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是为了知道谁在说谎

艾莉森王 醒awake 2022-07-12


于我而言,真正的教育发生在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发生在我第一次选择「主动成长」,而非亦步亦趋模仿既有社会法则的那年。学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安全感,不过让人谦逊与好奇的智慧,还有清醒的目光,是书籍给我的。

阅读是一件与瑜伽齐头并进令我感到强大的生活习惯,在我微不足道的成年人生活里,它是我行走江湖川泽纳污的法宝,毕竟,一旦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人生真的就像开了挂一样胜券在握。


这里的「胜」并非马到成功,更不是堆金积玉,既不谈地位,也不瞧声名,不是口腹的欢愉,而是一种在生活里攫取精髓,时常获得满意情绪的能力,恐怕是多一点匈牙利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口中的心流体验。


如积极心理学泰斗塞利格曼所说,“美好的生活是每一天都用你的优势去创造真实的幸福和丰富的满足感。”

没错,你的优势。好的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定位自身的优势,更可以明晰自身的局限。

例如我在文章《如何避免自己变成一个顽固狭隘的人》所言,「我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即使是一个年迈的老太婆,我也要做一个笑口常开,时而推翻自己又重建的人。」我们的成长原本就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思维固化与认知习惯的路径,如果不细心观察,可能就此陷入被外界引导,还是不知不觉被愚弄的陷阱里,醒着生活,是要先看仔细自己的局限。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这个世界看起来乱糟糟的,宗教的冲突,极左极右的口号,假新闻与作秀的政客,科技高速发展的双刃剑,别提销售人员是如何把人们当数据,算法当利润的工具都了。当我们曾称呼特朗普这样一个不得体的人物为美国总统之时,它的荒谬彻底震撼了我,在4年前还差一点就推翻了我对世界曾抱有过的一线希望。

恐怖的是,我们接收的信息,大多是谎言。

最直接的例子是所有商品的正面包装印刷,他们声称,护肤品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加盐加糖的坚果是神圣的健康代表,哦,别忘了互联网与社交网络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假想的明星,出演自己生活的精致,还要滤镜天空的蓝,包装沙漠的苍茫。

只要读一本皮肤科的相关书籍,你就会发现那些国际大牌恬不知耻地宣扬自家功效,真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随便拿起一本健康类科普书籍,你会学会警惕产品的背面,仔细研读那些被印刷得最小字体的原材料;读真正的心理学书籍,你才发现,原来什么所谓的原生家庭,亲密关系,都不过是沦为被公众号放大营销的热点话题罢了。

网络上时不时出现的爆文简直就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像是小报新闻耸人听闻的社会版头条,危险的是如今他们假扮成公知还借助科学的包装。我早已取关几乎所有顶级流量的公众号或是新闻头条,现在随便打开朋友圈,都可以看见这样的话题:《当快乐的废材还是痛苦的有钱人》,建立对立面,《9个迹象表明你有未愈合的创伤》,心理角度变成受害者,《7天学会理财之术》,知识的快消。更不要提「杠精」充满戾气的评论留言了,乍看之下这个世界好像被分成了两面,相互对立,你如果好,那我就是坏,所以我再坏也要把自己说成是好的。

比较令人失望的是吴晓波,这位聪明又懂商机的财经作者把一个名为「奶头乐」的理论不经思考地扔向中文世界,变成一个为人称道的理论,他是这样宣称的:

“为了解除未来全球化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满,政界与经济精英群体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中文译为「奶头乐」,即以大量炮制低俗的内容,例如游戏、综艺、别提今天的抖音了,来麻痹「边缘人」对政治与深度思考的渴望。“

事实上,随便望眼一瞧,这世界上宇宙级的网红不是娱乐明星,就是贩卖隐私的卡戴珊家族,或是声音最大的(噪音)政客名人,我们被社交网络的算法当作数据,美妆、时尚、甚至是被简化的心理学知识,充斥着碎片化爽快的生活里。「奶头乐」或许乍看是一个极为准确的形容,然而一定要把它作为阴谋论来满足我们被害者的心态,岂不是沦为一丘之貉?

