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2016-12-11 在场微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第六期(2016年11)获奖作品于昨日揭晓,500名群友参加了颁奖盛典。

时间:2016年12月10日20:00时

地点:在场微散文群

主持:周闻道

出席颁奖典礼的嘉宾:龚益成,北京了了,峻毅、雪夫,邓芳,糌粑卓卓,杨建英,乔民英,晓来轻酌


11月征文情况

截至今年11月底,本群网友涵盖了中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香港、台湾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参加了征文活动。11月征文收到参赛作品277余篇,经过编校审查制作发表154篇,朗诵132篇。参与编校、朗诵、制作的群友,全系业余无偿服务。我们除了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表示赞赏与敬意外,更多地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显得更为重要。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竞赛获奖作品,将推荐给相关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刊发,并全部编入《四川散文》2017年2期"在场微散文"专号。

文友北京了了自费给获奖作者每人赠送一本“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或其他在场书,直接网购送达本人,请获奖作者将地址发晓来轻酌。

在场平台目前有评审组、编校组、朗诵组、阅评组,实行了发稿淘汰制,朗诵也择优,就是为了促进交流和质量的提升。

现在很多老作者的文章找不出一个错别字,养成了投稿前多次修改的好习惯。

实行稿件分级处理制

为有效利用资源,从2016年9月起,实行稿件分级处理制。总投稿编发率,掌握在80%左右(编校组负责) ;朗诵制作率,掌握在50%左右(朗诵组、制作组负责);总获奖面,掌握在5-8%左右(评审组负责)。

从2017年1月起,编辑只对来稿的病句和错别字作文字技术处理,不作大修改。不够在本平台发表的作品退稿或返回作者修改。


正确对待评选

评选只是一种形式,获奖的不一定完美无缺,没有获奖的不一定就差。无论得奖还是没有得奖,均应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参与了,交流了,比评选本身更重要。对本群评选中的优秀作品,将尽量推荐发表。


在场微散文2016年年度优秀作品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欢迎参与。

【公告】关于开展年度优秀作品评选的公告

周闻道(在场主义创始人、主持人)

各位嘉宾,各位群友:

       大家晚上好!

       在范仲淹与王实甫的秋思中,我们送走了十一月。但我们无法送别记忆。聚散离合,是人生常态,而情感往往忠于坚守。于是,生活铸造出多少聚欢离愁。长亭是送别的脚步,亭短情长,无论送别的背后是家国之需,还是布衣温饱,情和愁都是人间最美丽的花朵。记录花朵的文字,不管是香馨还是忧愁,都是生命的真实温度。

      在场微散文2016年11月同主题征文竞赛《长亭送别》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第六期(2016年12月)在场微散文奖

单 

一等奖

林中蔓青《长亭送别:黑子的嚎》龙丹朗诵  重庆

二等奖

楚歌《阿婆的车站》万军朗诵  四川

三等奖

魏新永《下雪了》赵文朗诵   新疆

  优秀奖

秦新法《1975的离别》海之魂朗诵   山西

王茵芬《街边枯秋》海之魂朗诵   江苏

刘小四《碗》海之魂朗诵   湖北

韩冬红《漫水桥》海之魂朗诵   河北

杨春《穿过母亲的目光》章涛朗诵   新疆

郭连莹《七十岁的娘和七岁的羊》海之魂朗诵   河北

刘月新《望》海之魂朗诵   山东

清无鱼《别》海之魂朗诵   辽宁

王海侠《大雪纷飞》龙丹朗诵   陕西

王金梅《玫瑰的芬芳》海之魂朗诵   山东

长袖伊人《北纬一路》花语朗诵   天津

东方坏坏《我是你姐,你是我姐》海之魂朗诵   四川


本期其他优秀作品

1、六六《那年那棵核桃树》海之魂朗诵

2、迟精蕊《最忆1988》海之魂朗诵

3、北京了了《爱,薄如蝉翼》龙丹朗诵

4、王语轩《秋风里的奶奶》海之魂朗诵

5、胡蓉《红白茶》杨丽朗诵

6、李瑞霞《念念的心事》杨丽朗诵

7、润雨《车轮滚滚......》花语朗诵

8、鸣谦《赎罪》万军朗诵

9、邓岚心《此去一别》万军朗诵

10、焦元玲《黄昏牧笛》郭万梅朗诵

11、崔海英《冷秋》郭万梅朗诵

12、小泥儿《未谋面的灵魂》郭万梅朗诵


特别贡献奖

最佳阅评:润雨

最佳朗诵:赵文

最佳编辑:杨培铮

最佳阅读:刘珍

最佳阅读:乔民英


第六期授奖辞(周闻道)

林中蔓青的《黑子的嚎》,从三峡移民的时代大格局、大背景着眼,以黑子的嚎这个生动具象,呈现出人性的柔软与美好的时代大象。

楚歌的《阿婆的车站》,以冼炼而亲切的文字,通过车站意象,生动地呈现了阿婆对儿女的思念及不断走向孤独的残年处境,表达了对老龄社会的忧虑。

魏新永的《下雪了》,以强烈的介入意识和当下关怀,呈现了底层生命的卑微和现实的残酷。

秦新法的《1975的离别》,以冷峻的叙述,通过一场离别,呈现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伟大与渺小。难能可贵的是,只有记忆,没有仇恨。

王茵芬的《街边枯秋》,以一个充满隐忧的枯秋之象,呈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下树木命运的多舛、人性忠诚的熄灭及希望的破灭。

