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超市简史丨市民历史

韩小妮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2020-01-07


这是一部上海超市简史。

让我们先从“超市”这个名字说起。

其实超市最早在上海不叫“超市”,叫“自选商场”。

如果你还记得这个叫法的话……恭喜你暴露年龄了。




1984年9月30日凌晨,天还没亮,原本应该空空荡荡的西藏南路会稽路口聚集了一批市民。

他们正等待着,上海粮油食品自选商场即将在这天早晨开业。

这家商场营业面积400多平方米,已是当时上海最大的超级市场,也是上海最早的超市之一。

市民纷纷闻讯赶来,想要领领市面:外国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里的超级市场到底啥样子?

眼看门外的市民越来越多,商场只得提前15分钟开门接待。

超市,这一如今人们司空见惯的商业场所,在那时却冲击着上海市民的视野。

翻看当时的报纸, 一位名为“金鹿”的作者写了篇《自选商场购物记》。

这篇文章

当时刊登在

《新民晚报》上


“(自选商场)尽管不大,一踏进去,心里就油然而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是做过千百次顾客而从未有过的。”

“面对两边一下子全部向我‘敞开胸襟’的货架,我感到自己获得了应有的尊重,真正成了商品的主人。”

“要什么,自己伸手去拿便是,无需烦人取放,不必看人白眼,任你比较货物重量、价格,挑精拣肥,悉听君便。”

本来,作者只是想去“观光观光”,但一圈兜下来,还是买了好几样东西。另外,还捎带了一件“纪念品”:自选商场的收银条。

“一片由计算器打出来的小纸条,标明我去的那天是十二月八日,付三元钱,买了二元一角一分东西,找回八角九分,一目了然。”

“说句笑话,回家向妻子‘报销’也有凭据了。”作者写道。

一时间,上海街头出现了数家自选商场。但只是昙花一现,没两年就因为“入不敷出”而偃旗息鼓了。




等到超市在上海卷土重来,已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了。

当时,从70年代开始起步的香港,超级市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而在广州,超市也已占商店总数的40%。

上海自然不甘落后。1991年5月,上海市内外联合贸易公司组建上海联华超市商业公司。

不久以后,上海的第一家连锁超市——联华超市曲阳店,在人口密集的工人新村里开门营业。

在曲阳新村住了29年的陈卫记得,80年代末刚搬过去的时候,周边的配套设施还没建设好。

要买油盐酱醋,她只好跑到四川路附近去。“格辰光年纪轻,买东西都是踏脚踏车从外头买回来的。”她说。

所以,当1991年9月,联华超市曲阳店在曲阳路玉田路开业的时候,连续两个星期,客流天天爆满。

联华超市

在曲阳刚开业时

顾客排起了长队


曾在联华担任首席新闻发言人的孙明回忆说:“有些住在市区的人也特意乘公交车来看热闹。”

“因为人实在太多,只好在门口拉起绳子维持秩序。晚上超过了营业时间,卷帘门也关不上。”

有意思的是,这家造成轰动的超市,是依照一盒片长仅十几分钟的录像带筹建起来的。

“当时没有现成的专业人员,没有现成的样板可以借鉴,只有一盒香港屈臣氏超市的录像带,中间还夹带着许多广告。”

“筹备组就根据录像画面,依样画葫芦做了超市商品布局的设计。”

商品组织也很不容易。那时,商品市场仍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运行下。

远不像今天,生产单位直接与销售终端对接,所有商品标准化包装后上架销售。

在第一家联华超市里,“白砂糖是散装称重后再装牛皮纸袋的;什锦水果糖是散装零称零卖的;饼干绝大多数是散装,装入牛皮纸袋后再称重的;而各种调味品几乎都是零拷的”。

继曲阳店开业之后,联华在田林、仙霞、曹杨、长白、上南、潍坊等新村地区也先后开设门店。 

2003年6月27日,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市,是香港联交所第一家带有上海地方企业色彩的上市公司。




1995年,就在联华超市曲阳店这个位置上,一家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大卖场升级亮相。

