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题解析 || 文研青年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824语言理论与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解析

编辑部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华师语言与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解析】正式上线!内含最新真题解析,文研青年倾情献上!

客服QQ/wechat ↓

2275828991欢迎调戏~


一、名词解释(30分)

1.文化意义

又称文化色彩,是由造词理据反映的,人们对相关事物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趣情调的联想。包含文化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人名、地名、机构名、店名、品牌等专有名称。(例略)这些专有名称充分反映了命名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意识和情趣格调。

第二类是成语典故之类的词语。(例略)这类词语负载着历史文化信息,能引起人们对有关历 史文化背景的联想。

第二类是外来词语。(例略)这类音译或半音译的外来词语,带有异域文化色彩,通俗地说, 带点洋味儿。

此外,一些表示动物、植物名称的词,表示颜色的词,表示数字的词等等,也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也属于文化意义。


2.意音文字

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一个字一般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语素。少数字只是代表一个音节,儿个字合起来代表一个词或语素。(例略)

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除了汉字以外,古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玛雅文字等也都是意音文字。但这些古老的文字都己经消亡,唯独汉字沿用至今,仍保留着意音文字的特征。


3.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类型的语法意义。如结构范畴: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功能范畴:名词、动词等词类范畴;情态范畴:陈述、疑问等语气范畴。

狭义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范畴。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词缀、内部屈折、重叠等方式构成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变体,简称词形变化。一般来说,确定一种语言中是否有某种狭义语法范畴,就是看这种语言是否用词形变化表示这种语法意义。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和体、态、式、级等。


4.象征

一种艺术手法,其最一般的含义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予充分的注意,具有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的特点。象征即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


5.意境 

意境是由意象组合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在西方文论里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或术语。


6.创作动机

心理学所说的动机即导致行为发生的主观意图。文学理论所说的创作动机则指促使创作欲望和 创作行为发生的心理原动力。

文研青年点拨:以上答案均为阅卷答案。文研青年提醒考生在答题时结合例证进行补充,扩展。



二、简答(6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0分)

官方阅卷答案:(一)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或句段关系。如“小莉喜欢看电视。”这个句子由四个较小的语言单位——词组成,其中每个词都是这个句子的构成成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也就是结构关系,有相同组合关系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类,就是结构类。例如通常所 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等,就是组合关系,也是结构类型。


(二)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例略)具有相同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就构成某种聚合类,即功能类。但聚合类有不同的层次,较大的聚合类又可分成若干较小的聚合类,不同的较小聚合类之间,聚合关系有同有异。如所有的动词构成一个较大聚合类,而动词又可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个较小聚合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 词既有相同的聚合关系,也有不同的聚合关系。


2.举例说明什么是非音质音位(10分)

官方阅卷答案:除了音质以外,音高、音强、音长这些非音质形式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由这些韵律(音律) 形式构成的音位叫做非音质音位。这些非音质音位总是附着在语流中的某一音段(包括音节、音素 等)上面,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一个时段,所以也称作超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 和时位。

(1)调位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的音位叫调位,又叫声调。(例略)

(2)重位主要由音强特征构成的音位叫重位。(例略)

(3)时位由音长特征构成的音位叫时位。(例略)


3.简述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10分)

官方阅卷答案

(一)真实准则.真实准则耍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应当是真实的,不能说假话或缺乏根据的话。(例略)

(二)适量准则。适量准则耍求说话人所说的话语应当含有与当前交谈目的相关的信息内容,并且所说的话不多 不少,既不使人感到信息量不足,又不使人感到信息量多余。(例略)

(三)关联准则。关联准则要求所说的话要与话题相关,即要切题,不要说与话题无关的话。比如,对对方提出 的问题,不能避而不答,或者答非所问,否则就是违反了相关准则。(例略)

(四)方式准则。方式准则要求表达方式要清楚明白。具体而言就是:要显豁,避免晦涩,要明确,避免歧义;要简洁,避免罗嗦;有条理,避免杂乱。(例略)。


4.小说叙事与叙事散文中的叙事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述之。(15分)

官方评卷答案:记人和叙事散文区别于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对人物、事件的把握和表现,一般不追求人物和情节的完整性而重在抒发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感受和认识,更融入了作者的反省和体认。写人常常只是通过若干个片段,以小见大,注重神似和人物的内在精神。叙事则不讲究故事性、情节性,往往在勾勒事件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突出细节和印象。写景和状物在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 中处于辅助性的地位,作为人物、事件的背景或环境,在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中起烘托铺塾的作用。散文却往往将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表现,使之成为抒发、寄托感悟的对象或载体,以至使写景、状物类的散文往往带有了比记人、叙事类散文更浓重的主观抒情的色彩,甚至就是情意化、人格化的景物。

文研青年解析从叙事层面上看,小说具有运用叙事话语相对完整地客观展示普通人生活的特性,从而使小说明显地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小说叙事的完整性使小说与以写景状物、表达人生感受的叙事散文拉开了距离,叙事是小说的本质特性之一。

记叙性散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感受的抒发却是叙述的主线,贯穿于叙述始终。记叙性散文按其记叙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类型。记人和叙事散文区别于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对人物、事件的把握和表现,一般不追求人物和情节的完整性而重在抒发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感受和认识,更融入了作者的反省和体认。写人常常只是通过若干个片段,以小见大,注重神似和人物的内在精神。叙事则不讲究故事性、情节性,往往在勾勒事件的基本框架的前提下,突出细节和印象。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点拨: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文学理论导引》第二章“文学文本与文体种类”中第三节“散文”和第四节“小说”的内容。答题的关键点就在于回答出,小说叙事具有完整性和客观性,而散文叙事则具有片段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5.与造型艺术相比,文学在形象创造上有什么特点?(15分)

