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题解析 || 文研青年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710中国语言与文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

编辑部 文研青年 2022-12-22

文研

青年

“以文会友,研途相伴”

【华师语言与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解析】正式上线!内含最新真题解析,文研青年倾情献上!

客服QQ/wechat ↓

2275828991欢迎调戏~


一、名词解释(30分,每小题5分)

普通话

官方评卷答案: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形声字

官方评卷答案:形声字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一类汉字,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问”“江”“河”等。

词类活用

官方评卷答案: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 变其基本功能,用作其他类词,具有了其他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古诗十九首

官方评卷答案:清代袁枚的诗论主张。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其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 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是针对格调说、肌理说而来,是较完整的诗论,为清诗开创了新局面。

文研青年解析: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阅卷华师老师们排版错误啊,这个明明是性灵说的答案)


性灵说

官方评卷答案清代袁枚的诗论主张。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其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是针 对格调说、肌理说而来,是较完整的诗论,为清诗开创了新局面。

问题小说

官方评卷答案: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潮流、题材热、主要作家、作品、思想启蒙运动的领导等。

文研青年解析:“问题小说”揭露社会问题,题材和主题十分广泛。有关注下层劳动人民不幸的生活境况,如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有的提出恋爱婚姻问题,如冰心的《两个家庭》;有的探讨人生的意义,如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宗教人生小说。“问题小说”致力于用文学的方式探讨和解决社会问题,但其问题迫切而答案渺茫,观念突出而生活质感不足,有着现实主义的倾向又流露出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色彩。



二、简答(60分)

1.什么是轻声?举例说明轻声的作用(15分)  

官方阅卷答案:轻声是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是阴、阳、上、去四个调位的一种特殊变体。轻声的作用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轻声能区别词义,念不念轻声,词义不同。如“大人”,是名词。“dàren”轻声,意思是成人。“dàrén”非轻声,意思是敬辞,称长辈。第二,轻声能区别词性和词义,念不念轻声,词性和词义都不同。如“精神”,念轻声“jīngshen”, 是形容词,意思是活跃、有生气。非轻声“jīngshén”,是名词,意思是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第三,轻声能区别字形,念不念轻声词义不同,有时词性也不同。如“liánzi”,轻声的词形是“帘子”,表不遮蔽门窗的东西。“liánzǐ”,非轻声的词形是“连子,意思是莲的种子。

官方评分细则:轻声的概念3分,三个作用12分,每个作用4分。

文研青年点拨:可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语言类的试题是采点给分的,所以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善于记忆关键词,在答题时候注意条理化。


2.汉语中“瓦”、“虫”、“响”、“暂”、“遭”、“谤”、“诛”七个词,其今义与古义相比较,各有什么主耍不同点?。(15分)

官方阅卷答案:答案要点:瓦:古义所指范围较广,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陶器”,可具体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纺线用的陶制纺锤,厨房用的陶制瓦锅,等等;今义则主要指盖房顶用的建筑材料,词义范围有所缩小。

虫:古义可指一切动物,今义主要指动物中的昆虫之类,词义范围缩小。

响:古义指回声,今泛指所有的声音,词义范围扩大。

暂:在汉代以前,此词是“一下子”、“突然”的意思;在中古时代,词义发生转移,一般表示“不久”的意思;中古以后,其义又发生新的转移,即现在“暂时”的意义。

遭:古义一般指遇上好的时机,今义一般指遭遇不幸的事情。感情色彩有所不同:古为褒义,今为贬义。

谤:古义是批评议论,无所谓褒贬,属中性;今指造谣中伤之类,贬义。

诛:古只是责备、谴责的意思,词义较轻;后来发展为“杀戮”的意思,词义加重。


3.简述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10分)  

官方阅卷答案:“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等。 他们的理论主张较为明确,提出了“不平则鸣”说、“笔补造化”说,特别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力矫大历诗风的平弱纤巧。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点拨:唐朝诗派众多,盛唐的山水诗派、边塞诗派等;中唐的韩孟诗派、元白诗派等是其中最容易被考到的;其次还有明清诗文流派,除了单独考察,还有可能是系统考察该时期的流派特征,仍旧是需要考生在专题梳理和笔记整理这方面下功夫。