刘小四的《碗》,通过碗圆碗缺、碗新碗旧的隐喻,呈现了人性的丑陋、爱情婚姻的复杂和道德的脆弱。

韩冬红的《漫水桥》,以旁观的视角和桥的意象,呈现了不同工作组的不同作用、农民情感的纯朴和“心桥”的重要,富有时代的正能量。

杨春的《穿过母亲的目光》,通过飘移不定的地铁送别,呈现了人在旅途的不确定性与离别情感的复杂性。

郭连莹的《七十岁的娘和七岁的羊》,在娘和羊、羊和儿女、七十岁和七岁、明线和隐线交织并纠结一生的分离中,呈现了母爱的伟大。

刘月新的《穿越时空的望》,以国难家愁之下一次穿越时空的送别及其旷久的等待,呈现了生命的无常、人性的伟大和爱的忠贞。

清无鱼的《别》,以第二人称的心灵对话方式,写出了与长久相处的火车的情感,及对时代变迁、原有文明远逝的惋惜。

王海侠的《大雪纷飞》,通过父亲对其劳作一生的工场的送别,及大雪、砖窑、父亲三个意象的巧妙融合,呈现了时世变迁中的情感纠结和告别的愁绪。

王金梅的《玫瑰的芬芳》,以一个情感真挚的动人故事,呈现了大爱的力量和人性的伟大,此情无言,催人泪下。

长袖伊人的《北纬一路》,以一条路为线,将时代与人生串联,于场景变化中呈现至亲之爱,尤以母爱的刻画让人动容。

东方坏坏的《我是你姐,你是我姐》,以调皮讥俏的生动笔触,呈现了最质朴的送别,最平凡的感情和生活的美好。 



在场微散文第六期点评


六六《那年那棵核桃树》,叙事清晰,文字优美,感情丰沛,是一个很不错的佳构。可惜题目与内容显得脱节了。

迟精蕊《最忆1988》,时间为序,写了自己生命开始的岁月节点上不同的离愁别绪,呈现了岁月的沧桑、亲情的真挚和离别的无奈。平分秋色的书写有罗列之感。

北京了了《爱,薄如蝉翼》,爱如蝉翼,而世间太重,以一个回眸,平衡自己内心的纠结。仅仅为还一本书的告别,削弱了关爱的重量。

王语轩《秋风里的奶奶》,文字平实,叙事平实,以一个充满悲愁的秋风意象,呈现了原乡的力量和老龄社会的诸多矛盾与纠结。同类题材的突破不够。

胡蓉《红白茶》,以蒙太奇的叙述方式,呈现了地震与生命的哲学:可摧毁家园和生活,摧毁不了人的生存意志。

李瑞霞《念念的心事》,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及串串心事,呈现了留守儿童的孤独,表达了对他们身心成长的忧虑。

润雨《车轮滚滚......》,一个车轮意象,激活了母子的别与离愁。文字诗意,感情饱满,是一个不错的文字。唯觉离的背景格调不够开阔深远。

鸣谦的《赎罪》,文字冼炼,构思缜密,在沉稳而扎实的叙述中,呈现了一个贪官父亲的灵魂重负和情感纠结。结尾人物关系和语境交待小有不清。

邓岚心《此去一别》,用一个年轻生命的此去一别,让希望成为绝望,呈现了制度的缺失、现实的残忍和草根生存状态的无奈。

焦元玲《黄昏牧笛》,以诗意的文字和缠绵悱恻的牧笛意象,呈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告别家园的离愁别殇。内容略嫌空乏,削弱了情感的基础。

冷秋的冷不在节令,而在生命低处的呻吟与莫测。只有大善,才配为这样的冷秋送行。

小泥儿《未谋面的灵魂》,以一位陌生人的越洋无私之助,呈现了人性的光芒。整体上略显单薄了一些。


第六期其他作品点评

 

王永军《爱情审讯》,构思奇巧,角度别致,以三天的爱审讯一生,以爱的个案审讯爱的世界,以警察的爱审讯爱的警察。

斯沐《那棵树,倒了》,写了亲情,爷爷是一棵大树,我是大树下的小草。小草长大了,大树却倒了。别了的爷爷,是我梦里爱的归宿。感情真挚感人,文字质朴自然。单纯的亲情,很难写出更丰厚的东西。

罗莎《那个盛夏》,写一只受伤的白天鹅在迁徒之前,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近似童话的故事中,诠释了感恩的含义。

紫陌红尘《父亲的魂》,写了土地和父亲。土地是父亲的魂,父亲老了,土地却还年轻,因为土地在,灵魂就永存。

哭之笑之的《离乡》,归乡是离乡,它乡是故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精神原乡,而现实又不断撕裂和缝合着我们的向往。

杨建英《耳边响起驼铃声》,构思奇巧,立意深刻,文字精美,灵魂的忏悔直指人心。但有两点的交待似不很清晰:一是老板同学觉醒的背景;二是去纪委说出所做的对不起这座城市的事背景。如果稍作交待就好了。

张立新《此木生芳》,与一个高尚灵魂道别的最高形式,就是在灵魂里。题材不错,叙述略显单调,影响了审美空间。

梦缘无望《一别千古》,回望岁月,一连串的送别,都是生离死别,是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残忍,也是生命的力量和希望。叙述上不平均使用力量更好。

王玉霞《站台相送》,军嫂别的背后,是国家大义和时代担当,电话亭打电话的细节特别生动,后面送别情节感人。唯觉新意与发现性上还可再下功夫。

乔民英《送别,那一道清波》,以自语式话别中方式,与世友心灵对话,在愁肠百断中呈现了一位人民公仆的清波般品质。第二人称的叙事方式增强了在场感,亲切感,强化情感力量。抒情节制点更好,结构上可留更大空间。"扶持"是否当是"服侍"?

赵文《烫酒》,烫一碗酒,温热父子别情。父亲的舒坦与我的滞涩,火车的动与我的留,心的热与雪的冷相互交织,呈现出了父子情深和亲情温暖。单线叙事局限了审美空间,送别背后的社会意义也有待挖掘。

丫丫《离别,是为了长大》,文字流畅,情感丰沛,最后的购买《读者》细节,把别情推到高处。整体看对别背后的意义发现还可挖掘。


嘉宾发言


龚益成在场微散文赞助人)

   在场微散文六期征文颁奖致辞:

     

     “好的文章像一把刀子,锋利地把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最复杂、最残酷、最美、最丑的一面,或者看到了自己。”有些事情是因为无法轻易做到才常常说起吧?好文章一定是在内心深处沉积与压抑很久的岩桨,稍有触碰就喷涌而出,冲击着每个人的痛!回忆或是遗忘,一路漫长,正是作品创作的过程——辗转反侧。云淡风轻后,竟是虚脱了底气,瘦了身形。有时候真想醒来的一天是失忆后的重新开始,那样是不是我们就都可以重新选择?算了,遗忘是那么不简单的事,何必急着去做,一辈子一篇文,一旦完成,来日终将忘却。


北京了了书籍捐赠人)

民间做点儿事不容易,想做好一件事更难,想持久地做好一件有意义的大事难上加难!周闻道先生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融汇多方资源,坚守并弘扬“在场主义”十年,着实不容易,可圈!可点!可敬!可赞!作为一位老朋友,我诚愿做个拾柴的小卒,与朋友们携手共勉,尽心尽力,以期在场主义的火焰蓬勃蔚然,未来更加绚丽壮观!衷心祝愿在场微散文比赛越办越好!


