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0)

史学研究 2019-06-03

前言:

2019年史学研究公众号将继续编选历史学新书单,本期为2019年第20期新书单。为保证书单的质量,公众号将主要通过专业的评选团队选书。新书单以当年的新书为限,每期选书不超过15本,每个出版社选书不超过2本,以历史学的学术专著为主。荐书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

正在进行的三联中读会员课程优惠活动:

课程 | 《金瓶梅》:明末风情史的现代解读

课程 | 为什么历代社会精英都要拼命学习历史?

课程 | 你看到的盛唐气象,都是假象

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东周王城研究

作者: 徐昭峰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3
页数: 236
定价: 158

东周王城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高峰阶段的都城,它承上启下的形制布局和构建思想都值得深入研究。《东周王城研究》以1954年发现并确认的涧河两岸的东周王城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王城与成周的关系、东周王城的始建年代及其营建过程、基本布局、城郭形态、宫城的确认及宫殿建筑、手工业遗址及其市场与贸易、仓储和祭祀遗存、王陵分区、墓葬与车马埋葬制度等。这是对东周王城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东周王城研究》,具有填补都城制度史的学术价值。

徐昭峰,男,1974年1月生,河南新野人。中共党员,考古学博士。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质,曾先后就读于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长于田野考古发掘和夏商周考古学的研究,粗通文物保护的基本理念。目前已在全国各级杂志、报刊上如《文物》、《考古》、《光明日报》等发表考古发掘简报、报告、研究性论文等50余篇。主持过考古项目近50个,其中大型的重要项目8个,主持大型考古报告《洛阳瞿家屯》的整理及编写工作。论文曾被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和《中国考古学》英文版全文转载,《中国文物报》新论摘要摘录。

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儒学美德论

作者: 陈来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9-5
页数: 559
定价: 68.00元

本书是作者有关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研究,也可以说是以追寻美德为中心的中国伦理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关注公德与私德问题,是美德研究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讨论,通过梳理近代以来公德—私德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中国当代道德困境的根源和出路。下篇主要关注美德伦理,从孔子、孟子、战国早期一直到冯友兰、冯契,作者检视了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关系,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全书的核心关切是把握美德伦理研究中的中国问题,证明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寻找中国道德思想的出路。

陈来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朱子研究会会长。著作多种,除三联书店已出版的“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外,还有《孔夫子与现代世界》《仁学本体论》《从思想世界到历史世界》《近世东亚儒学研究》等。

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中国食辣史


作者: 曹雨 
出版社: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 辣椒在中国的四百年
出版年: 2019-4
定价: 42.00元

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是在饮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语境下的。

曹雨,1984年生于广东广州。2015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与暨南大学联合培养历史学博士学位,2017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出站,曾在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访学。现任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近年来的研究领域为华侨华人研究和饮食人类学,尤其关注食物传播与烹饪口味和移民之间的联系。

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作者: [日]酒井伸雄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文明を変えた植物たち:コロンブスが遺した種子
译者: 张蕊 
出版年: 2019-3
页数: 268
定价: 59.00元

本书以马铃薯、玉米、可可豆、辣椒、橡胶树、烟草六种植物的传播轨迹为纵轴,以饮食文化、政治和产业为横轴,从食用、医用、实用、商用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它们与人类近代文明密不可分的、对文明演进影响至深的传播历程和应用关联,为读者讲述了藉由人类对这些小物种的发现、传播、利用所构建的人类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历史。 

酒井伸雄 1935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系农艺化学专业。历任明治制果食料开发研究所室长、食料生产部长、爱媛明治(现四国明治)社长等职。饮食文化史家。

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王权派的革命


作者: 埃里克·纳尔逊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美国建国的一种解读
原作名: The Royalist Revolution: Monarchy and the American Founding
译者: 吴景键 
出版年: 2019-4-22
页数: 460
定价: 79.00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美国革命是对英王暴政的反抗。而在这部发覆之作中,埃里克·纳尔逊却指出,“美国国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事实上将自己视为英国议会而非王权的反叛者,驱动他们的是这样一种观念——英国议会僭用了国王独有的专权。在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时,正是上述这些“王权派”投身于论战中,主张将极大的专权赋予行政首脑。而他们所取得的战果是,美国宪法赋予其总统的权力要比此前一百年间任何一个英国国王所能行使的权力还要大。

