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节奏正起变化,提示4个时间点【国盛宏观|高频与政策半月观】
核心结论:
一、疫苗与疫情:全球疫情震荡上行,疫苗接种提速;中国多地制定疫苗接种阶段目标
1.疫苗:全球疫苗接种稳步提速,累计已接种超5.3亿剂;各国接种比例差异持续缩小,以色列继续领跑;英美接种比例较高,至少接种1剂人数比例分别达44%、27%;中国接种已在提速,多地制定疫苗接种阶段目标,总体接种比例仍然较低。
2.疫情:全球疫情震荡上行,其中:美国单日新增确诊低位震荡;欧洲小幅上行;巴西、印度有上升趋势。国内近半月出现零星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中高风险地区。
二、全球复工情况:交通运输修复,复工率平稳,美国经济加速修复
1.交通运输:航班数量上行,显示航空管制有所放松;交通拥堵指数维持原状。
2.人员活动:欧美国家谷歌活动指数及复工率维持在6-8成左右。
3.美国经济:WEI、申请失业金人数表征美国经济正在加速修复。
三、国内经济:原材料价格多数回落,工业生产景气分化,工业品价格回升
1.上游:原材料价格多数回落。由于前期涨幅较快,原油、铁矿石价格环比分别下跌3.3%、5.9%;煤炭价格延续下行,但降幅收窄;铜价小幅回升。
2.中游:工业生产景气分化,工程机械销量延续高增。近半月全国高炉开工率回落2.3个百分点;焦化企业、PTA开工率分别环比回升0.9、0.3个百分点;工程机械延续高增。工业品价格多数回升。螺纹钢、水泥价格分别上涨2.0%、0.3%。出口运价继续分化。BDI环比上涨18.4%,近日有小幅回落;CCFI环比继续回落2.9%。
3.下游:地产市场量升价平。近半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小幅回升4.4%,二手房价走平;土地成交面积、土地溢价率环比回落。汽车销售延续平稳,生产恢复至2018年5月以来高点。半钢胎开工率环比回升1.1个百分点至73.4%,创2018年5月以来新高。3月以来乘用车日均销量4.0万辆,若考虑统计因素应与2019年同期持平。食品价格多数回落。猪价、菜价、水果价格均明显下滑。
四、国内重大政策:货币政策删除“不急转弯”,碳中和碳达峰重要性凸显
1.重要会议:国常会: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3.15);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3.24);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3.15);《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3.16)。
2.货币、财政政策: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一季度例会(3.24);财政部、国税总局: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3.25);央行:LPR利率发布,连续12个月持平(3.22);易纲:中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3.20)。
3.行业与产业政策:强化银行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金融监管:银保监会办公厅等三部门:督促银行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3.26);全国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3.22);易会满: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序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3.20)。
>产业政策:发改委等13部门:实施九大行动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23);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3.25)。
五、政策展望:边际收紧可能提速,短期提示关注四个时间节点
正文如下:
原材料价格多数回落。由于前期涨幅较快,近半月来原材料价格多数回落,IPE布油价格收于64.3美元/桶,环比回落3.3%;铁矿石价格回落5.9%;煤炭价格降幅收窄至0.1%;铜价小幅回升0.3%。
>国常会: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分工(3月15日);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3月24日)
事件:会议指出,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但恢复进程仍不平衡,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一些地方经济恢复仍面临不少困难。要抓紧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1)密切跟踪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及对我国影响,科学把握国内经济运行同比和环比态势,深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实施政策预调微调,尤其要做好促就业、稳物价等工作,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基础;2)抓紧已确定的财政、金融、就业等宏观政策落实;3)分解细化重点工作;4)加强对抓落实的督促检查。
事件:会议决定,1)今年1月1日起,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当于企业每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万元。实施这项政策,预计可在去年减税超过3600亿元基础上,今年再为企业新增减税800亿元。2)改革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清缴核算方式,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优惠,上半年的研发费用由次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扣除改为当年10月份预缴时即可扣除,让企业尽早受惠。3)决定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延至今年底。对2021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由企业和银行自主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并继续对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地方法人银行按规定给予激励,激励比例为贷款本金的1%。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继续按本金的40%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求是》杂志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3月16日)
事件:文章强调,1)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3)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4)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1年第一季度例会(3月24日)
事件:会议指出,国内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因素明显增多,但经济恢复进程仍不平衡,境外疫情和世界经济趋于好转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简评:央行Q1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3.24开),对比上季度(12.25开),提示三个变化:1)政策走向部分,删除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等三个表述;3月25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首次表述,经济恢复到位了就要逐步退出QE。
2)对于形势,新增“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和“境外疫情和世界经济趋于好转”的表述。
3)延续“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新增“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Q4为“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处应主要指的是会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实体端的定向支持。
>财政部、国税总局: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3月25日)
事件:财政部、国税总局明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其中,自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央行:LPR利率发布,连续12个月持平(3月22日)
事件:3月22日,央行公布最新的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个月持平。自2020年4月以来,LPR已连续12个月持平。
>央行易纲:中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3月20日)
事件: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讲话核心要点包括:1)我们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中国货币政策始终保持在正常区间,工具手段充足,利率水平适中。2)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正常区间,在提供流动性和合适的利率水平方面具有空间。3)货币政策既要关注总量,也要关注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定向支持。4)货币政策需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5)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6)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
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1)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2)强化信息报告和披露;3)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4)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5)深化国际合作。
>银保监会办公厅等三部门:督促银行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3月26日)
事件:银保监会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从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加强贷款期限管理、加强贷款抵押物管理、加强贷中贷后管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建立违规行为“黑名单”,加大处罚问责力度并定期披露。
> 央行召开全国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3月22日)
事件:会议强调,下一阶段,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疏通政策传导,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1)把握一个“稳”字。总量上要“稳字当头”,保持贷款平稳增长、合理适度,把握好节奏。保持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2)把握一个“进”字。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3)把握一个“改”字。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前瞻性地综合考量资金投放、资产负债、利润、风险指标等因素,持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
> 证监会易会满: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有序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3月20日)
事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的主旨演讲,核心要点包括:1)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审核;2)对IPO“带病闯关”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3)防范外资大进大出,对于资本正常的跨境流动,我们乐见其成,但热钱大进大出对任何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一种伤害,都是要严格管控的。4)妥善处置中概股问题,合作是共赢的选择,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坐下来,分歧只能通过协商来解决,别无他路。
> 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实施九大行动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月23日)
事件: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我国将以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等为抓手,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实施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等9大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
> 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3月25日)
事件: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计划》提出到2021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5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建成100个千兆城市。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何宁,国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研究员;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结构端的分化与背离----全面解读1-2月经济,2021-03-15
[2]高频与政策半月观:“两会”后政策、经济和疫苗的节奏,2021-03-14
[3]有底线有余地: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9大信号,2021-03-06
[4]信贷社融全面超预期的背后,2021-03-11
[5]高频与政策半月观:全球疫情好转、经济升温,紧盯“两会”动态,2021-02-28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3月28日发布的报告《高频与政策半月观—政策节奏正起变化,提示4个时间点》,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