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大院系同步招生,这所老牌985院校继续考察大综合:山东大学发布20 21年招生目录与大纲

文小研 文研青年 2022-12-22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进入八月中下旬,目前兰州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深圳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三峡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院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已经陆续发布。院校招生计划、初试科目等信息,直接关系到同学们的复习内容和考试难度,每一位中文考研人必须保持密切关注。


为帮助中文研友及时掌握相关考情,文研青年一直在前线为大家搜集各校信息。本期推送的是山东大学2021年中文类考情,请各位研友参考。与此同时,欢迎大家加入文研青年中文考研QQ交流群,内有不少真题、专著、论文等宝贵资料哦,也有研友们的讨论和学长学姐们不定期的答疑,欢迎大家加入!


(282856438)


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于2020年8月上旬发布通知,为方便广大考生复习备考,将该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进行预公布。相较2020,今年中文类各专业初试科目均未发生变化,仍保持了“文学语言大综合”的考察模式。除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其他专业初试内容为专业课一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专业课二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大学中文类专业分设在多个不同的院系进行培养,考生选择空间大,研情也较为繁复。本期推文,将从院校简介、最新招生目录、历年招考动态等方面进行剖析。有意报考山大的考生速速收藏!



01




院系概况

1

文学院




以下均可滑动阅览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 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院,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建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本院,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至2018年4月,全院学生总数834人,其中博士生168人,硕士生217人,本科生449人;教职工总数79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在岗教授34人,副教授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9人。


20世纪三十年代,山东大学即开始建设文学院。五十年代初,撤销学院建制,设中文系。1996年8月,以中文系为主体恢复文学院建制。2000年7月,新山东大学组建后,文学院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9月成立新的“文学院”。目前,全院有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大学语文研究室等9个实体研究所,有7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和1个研究室。学院另设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办公室、本科生教务办公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等相关教学管理与辅助机构。学院定期出版学术刊物《人文述林》等。


学院前身中文系在50年代即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恢复学位制度,学院首批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得博士生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现有6个博士点和9个硕士生点招生。1994至1996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四个学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1997年,“汉语言文学”学科被整体列入山东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2000年12月,以文艺学科主体组建的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1月,本院被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1月,文艺学学科被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004年,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名列第五位。


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教学专业。1994年年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顺利通过一期验收,被评为优秀基地。多年来,全院教师专心教学,致力科研,取得了一大批在学界广有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74部,CSSCI期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160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毕业生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就业面宽,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从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重要领导岗位或成为专家学者。


学院设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资料室、语音室、微机室、局域网等,办学条件和设施优良。学院资料实现藏书近30万册,图书收藏量(特别是古籍)在全国高校文科院系中名列前茅。学院还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14所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较稳定的学术关系。


本着“依靠分工,集体领导;依靠制度,健全规章;依靠民主,尊师重教”的原则,面临山东大学新世纪发展的大好机遇,文学院全体师生将继往开来,同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扎实的工作、辛勤耕耘,开拓发展,为创造我院新的辉煌而努力奋斗。



2

文艺美学研究基地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的前身是于1987年成立的山东大学美学研究所和1996年成立的文艺学综合研究所。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组建了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0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大学的文艺美学教学与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杨振声以及著名作家闻一多、老舍、洪深、沈从文等人就先后开设了“近代文艺批评”、“文学概论”等文艺美学课程。自20世纪五十年代起,文艺学专业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成为全国高校3个文艺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并从1987年起正式招收博士生,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至今已形成了从本科生直到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心成立以来,培养博士生逾百名,其中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另有多篇论文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奖。自五十年代初期至今,山东大学先后有华岗、成仿吾、吴富恒、曾繁仁四位校长和吕荧、牟世金、谭好哲、陈炎四位系主任、院长直接从事文艺学、美学的教学和研究,使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始终处于备受关注的地位。