郭连莹(阅评组组长

混搭与创新

——在场微散文2016年11月份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郭连莹


       回望11月份的“长亭送别”,东逝水滔滔,别意情悠悠。不少文章微言大义,不少文章别出心裁,艺术手法的创新,总会让人眼前一亮的。一篇文章,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亮点”与“风景”。我想谈谈艺术上的“混搭”,那些借鉴小说、诗歌、杂文、新闻等体裁的元素,将其糅合在一起,“混搭”出的作品,就是一项艺术上的创新。因为创新,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混搭”是一个服装界常用名词,指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混合搭配出个性。说白了,混搭就是不要规规矩矩穿衣。混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出奇制胜。虽然是多种元素共存,但不代表乱搭一气,体现一种看似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精致、一种时尚与品位。对于艺术而言,我认为凡是混搭、杂交的都是“优良品种”。由此想到郑板桥的书法。作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作画独到,书法也前无古人。在创作上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学他的人称之“板桥体”,他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对于书法,背叛传统,进行大胆地自我创新。这种创新,表面上看,是一种杂凑,而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他对古人法帖的学习,是取神遗貌,决不求形似,显示出独特的美,意趣盎然。

      再回到在场微散文 上,我非常赞成创作中的混搭——将知识积累混搭、各种文体混搭,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文体文本——但是,必须是散文,散文性与在场性兼具,既有创新,又不脱离文体特质。

      所谓新,就是从内容到形式,使人读后感觉到新颖与别致。纵观一部文艺创作史,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历史。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说:“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莎士比亚就是一位善于推陈出新的大家。他一生共写了67部剧本,除两三个剧本之外,基本上都是根据现成的“老戏”或前人的故事传说嫁接来的。他的经验是:主题思想翻陈为新、人物塑造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脱俗出奇。他的这种改编是真正的再创作。

      面对来自于生活中的“寒木”,经过你的妙手创作,如何生发“春华”——这,没有刻意求新的创造精神不行,没有对陈规戒律的熟透深研也不行。

        2016.12.10--18:56


刘珍(最佳读者

每一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文章有人读有人评;每一位编者,也不希望辛苦推出的作品无人问津 。热爱文字的人,都应把阅读和留评当成一种习惯,这既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编者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乔民英(最佳读者

微散文深度阅读与系统阅评之我见

 乔民英


“长亭送别”作为在场微散文十一月主题,自有广阔的意象和多样的表达。作为一名作者,本人因为在当月先后送走了一位英年早逝的挚友和老家的一位堂叔,自然就对人世间的生离死别有着别样的感慨。

我一手敲键盘、一手拭眼泪而写下《送别,那一道清波》(见在场11月26日微散文)之后,又饮着尚未擦干的泪水写下了《在场的你为何饱含热泪?——送别十一月》这篇长文。

长文在深度阅读在场微散文的基础上,借鉴大家的评论观点,对十篇以生离死别为题材的微散文观点进行提炼,试图对不一样的“死”进行系统阅评和多角度解读,比如:死之悲痛、死之不可违,死之对爱的纯度、生的意志、人的尊严的检验等,写着写着不自觉地把目光抛向了在场之外所有的“死”。归根结底,我们应该以大悲悯、大情怀、大智慧看待死这一自然现象,就像两千年之前那位叫庄子的哲人面对妻子的死“鼓盆而歌”一样。同时,必须坚决谴责漠视普通人生命尊严的社会“阴影”。

微散文的深度阅读与系统阅评,应该格外注重闻道先生强调的容量宽度及“言外之意”,让穿透力、拓展力和审美力汇聚成文章的“张力”。面对“长亭送别”这一主题的多样性,我的视角自然也影响了文章多题材表达,以至连《七十岁的娘和七岁的羊》这样的好文章也没有涉笔。相信十二月“寒木春华”这一主题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空间的拓展与更加丰富的表达。

谢谢在场容纳《送别十一月》这样散文与评论兼具、纪实与随笔陈杂的跨文体写作。谢谢在场凝聚起来的编辑、朗诵者、阅评者和各位朋友。谢谢龚益成、马王等师友精彩点评对我的启发。


海之魂(朗诵组组长)

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月,亲爱的朋友们,11月在场平台发布154篇美文,朗诵组朗诵了132篇。

众所周知,平日里,大家都各自忙着一份工作,我们的编辑因为白天需要工作,常常是晚上甚至夜半时分才能编辑校对好文章,待发至朗诵组时则会更晚,有时为了赶读出来,朗诵组的成员甚至在睡了一觉发现有文章需要读时(次日需在平台推出)没有任何推辞,只为了能在第一时间送给大家一个美好的视听。这点必须表扬我们的朗诵组成员——花语和海燕主播,记得当时已接近23点,次日推出的文章篇数不够,花语拿到文章马上读了起来;海燕本已经睡下,但听到手机响声,迷迷糊糊中瞥了一眼,发现是急需稿件后,立马又穿衣起床,酝酿好情绪开始了朗诵。还有我们的赵文主播,夜晚值班时,为了不受干扰,硬是把自己关进卫生间读起了文章——我们每一位主播都有把自己关进卫生间的时候。

