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GDP增速可能跌破4%,关注两大纠偏【国盛宏观|高频与政策半月观】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刘安林
核心结论:
一、疫苗与疫情:海外疫情继续好转,国内疫情扩散至多省、多地限制人员流动
1.疫苗:全球疫苗累计接种达68.2亿剂次,至少接种1剂次人数比例达47.7%;中国累计接种22.4亿剂次,至少接种1剂次人数比例约76.2%;近半月日均接种181.4万剂次。
2.疫情:海外新增确诊有所回落,近半月日均新增40.9万例,前值43.1万例;国内散发式疫情扩散至多省,近半月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5例,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增至16个(高风险2个)。
二、全球复工情况:交运、人员活动整体持平,美国就业数据延续改善
1.交通运输:航班数量环比持平,约疫前91%左右;欧美交通拥堵延续分化,美国仍未恢复。
2.人员活动:欧美人员活动总体持平;亚洲人员活动指数回升,日本小升,越南明显改善。
3.美国经济:WEI指数小幅回落至7.7%,显示美国经济修复延续放缓,就业数据延续改善。
三、流动性:降准预期降温,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
1.货币市场:近半月央行净回笼1900亿元,但本周为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单周净投放2600亿元;货币市场利率多数回落,R007和DR007利差环比收窄26.4bp。
2.债券市场:近半月利率债发行1.07万亿,其中地方专项债发行1185亿元,累计发行2.49万亿,根据财政部“新增专项债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的要求,11月专项债可能明显放量。10Y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上行10.4bp至2.976%;不同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均明显上行。
3.汇率及海外市场:截至10月23日,美元指数收于93.612,环比回落0.1%;美元兑人民币约6.403,环比贬值0.6%;10Y美债收益率约为1.66%,中美利差约132bp,环比扩大3.1bp。
四、国内经济:开工继续分化,煤价高位回落,环保限产继续约束工业生产
1.上游:原材料价格继续分化: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涨4.8%;铁矿石环比跌0.4%,跌幅有所收窄;煤炭价格环比上涨30.9%,近期由于政策出手干预,煤价高位回落;铜价上涨5.3%。
2.中游:重点品种开工分化。近半月高炉、PTA开工率环比回升0.1、1.4个百分点,焦化企业开工率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价格分化。钢价环比下跌4.0%,水泥价格环比上涨8.3%。出口运价延续分化。BDI环比大幅回落9.1%,CCFI环比上涨1.7%。
3.下游:商品房成交回落,土地市场降温明显。近半月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7.8%,二手房价环比下跌0.1%;100城土地成交面积环比减少38.8%,溢价率环比回落61.3%。汽车生产回升,销售仍然偏弱。近半月半钢胎开工率回升4.1个百分点至56.3%,10月前三周乘用车日均销售4.1万辆,弱于往年同期。食品价格回升。近半月猪肉、蔬菜、水果价格分别环比回升2.1%、15.8%、3.1%,其中蔬菜价格涨幅较大,主要跟北方地区降温、雨水较多有关。
五、国内重大政策:习总书记发文谈共同富裕;房地产税试点启动;多部委保煤炭供应
1.重要会议:《求是》杂志关于“共同富裕”刊发两篇重要文章: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制度安排;突出“扩中”、“提低”改革,探索缩小收入差距路径(10.16);国常会: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防止大宗涨价向中下游传导(10.20);电价上下浮动范围调整为不超过20%,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10.8)。
2.货币、财政政策:央行: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关注降准预期下降、对地产开发贷过于收紧纠偏等6大信号(10.15);央行:LPR利率发布,连续18个月持平前值(10.20)。
3.行业与产业政策:地产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税试点加速;发改委研究依法对煤价实施干预
>金融监管:金融街论坛: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预计全年增速在8%左右,流动性合理充裕;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加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的监管等(10.20)。
>产业政策: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产税改革试点,试点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10.23);发改委: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10.22);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10.19)。
六、政策展望:四季度GDP增速可能跌破4%,政策面临三大困局,关注限产和地产的纠偏
央行行长易纲10.20表示“预计全年增速在8%左右”,据此推算,若全年GDP增速8%,四季度同比增速仅3.6%;若全年8.1%,四季度仅3.9%。换言之,若全年8%左右,预示四季度可能“破4%”。维持此前判断,当前经济与政策仍存三大“困局”:房地产能怎么松(刺激总需求似乎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办法)、限产能怎么松(短期很难大幅增加供给)、货币能怎么松(降准已降温)。当下看,限产和地产都已有不同程度的纠偏(多部委多措并举保供;央行纠偏房企开发贷过紧)。此外,短期提示三大关注:11月4日美联储FOMC会议(大概率宣布Taper);11月8-11日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共同富裕和金融反腐的相关进展。
2.国内疫苗接种
3.疫情
二、全球复工情况:交运、人员活动整体持平,美国就业数据延续改善
1.交通运输
2.人员活动
3.美国经济
1.货币市场
3.汇率及海外市场
四、国内经济:开工继续分化,煤价高位回落,环保限产继续约束工业生产
1.上游
2.中游
五、国内重大政策:习总书记发文谈共同富裕;房地产税试点启动;多部委保煤炭供应
1.重要会议
>《求是》杂志关于“共同富裕”刊发两篇重要文章: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制度安排;突出“扩中”、“提低”改革,探索缩小收入差距路径(10月16日)
事件(习总书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指出,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事件(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文章指出,探索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举措,突出“扩中”、“提低”改革,探索缩小收入差距路径;精准识别扩中提低重点人群,分类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国常会: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防止大宗涨价向中下游传导导致中小微企业承压(10月20日);运用市场化手段保证电力、煤炭供应,电价上下浮动范围调整为不超过20%,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10月8日)
