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海棠花开:砍柴

在场散文 在场主义散文 2020-09-04


(设计:丁简)


砍柴

文/海棠花开

距上一次上山砍柴,过去了整整十五年。

当再一次拿起柴刀时,心中五味杂陈。上山的路,早已经被杂草掩埋,需重新开拓。与之一起砍柴的人不同了,爷爷变成了爸爸;砍柴的目的不同了,探寻新事物变成了为了生活;树木的大小不同了,小树变成了大树。

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着实是太快了。记得小时候,随爷爷上山去砍柴,自己拿着一把柴刀面对一棵树,树像一个妖怪,怎么砍都不能断,还在自己面前四处招摇。不得不哭哭啼啼的叫爷爷来解决这个麻烦事,自个儿溜达到一边寻找山中的美味。直到夕阳西下,挑着爷爷为自己精心捆好的属于自己身板所能承受的柴高高兴兴的回家。

可岁月不饶人,爷爷不再像十五年前健壮了,不能和我一起去砍柴了。可生活就是这样,需要源源不断的柴,才能让我们有一口热饭吃。走在当年走过的路上,踏上当年砍柴的山,往事一幕幕,昔日那份美好变成了回忆。现如今,当年健硕的爷爷变成了白发老头,单纯的小女孩变成了大姑娘。在这条与时间赛跑的路上,我们终归是赢不了的人。但在生活的这条路上,我们或许能成为自己心中的赢家。

夕阳下,我再次挑着柴往家里赶的时候,悲喜交加,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我长大了,能够不依赖任何人完成一件事情了,但同时,我也知道爷爷老了,需要我像他当初对我一般去好好关爱他。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此刻正张望着……


(责任编辑:偏说  终校:袁志英  制作:刘珍 550 字)

作者简介:海棠花开,在校学生,偶有写文,以文暖心。

在场微散文第二十五主题

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不同,中国古典绘画讲究散点透视。宋代大画家郭熙以看山为例,把这种透视法概括为"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苏轼的《题西林壁》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英伦作家福斯特有篇小说叫《带风景的房间》,这个房间位置颇佳,有不同朝向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可以看见不同风景。

看山看风景如此,看世界也不例外。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40周年,我们用才智创造了各自不同的"带风景的房间"。你想过没有,站在这个房间,选择哪一个窗口看窗外的世界,你会看见什么?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25期(2018年6月)主题:看山

看,是注视,是关注;  山,是一个意象,是窗外的风景。看山,就是看世界。请用你在场的姿态,本真的语言,从具象和个性细节入手,与我们分享你的发现。

在场微散文第25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8年6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1~20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1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2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3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24期

在场微散文第21期目录 (2018年2月)

在场微散文第22期目录 (2018年3月)

在场微散文第23期目录 (2018年4月)

在场微散文第24期目录 (2018年5月)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在场微散文奖征文20180600039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李玉祥、龚益成、北京了了、蓝鹏飞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吴微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唐克、万一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赵琳、邓文静、张玖玲

在场制作:四季芳(组长)、刘珍、宋小铭、谭丽挪、庆洁、董丽、胡君涛

在场宣传雷永鸣(组长)、东方坏坏、张倩男、杨惠泽

在场终校:袁志英、杨培铮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请附上120字以内的简介和照片。征文投稿第三天可查看邮箱或群里每日预告;长篇稿件一月之内未发表的,可自行处理。

文章校对后只修改一次,请定稿后再投稿。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长篇稿件要求1500字以上

此为《在场》杂志选稿平台,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关于稿费

普通作者返一半,贫困作者扣除腾讯运营费后全返。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