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3年历史学新书(14)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6.5万的订阅者,2023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3年第14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早期中国的鬼
作者: 蒲慕州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译者: 黄咨玄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52
定价: 68.00元
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蒲慕州,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少数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社会与宗教、比较古代史研究三方面均有建树的学者,其中文著作主要有《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墓葬与生死:中国古代宗教之省思》《法老的国度》《历史与宗教之间》等;英文著作主要有Wine and Wine Offering in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Egypt(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5)、In Search of Personal Welfare: A View of Ancient Chinese Relig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8)、Enemies of Civilization: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er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Egypt, and China(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5)、Daily Life in Ancient China(Cambridge, 2018)、Ghosts and Religious Life in Early China(Cambridge, 2022)。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秦扩张史
作者: 王子今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土地与民人
出版年: 2023-5
页数: 333
定价: 108
秦崛起于西北,逐步向东拓进,终得席卷天下,实现统一。在成功实现富国强兵的基础上,秦积极进取,通过军事征伐扩张国土,增益国民。 这一历史进程是秦文明史研究应当关注的学术主题。本书总结了西汉政论家称之为“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的历史过程的大致脉络,从争夺与控制国家行政的基本要素“土地”和“民人”的视角,分析秦史的动态,同时比较了秦扩张进程中不同地区相关策略的成败得失。对于秦决策者的区域观念、军事攻略、人口政策等,亦有涉及。从而以新的文化视角、新的学术方法深化了秦史研究。
王子今,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中国古代史专业。现任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秦汉史与秦汉考古文物研究。出版《秦汉交通史稿》《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称谓研究》《秦汉交通考古》《秦汉名物丛考》《汉简河西社会史料研究》《秦汉儿童的世界》《秦始皇直道考察与研究》《秦汉盐史论稿》《秦交通史》《秦史人物论稿》《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等学术专著。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封建到大一统
作者: 韩昇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史记》中的历史中国
出版年: 2023-6
页数: 545
定价: 128.00元
本书为韩昇教授在中读录制讲授“阅读《史记》”课程的文字整理版。作者多年研读《史记》,有颇多心得,此次通过讲授,作者系统整理了自己对《史记》的认识。今天重读《史记》决不能完全按照原著来读,而必须读懂司马迁的历史哲学,看清楚哪些是历史的建构,还要看穿这些建构的人文理念、各个历史时代的思想意识,乃至通过历史建构树立起来的文化传统的导向和目的,洞彻思想的来龙去脉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依据,才能去伪存真,提取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要素,重建当代中国的文化。一言蔽之,必须通过理性的批判重读《史记》, 而不能照本宣科,这样才能读活《史记》。
韩昇,1957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史、东亚历史与国际关系、佛教史等。著有《隋文帝传》《东亚世界形成史论》《正仓院》《海东集:古代东亚史实考论》《遣唐使和学问僧》等,出版《九品官人法研究》《隋唐帝国与东亚》等译著,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江南六朝考古学研究
作者: [日] 藤井康隆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思库
原作名: 中国江南六朝の考古学研究
译者: 张学锋 / 刘可维
出版年: 2023-5-1
页数: 368
定价: 88.00元
公元3至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南北分裂、族群对峙的时代。本书关注当时南方社会的发展演变,指出六朝政权是南方地区首次出现的“正统”中国王朝,对中国文化和国际秩序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书作者基于考古调查与发掘所获资料,结合自己对南京和周边地区遗迹、陵墓的实地调查,对南北方陵墓和金属类文物展开广泛的分析和比较,勾勒江南六朝社会的共性和变迁,揭示其鲜明的江南地域特征,指出江南与中原之间在思想和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存在本质性差异,从而明确了江南六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藤井康隆,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考古学专业博士课程毕业,文学博士。历任见晴台考古资料馆学艺员、名古屋市政府教育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室学艺员,2021年起任国立佐贺大学艺术与地域设计学部准教授(博物馆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六朝考古、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东亚考古。2019—2020年,作为日本政府文化厅对外派遣研修员,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研修,对六朝考古遗存及博物馆展开实地调查和研究。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
作者: 王琦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页数: 296
定价:80.00元