因为tittytainment太朗朗上口了,我也在很长时间把它打包成一个理论点和朋友们交流,直到我先生最近问我是在哪里看到这个理论的,因为他在谷歌上根本查不到任何相关资料,我才第一次按图索骥,去试试看追根溯源。

比较讽刺的是,「奶头乐」这个名词恐怕是为数不多的以中文内容为主导的西方理论,你几乎查看不到英文的一手资料,而且这个名词的宣称出处还是来自于美国前总统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没错,世界是在娱乐至死,但是企图以一个奶头乐的阴谋论就将其简化,还津津有味地把自己当知识的智慧,是不是有一点哗众取宠了呢?

事实上,娱乐不可怕,把知识包装成娱乐,并简化这个世界规律的那群人,才是真正的可怕。

我有太多可以通过阅读学习,也需要从日常的探索与体验的主题,这一生,不断摸索未知,尤其是发现自己的无知,是令我最感满意的旅途。

菲茨杰拉德在他的随笔集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一流的才智,是能够同时持有两种矛盾的观点,仍然不影响其行事。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ing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这个世界充斥着不知廉耻振臂高呼的谎言家,他们从简化了的世界规律来获益,阅读让我懂得、接受,并且拥抱复杂性,在某个节点上,我选择忽视他们,但是,最好的反击是用真实的智慧武装自己,不是冲突,不是对立,而是怜悯。

那些简化世界规律的自媒体,从此会变成你甄别谎言的最好试验场。

上一篇文章刚好聊到了我从今年起在阅读学习上的一些变化,虽说谈了谈迷茫,却又一次从自身的阅读里获得期望与活力,今天先来梳理一次读书的意义,下次我们探索读书的一些方法论。

实则,一想起囊中的那些书籍(大多数为在iPad上的电子书),面对生活的一切,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慌张的。


因为

第一,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失去任何东西的,你拥有完整的自身;

第二,生活中的一切好奇与技能,都能通过读书获取,教育这件事情在校园生活以后得到令人满意的延续,而不再是应试的手段;

第三,无论身处何处,你都是一个有趣的人,尤其是于你本人而言。

午后的云叫你想起顾城的伤,巴黎的咖啡馆有萨特谈论存在主义,运动不再只是强健身体,脑神经也共同受益,叫你感到聪明,自律失败的时候,也会从心理学的承诺一致信念分析起,而不再是单纯地感受挫败而已了。

读书让我醒过来生活,不再是随波逐流,更不被周身所谓的社会期望所绑架。

我是如何充满热情地阅读的

以下内容是分享我初期作为阅读小白的个人经历

比起阅读作为动词,读什么书其实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重要。市面上书籍的质量参差不齐,装帧的艺术还会有时候将书籍本身变成商品,然而只有真正读到了好书,我们才会从量变进入质变的兴趣效果,内容才是真正的王者。

我在大学时对经典小说的追求,并没有从根本上激发我对阅读的渴望,我的造诣不高,因此,外界的刺激远比自身的源动力来说更为重要,这导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静下心来真诚地阅读。

 

我捧起的第一本拍案叫绝的英文书时,这件事情才一发不可收拾。


那是英国作家Bill Bryson的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一本从科学家的「八卦史」侧面展望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书,他描写恒星无声地爆炸,牛顿刻薄地淹没,给我延展了时间的意义。比起《光荣与梦想》,Bryson以1927年,从个人人物细节描写美国历史,读起来也是更为鲜活,欲罢不能(One Summer),我一直谢谢他,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一本接一本的阅读乐趣。

我尤其建议大家从非小说类的知识型书籍拾起这个习惯(当然,对于学霸来说,这些书可能太“浅薄”,太讨巧,不如读最新科学论文来得过瘾,但我不是学神,只是一个分享懒惰如我也能热爱读书的普通人),尤其是英语世界里经久不衰的那种经典畅销书。

 

全世界所有渠道的内容几乎都是以英文为主的,它本身就是一个简便高效的语言,源于基数大,竞争极其激烈,也更加容易出现精品,因此我会选择那种5-10年内都被评为经典的「畅销书」(尽量避免最新的畅销书),根据林迪效应,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才有真功夫。


时间是最好的过滤网。

 

(国内的大多数非小说读起来非常鸡肋,容易踩雷,借助豆瓣评分与书评还是可以挑选出来一些上乘佳作,例如科普类《上帝掷骰子吗》,与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等)

 

