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安部:对群众溺水警情的处置规范


面对群众溺水,民警如何开展救援?民警有时因为救援装备不齐,难以有效救援,特别是不会游泳的民警突遇群众溺水,因为现场处置不当或不善于做解释工作,往往使群众误解民警“不作为”“见死不救”,这类情形也是公安执法的困惑之一。公安部曾于2016年7月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对公安机关处置群众溺水警情进行了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处置群众溺水警情的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在处置群众溺水警情时,
(1)110接警后,要立即通知派出所指派会游泳的民警迅速出警。
(2)出警时应带齐救生衣、救生绳等救援装备
(3)到达现场,积极组织施救,同时通知水警、消防、120等部门以及社会专业力量到场施救。

110警车配溺水施救“五件套”(即:救生圈、救生衣、跟屁虫、伸缩杆、救生绳)


突遇群众溺水 民警不会游泳又无救援装备时的处置方法
巡逻民警突遇群众溺水,如果民警不会游泳,又无救援装备,正确的处置方法是:
(1)保持冷静,注意安全,不盲目下水,以适当方式向群众表明自己不会游泳,消除群众误解。
(2)想方设法积极作为,高声呼救,现场迅速寻找施救工具,充分利用现场船只、救生圈、救生衣、绳索、木板、竹竿等工具开展救援,
(3)同时发动组织现场群众协助施救,并立即报告指挥中心,通知水警、消防、120等部门以及专业力量到场施救。

溺水急救的操作要求
(1)将溺水人员救上岸后背至安全区域,肩背控水后放于平整地面,观察溺水者身体情况。
(2)当溺水者出现没有意识呼吸脉搏时,应当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直至复苏、移交120急救人员或是40分钟以上无生命体征才可以停止

溺水急救操作视频
公安部要求,如果群众对民警现场施救有误解、质疑,投诉民警的,督察部门要立即核查,及时消除误解和质疑,依法维护民警合法权益。

(视频:央视新闻直播间)


近期推荐

重温中央“三个规定”

实务 | 治安案件中嫌疑人逃跑的程序应对

法制科提示:制作法律文书法条引用规范

@执法人员: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二审稿35个变点

检察院抗诉:无证经营闭杯闪点>60℃的柴油,不应再以非法经营罪处罚

以案释法:缓刑考验期内受到治安处罚,是否撤销缓刑?

法制科提示:“碰瓷”警情的现场处置与取证要点

法制科提示:公安机关聘用人员不得担任执法见证人

公安部要求:对非法捕捞案件要“一案七查”!主要犯罪特点首次公开披露!

公安部:《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5个违法案由已删除 不再适用

办理涉渔违法案件10种情形可适用行政拘留处罚(2020年最新整理)



法制吕sir专注于公安执法问题研究与探讨微信ID:fazhicanmou
版权声明:未经本公众号授权同意,其他任何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作品著作权,包括但不限于:擅自复制,链接,非法使用或转载,或以任何方式建立作品镜像。转载请联系后台。如获转载授权,发布请注明出处,不擅自修改文章内容。访问者个人转发公众号内容不在此列,欢迎个人分享与转发,无需特別告知。

点一下右下角“在看”,让我们做的更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