4.试析孙犁小说的风格。(10分)

官方阅卷答案:独特的文体,用浪漫的诗情画意笔触书写战斗和战斗情景,洋溢着乐观的民族主义精神。

文研青年解析:孙犁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生笔耕不缀,创作了《芦花荡》、《荷花淀》、《丈夫》《嘱咐》等优秀小说,其小说在艺术上独树一帜,风格鲜明。


第一,从内容看,孙犁小说最突出的风格是其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作为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艺术风格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倾向的大多数作家截然不同,追求浪漫化的美学风格和文学笔调。首先,他小说的重点不是


解放区的政治斗争或农民物质翻身,而是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美。作者着意刻画、赞美的人物都是妇女,像丈夫》中的媳妇、《麦收》中的二梅、《荷花淀》与《嘱咐》中的水生妻子、《芦花荡》中的两个女孩子……这些年轻妇女各具神采,却都同样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表现出了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乐观的精神。其次,这些描写形成了孙犁式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尤其是他们中的农村妇女),在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于美的追求。最后,作家并非对“丑”视而不见,而是无意开掘,追求“单纯情调”。因此小说中充满着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


第二,从形式上看,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在形式上表现为散文化的小说形式。其小说在情节上很少巨大冲突,常常没有完整的情节,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在捕捉生活形象时,所注重的不是对象的全部,而是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如《荷花淀》中,作家突出刻画的不是与日军战斗的场面,而是对水生夫妻的日常生活进行散文化描写。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点拨:孙犁的小说因为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40年代文学中独树一帜,再加之文体研究成为近年热点,两方面加持作家考察的可能性。相关:诗化小说、散文化小说、新笔记体小说等文体概念需要准备。


5.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艺术特征。(10分)

官方阅卷答案

(1)   具有突出的概括、表现时代社会思想意识的能力。

(2)  奇特幻想和真实描绘相结合而塑造英雄形象。

(3)  采取人物对话式的诗歌体裁叙述故事。

(4)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的结构方式。



三、综合题(60分)

报考语言类专业的考生做第1、第2题;报考文学类的考生做第3题。

1.现代汉语分析题(30分)2.古代汉语分析题(30分)


3.论述题(60分)

(1) 试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奸雄”性格。(20分)

官方评卷答案:奸的性格体现在以下方面:

1、少时的狡诈。

2、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3、凶残。

雄的一面体现在:

1、豪爽多智,

2、目光远大,

3、敢于冒险。

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曹操的奸雄衬托刘备的仁厚,表达了渴望仁君的理想。

文研青年解析:曹操作为封建政治家,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作为军事统帅,实行“兵不厌诈”的计谋,以成就霸业。曹操其雄心超过孙权、刘备,是因为其权谋远胜过孙权、刘备。曹操的形象揭露了一个历史真象:封建英雄和权术是相辅相成的。曹操的被否定,在于他把“兵不厌诈”的权术运用于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他不但诈敌人,而且诈朋友、诈部下、诈士兵,连亲爹都诈。曹操的奸狡诡诈、老谋深算,成就了他统一北方的功业,使其成为一世之雄,但也留下了大量的恶行恶德,是一个有才但是缺德形象。作者按照“奸雄”这一定型,描绘了曹操多变的脸孔。本题将通过《三国演义》中写的一些具体的事例,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浅析一下曹操奸诈和雄才之统一的形象。


第一,既安民,又害民。《三国演义》中写曹操征张绣时,在行军途中,下令:“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并自己“割发代首”;取得冀州后,下令尽免河北居民今年租赋等。他因此而得到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老百姓“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他安民,是因为他明白人心向背对自己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懂得民心的重要。他的安民,不是为了爱民,而是为了争得心的支持,利用人民的力量完成自己的霸业。