选书的2个原则

 

01. 读非装逼类的经典


不是指一上来我们就该去读牛顿的《数学原理》或者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许对于像我这样的文科生可以先读一读A Mind for Numbers

《学习之道》,了解学习的基本原则,或者是Survival of the Sickest《病者生存》,从宏观有趣的角度初识进化与病理变化。

 

像是被所有人都推崇的《人性的弱点》或是《影响力》,也都是非常好的入门书籍。(不要被书封上的宣传给误解了,我曾被书籍宣传角度恶心过多次而错过好书),他们实际上都是非常真诚,非常宝藏的书籍。

 

02. 查看你信任并且有共同喜好的人的书单

 

没错,Non-fiction是一剂让人感到立刻获取知识快感的书籍,但是每一个非小说的写作者几乎都是在批量阅读与调查以后才完笔的内容,光凭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读一读一位前辈的精华总结。你会发现,他们引经据典带你认识佛陀,认识老子,认识莎士比亚,认识古希腊一大批哲学家。

 

我一般会通过关注自己比较信任的作者来获取他们的书单,会进行筛选,例如有一阵子休闲地阅读村上春树也会看见他的一些推荐,但是鉴于大多数是小说,我就不会按图索骥继续紧跟其后了。

 

同时,刚到克罗地亚的时候认真了解了习惯的养成,于是会去阅读关于习惯的三本非小说,就此得到一个非常宏观也有利于我接下来成长的途径,如果与兴趣或是计划相关的书,那就更完美了。

 

还会像我屡次推荐的Tim Ferriss,因为比较信任他的内容,也因为尝试过几本他推荐的书,都很对胃口,因此,会非常关注他有一些什么样的推荐。


03. 学会弃书

 

Let it go是一种需要习得的勇气。

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过去始终不能坚持阅读,因为我会同时阅读好几本,但是总有那么一两本不够吸引我,但是又舍不得就放弃,于是一时拖延,变成了拖到图书馆借阅过期。

心理学上有一个相应的驱动力理论:「契可尼效应」,前苏联女性心理学家Bluma Zeigarnik发现,人们对于未完成的事项更流连忘返,并且坚持一种内隐的有始有终的思维方式,因此就此承认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在初期与阅读打交道的时候,恰恰要学会放下那些无法令你期待再次打开封面的内容,可能它时机未到,但是要先说再见。

 

相对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果断放弃不够吸引自己的书,节省时间与精力(如果你是学生,这一条不适用教科书噢😂)。

结语|Final Thoughts

 

向健康科普的书籍学习,让我随时看见食谱可以被改良的细节;拜读社会哲学,深度理解世界的运营;研读了几十本心理学著作,终于让我学会谦卑,还要学习与矛盾共存;哪怕是随手拿起的哲理小书,也可以瞬间击破消费主义的圈套。

一想起家里,iPad里还有那么多好书要读,心里就有一种处于初春抽芽发质的狂喜里呢。与冥想一起,阅读也是我生活里的秘密武器,它们让我试图看清世界,醒着生活。 

而这个世界上越多内省的人,世界自然而然也会因此而更加光亮与温暖起来呢。

P.S. 公众号有一个插入广告的新功能,没有经过过我人工审核,请大家自行判断,感谢呀!🙏

📖Allison书房
以下是我曾公开分享过的部分书单

我最庆幸自己读过的3本书
心理学入门书单
极简主义不寻常书单推荐
这十本书让我学会不上班也能养活自己
情绪整理有方,书单
读完这本书的下个月我就辞职了
2018年47本书单
2019年67本书单


❤️

个人独立杂志
“成长迷茫时期必读”

🔑自由系列

你发现没,成年人的生活就是一场骗局
为什么每天很累还有一点小忧伤

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追求成功(力荐)

博主网红展现的光鲜是个伪命题

极简主义的第三年,我都经历了些什么鬼

我冥想了一年以后,发生了什么?

余生,皆自由


✏️在线课程

与Allison学最实用的英语口语
与Allison练习正念冥想

7日引导式冥想入门

助眠冥想,睡个好觉


🪐淘宝店铺

醒awake 极简生活

为什么我要自行生产瑜伽垫


🎙️播客

煽风点火

 | Podcasts

在看吗? |支持独立内容创造者请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