在此之前,上海人普遍有这样一个印象:自选商场里厢卖的东西,要比一般商店稍微贵一点。

但这家超市却颠覆了大家的认知。

在这里,市场价6.20元的1.2升百事可乐卖4.80元;一盒市场价15元的25袋装立顿红茶卖10.70元;市场价25元的超级营养麦片卖19.80元……

这让家住曲阳、在粮油综合商店当经理的郑家良“看伐懂”了。

“印象最深的是雪碧。批发部从厂里批来是5块钱一瓶,卖到我店里是5块5角。我零售价6块2一瓶,卖一瓶赚7角钱。”

“没想到大卖场开出来第一天,雪碧卖4块8角一瓶,比批发部还便宜。”

1998年

南市职工中专

成立了本市第一个超市岗位培训中心

/邵剑平 摄


后来郑家良才搞明白,它是利用规模效应提高了议价能力,降低了产品进价;并以少量的特价商品吸引顾客,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应该讲,给阿拉一直搞计划经济的人上了一课。”他说。

这家大卖场名叫“联家”,也就是现在曲阳居民口中的“家乐福”。

它由联华超市与法国家乐福合资成立,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超级市场。

1995年9月

家乐福刊登在报纸上的

招聘广告


两家企业以合资的形式互惠互利。

对于联华来说,与家乐福的交流,缩短了本土连锁超市发展的时间。

孙明说:“我们会定期派店长去家乐福的门店学习,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学过来。”

“比如,家乐福是最早把现烤面包放在门店里的。面包一烤很香的呀,顾客就来了。所以后来我们也面包现烤。”

而在联华的帮助下,家乐福得以顺利在上海拿下商业地产,布局各大门店。

至今,家乐福与联华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是从联华过去的。”

两家企业也一直保持着默契。“在2.5公里的半径内,家乐福边上不开世纪联华,世纪联华边上也不开家乐福。”孙明说。




那些年,超级市场在上海飞速发展着。有数据称,上海平均每三天就新增一家超市。

除了联华、华联、农工商等本土超市品牌,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乐购、欧尚、易买得、迪亚天天等外商投资的品牌也纷纷进入上海。

超市不再是一件新鲜事物,而成为上海市民生活中常见的商业形态。

一个大型社区周边,往往有两三家不同品牌、规模的超市可供选择。

还是拿曲阳来说吧。家乐福开业的同一年,1995年,曲阳路靠近大柏树这一头,建起了一个5层楼的商务中心。

这栋大楼最早吸引曲阳居民的,是它底楼巨大的落地玻璃。

“像镜子一样。”陈卫说,“交关团队拿着红灯牌录音机,到门口空地上跳健身舞、迪斯科。”

很快,跳舞的阿姨妈妈们发现,商务中心里开了个大超市——易买得,往这边跑的人更多了。

以前到了夏天

居民们喜欢晚上

边逛超市边孵空调

/张春海 摄


陈卫原先去家乐福购物要走2公里路,现在自然就近选择了易买得。

“我家靠近松花江路,离商务中心业就800米,觉得老便当(方便)的。”

陈卫特别喜欢易买得的生鲜、熟食。

“省得自己烧了。尤其到过年过节辰光,有熟菜可以买,多少适宜(舒服)啦。”她说。

“噶大一爿超市,烤鸡烤鸭看它当场烤出来,放心。而且价钿便宜,买只烤鸡只要9块8角。”

她到现在还记得烤鸡的价格。那些年,电烤鸡是许多超市的明星产品。

每天早晨10点不到,易买得门口就开始排队了。因为,超市里的蔬菜、生鲜比菜场更便宜。

“大家嗡在门口,门一开,全部奔进去,都想早点买好回去做其他事体了。”陈卫说。

晚上8点以后,超市的客流又会迎来一拨高峰。“斩好的肉、包好的熟菜、面包蛋糕统统打折扣,大家去抢了呀。”

除了诱人的价格,超市还让那时的上海人体验到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老早菜场里厢买菜,一买就是一篮头。超市里侬要半斤也卖给侬,黄瓜买两根也帮侬密封装装好。”

“尤其是肉类,印象老深的。肋排、大排骨、里脊肉、梅肉……一样样装好,有三块有五块,侬要买啥就买啥。”

“不像老早菜场里营业员是老大,好坏随便侬拣啊?没这回事体呃!”

