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照片,没生活在上海的人看不懂,也拍不出 | 市民相册

顾筝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2020-01-07

    今天推送的作者是顾筝。


前几天她去见了一群了不起的摄影师,这些摄影师也有同一个身份——上海市民。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做了一件相同的事情,用相机记录了一个并不遥远,却已让人印象模糊的上海。


让我们端详那个巨变年代中的上海。




   许海峰的《华亭路》




“我当时就住在华亭路旁边,那时穿得哈时髦,裙子都短短的。年纪大点的邻居看到,会讲:哦哟,你们穿的啥物事呀。”


一位阿姨站在许海峰拍摄的《华亭路》前,和他讨论照片里的故事。


阿姨50多岁的样子,现在是普通中年人的打扮,一件宽大的黑色上衣,配一条七分裤。但是那张华亭路的照片一下子把她拉到了20多年前,年轻又爱时髦的时光。


在刘海粟美术馆三楼展出的“上海之像1990s”把很多人都拉到了20多年前,那个蕴藏着巨大变化的1990年代。




陆元敏拍摄的1990年代上海“街头”——广东路




陆元敏拍摄的1990年代上海“街头”——南京路




陆元敏拍摄的1990年代上海“街头”——浙江南路




“那时,感觉总有大把的时间。”


许海峰是参展的摄影师之一,1969年出生的他1990年代在科研所工作,气温只要到35℃以上,单位下午就不上班。他和同事们相约打麻将,下午开打,可以一直打到第二天早上。


工作不忙,也并不明确将来要做什么,不过他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拍照。


许海峰买了一台照相机,拜摄影师陆元敏为师,每个周末两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寻找有兴趣的拍摄场景。


那时,陆元敏也有大把时间。


1990年,他刚到普陀区文化宫工作。“1990年代的文化宫是特别清闲的单位,我就是想要这样的环境。”


陆元敏非常喜欢摄影,为了能用上海鸥DF相机,他情愿从离家只有十分钟路程的单位,调动到普陀区文化馆工作的。


每天,他都骑自行车上班,从市中心到普陀,一边骑一边看路上的风景。骑一个小时左右,会路过武宁路桥或曹杨路桥,桥下的苏州河吸引了他的注意。


在陆元敏看来,苏州河就像是一条“不动”的河流,上海几乎把它忘掉了。他喜欢这种凝固感,看到有意思的,就停下车来拍一张,马上骑上车又走了。河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骑着自行车没有人会注意他,这让他感觉很安全。




陆元敏拍摄的1990年代上海“街头”——西藏路天桥




陆元敏拍摄的1990年代上海“街头”——南京西路




陆元敏拍摄的1990年代上海“街头”——复兴中路




1990年代初有那么两三年,陆元敏只要一有时间,就会骑着自行车出去拍一段,然后回到单位里冲洗照片,洗好以后挑一两张贴在一个本子里。本子越贴越厚,贴了四五本,感觉就像集邮一样。


有一天,这本相册变成了摄影集——《苏州河》,那是陆元敏的代表作之一。


“不过当时并不是觉得社会有变化,要记录下来才去拍的。”


陆元敏甚至觉得日子会一直那么过下去。他当时在拍一个有关上海人的系列,会去上海人家里拍照。


“有时候觉得不急,总有机会去拍的。可是这机会再也不会有了。”那些他本来想去拍的上海人家很快有了变化,有的开始装修,有的是整个被拆迁掉了。


身在那个时代,变化直接刺激着每个人。




许海峰《废墟的美学》1996年8月,福州路




许海峰《废墟的美学》1996年8月,四川路横浜桥




许海峰《废墟的美学》1996年8月,武进路




许海峰记得,1990年代有段时间,上海路上每天都是灰,城市到处是工地。公交车常常等半天都不来,因为路上施工,交通堵塞,导致误点了。


好不容易等来一部车,车里都是人。大家在车站上车厢内“骂山门”,但是生活还是继续,事情照做,城市还是维持着惯有的秩序。


有的房子拆迁了,但家具都还留在里面,就像主人走得很急,东西都来不及带走一样。延安路高架附近的花园洋房外,大理石、壁炉乱七八糟地堆着,收破烂人的黄鱼车上装着一只做工精良的皮箱,缓缓经过。


“这些日常每天都在刺激你,让你忍不住想去拍下来。”所以许海峰那十年中,常常爬上一些楼顶,就为了看到这座城市在发生的一些变化。




耀东《收藏上海》作品系列之一




对于1990年代上海的巨变,参展的另一位摄影师王耀东好像有先见之明。


他在 1990 年代就开始使用“收藏上海”这个标题作为自己所拍照片的主题,那个时候,这个城市及其所滋养的生活方式刚刚开始它的变化,而王耀东似乎已经预见到这一过程在之后二十年的不断加剧,以至于最终几乎覆盖了原来的那个上海。


