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既然人生意义没有标准答案,何不肆意书写自己的故事?

翊瑄Camellia 理想屯 2022-05-10

LONDON, 2021


导语

作为20+年的老球迷,每逢大赛就鸡血满满,今年的欧洲杯也毫不例外!19年作出从新西兰搬到英国的决定,66.66%的原因是可以看英超和欧冠不受时差影响,顺便打卡欧洲各地知名球场,以及现场看欧洲杯。疫情的突袭打乱了我的计划,好在欧洲杯还是「顺利」举行了,我也有较大的概率可以在伦敦见证英格兰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今年公众号的文章一直偏向脑力知识方面的内容,而疏忽了我一直很看重的灵性成长,正好利用无比赛的这几天反思下自我,分享一些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感悟。

理想屯的老读者们应该对「学霸猫」毫不陌生,这位我多次提到过的「颜值博主」应该是宇宙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之一!每次感到状态不对的时候,我都会去学霸猫的微博和公众号遛遛,感觉她写的每一个字都像是说给我听的,有的人光是在遥远的地方存在着,就能给他人带来能量和帮助!


人在海外飘,难免会因为孤独、焦虑和身份认同失调而产生情绪波动。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分享了自己「恐慌发作Panic Attack」的经历,也正因为生活给自己敲响了警钟,而真正开始由内探索的旅程,寻找一个可以从底层解决问题的方法。身体上借助健身和饮食调节,头脑上则开始冥想写作自省。


归根结底,一切问题最后都会落脚到自我认知层面: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一辈子想要什么样的活法?... 人只有在根本上解决了「自我」的问题,才不会因为由这个本源问题而引出的一系列工作、感情和生活的问题苦恼,回归本质,其他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被解决掉了。


尼采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Schopenhauer as Educator》一书中阐述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可是人们畏惧于世俗,害怕他人的评判,因而怯于成为自己。人们因为懒散和羞怯,主动去迎合他人的目光而不敢去做自己。伟大的思想家叔本华则鄙视这种做法,他冲着每个人的良心呐喊:做回你自己吧!所有这一切,你现在所做的、所欲望的、所认为的——这些都不是你!这类敢于冲良心呐喊的人就是唤醒时代活力的人。如何找到自己?别无他法,只能通过深思观察然后自己走上这条探索之路。问问自己到目前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是什么使你振奋?是什么使你拥有使命感?将这些事情物罗列出来,也许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补充,相互结合从而呈现出一种规律,那就是你深深埋在心底的真我。


除非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反思自我,不然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才能让自己达到真正满足的状态。仅仅实现了当下的冲动和渴望,只会为人类带来一时的快乐,并不能为人们带来长远的幸福生活。独处记日记便是一种投资回报比很高的反思生活的方法。书写过去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书写现在可以帮助你评估优缺点;书写未来则让你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在采访中说过,每个人都有理想(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其实它已经存在于你的脑海中了,你需要把它从深处挖掘出来):如果你不朝着理想前进的话,你的良心就会备受折磨;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深埋的理想,你就会被社会任意摆布。


当你放弃了主动选择自己人生信仰和行为守则的权利,父母、社会和周围环境就会「帮」你做出选择。在生活中,任何不忠于本我的决策和生活方式,都将导致痛苦。世上没有统一的人生意义,如果有的话,那我们全会成为实现这个意义的奴隶。既然人生意义没有标准答案,那就为自己创造一个意义,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订阅了我的英文邮件(Chiwi Journal)的读者们应该记得我在年初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生活哲学:Flowism: My Philosophy of Living (https://www.camelliayang.com/blog/flowism-my-philosophy-of-living  )。通过回顾我走过的30个年头,从无数人生事件和读过的书籍中总结了我的处事之道,并概括为「行云流水派」(暂时没有中文版,最接近的版本可以戳这里)。如果你也想抽出时间,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梳理,可以参考如下模板:


首先把生活分成几个关键的时期,就像写自传一样,将人生归类为一个个单元或主题。比如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等,或者根据隶属的各种关系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分组。第二步则是找出每个时期的关键经历:过去发生的哪些事件让你尤为印象深刻,无论是好是坏都要一一列出来。回忆挫折和灾难可能会让你产生焦虑、愤怒或复仇等负面情绪,大脑甚至会主动避免回想或者思考该负面记忆。但一定不要放弃,勇于面对深渊才能最终战胜黑暗。