官方阅卷答案:文学与造型艺术相比,文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并不是直观的。语言艺术和造型艺术的不同在于后者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语言艺术却可以表现动态的事物,不受时间的局限去叙述过程。绘画就无法展现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不受时空限制使文学在反映生活上有了巨大的容量,无论是表现人生中一时一地,稍纵即逝的思想感受,还是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表现深邃宏大的历史内容,文学都能承担。



三、综合题(60分)

报考语言类专业的考生做第1、第2题;报考文学类的考生做第3、第4题。

1.分析题(30分)2.小论文写作(30分)


3.辨析题(20分)

有人认为,浪漫主义的抒情性主要与诗歌这种体裁有关,这种说法对吗?请举例分析。(20分)

官方阅卷答案:不对。浪漫主义的抒情性源于它的表现论的文学观。浪漫主义把文学艺术视为照亮人生的一盏“明灯”,认为文学是以想象和虚构,以它对美好心灵的表现,给人生以希望和理想的文学观念,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情的基础。浪漫主义文学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个人理想和幻想的表现,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把文学视为情感和心境的表露,把文学创作看成是欲望的幻想性的满足,势必导致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对个性主体的关注,

个性主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被提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举例展开论述)

文研青年解析这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但并不全面。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情性,当然首先与诗歌这种体裁有关。诗几乎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专用”体裁,关于浪漫主义文学性质和特色的种种讨论,多半是围绕着诗歌的特点来讲的。


但是,我们讲浪漫主义文学的抒情性,却不是从诗歌意义上说的,而是指浪漫主义的抒情性源于它的表现论的文学观。如前所述,浪漫主义是一种将文学视为照亮人生、给生活以理想和希望的文学类型。正是这种把文学艺术视为照亮人生的一盏“明灯”,认为文学是以想象和虚构,以它对美好心灵的表现,给人生以希望和理想的文学观念,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情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不是因为写诗才强调文学的抒情性,而是因为把文学视为理想与情感的表现,才选择了诗歌作为自己的武器。作为时代变革的表现,浪漫主义文学需要张扬理想和追求,就像高尔基说的,“浪漫主义乃是一种情绪,它其实复杂地而且始终多少模糊地反映出笼罩着过渡时代社会的一切感觉和情绪的色彩,可是,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对于西方文学的传统来说,浪漫主义文学对抒情的张扬动摇了根深蒂固的“模仿说”的文学观,同时也打击了崇尚理性、贬低个性、墨守成规的新古典主义。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点拨这道题考察的是《文学理论导引》第三章“文学的形态类型”中第三节“浪漫主义文学”的内容。答辨析题,首先要明确给出自己的观点,一般不会是绝对的对或错,而会是片面与全面的区别,所以要分析其合理之处,点明其片面之处。该观点看到了抒情性的诗歌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导地位,但也忽略了抒情性是浪漫主义文学自身本质的特点,而不是源于诗歌这种体裁。



四.论述题(40分)

(1)文学是虚构的,但人们又强调文学的真实性,请通过具体作品论述二者是否矛盾?(20分)

官方阅卷答案:艺术虚构使文学既能够相当真实地描绘生活,又能在这种似乎客观的描绘中显示主体的理想和追求,表现主体的个性和情感,这是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所没有的、仅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特质。


文学的真实或真实性,应该有别于一般的精神产品的要求;检验文学是否真实,须从文学和生 活的特殊关系出发,需要考虑到主体因素对文学的影响,考虑到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中包含着虚构、想象的成分。因此,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一种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基于这种共识,中外文学理论都强调,艺术 真实并不等于生活事实,对文学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它的表现对象的相符程度为标准。同时,对艺术真实的判断,还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以及不同文类的要求。

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出发来理解真实性问题,可以说对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以此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当文学同时实现了这三个测度的要求并满足了三种需求的时候,人们方可认同文学的真实性即获得了艺术真实。


(2)钱钟书说:“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苦痛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好诗主要是不愉快、烦恼、或‘穷愁’的表现和发泄”。谈谈你对这种文学观的看法。(20分)

官方阅卷答案:这种说法出自《诗可以怨》。钱鍾书的说法表明,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坎坷的生活经验和由此形成的创伤性心理体验,会郁结为一种创作动力,迫使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来获取心理平衡,也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从理论上讲,人生的欢愉和穷苦,都可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都具有艺术的感染力。但文学创作的历史告诉我们,创伤性生活经验似乎较之欢愉性生活经验有着更 高的审美价值,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文研青年解析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司马迁强调《离骚》“盖自怨生”和“发愤著书”就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钟嵘在他的诗歌评论中突出了一个“怨”字,认为只有在描写现实生活过程中表现了进步思想感情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才是最美的作品。白居易强调诗歌创作要“为时”、“为事”。如此等等都受到了“诗可以怨”这一传统的影响,可以说这的确是“中国文艺传统里有一个流行的意见”。可以说钱钟书的观点继承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也是文学创作的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提示:本套华师真题解析为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独家策划和编写。版权归文研青年所有,严禁盗印盗售。如有发现,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凡是未从直营渠道淘宝/微店“文研青年微店”购买的产品均属于盗版,不享受文研青年会员答疑、会员打折、会员直播课、会员复试指导等超值售后服务,错失群内重要信息。请考生自觉抵制盗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获取详情。


总策划:Colin

排版:见素

内容:编辑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苏轼特辑

  2.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专辑 ||普鲁斯特特辑

  3.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专辑 ||福克纳特辑

  4.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歌德特辑

  5.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麦克白特辑

  6.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唐吉诃德特辑

  7.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乔伊斯特辑

  8.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诗经特辑

  9.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杜甫特辑

  10. 资料推介||文研青年独家编写的《真题解析》(2018版)是一本什么样的考研资料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