那个时候,王耀东刚从深圳回来。之前,朋友邀他去深圳工作,钱不少,但却孤独而无聊,每天下班后,他都变着法儿请朋友出去吃饭,但日子过得还是没有意思。


回到上海后,他在一家摄影沙龙工作,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的过程中,他觉得上海有意思的地方越来越少了,所以路上看到有意思的,他都去拍下来,以此来收藏上海。


确实,消失了不少东西,摄影师们的拍摄把它们收藏了下来。参展的画家兼摄影师梁卫洲当时就生活在苏州河边,他在中山路桥下拍下了一艘船,而这种船,现在在苏州河上再也看不到了。




王骅作品 1996年凯旋路铁路桥附近




王骅作品 1996年东方商厦肯德基




王骅作品 1996年凯旋路铁路桥



王骅是参展摄影师中最年轻的一位,1990年代,他还是在校学生,但也敏感地看到了城市的变化。他家住在新华路,他亲眼看着对面的上海影城是怎么样一点一点造起来的。


那时的娱乐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王骅的同学喜欢去唱卡拉OK,不过他更喜欢一个人带着相机出去逛,坐车到虹口、杨浦,感觉已是很远的地方了。那个时候,电视剧里只要有上海的街头场景,他就能一眼看出这是在哪一块区域。只不过现在新拍的电视剧里的上海场景,他认不出来了。


那天,王骅去一朋友家,那个小区所在的位置,他曾经拍过,当时是一片棚户区,而现在,每平方米,均价过10万元。




周明的《上海蜗居》




周明的《上海蜗居》




周明的《上海蜗居》




周明的《上海蜗居》




周明的《上海蜗居》




相对于之前的数十年,上海在1990年代的发展变化,不管是对于这个城市还是其中的每一个个人,感觉都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


城市的变化深深刺激着在其中生活着的每个人,但个人相对于城市变化的脚步,却是更慢一点的。


陆元敏发现身边有朋友在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比如出国,经商,但还是有很多人延续着和他相似的生活。


梁卫洲当时已留校做老师,生活过得优哉游哉。王耀东回上海后,最高兴的就是,晚上想和朋友喝酒,一约,大家骑上自行车都来了,不像现在,大家都搬离了市中心,买了更大的公寓,但聚到一起却不方便了。


朱钟华拍摄的上海街头人物



摄影师朱钟华每天骑着自行车从五角场到华山路上班,他喜欢拍人,拍有情趣,开心的老百姓。“那时还没现在这么开放,上海人比较放松,随意,过得都老开心的。”


许海峰也有这种感觉,“1997香港回归,我发现上海这座城市很欢乐,每个人都很开心。到处都是关于香港回归的宣传,商家也大力做着促销。淮海路上特别闹猛,百盛门口有时装表演,巴黎春天门口建造了埃菲尔铁塔,整个城市越来越繁华。”


1997年,许海峰赚1000多元工资,过得也很开心。卡拉OK流行的时候,还很贵,但他常常和朋友去唱,快乐得没心没肺。许海峰说,现在上海人过得开心不开心,他不知道。




雍和的《事件与片段》——1992年JJ迪斯科舞厅




雍和的《事件与片段》——1993年,股票认购券




雍和的《事件与片段》——1996年,再就业女工




雍和的《事件与片段》——1998年竞购车牌




雍和的《事件与片段》——1990年,防盗岗哨




许海峰只知道,上海人越来越忙了。以前在路上,碰到老朋友,两个人在上街沿上讲话,可以一讲讲一个小时,现在,说了“好久不见”,马上就要说“再见”了,因为后面的自行车来了,后面的人推着你往前走,而你自己和朋友,也想着要去忙的事,匆匆就走了。


所以或许,这份开心和蠢蠢欲动的变化,就是1990年代常常被人所忆起的原因。






- END -


敬告

本期推送图片本号获得授权刊登,图片版权均归拍摄者所有,请勿擅自转载使用


策展人

施瀚涛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梁卫洲、陆元敏、王骅、王耀东

许海峰、雍和、周明、朱钟华

展期

2017年8月30日-9月10日

(逢周一休展)

交通信息



更多上海影像故事,点击下方图片




 写稿子:顾筝/ 

编稿子:陈不好玩/

写毛笔:杨  卓/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