埃里克·纳尔逊(Eric Nelson)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罗伯特·M.贝伦讲席教授。研究领域集中于欧美现代早期政治思想史及其在当代政治理论中的应用,代表作有《希伯来共和国:欧洲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犹太根源》(The Hebrew Republic: Jewish Sourc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al Thought, 2010);《共和思想中的希腊传统》(The Greek Tradition in Republican Thought, 2004)。

6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

作者: 刘晨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9-5
页数: 305
定价: 108元

原本终日在紫荆山中种田烧炭的萧朝贵,是不该走入历史的视野,留下他精彩的瞬间的。但洪秀全、上帝会、太平天国,改变了萧朝贵的命运;萧朝贵也改变了他们。本书引用可靠的资料论证了在太平天国早期历史上存在一个“萧朝贵时代”,太平天国得以迎来定鼎金陵的辉煌。而与此同时,肇端于萧朝贵时期的太平天国权力斗争和权力结构的异动也埋下了“天国”陨落的伏笔。本书附列的六篇研究习作,是作者近年来对萧朝贵和太平天国早期史研究的后续推进。

刘晨,1986年生,山东滨州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研究员,“博雅”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萧朝贵研究》《太平天国社会史》等,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档案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7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晚清华北乡土天主教民的信仰与民间文化

作者: 刘丽敏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9-4
定价: 88.00元

本书通过晚清乡土教民(以华北天主教为中心)的宗教信仰及其与中国民间文化的互动关系的比较全面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由此展现中西文化在中国基层社会冲突与交融的景观。所谓“教民”是指接受了教会正式的皈依仪式即洗礼仪式的中国居民。短缺状态才是乡民入教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的神祇信仰传统和天命观,影响了教民对“神”或“天主”教义的理解与接受。许多修会通过与中国民间信仰传统相接洽,使得中国教民的圣母崇拜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下,教民很大程度上是将耶稣作为一个独立的伦理道德形象:家庭伦理意义上的“孝子”和社会道德典范意义上的“悲苦英雄”来加以信仰和崇拜的。近代普通民众的宗教观念始终都是粗浅的,他们更在乎的是仪式。在这种宗教观念的影响下,教民的人生礼仪有所变革,在不违背教义的规定下,他们寻求着传统礼仪与宗教礼仪的有效结合。通过分析,我们在晚清乡土天主教民的皈依动机、宗教意识、宗教观念、人生礼仪与宗教生活中,看到了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资源与天主教信仰之间的杂糅和互动。

刘丽敏,北京科技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8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现代性的想象


作者: 李欧梵 / 季进编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从晚清到当下
出版年: 2019-4-1
页数: 348
定价: 58.00元

若干年前,王德威曾为李欧梵编过一本《现代性的追求》,传播甚广,从此以后,“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紧紧勾连,成为论说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维度之一。这次新的文论选集,编入了李欧梵近年关于“现代性”研究的新作及少量旧作,仍然不避重复,冠以《现代性的想象》之名,实在是想彰显李欧梵一以贯之的“现代性”的内在理路和复杂意涵。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等。

9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新启蒙

作者: 高力克 
出版年: 2019-6-1
页数: 328
定价: 52.00

启蒙是“祛魅”的思想革命,新启蒙则是祛“启蒙”之“理性”之魅的再启蒙。中国新启蒙之“新”,在于既追寻现代性而批判传统,又对西方现代性进行审思批判。在晚清五四启蒙运动以现代批判传统的欧化思潮之外,另有一些思想明敏的启蒙学者,对现代性与传统进行辩证批判,如章太炎以佛庄批判进步主义的俱分进化论,鲁迅以精神个人主义矫正现代欧洲大众社会与物质主义的“立人”主张,杜亚泉对东西文化的辩证思考,欧战后梁启超对进化论、科学主义、物质主义的反思,梁漱溟对中西印文化的探索,吴宓以人文主义批判物质主义,张申府之“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新启蒙”主张,冯友兰之“旧邦新命”的中国现代化论,贺麟的“儒化的现代化”主张,李长之反思五四的“中国文艺复兴”论,构成了一幅“新启蒙”的思想图景。这些被五四启蒙运动的巨大光环所遮蔽的富有深刻洞见的“新启蒙”思想,给我们留下了探索中国现代化与文化转型的珍贵思想遗产。