我们朗诵组的每个主播都很出色,从统读→到选择背景音乐→到投入感情→到制作→到上传→到复制文章等等,甚至因为一个音节的不标准,竟然要反复重录。一个看似只需动动嘴的工作,实则耗费着主播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丝毫不亚于一篇文章的写就。

当然,作者的反馈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郭万梅老师,你的朗诵让我流泪,小泥儿给各位老师鞠躬了,谢谢你们。——小泥儿。

感谢龙丹帅哥动听朗读。您深情并茂的朗诵,增添了我小文的感染力,多了长亭送别的情深意长……喜欢,再次感谢哈。——林中蔓青

海之魂姐姐朗诵的太美了。那吐字,那音色,那每一句话的不同语气,深深的打动了我,又一次把我带回了那次送别,仿佛看见奶奶站在秋风里,孤独的如飘零的秋叶……我哭了。连听三遍。 谢谢姐姐精彩的朗诵,谢谢编辑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是你们的付出才让这篇文字有了生命和灵魂。 也谢谢在场所有的老师们,谢谢你们平时对我的指导和鼓励,遇见,如此美好!——王语轩

谢谢花语老师,您朗诵时,我感动得哭了,那么好的音乐,那么契合的声音,一直让我回忆,回忆我的表妹和我的童年。——夏红霞

…………

总之,我们全体在场主播期待您12月的美文。


宁静编辑组组长)

在场散文平台,为大家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作为自愿者,为能在这里为大家服务,是我们编辑组里每位编辑果果的自豪。编辑不仅是用手工作,更是用心审视每一篇稿子。作者投稿,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下载交值班编辑校对,哪怕深夜。对每一篇来稿,编辑果果们认真切磋、琢磨、探讨如何让文章语言更精确,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的探讨。多少次数易其稿,多少次推敲标题,果果们都是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与作者沟通。果果们常说:我们累并快乐着!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老师对自己的文章很负责,投稿前认真修改,按照要求进行word排版。但仍然有个别老师,存在匆忙投稿的现象,过分依赖编辑,给编辑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从下个月起,将不再和作者对文章逐字逐句讲解,不再对来稿进行大修改。


宗红(作者)

11月在场微散文退稿感言

 宗红


十一月份在场微散文颁奖盛典即将来临,除了为未来几小时后揭晓的获奖文友祝贺,还想说说我在本月份写微散文的来龙去脉和被退稿的前因后果。

退稿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作者写字是很费力的事,编者审稿也是很费力的事,而当这两组力量没有绑定在一条同位线上,就会出现偏差,或作者撤稿,或编者退稿。这次属于我的,是后者。

在场微散文十一月份的题目是《长亭送别》,见到这一题时是在10月25日,基本属于发题后的第一时间,接到后萌生窃喜,感觉无论是十里长亭的风花雪月、离宫别馆的杨柳依依、还是易水滔滔的慷慨悲歌,写起来简直跟玩似的,一定会将长项发挥到极致,当然在场群落的高手如云,获奖是很难的,但至少发表出来会相当顺畅吧。于是,写!

当我在对文章立意时无论是侠骨柔肠抑或肝肠寸断尚未定位,好几篇文章都是想到哪儿就开了个哪儿的头,却因工作上的一堆一堆的事儿被迫将写在场微文一次次搁浅。唯一安慰心灵的是:时间尚早,忙过了这一阵儿就能写出来了。

但我终归还是每天都在惦记着这事儿的,尤其是到临睡前,总觉着还有没办完的事,捋捋思绪,就是因这篇文章尚未出炉而无法入寐,蹑手蹑脚起床,打开电脑,桌面上一堆文档图标等着我点开续写,结果哪个续起来都没了感觉。 

眼看着就到了截稿的日子,我还是一片空白,这使我坐卧难安,尤其是手机上的在场群,压根儿就不敢看,更不敢面对每天都在信号线的另一端期待着我交作业的晓来轻酌老师。连续几个月来,“在场微散文”已成为我生活的关键词,写这每月一题的作业,亦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这次若卡了壳,等于生活模式发生了改变,于心不甘。

就在焦虑到如火如荼之时,邻家孩子因学习压力过重而离家出走的消息给了我灵感,从构思到完稿,先后用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将孩子妈妈寻找孩子的一个过程记录完毕了,又从头到尾审了审错别字,觉得无甚问题了,果断投进了收稿邮箱,下一步就是要等待晓来轻酌老师的审稿及改稿了。

我对晓来轻酌老师的审稿水平是相当佩服的,通过几个月的微信往来,深感她对文字的负责和讲究,这次的稿子写得如此仓促,很有可能会反复修改了。

在等待“宣判”的时间内,我还是信心满满,而最终等来的结果却是退稿信息,她告诉我,题目是离别,你给写反了,不行。

心头一沉,再回望自己闪电速度的文章,真的,出走的孩子最后找回来了,还叫离别吗?我苦笑一声,笑自己急功近利到居然会违背了题目的主旨。换位想,这是任何编辑都无法容忍的,不退奈何?换成我当编辑也得退。

10月的在场微散文以退稿而终结,虽然没写好,虽然被退了稿,感觉上却是轻松了一些。假如我没有在截稿当天提着心劲儿去写,而是只字未动地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搪塞过去,或许,就会无形中为自己的心灵形成一种挫败感,而这种挫败要比退稿的后果更为恐怖,或许,我将就此与微散文搁浅,就此与在场道别,很多的人和事不都如一首一首歌儿所言么“走着走着就散了,看着看着就淡了”,当心中唯一的一点激情不在了,什么在场的身临其境也就行将远去了。

与在场同在,方为我参加在场微散文写作活动的初衷,以在场状态而言在场,让自己在行色匆忙的碌碌无为间,以文字的形式,找寻到一些精神寄托。我不能没有寄托,否则,我枯燥的生活状态将不会出现任何色彩和味道,思维中的生命体征也将随着程式化的匆忙而消失殆尽。所以,这次退稿不是我的挫败所在,而是成长的另一节点的开始。

希望再次的开始,仍然一如既往的乐观。


杨春(获奖作家)