本书以宋代《四书》经筵讲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经筵进讲情况的全面梳理,探寻士大夫如何以经筵为平台,通过经典的创造性诠释,用儒家的思想观念与价值理想影响帝王及政治,以道统规范治统,成就君德圣治,重建社会秩序,寄寓道济天下的王道理想,并在学术、思想、政治之间的互动中,促进以《四书》为核心的理学新经典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展现《四书》经筵讲义与帝学、理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演变轨迹,探讨儒学官学化、社会化的途径,为当代儒学复兴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借鉴。本书是作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学界第一部有关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的专著。
王琦,女,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98)、文学硕士(200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博士(2017),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访问学者(2021-2022),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书院学会理事、中华朱子学会理事等。主要从事儒家哲学、艺术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子课题负责人,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项目《(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核心作者;出版了《朱熹帝学思想研究》《论语探微》等专著。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期刊与报纸发表论文50多篇。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元代进士与元代文坛
作者:贾继用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定价: 88.00元
元代进士文学家是元代最重要的文学群体,与元代文学生态和文坛构成有直接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书是考察元代进士文学家与元代文坛关系的著作,旨在探讨元代进士文学家在当时文坛的地位与影响,主要内容包括元代进士文学家与元代文坛的民族构成、元代进士文学家与元代文坛的地域性、汉族(包括南人)进士文学家与元代文坛、蒙古色目进士文学家与元代文坛、高丽进士文学家与元代文坛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元代多族进士文学家是多族文坛格局形成的关键,是南北地域文坛的核心,在元代中后期文坛极具影响力。元代进士既立盛名于大都,又领风气于江南,既多创建之绩,复有开拓之功,元代文坛彬彬之盛,其力甚大。元代多族进士文学家的研究为元代文学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贾继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向为元代文学与文献。已出版《元明之际江南诗人研究》(齐鲁书社,2013)《吴中四杰年谱》(齐鲁书社,2014)。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龙来龙往
作者: 聂羽彤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清代以来清水江中游地区的人群、空间与权力
出版年: 2023-5
定价: 118.00
独木龙舟节是贵州清水江中游和巴拉河沿岸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作为地域性龙舟文化的集中体现,龙舟节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起源传说与仪式象征,同时,也展现了沿江各村寨之间因共享的历史记忆和信仰习俗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共融共存的空间秩序与权力结构。本研究通过对黔东南台江、施秉两县沿江村寨的民族志考察,较系统地描述了当地围绕龙舟节而形成的神话传说和节日习俗。在对一些村落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拟用“龙舟圈”这一概念来阐释这一独特的地方文化现象。书稿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清水江中游地区明清以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该地区的民族、交通、政治、文化情况。第二章重点介绍龙舟节,涉及龙舟节的起源、龙舟传说的演变、龙舟节的流程等。第三章探讨由龙舟节引发的人群关系问题,如村落社会秩序等。第四章讨论该地区的通婚圈。第五章探讨龙舟圈的形成,以具体的村寨为例,研究龙舟文化与社会变迁、地方政治等的关系。
聂羽彤,中山大学民族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教师,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龙与狮的对话
作者: 王宏志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副标题: 翻译与马戛尔尼访华使团
出版年: 2023-6
页数: 640
定价: 158.00元
作为中英官方的第一次正式接触,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对两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毋庸置疑,然而使团的沟通与翻译问题罕有进入研究者视野。本书聚焦翻译在这次中英对话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全书七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由多个问题驱动论述,通过对使团译员背景以及国书、敕谕、礼品清单、往来书信等各类文件的翻译和改写的考察,并基于对大量珍贵档案和多门语言文献材料抽丝剥茧式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力图还原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的翻译过程,向读者展示翻译在马戛尔尼访华事件乃至近代中国外交活动中的至关重要性。本书资料丰富详实,论述严密,对使团研究的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见解,填补现有使团研究的空白,为近代中国翻译史、中英外交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典范。
王宏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荣休讲座教授兼研究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讲座教授(兼任),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特聘教授、翻译史与跨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专研18—20世纪中国翻译史、现代中国文学史。著有《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翻译与文学之间》、《翻译与近代中国》、《文学与政治之间》、《鲁迅与左联》、Politics and Literature in Shanghai: The Chinese League of Left-wing Writers, 1930-1936等专著十余部;另编有《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Sinologists as Translators in the 17th-19th Centuries,Crossing Borders: Sinology in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East Asia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等。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行动如何可能