高力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史。著有《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求索现代性》《自由与国家——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等。

10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英国自由农

作者: 李彦雄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从中古到近代
出版年: 2019-5
页数: 294
定价: 68.00元

英国自由农群体在中世纪早期作为一个边缘群体,在从中世纪到近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发展壮大再到消亡的演变过程。自由农是西欧农奴制度移植到英国并在英国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起源主要包括追原丹麦法区的索克曼人、随征服者威廉进入英格兰的法兰克人,以及少量维兰。同时,英格兰各地自由农阶层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存在明显地区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惯例的不同。 自由农阶层在英格兰社会从中古向近代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自由农阶层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英国劳动者主体,不仅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支柱,而且掌管地方治理中的行政、司法事务,是国家军队的主要兵源,也是王权的重要依靠。自由农阶层的发展,最终孕育出了全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李彦雄,男,汉族,1971年10月生,河南安阳县人,199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教育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副教授,安阳师范学院英国史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教学标兵。主要从事英国农民史、西欧中世纪史等方面的研究,并长期负责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至19世纪英国自由农发展演变研究》(批准号:11BSS023),主持完成河南省政府决策项目《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历程及对河南省的启示》、《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两项,目前主持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历史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历史教学(高教版)》、《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十余篇。

1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


作者: [英] 基思·托马斯 (Keith Thomas)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 Studies in Popular Belief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译者: 芮传明 / 梅剑华 
出版年: 2019-8
页数: 970
定价: 138.00元

在16和17世纪,妖术、占星术、巫术疗法等大众迷信几乎遍及英格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相信国王的触摸可以治病,而护身符可以抵御恶灵的侵袭。与此同时,宗教改革试图将巫术从中教会仪式中剥离出来,科学家也不断发现解释万物的全新理论。 托马斯深入英格兰各地档案,用海量的例证带领我们进入那个时代的大众心理,向我们展示科学和理性如何逐步地挑战了古老的信仰体系,而基督教又如何跟随大众心智的启蒙,完成了自身的现代化。

基思·托马斯爵士(Sir Keith Thomas,1933— ),英国历史学家,代表作为《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和《人类与自然世界》。曾任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院长、牛津大学副校长、《牛津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顾问。1988年因对早期现代英国的历史研究贡献,被女王授予骑士爵位。在知名历史刊物《今日历史》创刊六十周年的历史学家评选上,托马斯是仅有的被三位专家推选的史学大家。

1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美洲奴隶贸易


作者: [美] 约翰·伦道夫·斯皮尔斯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译者: 邓宏春  

出版年: 2019-4-1 

页数: 324 

定价: 80

《美洲奴隶贸易:起源、繁荣与终结》讲述了奴隶贸易四百多年的罪恶史。第一艘贩奴船何时在美洲登陆?美洲奴隶贸易的起源是基于正义还是邪恶?早期的贩奴船装备如何?美洲奴隶贸易如何从公平的易货市场蜕变为残暴的劫掠?黑人村庄如何被袭击,奴隶们遭受了怎样惨无人道的虐待?奴隶贩子的利润如何?美洲奴隶贸易何时被宣告为非法的海盗行为?英美等国为废除奴隶贸易进行了怎样的立法、司法努力以及国际合作?英美海军在美洲奴隶贸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奴隶贸易被宣告非法后,奴隶走私为何变得更加猖獗?*后一个奴隶贩子的命运如何?奴隶贸易何时走向末日?本书将一一解答。