我在新西兰的晨光里得知获奖的消息,彼时,我正举着相机拍摄好牧人教堂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日出,这所石头房子常常出现在新西兰风景名片中,配以碧蓝的天空,奇异的云朵,奶绿色的湖水和春天里色彩艳丽的鲁冰花。在场晓来轻酌女士在微信里要我写一段获奖感言,于是,我在鲁冰花丛中寻着一块大石头坐下,用手机写十月微散文《穿过母亲的目光》获奖感言。

《穿过母亲的目光》下笔就有两千多字,细细记录了成长中我屡屡在母亲的目光中败下阵的场景。为着在场微散文,为着“离别”这一话题,我抡起了大刀,将文章删节成目前的500字,我把章涛老师朗诵版发在我家的微信群里,据父亲说,母亲听完一句话都不说借口去厨房了,父亲说:“你妈心气所强,从不在人前流泪。” 

“父母在不远行。”我却因不和父母生活一处聚少离多,我的心又常常被远方呼唤,脚步千里万里跨洋过海地行走,对父母的孝敬就不能像春天的雨露那样时时滋润心间了。新西兰之行,我事先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也怕听啰嗦。

整整两天,我行走在新西兰米佛峡湾的山水间,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系,我站在峡湾如血的落日里,仿佛到了人间寂地。突然无比地想家人,想父母,想象他们联系不上我怎样的焦急。走出峡湾的第一时间给父亲发消息,却迟迟没有回音,又给姐姐弟弟微信,均无回音,我吓坏了,“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我忐忑不安等待的消息第二天凌晨才来,那在国内是傍晚,姐姐说:“爸爸心脏住院,明天手术。”

我在库克山的雪山下等待父亲手术的消息,我的心像一朵被风吹得失去了形体的云,又散又无边际,随时可化雨成雾。却意外收到父亲发来的短信,父亲说:“我在等待手术,可能在两点,你按照你的日程回国,不要有任何想法,爸妈是喜欢你的,你能走那么多,我们很骄傲。”看到短信我就哭了,泪水像冰雪融化形成的河流那样奔涌不止,我任凭泪水肆意,给手术前的父亲回话:“爸,你一定要长命百岁,我在新西兰南部库克山下行走,面对雪山江河花海,人很渺小,什么都不重要,唯有亲人…….”

不能再写了,因为它距离一篇获奖感言距离有些远了,还是回到感谢中来吧。在场微散文我每期都参加,这是第一次获奖,有一点小激动,特别是行走海外,正思念牵挂着父母的当儿,因一篇写母亲的文章获奖,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感谢在场散文给了我们一个平台,一个述说抒发相聚的平台。感谢朗诵老师的再次创作演绎,声音让平淡的文字开出美丽的花朵。感谢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你们给写作者提了一点醒,点了一些赞,鼓励写作者写出更好的作品。

快要离开新西兰,离开春天了,大片大片的鲁冰花在阳光下闪现出绚丽的色彩,美轮美奂。

2016年12月11日00:05


周闻道主持人小结)

六期评选小结:

在场写作的审美本位

——兼复杨建英信

       

       收到杨建英先生的信已近月,本来想抽个时候与其好好聊聊的,一来已是年终,琐事较多;二来觉得杨先生提的建议一一在场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绝不能与别的东西混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正式公开阐明立场,可能比私下聊聊更好。

       杨先生提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在场写作的审美本位。从在场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到本群的管理规则、征文评选价值尺度,及我若干次的评选总结、文友交流等,应该说这个问题早已是基本解决了的。但从实际征文和文友交流看,这个问题似乎又一直存在。这也许与群内人员流动较大,不断有新人进入,或者一个文学观念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关。旁观者清,无论如何,也该感谢杨先生对在场的关心及对本人的善意提醒。

        审美本位可以理解为审美立场或者价值观。它从美学引入文学,在于文学的审美特征。古人文以载道主张的“文变染夫世情,兴废寄乎时序”,明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清桐城派的“程朱理学,清真雅正”,当代作家严羽提出的“以禅喻诗” 等,都属于审美本位范畴。德国20世纪初最伟大的学者马克思•韦伯认为,以自然科学对“规律”越普遍有效,就越有价值的追求不同,“在文化科学中,关于一般的认识,在其本身是绝无价值的。

        文学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现象,在其发展中不仅有,而且应该有不同的审美本位。就散文观而言,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先后出现了新散文、大散文、文化散文、女性散文、原生态散文等;从写作形态看,又出现了跨界写作、边缘化写作、私人化写作,甚至下半身写作等。任何一个散文现象的背后,都忽明忽暗有自己的审美本位,在场主义也不例外。

        在场主义的审美本位是: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

         散文性。即散文的根本属性,或者说本质规定性,是散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的身份识别标志。它属于散文独有的共性的东西。在场主义不仅首先是发现和提出了散文性的命题,而且采取解构中构建的方式,提出了散文性的文体特征,那就是“四个非”分别指向的扩散性、散漫性、片断经验和自由表达。

        在场精神。核心要诣,是关注现实、关注当下、体察苦难、担当责任。在场有三个维度:在场性的在场——在场主义的哲学本体论;散文性的在场——在场主义的文体本体论;介入然后在场——在场主义的写作方法论。在场有五个维度:介入、当下、精神、发现、自由,对每一维度的内涵和要求,《散文:在场主义宣言》都有详细阐述,在此不赘。在场主义把在场精神视为作家的存在底线,即:一个作家如果沉浸于个人内心世界,在当下和现实中缺席,对身边的苦难失语,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从构词学上看,在场主义包括了两个核心词素:在场,即在场性或在场精神;主义,即终极价值。所谓在场主义,就是以在场写作作为终极价值的文学观念。作为散文写作流派,当然要求在场精神与散文性的融合。因此,在场主义把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作为作家追求的艺术高线。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既然是终极价值和艺术高线,就类似于认识论中的绝对真理,我们只能无限接近,而不可能完全抵达,在场写作有多种可能性。在探索在这种可能性中,产生不同的理解也在所难免。就本群而言,目前争论最多、纠结最大的有:多线叙事还是单线叙事、小说还是散文;关注现实还是关注内心、散文性与在场精神孰重孰轻等。其中的前两个问题,其实是写作方法层面的,与在不在场无关;而后两个问题,在在场主义散文奖评选过程中及本群都已有明确阐述,不重复。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杨先生在信中谈到在场写作中的“亲历”性特质,今天(12月3日),我与周伦佑、沈荣均先生在《对话东坡》首发式采风途中,还专门谈及。基本观点是:在场在本质上应该是亲历的,在叙事方式上最好是第一人称,即便写历史题材或间接获取素材的写作,也应该尽量以亲历姿态,但亲历并非身体在场。杨先生或本群其他朋友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在场写作中的亲历叙事》为主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在场主义和《在场》期待这样有益的探讨。