确定完每个时期的关键事件后,第三步就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因果分析: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进展顺利,而有些则事与愿违。全神贯注地分析大小事件的原因,评估自己的行为细节、其他参与人士的动机、时间地点的特别之处,以及事件产生的影响。以上三步将帮助你深度挖掘自己的真实感知和行为模式,从而产生清醒的自我认知。


人这一生不能拥有全部的东西,但却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知生命之意者,便可承受生命之重。通过总结和书写人生的故事,便可看清自己的欲望,摸清欲望的来源,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弄清楚现在和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完全理解它们才能让自己免受记忆的折磨,也为未来做出适时调整打下了根基。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段话,当你看到一个地方不断有人落水时,重点不是不断重复救人的过程,而是应该探究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连续落水的问题,然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人类的大多数活动都是以天为单位进行计算,审视自己一天24小时的时间安排,有的放矢地制定「日常惯例Daily Routine」,就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日复一日生活状态的方法。我的示例如下:


 一天24小时
- 7小时睡觉 = 剩余17小时
- 1小时洗漱、穿衣、咖啡 = 剩余16小时
- 2 小时维护个人网站/社媒频道+收发邮件 = 剩余14小时
- 2小时户外和健身房锻炼 = 剩余12小时
- 1小时超市购物或处理其他杂务 = 剩余11小时
- 2小时和朋友家人聊天 = 剩余9小时
- 1小时吃饭时间 = 剩余8小时
- 3小时深度工作 = 剩余5小时
- 1小时预留给各项突发事件 = 剩余4小时
- 2小时看书 = 剩余2小时
- 2小时娱乐时间(一般选择看球看电影)= 剩余0小时


清楚自己的时间花销后,就可以根据事态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安排或者替换不同项目所需要的时间。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也是你可以管理的东西。我们很多人认为时间是免费的,可以随便浪费。我们甚至讲如何「打发时间」「消磨时间」。但过去的每一分一秒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离死亡越来越近。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时刻告诫自己,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因为今天是他唯一能控制的事情。斯多葛派宣扬的教义也是:命运不可预知,死亡随时来临。


人们总觉得忍一忍现在的生活,将来就会过上理想的生活」;人们总喜欢把眼界放在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忽视了当下,如果想让每天的生活服务自己,那设计理想的一天并去遵从就十分的重要。一个人的「日常惯例Daily Routine」或是「理想的一天」需要在摸索中总结出来,需要十分地详细,而不是「我的理想的一天就是不上班在家躺一天」或者「我的理想的一天就是环游世界」这样过于概括又与实现个人意义毫不搭边的总结。


我的理想一天:

  • 早上起床先10-20分钟冥想

  • 一小时健身或者一小时公园散步

  • 上午深度工作

  • 中午和朋友吃饭聊天

  • 下午写作或者看书

  • 晚上看球或者看电影

  • 睡前手写日记,反思自我或者单纯记录


最后,我想说生活是你自己的,不是任何其他人的。你迟早会发现自己没法一直取悦所有人,总有人会对你的行为指指点点甚至安上完全不着边际的动机,也总有人会误解你的话语。一个人必须要尽早学会不再按照别人期待的眼光去过自己的一生,而是遵从自己的标准去体验,去生活。


你的生活由你塑造,由你完成。世上独一无二的品牌只有你自己。

后记



这几年最好的投资就是在「自我认知」上面,不仅解决了焦虑和恐慌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摆脱了束缚,让自己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自身的优势。最近开始重读《道德经》《Why Buddhism is True》还有Jed McKenna和Kapil Gupta的著作,慢慢地去体验「无我」的境界,此时又想起姥爷临终前所作的诗:

《静坐吟》
流光荏苒去无踪,富贵如云过眼空。
淡泊生涯游物外,超然世俗学禅宗。
阴阳和化情缘净,动静参修性意通。
精气相乘神内守,天人合一九霄中。

希望可以早日达到他老人家「天人合一」的状态!


(入乡随俗,支持一下大英格兰!入手我新任足球男神格拉利什球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