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冯至及其诗歌创作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著名学者、作家、翻译家,著有诗集《昨日之歌》(1927)、《北游及其他》(1929)、《十四行集》(1942)、《西郊集》(1958)、《十年诗抄》(1959),中篇历史小说《伍子胥》(1946),散文集《山水》(1943)、《东欧杂记》(1950),传记《杜甫传》,论文集《诗与遗产》等。
1921年冯至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参加文艺团体浅草社,1925年与友人创立沉钟社,发表了许多诗与散文。“浅草—沉钟”时期的冯至诗作以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为代表,感情真挚哀婉,语言自然整饬,音律舒缓柔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30年底至1935年,冯至赴德国留学,攻读文学、哲学与艺术史,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和里尔克的影响,诗歌风格更加成熟。在其后期代表作《十四行集》中,诗人将客观的生活经验内化为对生命的体悟,由世间万物而及人的生死、爱恨等有关存在的话题,达到了思与诗的融合。《十四行集》成为冯至一生中最经典的诗集,也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使新诗实现了向现代主义的转变。
本期新诗赏读将以《我是一条小河》、《蛇》、《我们准备着》、《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带大家感受冯至诗歌的发展轨迹。
我是一条小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了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选自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赏读:
这是一首爱情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与所爱之人相知相爱而最终分离的凄凉与幻灭。但诗人并没有将内心浓烈的感情直接宣泄出来,而是外化为客观的形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人比作河,描写一条河与“彩霞般的”爱人同行,流过森林、花丛,最终注入大海,前路迷茫,而“彩霞般的影儿”也幻散了,从而表现出丰富与多层次的感情。
在情节上,前两段写一对恋人同行,感情是柔软的、愉悦的,后三段写一对恋人遭遇大海的打击而分离,感情是凄惨、迷茫、幻灭的。
诗歌在遣词上也颇有意指。前两段通过“柔软”“碧翠”“荡荡地”等形容词营造出一种柔美、鲜活、甜蜜的氛围,而后三段的“无情”“凄艳”“厉”“狂”等形容词,以及“吹折”“击碎”“漂”“幻散”等动词,则使诗歌情感由乐入哀,一对恋人的爱情受到阻碍,而被迫分离,可以说是悲痛万分了。
整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是起伏的,但对所爱之人的爱却是不变的,首尾出现的“彩霞般的影儿”即表现了爱人在自己心中永远都是明艳的、美丽的。
由此可见,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是浓烈而丰富的,但艺术表现却是节制的。而且这种节制的艺术也在形式方面有所体现,即采取了半格律体,诗行大体整齐,大致押韵,既有散文诗体的自由抒情,也有格律诗体的情感节制,从而呈现出一种有节度的美。
冯至对诗歌哲理化的追求,在这首诗中也有所体现,诗歌中的一对恋人萍水相逢、经历了快乐与哀愁,缠绵与分离,最终天涯相隔,就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哲理思考。(Quixote)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想那茂盛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影一般的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选自龙泉明主编、赵小琪副主编,
《中国新诗名作导读》,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赏读:
将寂寞比作一条长蛇,并在他们之间建立起深刻的联系是这首诗歌最突出的地方。自冯至的《蛇》后,蛇成为内心情绪的经典喻体。
首句“静静地没有言语”抓住了描写对象的核心特点,将寂寞这种情绪动态化、立体化。第二节将草原与发丝相联系,借蛇依恋草原暗示“我”思念“你的发丝”,巧妙地完成了由“乡思”向“相思”的过渡,寂寞有了寄托的对象。第三节的“月影”、“梦境”点明了蛇的活动时间在夜里,使得蛇与寂寞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夜里,在月下,“我”对你的相思尤甚、寂寞尤重,希冀梦着你的梦境。
我们准备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选自龙泉明主编、赵小琪副主编,
《中国新诗名作导读》,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赏读:
作为冯至一生中最经典的诗集,《十四行集》以包容宇宙天地的广博的形象系统,抒发着诗人面对自然万物、人世沧桑所产生的关于人的存在的深深地思考。在《十四行集》的再版序言中,诗人这样写道:“有些体验,永远在我的脑海里再现,有些人物,我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吸取养分,有些自然现象,它们给我许多启示。我为什么不给他们留下一些感谢的纪念呢?”这便是《十四行集》的由来。对于每一件事物,凡是与诗人生命发生关联的,他都写出一首诗。
作为《十四行集》的第一首诗,《我们准备着》在一开始就以一种充满期待的姿态准备“深深地领受”那些漫长岁月中“意想不到的奇迹”,可以看做是对整部诗集的总领。
那么具体如何领受呢?在诗的第二节,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艺术感受方式——把握生命的瞬间,将流动的情绪凝结在“岿然不动”的形体。这是这首诗,也是《十四行集》的艺术方式,深受里尔克影响的冯至也从里尔克处一并接受着雕塑家罗丹的艺术技巧。
第三节紧承第二节,实践了第二节里提出的艺术创造方式。诗人把握住小昆虫死亡的瞬间,从这一具体的形象中发掘出生命的奥义——在承担生命的责任、对抗未知的风险中达到人生的高潮,而后绚烂地死去。这是诗人对生与死的思考,颇有歌德所言“飞蛾扑火”的意味。
在诗歌的结尾,诗人再一次呼应了开头。从“准备承受”到“在承受”,是对诗歌意旨的由知而行的深化。
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
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
取水人取来椭圆的一瓶,
这点水就得到一个定形;
看,在秋风里飘扬的风旗,
它把住些把不住的事体,
让远方的光、远方的黑夜
和些远方的草木的荣谢,
还有个奔向远方的心意,
都保留一些在这面旗上。
我们空空听过一夜风声,
空看了一天的草黄叶红,
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
但愿这些诗象一面风旗
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选自龙泉明主编、赵小琪副主编,
《中国新诗名作导读》,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赏读:
《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是《十四行集》里的最后一首诗,同第一首诗一样,诗歌借助了“水”与“水瓶”、“风”与“风旗”这两组中心意象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思维,也寄托了自己的诗艺追求——“向何处安排我们的思想?但愿这些诗象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水原本泛滥无形,但取水人只需取一水瓶,就将流动的、无形的一片水定格这在椭圆形的一瓶。风原是把握不住的,一面飘扬的风旗就能够化无形为有形,将控制着远方的昼夜、光影和“奔向远方的心意”都凝定在一面小小的风旗。那么,同样的,诗人也希望借助自己的诗将漂泊在风花雪月、草黄叶红中的我们的思想收束在“商籁体”的字句。
全诗的意象体系包罗天地,在动与静、远与近、渺小与广阔、有形与无形间自由穿梭,展现出思辨的张力。诗歌形式也是规范的十四行体(又称“商籁体”),采用“四四三三”的章法,前三节做形象描写,后一节卒章显志,点明题旨。这首诗歌是很能代表《十四行集》的思想艺术特色的。
文研青年推荐参考文献:
1.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2.龙泉明主编、赵小琪副主编 ,《中国新诗名作导读》,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3.谭桂林,《中国中外文学比较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本文为文研青年中国新诗作品赏读专稿,专题知识梳理、考研点拨等将在线上专题研习结束后,由专人汇总成果,经“专题研习”栏目推出,敬请期待。
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往期精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