约翰‧伦道夫‧斯皮尔斯,美国知名史学家、作家和记者,出生于俄亥俄州范沃特市。1875年任《东奥罗拉广告报》编辑,1880年任《布法罗快报》记者,1882年任《纽约太阳报》记者。后定居于纽约利特尔福尔斯,专注于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品包括《金矿区的合恩角》《美国海军史》《新英格兰捕鲸者》等。

1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香料漂流记


作者: [美]加里·保罗·纳卜汉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副标题: 孜然、骆驼、旅行商队的全球化之旅
原作名: Cumin, Camels, and Caravans: A spice Odyssey
译者: 吕奕欣 
出版年: 2019-7
定价: 78.00元

这是一本关于香料的书,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带领读者踏上漫漫的时空之旅,一探香料的秘密。这又不只是一本关于香料的书,作者从家族的香料商人谈起,详细描绘了香料商人在贸易之路上的旅行见闻与历史故事,从历史、考古、民族植物学与语言学的角度,探寻古代人如何收集与买卖香料,并融入各种不同的烹饪艺术,指出香料贸易促进了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创造出文化与饮食相融合的新文化。

加里·保罗·纳卜汉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自然作家,长期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社会文化多样性。包括《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在内的许多著名杂志都评价他为“本地化饮食运动的先驱”,并认为他在保护社区文化与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作为亚利桑那大学西南中心凯洛格讲座教授,纳卜汉长期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从事建立可持续食物生态系统的研究;他拥有一个小型农场,用于实践自己关于可持续食物生态系统的理论。他也是最早提出通过饮食治疗来控制糖尿病的学者。纳卜汉著述颇丰,多部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法语、韩语、日语等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获得 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兰南文学奖等多项大奖。

1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粟特银器

作者: [俄]鲍里斯·艾里克·马尔沙克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译者: 李梅田 / 付承章 / 吴忧 
出版年: 2019-5
页数: 124
定价: 58.00元

《粟特银器》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沙克先生经典著作,俄文原版于1971年在莫斯科出版。该书一经出版,便在英语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图文并茂地整理归纳了粟特银器的相关内容,框架完整,思路清晰。同时,将金银器的研究放置于中亚考古学和艺术史的视野下,对每件器物背后的内涵作出的精妙解读,至今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鲍里斯·艾里克·马尔沙克(Boris Ilich Marshak),卓越的中亚历史文化学家、粟特文明专家、中古时期东方银器专家。1933年出生于苏联卢加,1965年获列宁格勒考古学院考古学博士学位,1982年取得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54年开始参加塔吉克斯坦片治肯特遗址的发掘工作,1978年起任片治肯特考古队队长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亚、高加索部主任。一生著述颇丰,荣获诸多学术荣誉头衔,被国际丝绸之路学界尊称为“中亚考古之父”。2006年在片治肯特考古工作中因病去世。

1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In China's Wake

作者: Nicholas Jepson
出版社: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How the Commodity Boom Transform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South
出版年: 2019-9
页数: 368
定价: $90.00

In the early 2000s, Chinese demand for imported commodities ballooned as the country continued its breakneck economic growth. Simultaneously, global markets in metals and fuels experienced a boom of unprecedented extent and duration. Meanwhile, resource-rich states in the Global South from Argentina to Angola began to advance a range of new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reaking away from the economic orthodoxies to which they had long appeared tied.

In China’s Wake reveals the surprising connections among these three phenomena. Nicholas Jepson shows how Chinese demand not only transformed commodity markets but also provided resource-rich states with the financial leeway to set their own policy agendas, insulated from the constraints and pressures of capital markets and multilateral creditor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e combines analysis of China-led structural change with fine-grained detail on how the boom played out across fifteen different resource-rich countries. Jepson identifies five types of response to boom conditions among resource exporters, each one corresponding to a particular pattern of domestic social and political dynamics. Three of these represent fundamental breaks with dominant liberal orthodoxy—and would have been infeasible without spiraling Chinese demand. Jepson also examines the end of the boom and its consequences,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future China-driven upheavals. Combining a novel theoretical approach with detailed empirical analysis at national and global scales, In China’s Wake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Nicholas Jepson is a lecturer in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s Glob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往期内容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18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4)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9)



编辑 (文) /  史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