        顺便谈谈在场微散文评奖。

        本群开宗明义: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的微散文平台,旨在倡扬在场写作;也是基于对在场写作审美本位的共同认知,我们欣然接受了龚益成先生的设奖赞助,并对他的同道精神和慷慨义举表示由衷的敬意。因此,坚持在场写作审美本位和价值尺度,是在场微散文评选的坚定标准,不存在商不商量的问题。这体现在评选的主要获奖作品中。我们倡导散文性和在场精神完美融合,但现实中又往往有的作品没做到这点。当二者出现矛盾时怎么取舍?毫不隐晦地说,只要文本没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更看重作品承载的社会意义,技巧的问题慢慢探讨解决。谁因此而感到不认同,只能求同存异了,我们也只有表示遗憾,并对给其带来的不愉快表示歉意。

        同时,我们也尊重和包容其他形式的探索,并在评选的“优秀”类别作品中给予了适当照顾,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前几期评选结果看,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把握。也许有的获奖的在场作品在表达形式上还不尽完美,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强烈的介入意识,呈现了时代之痛,告诉了我们生活的真相。这比那些看似优美的“心灵鸡汤”,具有不知高多少的价值。

       本平台是在场微散文平台,微,只是形式,即适应微信时代的散文,而不是对时代和担当的缺席;在场,或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完美融合,才是实质。

        以上仅为一己之见,不一定对,欢迎批评。




相关链接:


[在场小观点01]在场写作的亲历性叙事

 在场写作的关键就是——在场性。我在场,我亲历,我看见,我听见,我感觉……怎么写都行,就是不能够有主人公的内心描写。一旦写了,就绝对不是在场散文了。因为在场性制约了我们只能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描述一切。在场不能像虚构性小说家那样是万能的上帝,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里去,他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都知道;只能通过他的行为、语言了解这个人。

——杨建英给周闻道的信


杨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在场写作的亲历性和排他性。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人的在场,包括了身体的在场和精神的在场,在场主义的在场主要指精神的在场。而作为世界的真实,也包括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文学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指生活中不一定有,但应该有,或者说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又涉及到散文写作中可不可以虚构的问题,即杨先生所说的只有“万能的上帝”,才能“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里去”。

窃以为,以追求艺术的真实为核心的所有文学,包括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在场散文等,都不可能完全拒绝虚构,甚至可以说离不开虚构。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寻找到一篇完全没有虚构(比如杨先生说的主人公心理描写)的报告文学?反正我是找不到的。但为什么说杨先生提出的问题又很有价值呢?他提醒我们,在从事在场写作时,不要忘了在场姿态;而亲历式叙事,也许就是实现精神在场,追求更加完美的艺术真实的有效途径。这样,才可实现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提出的审美静观,即“在审美观照中,自我完全超越对现实生活的一切关心和欲念,纯粹的归依和专心致志于对象。”即对对象采取无功利的静观态度是审美静观的实质。这应当成为在场写作自觉的审美自律。

以上仅为个人不成熟看法,欢迎争鸣。

——周闻道与杨建英来信互动


[在场小观点02]文学“四分法”的相对性

文学的划分具有一定标准,那就是小说的小说性、诗歌的诗性、戏剧的戏剧性和散文的散文性。但这种划分又是相对的,各文学元素的相互渗透和借鉴,不仅难免,而且应该。特别是在跨界写作盛行的时候,传统文学"四分"边界正在消解,多元化文学的兴起已呈不可逆转之势。与其纠缠于文体,不如把精力放在把文章写好。真正的艺术是跨越一切障碍的鸿沟,通过艺术家对对象世界独具慧眼的发现,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告诉人们那些美的存在及其意义,以达到它本能的永恒。

——周闻道答群友问


[在场小观点03]散文与小说的区别

有人在评论格致的散文时,提醒说,格致的散文再往前迈一小步,就是小说。但是,格致没有向前迈这一小步,她因此守住了文本的“散文性”。她的诀窍就在于,她展现的不是“女球员”这个人的形象,而是侧重于书写情景、意境,写“我”(女球员)内心与情感世界,而不是写圆满的情节,完整的故事,不是以塑造人物为主。但是,批评者提示者的话,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即在吸收小说手法进行“跨文体”写作时,要严防“破体”,守住“散文性”。

——辛贵强在群内发言

小说性的核心要素,是故事和人物,不管引入散文、诗歌还是戏剧元素,都是为核心要素服务的;而散文性的核心要素,不管引入诗歌(诗意化)、戏剧(场景和冲突),还是小说元素(故事、人物,增强可读性,都是为核心要素服务的。其中度的把握,即辛先生所说的“迈一小步”,也是见仁见智的。作为具体写作,写好、表达你独特的发现与意义更重要,大可不必纠缠于是散文,还是小说;因写不好文章,而去纠缠别人写的是小说还是散文,就更没有必要了。诺奖作品《古拉格群岛》是散文还是小说?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根本就不好分类。它们共同的价值与成功,在于深刻介入与观照了时代的痛,成为一个时代真相的在场叙事经典。