作者: 李国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鲁迅文学的一个思想脉络
出版年: 2023-6
定价: 89.00元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石和巅峰,其文学背后的思想同样具有基石和巅峰性的意义。但不管其思想和文学孰先孰后,何者更为重要,对于读者来说,无法避开的缠绕是,鲁迅的思想往往是从具体的文学形式中表达出来,鲁迅的文学也往往根迹于其思想中具体的逻辑常项。因此,如何通过鲁迅创造的文学形式来抵达鲁迅思想的隐秘所在,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书着眼于此,用心淘洗鲁迅留下的各类文本的文学形式与思想之关系,究明鲁迅文学的一个重要思想脉络,即在现代中国,面临古今中西之间交错所带来的变革和动荡,行动如何可能?本书首先讨论的是鲁迅留日时期思想的基本面貌,勾勒的是与章太炎的“自性”的关系,彰显鲁迅在思想层面对于行动的理解和渴望,接着讨论与“自性”关联的主体建构问题在《野草》、《故事新编》和旧体诗中的展开,着力分析思想与文学之间的关联,显影鲁迅重建行动之可能时的思想困局、历史哲学和自我安慰,最后是接续文学分析的脉络讨论鲁迅在《呐喊》《彷徨》等小说集中的部分小说,展开具体历史语境中的小说细读,澄明鲁迅对辛亥革命的理解,讨论其在历史实践的维度对行动如何可能的思考及相应的文学形式的特质。总之,本书试图以“行动如何可能”为基本问题,追踪鲁迅文学背后的基本思想脉络,以期引发对于鲁迅及中国现代思想与文学的不同讨论。
李国华,男,1980年生,江西省于都县人,目前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农民说理的世界——赵树理小说的形式与政治》及《黄金和诗意——茅盾长篇小说研究四题》。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有声的中国
作者:陈平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月:2023年5月
本书以文化史的思路将声音与文字相互阐释,来深描或阐释现代中国。通过使用不同媒介,以跨学科的视野、跨文体的写作,来呈现有人有文、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现代中国。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西方旅行者的中国书写
作者: [英]顾德诺 / [英]茱莉亚·库恩 编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1840-1940
原作名: A Century of Travels in China: Critical Essays on Travel Writing from the 1840s to the 1940s
译者: 顾钧 等
出版年: 2023-5-4
页数: 304
定价: 68.00
西方旅行者的书写塑造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形象,而他们对中国的先入之见也影响了自己看待中国的方式。本书探讨了从鸦片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多位知名的旅华游记作者在不同主题上对中国的印象,从书写中国的城市和风景,到欧洲人身处中国时所写的作品。通过研究不同的旅行者从各自的视角所描绘的这个古老传统大国,展示了西方人眼下的近现代中国是怎样的,以及当时的中国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各种适应现代化的努力。研究者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游记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使读者得以更透彻地了解这些游记的背景、角度和思想。
顾德诺(Douglas Kerr),香港大学英文学院名誉教授、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名誉研究员,曾任香港大学文学院院长和英文系主任。他拥有剑桥大学的文学硕士和华威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专攻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语文学,尤其是文学史研究,如亚洲殖民主义文学、战争和旅行文学等。
茱莉亚·库(Julia Kuehn),香港大学英文学院主任。拥有牛津大学、波恩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研究生学位。研究兴趣是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与文化、与中国相关的旅行写作、批判理论等。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世界”之战
作者: (美) 弗朗西斯·伯丹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品方: 鼓楼新悦
副标题: 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往事
译者: 曹磊 / 李默然(审校)
出版年: 2023-5
页数: 377
定价: 89.00
古阿兹特克文明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阿兹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后一个角色,他们创造了辉煌的阿兹特克文明,开创了阿兹特克族最兴盛的时期。阿兹特克文明在教育、宗教、科学研究、天文学、历法、文字、艺术各方面都有着惊人的发展。他们设有各级学校,从孩提时就开始接受历史、法律、宗教、体育、军事和音乐等教育,还要接受家庭和社会中的道德规训。 阿兹特克人的科学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凭借肉眼和简单的观测工具计算出的天文日期仅存在微小误差,并以此制定了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历法。他们还建造了植物园和动物园,对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对它们的特性和用途进行研究、分类,分别应用于医疗、手工业生产、食品制作等方面。 阿兹特克人还有许多有趣和神秘之处,通过考古发现逐渐被人们所了解;而人们了解到的阿兹特克文明,距离真正的阿兹特克人有多远?本书将告诉我们答案。抚今追昔,不禁让人想起这样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没有哪个 “失落的文明” 能够被人们彻底遗忘。
弗朗西斯·伯丹,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人类学荣誉教授。1982—1983年获加州州立大学系统杰出教授奖。她担任过多本有影响力的著作的作者或主编,包括《中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门多萨法典》《阿兹特克帝国战略》《阿兹特克考古学和民族历史》(剑桥世界考古学丛书)等。她在《拉丁美洲古物》《古中美洲》等学术期刊上均有文章发表。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舒适观念的诞生
作者: [加]约翰·克劳利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能见度
副标题: 近代早期英国与美国的感受力与设计
译者: 孙伟
出版年: 2023-5
页数: 444
定价: 88.00元
我们现代人对于身体、居住条件以及周边环境有着覆盖全面、分类细致的舒适性要求。“舒适”,仿佛是现代性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人类天然的需求。但我们关于身体舒适、居住舒适的观念真的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吗?本书作者探寻了近代早期的英美等国的历史,对各种史料进行了深入挖掘,进而提出,人的感受力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有着时尚感知的上层人群对于“不舒适”的发现。上层人群在早期感知到的不舒适,让他们感觉不满意,于是,他们对“舒适”提出了需求。人类也就此开始拥有了对现代“舒适”的感受力。这部开拓性的作品从近代早期的英美等国的人们在天气、火、食物、衣着、感觉和对夜晚的焦虑等多个方面对于舒适与不舒适的感知论述了这个问题,从而为我们全面理解“舒适”观念的起源提供了权威的论断。
