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本漫画:妖怪烟囱(柘植义春)翻译:鲸鲸 / 嵌字:马蒂亚
这是我们初次汉化柘植义春贷本时期的作品
阅读顺序:从右向左←
昭和时代的妖怪烟囱
解说:胡晓江
《妖怪烟囱》发表于1958年,若木书房的贷本漫画志《迷路》创刊号。所谓贷本漫画,就是专门用于出租的漫画,读者并不拥有而是通过租的方式来阅读漫画,五十年代末,全日本的租书店一度达到了2~3万家。总体来说,贷本漫画追求短平快,因此具有粗制滥造的特征,但随着辰巳嘉裕等人提出剧画主张:适合成年人阅读的写实漫画,这种革命性的方向给了创作者更多的自由,彼时正值手冢治虫创作乏力,剧画风靡一时,贷本漫画迎来了最后的黄金期。
都说义春是寡作的漫画家,其实这个寡作只是相对于商业连载漫画家而言,实际上筑摩书房的柘植义春全集九卷本,包括三卷贷本漫画,共收录了大约3100页漫画作品,和300页单幅和随笔,而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集,义春还有一些别处可见的单幅和随笔未收录,以及初期约1500页贷本漫画未收录,这样算下来,柘植义春实际要比许多现代欧美漫画艺术家高产了,当然,贷本期作品占了多数,爱好者津津乐道的柘植义春,则更多指向的是他中后期的作品,尤其是1968年爆炸效应的《螺旋式》之后。
那么1958年的《妖怪烟囱》是个什么样的作品呢?据说因为独特的悲观主义和全篇覆盖着雨的描绘,令人印象深刻,白土三平给予了盛赞。正如那段著名的逸史,长井胜一和白土三平创办GARO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贷本漫画家柘植义春,认为非得有柘植桑这样的人来画漫画不可,于是在杂志上刊载了寻人启事,寻找因贷本败落而失去音讯的柘植义春。
图:妖怪烟囱(千住火力发电所)真实存在于1926年(大正15年、昭和元年)到1963年(昭和38年)
在阅读过柘植义春精巧如现代小说的中后期作品后,会感觉《妖怪烟囱》虽然长达26页,信息量却不怎么大,但依然有一种柘植式关怀,以及他后来的独特之处:强调场景带来的氛围感。读完后我想,如果是手冢治虫来画这个故事,会如何处理呢。我想多半会增加戏剧性,强调老爷子口不应心或者不能不转换的前后立场吧,出场的所有角色也会尽量赋予舞台才有的性格,这样可以增加对读者的情绪感染力,而柘植义春的平淡叙事则对此并不彰显。
相对于手冢治虫的显,几处细节能感受到柘植义春的藏。一,一家人中,妻子看似完全不了解丈夫的工作,所以对他背着通烟囱工具出门的动机一无所知,这是底层生活的真实,也大大加剧了最后一幕的悲剧性,而这种悲剧性,如果换成手冢的话恐怕会再三强调,唯恐读者不懂。二,为了要钱啜泣不休,又盲目冲入雨中看热闹的孩子,尽管他是看热闹导致生病,生病导致老爷子下了决心搏命,这样重要的故事推动力,却没有性格或情绪的交代。这个孩子的内心并不向读者袒露,这种轻描淡写但异常准确的现实感在手冢故事里也是不存在的。当然后者也有很好的处理,如黑杰克中肆意任性的贝贝,那种悲剧性充分而强烈地传递给了读者。三,长着配角脸的老爷子是主角,作品中和股长对话,不太重要的小伙子却长了一张漫画里常见的主角脸。
当然,真正的主角是妖怪烟囱。
图:远远看是三根,走着走着就成了四根,两根,甚至一根,数目不断变化,因此闻名的妖怪烟囱。雨天的傍晚尤其迷离,冷不丁看到会觉得可怕,住在附近的人们曾被它魇住,产生鬼打墙之类的传说。
图:妖怪烟囱一根、两根、三根、四根的视觉原理,中间的分析图应该是来自秋本治的《乌龙派出所》
图:名作《乌龙派出所》妖怪烟囱消失日之卷
图:《乌龙派出所》场景复现的玩具模型
图:千住火力发电所(通称:妖怪烟囱)的建筑模型
图:妖怪烟囱的拆除报道,昭和40年,其中一部分被切成轮子(直径6米,重量约3吨),赠送给足立区的元宿小学校作为滑台(滑梯)
图:滑梯的中间部分感觉对屁股是个挑战
图:一位日本博主拍摄于2008年。因为儿童人口减少,元宿小学迁址,与千寿第三小合并,改称千寿双叶小学,此处已废弃,将会建成千住帝京科学大学的校舍,他表达了对昔日千住地标的不舍之情:できればこのすべり台どうにか残して欲しいです。千住の昔のランドマークの面影が消えるのは寂しいです。(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把这个滑台留下。千住的昔日地标的面貌消失是寂寞的。)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那才叫大刀阔斧破四旧,勇往直前不回头。这么多愁善感得死一百次。
图:帝京科学大学,妖怪烟囱的遗物纪念,这个圆环的上半部分正是元宿小学的滑台。建筑墙面上是妖怪烟囱四种角度的旧照
图:四根金属柱的位置关系复刻了原先的四根烟囱
图:昭和时代的妖怪烟囱,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乡愁也能传染么?也许日本和中国太相似了,但又那么不同。
延伸阅读:昭和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