自成立以来,该中心研究人员共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其中,曾繁仁教授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周来祥教授的《中国审美文化通史》、陈炎教授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和《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谭好哲教授的《文艺与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屠友祥教授的《索绪尔手稿初检》、王汶成教授的《人文博物馆·文学卷》等荣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陈炎教授的《儒、释、道的生态智慧与艺术诉求》和屠友祥教授的《索绪尔手稿初检》入选国家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周来祥教授、曾繁仁教授、马龙潜教授因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先后被山东省社科科联授予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另外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泰山文艺奖理论批评类作品一等奖1项、刘勰文艺评论奖15项,国家和教育部教学成果奖多项。



3

国际教育学院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是一所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外国留学生教育、海内外汉语师资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并承担学校孔子学院建设、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国家汉办/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建设工作。


学院拥有贯通本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及博士(语言与文化传播)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语言与文化传播博士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以研究语言与文化传播规律、机制和模式为内涵的综合性跨学科平台,是教育部“985”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与山东大学文学院合作建有语言与文化传播博士后流动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在国务院学位办评估中并列前茅,并依托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和山东大学9所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将该专业学生海外实习纳入培养计划,已累计派出学生约400余人次;教育创新项目“国际化、复合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山东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学院设有教育学系、汉语教学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预科部、教学资源中心、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有专职教师39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1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7人,9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经历。



4

儒学高等研究院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于2012年由原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学研究中心、文史哲研院和《文史哲》编辑部整合而成,文史哲研究院名称保留。原文史哲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是由原文史哲研究所(1983年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1983年成立)、民俗研究所(1985年成立)合并而成。原儒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原儒学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文史哲》则创刊于1951年。作为儒学院的源头和组成部分,上述机构有着共同的人文学术传承和深厚的学术根基。曾在本院前身机构任职的知名学者有华岗、吴富恒、杨向奎、萧涤非、王仲荦、关德栋、蒋维崧、王绍曾、庞朴、葛懋春、丁冠之、董治安等。


研究院是一个以传统国学为特色、以儒学研究为重点并致力于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人文科研机构。目前设有中国哲学研究所、中国史学研究所、中国文学研究所、经学小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所、民俗研究所。现任院长许嘉璐,执行院长王学典,党委书记李平生,副院长颜炳罡、王加华、徐庆文、王震。


研究院跨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4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现设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2个独立博士点,与其他院部共建8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特设国学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尼山学堂”,已经招收8届。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民俗学研究所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并是文化部中国节日文化研究基地。院图书资料室现有藏书10万余册。线装古籍1万余册,多为清末民国刻本。


研究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人,管理人员7人,编辑人员4人,图书资料人员2人。在站博士后40余人。另有美国籍教师1人,日本籍教师1人,韩国籍教师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2%以上。王学典、郑杰文教授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员,马来平教授被聘为山东省政府参事。杜泽逊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杜泽逊、张士闪、刘培、沈顺福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黄玉顺、颜炳罡、曾振宇教授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翟奎凤教授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青年长江学者。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0余人,硕士研究生490余人,有1名博士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名博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


研究院同人在以古文、古史、古哲为标志的中国传统学术领域精心耕耘,取得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标志性成果。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民俗学、汉语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科技哲学等学科以深厚的功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特色,受到学术界广泛赞誉。其中,史学理论、文献学、民俗学、先秦两汉文学、近代汉语、杜甫研究居海内外领先地位。


研究院秉承山东大学古典学术研究的深厚积淀,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等特色学科为支柱,成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支撑和“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国学研究机构。儒学高等研究院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学术活动的主办方,正向着建设成为世界儒学重镇、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迈进。




02




最新招考动态

2021年招生目录




011文学院


012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013国际教育学院


014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





山东大学官网相关说明

 1. 因教育部相关文件还未下达,专业目录可能还会有所调整,请及时关注本网站通知更新。预计招生专业目录将于9月中旬最终确定,考试招生以正式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2. 各专业考试招生计划目前均未确定,具体考试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推免生接收情况以及各专业报考情况进行确定。我校会根据工作进展及时在本网站发布相关通知,请及时关注。

