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馆体育朱林祥:体育场馆黄金时代,破解难题首在人才 | 专访

2016-04-19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4月18日,中体竞赛公司与中馆体育签署了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战略合作,未来中馆体育将围绕中体竞赛公司旗下体育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进行深度合作。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主要由政府组织建设,在进行赛事服务后,场馆多处于闲置状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而另一方面,用于全民健身的场地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场馆存在数量不足与长期闲置的矛盾。


▼大型场馆看似高大上,然而实用性呢?



要解决这种矛盾,一方面是新建一批实用型的体育场馆来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如何把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解决其闲置问题。


大型体育场馆一方面投入巨大,另一方面本身蕴含巨大的无形资产资源,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场馆冠名收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开发占到了其场馆总盈利的70%,如何开发这块宝藏是学界和业界在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会后,圈妹专门对中馆体育总经理朱林祥进行了专访,聊聊我国体育场馆开发中的问题以及破局之道。


国企与私企合作,体育场馆无形资源开发新思路


“这次合作开创了体育龙头国企和创业型私企合作的先例,双方将共同探索找到共同的合作点,资源互补,创造1+1>2的效果。”朱林祥上来便这样告诉圈妹。


作为体育龙头国企中体竞赛拥有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和潜在赞助商资源,而中馆体育作为服务商,最主要的任务是设立专业的服务标准以及提供后续的优质服务,努力实现对场馆无形资源连续的开发,使各方受益。


为什么中外体育场馆无形资源开发差距这么大?


  • 缺乏优质内容


体育场馆是一个平台,需要有好的内容去承接,这个平台才能后产生良好的效益。而目前我国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发展不健全,赛事的数量、质量还远远不达标,没有好的内容去承接体育场馆这个平台,就使得寻求良好的赞助商成为困难。


▼像乐视体育中心这样比赛和演出都很多的场馆在全国是少数~


  • 无形资产开发的专业性不够


单单就冠名权这一项,许多企业仍缺乏专业性。朱林祥表示,在西方冠名企业很常见,而在国内由于内容不够,地标属性达不到,赞助商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国内冠名短期的赛事的企业多,冠名场馆这类固定资产的企业少。


据悉,中体竞赛与中馆体育这次合作的目的之一也是希望能够为今后体育场馆无形资源的开发提供先例与经验,示范如何实现多方盈利。


▼有冠名的体育场馆多存在于一二线城市,图为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



  • 体育产业链条不成熟


体育场馆只是体育产业链条中的一部分,体育场馆无形资源的开发需要这个链条上的所有环节的支持与发展。


西方体育赛事的成熟与联盟规则的设计,百姓参与体育与观赏体育赛事的氛围和意识,大众消费体育的能力都使得场馆能够成为一个承接内容的平台,从而滋生出服务。而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的发展都不成熟,需要量的积累。


综合性体育场馆、可拆卸移动场馆是未来趋势


“两会”期间,代表姚明提出了题为《转变管理思路,盘活体育场馆,突破体育产业发展瓶颈》的提案,指出现有体育场馆场馆存在功能单一,成本高;选址偏;效率低下和安保压力大等问题,他认为场馆既要建的好,又要养得起、用得上。


Via新华网


姚明的提案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朱林祥表示,目前场馆的建设主要有两个途径:改建和新建。国家建场馆的首要目的是为老百姓服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不能无限制亏本使用,也不能专门为了赛事而建场馆,要建成多功能场馆,这也将是未来场馆建设的一个方向。


修建可移动拆卸场馆也是解决体育场馆利用率低下的一个措施。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馆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以全国大陆总人口13.61亿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2.45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46平方米。


▼网易做出的有关人均公共用地不足的调查报告


我国体育场馆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总量不足与长期闲置之间的矛盾。而可移动拆卸场馆为解决全民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目前,中馆体育的业务之一也是可移动拆卸场馆的建设。


做好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关键靠人才!


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结构和对大众娱乐的需求正在产生有趣的变化,据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可提供国际比赛的大型场馆有6000余所,大部分二线及以上城市都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的服务工作却有待提高。


▼体育场馆运营需要庞大的团队支持


朱林祥表示,服务需要人来做,专业的体育人才是急需的,只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去了,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才能够朝着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前进,才能增加赞助方的信心,才能对体育场馆无形资产开发形成连续性的模式,各方最终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体育场馆开发前景明朗


朱林祥向圈妹表示,使更多的赛事落到场馆,才能使场馆发挥自身的价值,也有利于培养大众的体育参与意识。场馆指的不仅仅是建筑实物,也包括像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街道、户外运动的自然资源等这样的泛体育场馆。真正将赛事落实到场馆,是盘活体育场馆资源的关键。


国有资产的盘活有很多渠道,高铁已开始冠名,场馆也是国有资产,其价值不比高铁差。全社会都在支持盘活体育场馆资源,因此场馆的开发前景值得期待。



过去的体育产业相对封闭,与其他行业之间壁垒深厚随着46号文和5万亿等目标出台、巨头入局,冰融雪消,壁垒正在降低,各类型企业、公司机构间资源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价值这也符合“共享经济时代特征


然而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场馆无形资源的开发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风潮涌动,其中的经历却甘苦自知。





责编:程追忆

部分资料和图片来自网络


✎ 关于体育场馆,你不能错过这些 


更多干货

体院系列 | 体育人才 | 体育留学 |

| 往期招聘 | 感恩体育 | 匠人精神 |

电子竞技 | 中国足球 | 体育旅游 |

| 未来趋势  | 体育场馆 | 专访大咖 |

体育 IP VR | 真人秀 | 德约科维奇 |



 体育产业生态圈 

专注为体育人代言

做有温度的体育自媒体

产业 | 营销 | 招聘

(长按识别二维码)

投稿/招聘/建议:

sports_express48@163.com

更多干货,尽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