       ——周闻道与辛贵强互动


[在场小观点04]散文的审美空间

审美空间是一个作品的内在容量和审美价值,它是由作品的叙事内容、结构、方式及语言等诸要素构成的整体建筑。它是高楼,而不是钢筋、水泥、砖头,甚至不是“带风景的房间”。从近几月的征文看,许多作品审美空间上存在的问题:要么单线叙事,一眼看到底,没有更大空间;要么画蛇添足,最后一笔,把话说尽,怕別人不明白;要么停留表面,浅白无意。

——周闻道答群友问

 

[在场小观点05]散文的发现

注意发现意义。发现,是对过去、別人未见的洞察,是一己对世界隐秘的破解。因此,每一次发现,都是对既有极限的挑战。创作与写作的区別,就在于一个行走于发现领域,一个停留于技术层面。困此,发现不仅是一种技巧,一种能力,还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是作品品位价值的根本所在。可惜,许多征文作品对此似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要明白,浅表的抒情、表面的叙事,更接近于罗兰·巴特所说的“伟大的无用”。


获奖作家、文友互动


乔民英:回首长亭送别,凝眸寒木春华!在场在,我们在!问好各位!

刘珍:谢谢在场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在阅读中学习和进步。

润雨:获得最佳阅评奖,有点意外。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既然入了狼窝,责任重于一切!努力值好班,以诚为本,向大家学习,不断提高阅评水平!

林中蔓青:没想到,能荣获此奖。从在场鼓励新人角度看,这更是一份意外。谢谢在场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我认同和追求的在场写作方向。我深知,我的偶然获奖,并非意味着我的文章比别人优秀。可能,最多只是沾了一点在场主义所倡导的“在场性”的光。在高手如云的此群,还有很多大咖老师们的佳作和创作高见,值得我借鉴和好好消化学习。有幸走进在场这个微散文平台,在此获得学习和教诲。感谢在场,感谢各位群友老师。

邓芳:祝贺本期获奖作家,这应该是今年的最后—次评奖了,真诚祝愿在场微散文新年更火爆,也祝诸位作家在新年创作更丰!

侯成梅:今晚特别高兴!我投票的美文都获奖了。

王语轩:谢谢在场所有的老师们。没有你们辛勤的付出就没有今天在场的辉煌,祝在场越来越好!

王玉霞:我没获奖,我发言。希望在,努力在,精神在。

北京了了:没获奖感言:永远放弃获奖的感觉好爽!用不着激动,用不着感谢,可以尽管闷头抢红包

韩冬红:在场,是我及邯郸作家学习的平台,愿以谦虚的姿态,汲取更多的营养,邯郸散文作家整体上一个新台阶。

楚歌:能获得二等奖,很意外,也有点惭愧。在场平台做得如此之好,与各位编辑和朗诵老师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群里好文章多如繁星,能获奖,也算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吧!在在场,很温暖。跟着在场,我在学习,在进步。在场,你在,我在,相聚这个场,一起成长。

旭姗:每次领奖都没我,我一样很开心啊,在场的精神、在场的优秀深深打动我,激励我,继续努力,向各位老师大咖们学习!

唐亚莉:虽然我从没获得奖,但是我最想学习,最爱学习,学习就是进步。

薄暮:感谢在场微散文平台,让我在散文写作上不断成长,获得更多经验,而在场的团队精神更让我感到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感谢每一位师友,给予我的帮助和鼓励!

龚益成:我看林中蔓青的在场微文,我看见一个谦虚谨慎、胆小文静的姑娘在成长,因为她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把刀子,锋利地把社会切出一个横断面来,让我们看到社会最真、最复杂、最残酷、最丑的一面,或者看到了我们自己。这个自己的形象无时不在、无地不在我们身边。这与在场主义在场精神的核心要诣“关注现实、关注当下、体察苦难、担当责任”是高度契合的。我与她沟通过,她的每一篇文章,无论选材、切入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步履艰难地完成,以至于虚脱。虽然她的语言行文存在一些硬伤,但是她的前进方向绝对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闻道老师说:“坚持在场写作审美本位和价值尺度,是在场微散文评选的坚定标准,不存在商不商量的问题。这体现在评选的主要获奖作品中。我们倡导散文性和在场精神完美融合,但现实中又往往有的作品没做到这点。当二者出现矛盾时怎么取舍?毫不隐晦地说,只要文本没有根本性的问题,我们更看重作品承载的社会意义,技巧的问题慢慢探讨解决。”这个定位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确,它处理和定位了在场写作与征文评奖的很多不同理解。我想,林中蔓青的进步,也是我的进步,我期待我们共同进步。

半夏:我可能永远都没机会获奖,但从在场学到的东西值我永远铭记!感谢各位老师!感谢在场!

王玉霞:能进在场是你的福气,我的福气,大家的福气。你高兴,我高兴,天天高兴。

若水:没获奖感言:我是今年才开始重新写作的,感恩在场这个温暖的平台,让我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学习好的作品。

张小玲:看来没获奖的需要感受颁奖的气氛,以及多品读获奖者以及每一位作者的的文章,写出发自内心的声音,传达美的力量…… 祝贺每一位获奖作者,也感谢每一位作者分享给我们不同角度的感受。

小小贝:在场的所有人都十分感谢在场的奉献精神,尤其是义务工作的老师们,每天辛苦的修改稿子。当然我们都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慢慢改变,共同学习进步!

水乡人:我们在路上,过程更重要!

李瑞霞:学习在场精神,提升自我水平!

青雪岸边:重在参与,贵在坚持!

毕胜:在场就好,何必纠结获奖与否?我在了,我读了,我也评了。我收获了文友,我还收获了红包。我得到的已很不少!

小小贝:有人说,没有争论就没有发言的意义,在场的每一篇文章的不足能够被老师们阅读点出,不光作者受益匪浅,我们同样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全红莲:这是一个让人学习进步的平台,因为热爱文字,所以参与在场。感受在场带来的快乐!祝福所有人!

