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知高干高收入家庭,这种隐形压力容易毁了娃

2016-12-08 思辰 周海滨微说

微信ID:周海滨微说。

『每个人都可以有姿态地说』


有一种隐形压力

可能把孩子逼得

厌学、自卑、叛逆

而且

越是精英家庭

拥有优质资源

提前起跑的孩子

越容易出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背景压力”



 【可能就是你的故事】


牛娃到了高中冲不动


去年,市重点高二女生圆子提出:太累了,不想参加国内高考,转到国际学校读高三,然后出国。

 

于是,转学。

 

一年了。圆子继续懒散,仍然没有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眼看着国内高考无望,SAT和托福成绩能申请到的美国大学又看不上,索性开始逃课。

 

父母发齁(hou平声)了。问为啥不去读书?圆子拿不出一个能说服家长的道理。

 

家里的气氛从微妙到焦虑,看不下去的父母从建议升级到催促、指责。但圆子仍然一副找不到动力的拖沓模样。



父母在某著名高校任教,外公外婆更是高校教授,书香门第,全家精英。可谓往来无白丁,加上从小提前起跑,家里要求高,圆子小学阶段是如假包换的“牛蛙”。初中到了民办名校,圆子的优势没那么明显,但父母对她年级前10的要求从未动摇。留在上海,将来就是复旦交大,这个要求从小被灌输,从未被更改。

 

一番厮杀,进了市重点高中,她的成绩位于班级中游,父母面对考试结果,“这样的分数,高考有点悬啊……”悬的是指进两大名校。从小,圆子被调教勤奋学习、知书达理,通过努力未来过上精英生活。

 

“家里都是高知,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都不差,怎么会变成这样?”对圆子的厌学,父母百思不解。




 【另一个故事】


网瘾背后,爱的角力


申城某80后新锐导演David差点和自己钟爱的事业擦肩而过。高三的时候,他天天沉溺在游戏里,不愿上学。

 

他提出想考艺术院校的导演系,而身为两个大型公司老总的父母难以接受:家里祖宗八代没人干过这一行,更何况,自己人脉都在经济领域,孩子读金融、学管理,进500强,拿百万高薪,还不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David一家到沪上资深少儿心理咨询专家陈默老师处咨询,陈老师发现David具备了艺术人才的特质。发散性跳跃性思维,想象力强,神经略大条,有点自恋,有点感性。在学校里,David最感兴趣的就是话剧社导演的活儿,说起来完全是乐在其中的满足感。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的遗传基因,就像从浩如烟海的密码中抽扑克牌,他抽中了一张导演牌,如果非要让他去做公司老总,人生会变得苦不堪言。”

 

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引导父母接受这一事实。而父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非常纠结。不让他去,孩子作天作地,让他去,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而且,如果真考上了,将来孩子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路。

 

一个月后,父母无奈答应,孩子积极备考,结果真考上了,还成了班级里专业课的优等生,毕业后成为沪上小有名气的新锐导演。


 

几年后,David来看望陈默老师,感激陈老师关键时刻帮助自己赢得父母的理解,也感激陈老师慧眼识人,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方向。


 【默心说】


精英家庭的孩子与生俱来背负更多期望



 陈默老师说,圆子和David两个家庭起初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引以为豪、别人羡慕的精英家庭背景成为孩子厌学逃学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上称为“背景压力”。

 


一个出生在精英家庭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常常背负了家族的期望,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压力陈默老师指出,家庭、祖辈有意无意传递给孩子的讯息:我们能做到的,意味着你也能做到,而且有我们为你打了各种优越条件的基础,你能而且必须更有出息。

 

也许,孩子能做到,也许不一定能做到。

 

但是,在精英背景的压力笼罩下,很多孩子反而会被剥夺能力,变得“做不到”。而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要求就是“读书好”,于是,孩子就会变成“读不好”。背后的原因谁也不知道。 



达不到你的期望,孩子把自己定为罪人


陈默老师说,背景压力大的孩子,难以承受具体且较高的期望。而且,精英家庭的父母常常非常忙碌,与孩子沟通交心的时间相对较少。面对一个爱提要求,少听心声的家长,孩子会怎么想?




