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点写作】燕栖云间·笔法(11)

云语文 云语文 2021-05-07

云语文微信投稿:请加xy13610669816

云语文投稿邮箱:691210765@qq.com  

我们一起写文章:(欢迎投稿)

1.  燕栖云间 · 小序

2.  燕栖云间 · 说群

3.  燕栖云间 · 送礼

4.  燕栖云间 · 初见

5.  燕栖云间 · 获奖

6.  燕栖云间 · 校对

7.  燕栖云间 · 太阳

8.  燕栖云间 · 陪伴

9.  燕栖云间 · 简报

10. 燕栖云间 · 鸡黍

 十点写作燕栖云间·笔法(11)

文/王海燕

这两晚一直在听课学习。

宋晓民老师的课:抗击新冠疫情类作文的五要五不要。

季文娟老师:选材——赢在起跑线的写作秘籍。

两位都提到了记叙文写作中的精雕细刻。

这一笔法,儿子在上初中时,我曾旁听老段的课——段老师语文,也是反复强调的重点。

曾听本地教研员聊起过,中考评卷中很看重这个——有没有精雕细刻的细节。

人以群而居,群居生活的我们,哪里有那么多惊天动地,又哪来那么多人无我有的新意呢。注定了是寻常生活里发现和挖掘。一样写疫情,当你把报章、网络等媒体上的材料——大家已烂熟于心的材料再写入考卷,不说会否被扣上假大空的帽子,至少成为大路货是无疑了,这就难以选拔到一类卷,更别提一类上以至满分了。

如果,写网课,写自己宅家对家人的观察,写不同代际的人对于疫情不同的关注方式,写自己在这场疫情中的成长……这就显然已经比堆砌报章、网络素材要高出许多。若再往深处开掘一下这场疫情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考验,我们因此而反省生活中的缺失(敬畏心、悲悯情怀、对亲人的漠视与疏离);或可曲径通幽向着有趣的地方去:网课上的小插曲,爸爸一反常态的温和面目,全能妈妈也有笨拙时,“神兽”带来的小确幸小欢喜……

要么多点思想的力度、思维的宽度,要么多点生活的趣味,人间的烟火气。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后者可能更易于学得来。描写的功夫,从现在起开始练。当那些精雕细刻的画面、真实再现的场景呈现在文中,给人一个逼真还原的生活影像时,你的文章便立体鲜活起来了。

《项脊轩志》是我深爱的一篇写人记事散文。记人语如:“儿寒乎,欲食乎?”无论古今中外,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永远会把温饱放在第一位,这是发自母性本能的琐屑关怀。还如:“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说这话时,伊人絮絮语,夫君笑笑听。诸君以为何谓阁子也?此句决不是闲话。“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不正是和乐夫妇的日常生活写照吗?阁中光景如此使人眷恋,以至妻殁后,室坏不修……想其手植枇杷树,想其两年后复修阁,树亭亭如盖,阁恍如当初,则又是一番物是人非的感叹了吧。

又如文中有关庭中景象的描写: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若无处处细节闲笔在,文章何来风致,何来深情!

而在当时,这样的散文却是不入流的,被大家们小瞧的原因就在于文中摹小说笔法,写琐细场景,记人物言行。

有些书中的好滋味,有些人世的深况味,是要你经历岁月久才能得着的。好笔法,好文章,皆经得起时间的打量。2020年3月17日晚10点

【作者简介】王海燕,《语文报·中考版》副主编。看看闲书,煮煮文字,编编报刊和图书。百无一用是此身,专与文字较短长。师长贤者如不弃,愿共一樽论诗章。

扫码关注云语文欣赏更多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