风吹帘:没获奖感言:参与了在场就是棒棒的,没有获奖也开心自己的成长,继续努力。

王玉霞:亲爱的编辑,谢谢你们。朗诵的老师,谢谢你们。为了感谢我,以后发文前看十遍。

王金梅:感谢在场,感谢在场所有老师的帮助支持,我将再按再励,争创佳作,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清无鱼:感谢在场散文平台对我文的抬爱,感谢各位幕后英雄每日熬到凌晨的辛苦付出,感谢在场的每一位伙伴,有了你们的陪伴,我很充实很快乐。特别鸣谢晓来轻酌老师的各种帮助与信任,遇见您是我写作路上的幸运。特别感谢杨培铮老师的辛苦校对,以及“水果店”(编辑部)的果果们帮我的文绞尽脑汁取名。特别感谢海之魂老师深情地朗诵。感谢龚总和北京了了的鼎力支持与大力赞助!最最最感谢闻道老师创建了在场主义。

在场有我的一位良师益友——韩英老师。是她鼓励我走上了写作之路,在场每一次的小感动我都急着与她分享,每一个小矫情也都要向她倾述。她像大姐姐一样护着我,生怕别人批评的话语伤了我写作的决心。感谢有你。

我将不断学习,争取早日成长起来。

还要感谢不在场的我二姐倾情“吆喝”!

秦新法:没想到我会再次获奖,真是使我受宠若惊!

《1975的离别》,不是最初投稿,它是在于兵老师的“修改意见”下二次写作完成的。那个夜晚,我、晓来老师、于兵老师,因这篇稿,相互传递着“意见”,直到10时许,才算完成。在此,我由衷感谢热心的于兵老师、晓来老师!

没想到这篇稿会引起大家的热切关注,并给予热心的评论和赞赏,读着一篇篇留言,我热血沸腾,感到万般的亲切和温暖。在此,我向所有给予评论、赞赏的老师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感谢!

写作以来,从来没有像《在场》这样作者和编辑“一对一”的交流,细致到一段文字、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因此,我想到了“辛苦、敬重、敬仰、感动、感谢、感激”这些词语。在此,我感谢《在场》!感谢各位老师!

2016年12月10日夜

 长袖伊人:感谢在场为我提供的这个平台,更要感谢各位编辑老师的默默付出!感谢晓来轻酌,花语和责编杨培铮老师为我的无私帮助。写作是一件长情的事情,我会继续努力写下去,并愿意在这个平台上认识更多的才子佳人。

雪夫:小小贝,读几遍已发的文章,找找感觉,多揣摩。

郭连莹:《七十岁的娘和七岁的羊》荣获在场微散文11份“长亭送别”主题征文“优秀奖”,有那么多的感谢与感动,溢满心胸。感谢娘的养育之恩!感谢晓来轻酌老师的辛苦编辑!感谢海之魂的反复且声情并茂的朗诵!感谢各位亲们的阅评与赞赏支持!感谢那么多亲朋好友的分享,让我的情感“飞入寻常百姓家”!感谢在场的平台,使我能够演绎自己的内心世界!从母亲身上,我得到了爱也学会了爱。从各位亲们的关注目光里,我得到了力量也多了信心。写作,实在是一件无可替代的愉悦的事;在文字里,我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鸣谦:写作目的不是获奖,只是心灵的寄托。总要有点什么媒介仰望星空吧。

一直迷失在浮躁里,终于有一天看到了常晓军教授推送的微散。尝试投了一下,居然发表了。一种内心的愉悦感胜过夜宴,胜过醉酒,胜过大哭发泄。终于,我在这个群里欢闹,我为能在一群有品味、有思想的人中,找到灵魂的悸动而满足。如果有一天我不在场了,说明我又迷失了。

王海侠:刚刚看到消息。谢谢在场各位师友给我的鼓励,能获奖真的非常意外,非常惊喜。谢谢闻道老师、晓来老师、雪夫老师,龚益成老师以及所有的在场人,祝贺各位获奖的老师。因为时间关系,不能经常上网与大家互动,今晚又迟到了,但我一直都关注着在场,谢谢谢谢!

龚益成:“写作要有集体意识,你写的题目不是个人的题目,是大家共同的题目,你的寂寞感也是大家的寂寞感。”贾平凹说,就像出门旅游时吃饭,只有在饭点大家都饿时提出,才会有共鸣。写作也是一样,即使写的只是自己的故事,但当个人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和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有交集的时候,这就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才能引起共鸣。

“就像睡觉一样,我们翻来覆去,找到自己舒服的姿势安静下来。其实社会的起起伏伏也是一样。”贾平凹说,写作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也离不开政治,这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作家一定要研究社会,要能看到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作家写的虽然是现实的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思考的结果。

晓来轻酌:为了尽量避免埋没好文章,我们每一篇需要修改或退稿的,都是两位编辑看,如果作者对编辑的建议有不同意可以提出来。

我提几点投稿的建议。1、请大家返回修改稿时,注明“修改稿”。2、家里有网络的请尽量投邮箱。这两天天有些作者同时发邮箱和微信,又出了差错。3、请尽量定稿后投稿。有些作者反复修改反复投,本来是是好事,但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比如增加下载、排版、校对、点评次数,甚至主播已经朗诵了,接到修改稿后又重新录了。


第六期奖获奖证书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 74 64764 74 48302 0 0 10980 0 0:00:05 0:00:04 0:00:01 10980,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丙申六月第一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二期目录 (2016年7月

在场微散文第三期目录 (2016年8月)

在场微散文第四期目录 (2016年9月)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在场微评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简评林中蔓青《六月栖栖》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哭不出也笑不成—— 简评常忠魁微散文《扫盲》

【特约月评】草原凤凰:简评东珠《蛛言不尽》

【在场评论】郭连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在场阅评】郭连莹:读常忠魁《昨夜无寄》随感

【在场阅评】郭连莹:读韩冬红《一念一念》随感

【在场评论】龚益成:解读小河的微散文《夜芒》

【在场评论】战林林:最动听的声音 ——读花溪水《虫语》

【在场争鸣】周闻道:浅谈散文的张力一一以林中蔓青《昨夜无寄》为例

文虽短,意可达海;奖虽微,情真如山......

在场编辑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钱昀、刘月新、刘小四、于兵、偏说、杨培铮、六六、袁志英、刘爱国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夕夏、高影新

在场制作:晓来轻酌、相相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