很多人不明白,具体的期望,常常给人带来更大更实际的压力。老婆要求你今年目标赚20万,明年30万。这种压力和要求你让全家“过上更好的日子”截然不同。

 

对孩子来说,更加艰难。因为家庭成员多是精英,全家爱Ta,对Ta的期望积累了多年,但Ta却仍然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罪人。

 


八成富二代不愿接班,压力大成重要原因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余明阳团队调查了国内182 家各行业前三甲家族企业,并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54个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状态加以剖析。结果显示,82%的“接班人”不愿意、非主动接班




“富二代”们不愿意接班,有各种原因,其中有两条值得关注:一是对严厉、小气、事无巨细、自以为是的父辈不满;二是有些民企二代不是说没有接班的能力,而是承受不了无形的压力才不想接班。

 


控制过度,孩子永远长不大


“背景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最可悲的不是孩子成不了才,而是毁掉亲子关系和孩子的基本能力。一方面,有的孩子会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丢父母的脸,是家族的污点。另一方面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不被信任,没有选择权,也无法长大,这种怨恨会深到骨子里。同时,孩子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和决定力。这是非常危险的。

 



精英家庭有很多的优势,优越的经济和教育环境,运用得当无疑能助力孩子成长。父母需要做的是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别让孩子过早背负家族的重任。


【怎么办】

/   接纳孩子成为Ta想成为的人  /

 

陈默老师提醒,头一件,父母需要想清楚,说服自己的是——精英父母的人生属于精英父母,孩子的人生可以不同。因为,这是Ta的人生。

 

所以,请接纳孩子成为Ta想成为的人。

 

不要给孩子具体目标,不要左右孩子对未来的想法。更不要天真地以为,大学教授的孩子必然上名校,公司老总的娃必须当老总。现在哪个家庭不是牟足了劲儿培养孩子,课程压力、升学压力已经两座大山,如果你比别的家长给孩子更多压力,孩子被压垮的几率也会更高。

 

 

 【场景实战】



作业本上的“中”


走进孩子乱糟糟的房间,写字台上一本默写本,翻到最后一次批改,成绩是"中"。


错误做法:

怒上心头:"看看你的房间像个狗窝,老师都说你很聪明,有潜力,可是你自己看看这作业。 你老爸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作业本上从来没出现过'中'。你这么吊儿郎当,别说重点大学,我看连个一本都难……"




正确做法:

 第一,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讲,老子以前多优秀,读书多棒。

 第二,一定不要给孩子提特别具体的考试期望。

 

(事关个人隐私,本文涉及到的心理个案为化名,情节略有变动)




- 推荐阅读 -


访韩国驻华大使 |  访泰国驻华大使 | 访葡萄牙驻华大使 |  访巴基斯坦驻华大使 | 访瑞士驻华大使 | 访韩国驻华大使 | 访丹麦驻华大使  访澳大利亚大使 |彭德怀侄女口述| 左权女儿口述 | 韩复榘之子口述  | 李立三夫人口述  |  陈赓之子口述 |  蒋光鼐之子口述  | 叶剑英之女口述  |  蔡廷锴之女口述 |  张治中之女口述 | 周恩来侄女口述  |  孙元良之子秦汉口述 |  万里之子万伯翱口述  |  张学良侄女口述 | 林彪之女口述  |  张自忠之女口述  | 宋美龄 | 阎锡山 | 周恩来与邓颖超 | 青前夫 |孙中山与实业计划 | 孙文 | 李秀成自述 | 罗尔纲 | 拉贝日记 |  林彪 | 南海 | 宋庆龄 | 国民党少壮派 | 西安  |  固原  | 中卫  |  武威  | 张掖  |  嘉峪关  |  敦煌  | 玉门关  |  哈密 | 鄯善  |  吐鲁番  |乌鲁木齐  |  库尔勒  |  轮台  |  巴音布鲁克  |  伊宁  |  泉州  |  汕头  |  佛山  |  阳江  |  北海


- 投稿与荐稿 -

邮箱:6144756@qq.com | 微信:weishuo2015


【作者版权所有,微说整理发布】

周海滨官方微信公号


深度文化、历史知识学习平台

加微信:weishuo2015进交流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