肺炎没什么可怕的,无论是医学专业还是任何社会文化分析,都无法支持这一点。说到这里,虽然在大选前赞扬拜登是“科学的朋友”未必妥当,但要求科学家们在声明中通盘地考虑美国央地关系和党派历史,更有些不切实际。将所有责任归结到科学期刊身上,其实也是对公众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不信任。参考资料:
http://www.agrogene.cn/info-743.shtml
https://jech.bmj.com/content/59/8/63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299305/
https://xw.qq.com/cmsid/20200731A08L1Q00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e2029812?query=featured_secondary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0/6514/26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797-1
https://www.nature.com/news/policy-twenty-tips-for-interpreting-scientific-claims-1.1418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ep.1349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320719306111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scientific-american-endorses-joe-biden1/?error=cookies_not_supported&code=2a04d82e-12c0-477c-b59e-bdccd7ccfdc0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leading-scientists-urge-voters-to-dump-trump/
https://mp.weixin.qq.com/s/ROBahHj6_pUNbJ59-KpRgA
https://www.forbes.com/sites/tonyewing/2020/10/13/why-scientists-should-stop-misusing-science-to-influence-the-election/#5ada10467888
http://www.xml-data.org/KXYSH/html/6587d590-5edf-4cb9-924b-f648096ff212.htm
http://www.xml-data.org/KXYSH/html/089a0285-a255-4b72-9394-495eb3b24f55.htm
http://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Gid=1510028063&Db=qi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