 3. 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或“6”的专业为专业学位专业(领域),第五位为“Z”的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第五位为“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

 4. 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后面注明“非全日制”的,为非全日制招生专业,未注明的均为全日制招生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只招收在职定向考生。考生报名时请认真辨识,准确填报。

 5. 我校研究生在济南、青岛和威海三地招生培养,培养地点以招生单位所在地或招生单位安排为准,请考生报名时注意选择。





近三年分数线


us


03




考试大纲与真题

一、617 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



以下均可滑动阅览

(一)考试目的

《中国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拔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中国文学史》要反映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培养具有扎实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较高水平中文业务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底和文学修养,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必须概念准确、明晰,举例允当;回答问题简洁、全面;论述问题观点合理、分析深入、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清晰,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事实、解决问题。


(四)考试形式

考试为闭卷笔试。本考试采取简答题、赏析题和论述题相结合的方式,试题在各项试题中的分布见各门“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一、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

1.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流派的称谓

2.中国古代和现当代各类文体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赏析

1.中国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赏析

三、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评论和批评

1.中国古代经典作家的艺术风格分析评论

2.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分析和批评(以小说和戏曲作品为主)


(六)答题和计分

试题类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赏析题、论述题等,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813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一)考试目的

综合考查考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水平和评论写作的能力,选拔有扎实理论基础、理性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强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为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统一必考科目。考查内容包括语言学理论、文学理论和评论写作三个方面。

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部分的考试范围是高等学校基础课“语言学概论”和“文学概论”所讲述内容。评论写作所提供的材料范围覆盖文学史的各个时段。


(三)考试基本要求

语言学理论和文学理论两部分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概念准确、明晰,举例允当;回答问题准确、简洁、全面;论述问题观点合理、分析深入、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清晰,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事实、解决问题。

评论写作部分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文学感悟与理性提炼的综合素质与实际能力以及写作能力。要求考生在评论写作中合理处理材料,关联必要的文学史知识,体现相关的文学理论素养,既能符合文体要求,又能表现某种创新性思考与个性化表述。


(四)考试形式

考试为闭卷笔试。


(五)考试内容

Ⅰ. 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语言的性质和功能;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的各种变体;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文字;语用。

Ⅱ.文学理论

文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文学的性质、定位、特征、功能、起源、发展;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构成要素、语言特性、种类体裁;文学创作的性质特征、功能、成因、过程、创作类型;文学阅读与批评的性质、特征、功能。

Ⅲ.评论写作

完成一篇材料作文。材料内容为文学史现象、作家作品。写作中应结合文学阅读经验与文论思考展开对有关材料的解读、申发和意义建构。


(六)题型

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评论写作等。



三、354 汉语基础

(一)考试性质

汉语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现代汉语概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语方言

3.现代汉语的特点

4.现代汉语规范化


二、语音

1.语音概说

2.声母

3.韵母

4.声调

5.音节

6.音变

7.音位

8.朗读和语调


三、文字

1.汉字概说

2.汉字的形体

3.汉字的结构

4.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5.使用规范汉字


四、词汇

1.词汇和词的结构

2.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3.义项和义素

4.语义场

5.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6.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7.熟语

8.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五、语法

1.语法概说

2.词类(实词)

3.词类(虚词)

4.短语

5.句法成分

6.单句

7.常见的句法失误

 8.复句

9.句群

10.标点符号

六、修辞

1.修辞概说

2.词语的锤炼

3.句式的选择

4.辞格

5.辞格的综合运用

6.修辞中常出现的问题

7.语体



四、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一)考试性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中华文化基础

一、简论

1.文化的含义

2.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3.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4.中国文化的未来

二、地理概况

1.黄河、长江与中国文明

2.中国历代疆域

3.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4.现行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