事件(10.20国常会):会议指出,粮食丰收可为稳物价、防通胀奠定坚实基础,做好秋收和秋冬种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物价平稳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冬季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供暖,全力保障供暖用煤生产和运输,依法打击煤炭市场炒作。针对大宗价格上涨,会议指出,要防止大宗商品涨价向下游产业传导使中小微企业承受成本压力,抓紧研究包括阶段性减税降费在内的普惠性政策,鼓励地方对中小微企业在减免房屋租金、水电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减轻企业负担。
事件(10.8国常会):会议强调,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重点举措包括:1)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加快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矿投产达产,促进停产整改的煤矿依法依规整改、尽早恢复生产。2)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保障煤电企业购煤等合理融资需求。3)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并做好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4)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5)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
>国务院:用市场化办法保障能源供应,防止大宗涨价向供应链下游传导;粮食丰收将支撑居民消费价格稳定,不形成通胀趋势(10月14日)
事件:国务院总理在广东考察时表示,要用市场化办法保障能源供应,稳物价是宏观调控重要目标,将继续采取措施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向供应链下游传导,保证民用电价格稳定,特别是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可以有力支撑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不形成通胀趋势。我们还会研究实施阶段性减税,缓解下游中小微企业成本压力。
>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深入论证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10月9日)
事件:会议指出,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要优化煤炭产能布局,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要科学有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结合近期应对电力、煤炭供需矛盾的情况,深入论证提出碳达峰分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从实际出发,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降碳。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领导人峰会: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0月12日)
事件:国家主席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领导人峰会时表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2.货币、财政政策
>央行: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关注降准预期下降、对地产开发贷过于收紧纠偏等6大信号(10月15日)
事件:央行召开三季度发布会,会议强调四季度流动性供求形势基本平衡,将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部分金融机构对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误读,将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此外,恒大集团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其风险对金融行业外溢性可控。
简评:(具体详见前期报告《有降温有升温—央行三季度发布会6信号》)
央行三季度有6大信号:
1)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下降,市场预期应也会降温;
2)央行认为,恒大风险的外溢性可控,房企债务危机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恒大问题只是地产行业的个别现象,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3)央行指出,仍会坚持房住不炒、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不过,银行对房企开发贷过于收紧会纠偏;
4)针对美联储退出宽松,央行已做前瞻安排,将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做好跨周期调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5)碳减排支持工具正“抓紧推进”、并有新表述,预计即将落地、且可能是“量价双宽”;
6)央行认为,CPI将有所上行,PPI涨幅在今年年底至明年会趋于回落,通胀总体可控。
>央行:LPR利率发布,连续18个月持平前值(10月20日)
事件:10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的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个月持平。自2020年4月以来,LPR已连续18个月持平前值。
3.行业政策:房地产行业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税试点加速;发改委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
1)金融监管
>金融街论坛:房地产行业风险总体可控;预计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在8%左右,流动性合理充裕;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加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的监管;预计我国外汇市场受本轮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可控(10月20日)