第二,既宽宏豁达,又偏狭忌刻。说到曹操的宽宏豁达,最令人难忘的恐怕是曹操在赤壁兵败后的三次大笑。第一次刚刚摆脱东吴追兵,喘息稍定时,第二次是在葫芦口埋锅造饭时,第三次是在华容道时。曹操的宽宏豁达,无非为了收拾人心。一旦目的达到,就会露出本来面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横槊杀刘馥,忌医杀华佗,忌才杀杨修,暗恼许攸,慢待张松等。


第三,既爱才,又害才。“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的这句名言道出了其成绩大业的决窍。唯才是举,爱惜人才,人尽其才,是曹操得以成就霸业的最重要的原因。毛宗岗说他“见才便爱”,知人善任。曹操手下文臣武将颇多,善于网络人才。最典型的事例要数招徐庶了。书中这样写曹操招徐庶:(徐母)言讫,取石砚便打曹操。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


第四,既惨无人道,又富有人情味。曹操在除掉他的帝后势力——董承集团时,愈发残暴。作者也不只是写曹操一味狠毒,在另一种场合下,也出现了“霸王降作儿女鸣”。如哭郭嘉、典韦、袁绍、陈宫等;放关羽。


曹操形象呈现为“奸”、“雄”,一方面他爱民,宽洪豁达,爱才,富有人情味等优点,另一方面又害民、偏狭忌刻、害才、惨无人道等缺点。这两个方面并行不悖,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难解难分,使得曹操的形象更为生动丰满和独特,更加使这个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以说,曹操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仅对《三国演义》而言是一个巨大成就,也大大丰富了整个文学人物画廊。


(2)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女性小说”有何特点?你如何看待?(20分)

官方阅卷答案: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具有明显的女性主义意识和倾向的女作家群、女性经验书写、以及个人 独特的艺术表达。女性个人主义的精神扩张。

文研青年解析:首先,“新女性小说”的概念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强调“女性”,指女性作家的创作,有女性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强调“新”,特指90年代一部分的女性创作,这些创作者多生于70年代,以女性主义思想为创作基石,作品的艺术特征与前辈作家相去甚远,因此被称为“新女性小说”。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徐小斌、徐坤等。


其次,“新女性小说”尤其鲜明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作品强烈地表现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深化了前辈女性作家的表达。70年代后期出现的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80年代张洁《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哪儿错过了你》,都有对女性意识的书写。但到了90年代,女性小说家对女性意识的表现不再停留在是否能爱、是否平等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对女性本质的追寻之中。如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私人生活》,深入揭示女性的内心隐秘。其二,90年代新女性小说出现的另一个特征是对以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的质疑。如蒋子丹《绝唱》,将男性话语为中心的文化背景下的经典的殉情故事被结构成现实中的笑话。其三,女性小说在发展深化中力图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新女性小说”采取“躯体写作”的方式,将身体楔入历史,敞开女性身体与心灵的隐秘。如林白和陈染作品中大量关于自恋、自慰、异性恋、同性恋的详尽描写,通过“个人化写作”对抗主流和男性话语中心。


最后,“新女性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小说创作潮流之一,对它的理解和评价存在诸多争议。个人认为,新女性小说虽然有对个人欲望、末世情怀等争议问题的书写,但总的来说,是具有个人性、批判性、自省性的知识分子写作,而非商业化写作。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出发,新女性小说可以说是以女性的文化立场和话语方式来表述的人文关怀。


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点拨:艺术特征在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第十三章,有明确论述。但加上了一个“新女性小说”的概念,这道题的区分重点实际就不在艺术特征而在概念辨析。自己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3)论述劳伦斯长篇小说《虹》在思想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20分)

官方阅卷答案:以家族史的方式展开布兰温家族三代人的情感经历。对畸形两性关系的揭示与对理想两性关系的探讨。整体谋篇布局套用《圣经》故事框架。对人物的非理性心理世界进行了深度挖掘。以意象方式革新传统小说情节的动力学原则。