三、历史发展

1.中国文化的源头

2.三皇五帝

3.夏代文明

4.商周社会

5.春秋战国

6.秦汉帝国

7.魏晋南北朝

8.隋唐时代

9.宋元明清

10.近代历史

四、姓氏与名、字、号

1.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2.姓氏的主要来源

3.古代的望族和大姓

4.姓氏混杂与谱牒

5.全国姓氏数量

6.中国人的名、字与号

五、汉字

1.汉字的产生

2.现存最早的汉字

3.石鼓文

4.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

5.汉字的改革与汉字现代化

六、学术思想

1.孔孟之道

2.老庄思想

3.墨家学说

4.法家学说

5.汉代经学

6.魏晋玄学

7.宋明理学

8.清代朴学

七、宗教信仰

1.多神信仰和三大崇拜

2.佛教

3.道教

4.伊斯兰教

5.基督教

八、古代教育

1.古代的学校教育

2.明清时代的国子监

3.书院的兴起与衰落

4.古代的家庭教育

5.清代的学塾教育

九、科举制度

1.科举制以前的选士制度

2.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3.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

4.科举制的流弊与功过

十、典籍藏书

1.经书

2.史书及其类别

3.类书和辞书

4.方志

5.官藏与私藏

6.版本与善本

7.图书分类

十一、科技成就

1.天文与历法

2.农学

3.算学

4.医学

5.地学

6.四大发明

十二、传统建筑

1.古代城池

2.宫殿建筑

3.帝王陵寝

4.万里长城和关隘

5.古代桥梁

6.古代园林与亭台楼阁

7.宗教祭祀建筑

8.装饰性建筑

9.衙署与会馆

10.北京四合院与各地民居

11.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十三、古典文学

1.诗词作品及诗人

2.散文及其作者

3.辞赋及其作者

4.戏剧及戏剧家

5.小说及小说家

十四、各类艺术

1.书法艺术

2.雕塑艺术

3.戏曲艺术

4.绘画艺术

5.民族音乐艺术

6.楹联艺术

十五、风俗习惯

1.茶酒与烹调

2.衣冠服饰

3.婚俗与葬俗

4.民族祥瑞动物

5.名贵花木

6.民族节日

7.其他崇尚和禁忌

十六、中外文化交流

1.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

2.海陆“丝绸之路”

3.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

4.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5.郑和下西洋

6.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

十七、中国文化趣论

1.江南三大名楼与中国古典文学

2.中国文化中的颜色迷信

3.水与中国文化

4.河东裴氏论略

5.台与中国文化


第二部分  跨文化交际基础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1.跨文化交际

2.跨文化交际学

二、基本概念:文化、交际与传播

1.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2.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3.文化与交际

4.传播的种类

5.传播的模式

6.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史实及其意义

 三、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1.语言交际

2.非语言交际

3.文化冲突

4.社会交往

四、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1.价值观及其衡量尺度

2.价值观与交际的关系

3.价值观的特点

五、跨文化交际障碍

1.认识上的误区

2.民族中心主义

3.刻板印象

六、跨文化交际训练

1.文化休克

2.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3.跨文化训练的主要方式


第三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

一、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1.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与现状 

1.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

2.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2.对外汉语的教育学基础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 

1.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2.对外汉语的文化学基础

五、语言习得理论与研究

1.语言学习与语言习得

2.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假说 

3.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异同

4.对比分析

5.偏误分析

6.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六、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向

1.认知派与经验教学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情景法

(四)阅读法

(五)自觉对比法

(六)听说法

(七)视听说

(八)自觉实践法

(九)认知法

2.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

(一)团体语言教学法

(二)默教法

(三)全身反应法

(四)暗示法

(五)自然法

(六)交际法

七、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

1.对外汉语教学目的与课程设计

2.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3.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4.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

5.对外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

6.语言测试



第四部分  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的涵义与功能

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3.教育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 教师