超市里的肉类分类细致

可小包装出售

一度让市民觉得稀奇

/吴文骥 摄


那时大型卖场因为面积大、商品花样多,甚至成了上海人休闲、消磨时光的去处。

冯盛(化名)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复旦大学念书,周末有时候会跟同学、女朋友去逛超市。

“当时学校周围可以逛的地方不多,其实在超市里挺容易碰到熟人的。”他说。

“有次我陪一个比较熟的女同学去易买得买东西,被其他同学看到了。还好我女朋友也认识这个女孩子,没引起什么误会。”




在众多外商投资的超市中,麦德龙的“规矩”有点不一样。

冯盛记得:“第一次去麦德龙的时候,忘带足够的现金,结账的时候才发现不能用信用卡,没买成。”

麦德龙最初实行的是“双C制”,即它向工厂提货,付现钞;顾客购物,也必须付现钞。

这么做是为了减轻商家和工厂的资金回笼风险,降低产品定价,

此外,它的目标顾客并非普通消费者,而是企业法人。

因此实行会员制,需要凭法人营业执照领取记名“会员卡”,每10万注册资金领1张。

1996年

麦德龙刊登在报纸上的

广告及招聘信息


1996年,麦德龙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开在沪宁高速公路入口处附近的真光路上。

家住普陀区的董宁(化名)当时在读初中,父亲经营着一家做装修生意的公司,去办了一张麦德龙的会员卡。

因为商品价格便宜,这张会员卡在亲朋好友间变得抢手起来。“我记得老是有人来阿拉屋里厢借这张卡。”董宁说。

“还有收银台排队准备结账的辰光,也常常会碰到后头的人问侬借卡。”

董宁的爸爸通常会开部面包车,一家人去购物。由于麦德龙的商品都是成打卖的,小面包车常常塞满。

“跑过去总归刹不住车。阿拉爷(爸爸)讲,去趟麦德龙,没一千块打不倒的。实际上格辰光阿拉爸妈一个月赚不到一万块的。”

那些年

去超市买东西

常让人刹不住车

/王建梁 摄


让董宁印象特别深的是麦德龙的商品布局。

“特别像外国超市,有一块区域专门卖户外用品,比方讲遮阳棚、烧烤用品等等。因为老外有院子、阳台。”

“后来宜家也有这样一块区域,但是不像麦德龙那么大。其实上海人家里没有院子的呀。”

“还有麦德龙卖加仑冰霜,像只小铅桶一样大,永远吃不光,价钿只有外头一半。我估计是老外为派对准备的。”

对于那时的董宁来说,麦德龙“就像一扇窗口,可以看到外国的东西”。




到本世纪初,上海各大超市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免费购物班车成了大型超市不可缺少的经营手段。

有人说,如果将农工商、家乐福、好又多、正大广场以及各大型超市免费购物班车线路图连缀起来,上海交通图上会出现一个贯通浦江两岸、连结市区各处的免费搭乘交通网。

各大超市的免费班车

时常在路上“碰头”

/邵剑平 摄


2004年1月刊登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就采访了一位“实践者”。

这位嘉定区的居民,一家三口春节长假出行,搭乘的都是超市免费班车。

他介绍说:“早上到市区,先是掐准时间乘坐‘乐购嘉定大卖场’拉送客人班车到南翔镇,然后换乘‘易初莲花曹安路店’发到南翔镇的班车到市区。”

“到了曹安路再选乘一辆由‘易初莲花曹安路店’发到市区各处的班车。如想回家,按顺序倒过来乘就可。一来一去,一人省下十几元公交费。”

当时正值上海的超市行业最为繁荣的时期,而到2010年以后,和许多实体经济一样,这一业态受到了电商等多方面的冲击。

前不久,冯盛回金山参加家庭聚会。几个亲戚兴致勃勃地在交流附近一家大卖场的五折促销活动。

他这才想起,好像已经一个月没去过超市了。






- END -





更多“市民历史”故事,点击下方图片





 写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顾汀汀/

编稿子:韩小妮/写毛笔:陈冬妮/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