文研青年解析:第一,线性的结构,循序渐进的程式。从结构布局,情节模式看,《虹》采取的是传统小说的线性结构,循序渐进的程式。它以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在每代人中集中描写一、二个或二、三个人物,这就是三代人中的汤姆•布朗文,安娜和厄秀拉以及与这三个中心人物相对的性伙伴莉娣娅、威尔与斯克里本斯基。小说从1840年写起,一直写到1905年英国对南非的波尔战争,时间跨度有半个多世纪。小说主要采取按时间先后的叙事方式,一代一代地写下去,从不打乱。每一代人都从小时写起,然后慢慢长大,脱离父母而独立,从而宣告新一代的形成。所以有些评论家认为,《虹》“首先是一部家庭编年史”似的小说。


第二,真实细致的场景描绘。《虹》的现实主义特征表现在对环境和一系列场景描写得真实、具体、细致上。它与一般现代主义小说不同,对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和自然环境写得相当清楚,具体。小说开头就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在1840年左右,这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正向农村深入发展,在布朗文家世世代代居住的沼泽地开凿了运河,建起了煤矿,远方的铁路也通到了他们那里。从此那里千百年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开始遭到破坏,田野里矿井林立,空气中飘着硫磺味儿。安娜童年在母亲刚与汤姆•布朗文结婚后对继父的充满稚气的忌妒与排斥;汤姆带着安娜在集市上的情景;安娜的婚礼描写和厄秀拉在圣•菲力普学校的经历,都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写得细致,逼真,引人入胜。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和复杂微妙的感情。


第三,心理分析的运用。《虹》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因此他在《虹》中打破了传统小说的人物性格模式,消解了传统人物的稳定的自我,着重表现人的动态的、逐渐变化而富于竞争性的“另一个自我”。《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是可以讨论的。但这种影响是明显存在的。《虹》中运用的基本方法就是心理分析,劳伦斯认为,“对人类来说,伟大的相互关系总是男女关系”。男女关系“永远是一条新的理解人生的中心线索。”。因此,跟在其他作品里一样,他在《虹》中深入地探索了男女之间存在的“微妙而不断变化着的关系”。


第四,象征手法的运用。小说取名为“虹”,取自《圣经》“创世纪”中挪亚方舟的故事。“创世纪”中讲,因为人类犯下了罪恶,地上充满了暴力,上帝为了惩罚人类,清除罪恶,连降四十昼夜大雨。大地上洪水泛滥,挪亚遵从上帝的旨意,带着全家及各种牲畜进入方舟才幸免于难。上帝告诉挪亚,当天空出现彩虹的时候就说明永远不会再有洪水,永远不会再有灾难。这是上帝与人类立的约。劳伦斯借用《圣经)中这一神话故事说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犹如一场毁灭人类的洪水,给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这就是小说深刻的批判性主题。此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反复出现的象征物如门,门槛,子宫,光明,黑暗,花与种子等。比如门槛,既是沼泽地的农家通向田野的出口,也是他们从狭小的农场生活走向外部世界,走向更广大的生活的出口。而在一对性爱男女之间,双双都是对方通向一个不可知世界,通向另一个新天地的门或门槛。


提示:本套华师真题解析为文研青年(微信ID:ddxsmax)独家策划和编写。版权归文研青年所有,严禁盗印盗售。如有发现,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凡是未从直营渠道淘宝/微店“文研青年微店”购买的产品均属于盗版,不享受文研青年会员答疑、会员打折、会员直播课、会员复试指导等超值售后服务,错失群内重要信息。请考生自觉抵制盗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获取详情。


总策划:Colin

排版:见素

内容:编辑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1.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韩愈、欧阳修特辑

  2.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专辑 ||普鲁斯特特辑

  3.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专辑 ||福克纳特辑

  4.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歌德特辑

  5.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麦克白特辑

  6.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唐吉诃德特辑

  7.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乔伊斯特辑

  8.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诗经特辑

  9. 文研青年真题解析特辑 || 杜甫特辑

  10. 资料推介||文研青年独家编写的《真题解析》(2018版)是一本什么样的考研资料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