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

2.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3.教师的角色与行为规范

4.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 学生

1.学生的本质属性

2.学生的地位和权利

四、 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类型

2.师生情感的功能及培养

3.民主型的师生关系

五、 教育环境

1.校园文化与课堂环境

2.家庭的教育功能及其特点

3.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

六、 课程

1.课程的类型

2.隐性课程

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科书

4.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七、 课堂教学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课堂管理

4.教学组织形式

5.学习方法指导

八、 教会学生做人

1.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

2.道德教育的原则

3.道德教育的方法

4.奖励与惩罚的类型


2020年最新真题




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

一、简答题

1、简谈诗经的“赋比兴”。

2、简述《谏逐客书》的内容和特点。

3、阮籍《咏怀诗》的特点。

4、“竟陵派”的代表人物和诗歌主张。

5、近代侠义公案小说创作的基本趋向。

6、五四文学革命在工具层面革新的贡献。

7、分析茹志鹃《百合花》的创作特征。

二、论述题

1、论述白居易新乐府诗。

2、论苏轼在词体革新方面的贡献。

3、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4、论述五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特点并做出评价。


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一、名词解释

1、体裁     2、典型化3、色彩意义     4、元音

二、简答题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2、何谓文学创作?历史上重要的文学创作类型有哪些?

3、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4、语音有什么作用?其性质如何?

三、论述题

1、论述文学交流的两大环节及作用。

2、结合具体例子,论述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


如需获取山东大学2018-2020年真题或其他高校2018-2020年考研真题,请添加QQ群在群文件下载。


(282856438)


04




研情简析

一、考试科目保持不变,招生人数有待跟进。

山东大学初试科目未发生变化,且真题信息较为透明,相关资料和经验贴颇丰,对于考生把握出题规律、搜集考核信息等十分有利。目前招生人数尚未公布,需根据九月正式发布的招生目录。但根据2020年情况来看,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招生人数相较2019年均有所增多,趋势向好。文研青年将持续跟进最新动态。


二、统考推免单独招生,招考人数相对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大学历来将推免生与统考分开招生,这意味着考研学子并不会受到当年推免生源优劣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名额被推免生挤压的风险,也有助于考生把握招考情况,进行初试成绩定位与复试筹备。


三、多个学院同步招收,考生选择空间较大。

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山东大学将各个中文类专业划分至四所学院或研究中心,培养地点、师资力量、学术方针等有所不同。一方面能够以集中的学术资源进行人才培养,一方面也为考生提供了富有弹性的选择空间,增加了上岸的几率。作为老牌985强校,山东大学不失为一个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的选择。


相关经验贴





经验速递 |2020年跨考山东大学文学院初试第一430分经验谈,文研青年独家约稿


经验速递Vol.03 | 山东大学考研初试380+短期备考高分上岸经验谈










小研在此前的推文里已经为大家整理了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天水师范学院、深圳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三峡大学对于考纲的变动,请参看(点击即可):


位置优越,特色明显,名额充足,性价比高:三所院校公布21年招生目录,附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


部分中文院校21年招生目录发布!大幅更换初试科目,“大综合”改革已成大势所趋?


又一所985院校中文考研考纲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改考文学语言大综合


这所211院校继续考察大综合:暨南大学发布2021年中文考研专业课目录与大纲!


又一所985院校继续考察大综合:兰州大学发布2021年中文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重镇,作家摇篮:福建师范大学发布2021年中文研究生招生目录,继续考察大综合!


目标院校尚无通知的同学们务必密切关注目标院校研究生院、文学院的公告。



文研青年一直在中文考研前线,密切追踪各个高校的最新消息,及时汇总通知。在此,先奉上2020年文研青年所整理的超全考情动态与备考策略,点击名称即可直达:


北京师大|武大文学|武大语言|武大汉硕

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师大

华中大文学院|华中大语言所|陕西师大

南京师大|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

苏州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大


— END —


后台回复“会员”查阅会员详情,

回复“全程班”查阅21年系列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研青年全程班


如有任何关于中文考研的问题,请联系文研青年。

(QQ微信同号:227582899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