约翰•克劳利,享誉全球的社会历史学家,现为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乔治•孟洛历史学教授,其主要作品包括《舒适观念的诞生》《帝国风景:英国的全球视觉文化》以及《不独立地位的特权》等。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刺杀斐迪南
作者: [美]格雷格·金 / [英]休·伍尔曼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品方: 译林方尖碑
副标题: 1914年的萨拉热窝与一桩改变世界的罗曼史
原作名: The Assassination of the Archduke: Sarajevo 1914 and the Romanc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译者: 阎智森
出版年: 2023-1-1
页数: 450
定价: 108
1914年夏天,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席卷欧洲,并很快蔓延至整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错综复杂,但它的导火索是一桩爱情悲剧。本就不受公众喜爱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违背皇帝的意愿,执意与下层贵族索菲结婚。因此之故,整个帝国的上流社会都刻意羞辱和回避他们。然而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的两颗子弹不仅结束了他们饱受非议的爱情和生命,也导致几乎整整一代欧洲年轻人为他们殉葬。 《刺杀费迪南》聚焦在这段引人注目的历史上,发掘出大量未曾发表的信件和罕见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纪录片式的表达手法,将皇室秘史、政治谋杀和感人的爱情结合在一起,描绘出19世纪末欧洲的风云,揭示了刺杀背后的惊人真相,并讲述了皇室后裔在战后流离失所的命运。
格雷格•金 Greg King 《欧洲皇家历史杂志》主编,历史传记作家,著有十余部畅销历史作品,包括《哈布斯堡的黄昏》《温莎公爵夫人》等。
休•伍尔曼斯 Sue Woolmans 研究欧洲皇室历史的学者与作家,著有《人生二十五章:末代沙俄公主回忆录》等。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印度会崛起吗?
作者: 王红生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92
定价: 79
本书从“土地与农村”“精英与大众”“民族之重构”“发展之探索”四个层面,多方位地勾勒出了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1世纪初现代化转型的诸多面向,并透析印度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相信“印度会崛起吗?”这个疑问,当在阅读之后,引发读者的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王红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科学博士。研究专长为近代以来印度社会历史变迁、转变中社会的农村和农民问题。主要著作有《乡场·市场·官场:徐村精英与变动中的世界》《论印度的民主》《尼赫鲁家族与印度政治》《神与人:南亚文明之路》《二十世纪世界史》,并在《世界历史》《南亚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北大史学》等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失衡的世纪
作者: [土]谢夫凯特·帕穆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1820年以来土耳其的发展
译者: 安晶璐
定价: 79.00
第一本全景式解读土耳其经济历史的书。无论从人口和经济规模来看,土耳其一直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本关于土耳其经济历史的权威著作。该书填补了这是空白,考察了土耳其过去两百年的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该书以全球比较的视角,通过四个时期考察了土耳其的经济历史:19世纪奥斯曼时代的开放经济、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过渡、二战后持续的保护主义和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及1980年后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和经济开放。帕穆克利用人均GDP、贸易、工资、健康和教育指数,分析了土耳其长期经济趋势背后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通过对土耳其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可以在更好地理解该国的独特历史的同时,为理解过去两个世纪中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增长模式提供重要见解。
[土]谢夫凯特·帕穆克 ,土耳其海峡大学经济学与经济史教授,在近代奥斯曼帝国、现代土耳其及中东和巴尔干地区经济史研究方面均有贡献。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Networks of Faith and Profit
作者: Yiwen Li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Monks, Merchants, 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839-1403 Ce
出版年: 2023-7
定价: $110.00
Between 838 and 1403 CE, there was a six-century lapse in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present day China and Japan. This hiatus in what is known as the tribute system has led to an assumption that there was little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this period. Yiwen Li debunks this assumption, arguing instead that a vibrant Sino-Japanese trade network flourished in this period as Buddhist monks and merchants fostered connections across maritime East Asia. Based on a close examination of sources in multiple languages, including poems and letters, transmitted images and objects, a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Li presents a vivid and dynamic picture of the East Asian maritime world. She shows how this Buddhist trade network operated outside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tribute system and, through novel interpretations of Buddhist records, provid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commerce.
Yiwen Li teaches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