事件:2021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国务院及一行两会领导均有重要发言:1)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2)央行行长易纲:预计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在8%左右;能源、金属等原材料涨价是PPI上涨较快的重要原因,预计未来几个月PPI可能维持高位,但上涨压力有望于今年年底出现缓解。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下降是中国CPI涨幅相对温和的重要原因。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总量政策是合理的,流动性是充足的。3)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2030年前碳达峰意味着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保持化石能源消费的刚性增长。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平稳过渡,不搞“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4)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注册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对资本的规范引导、趋利避害,加强对特定敏感领域融资并购活动的监管。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发债融资,防止“高杠杆”过度融资。5)外管局局长潘功胜: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美国与非美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差和货币政策差均小于上轮紧缩周期,预计将限制美元升值空间。预计我国外汇市场受本轮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影响可控。
>银保监会:我国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垄断和不正当金正问题突出,后续将继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10月19日)
事件: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金融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最主要包括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打着“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违法违规开展金融活动、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涉足多种金融业务开展不正当竞争等三个方面。后续必须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坚决制止监管套利。
2)产业政策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试点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10月23日)
事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为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不包括依法拥有的农村宅基地及其上住宅。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所有权人为房地产税的纳税人。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部、税务总局将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起草房地产税试点办法(草案),按程序做好试点各项准备工作。
>发改委等5部门:通过节能降碳行动,到2025年,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10月21日)
事件: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保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发改委: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10月22日);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10月19日)
事件: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部分重点煤炭企业开会,研究制止煤炭企业牟取暴利、保障煤炭价格长期稳定在合理区间的具体政策措施。会议强调,煤炭企业要自觉依法规范经营,合理制定价格;对违反现行制止牟取暴利规定的价格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价格司将派出多个调查组,赴煤炭主产省对煤炭生产、流通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研究确定煤炭价格合理区间提供参考依据。
事件:国家发改委同日召开三场发布会研究稳定煤炭价格:1)组织重点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座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2)组织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座谈会,研究安排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各项重点工作;3)国家发改委财金司赴郑州商品交易所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着力加强期货市场穿透式监管”“依法严厉查处资本恶意炒作行为并公开曝光”等举措。
>发改委:工业领域重点企业不得随意涨价,确保国内供应(10月21日)
事件: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工业重点企业合理用能座谈会,强调要自觉承担工业品保供稳价主体责任,不得随意涨价,确保国内供应。要扎实推进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8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业领域重点企业要带头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引领本领域合理有序用能。
>国资委:把保供作为今年企业考核的主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10月18日)
事件:国务院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把保供作为今年企业考核的主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煤炭企业要优化产能布局,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已核准且建成的露天煤矿要加快投产达产,带头执行长协价格;发电供热企业要全力保障机组能开尽开,水电核电企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度电必争”、多发满发;电网企业要强化大范围资源配置和全网统一调度,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增强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配合地方政府完善有序用电方案。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高频与政策半月观:当前政策的三重“困境”,2021-09-21
[2]有降温有升温—央行三季度发布会6信号,2021-10-16
[3]有喜有忧—国庆宏观9大看点,2021-10-07
[4]PPI创新高、CPI继续弱,后续紧盯4大线索,2021-10-14
[5]高频与政策半月观:地产和限产,会放松吗?,2021-09-05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报告《高频与政策半月观—四季度GDP增速可能破4%,关注两大纠偏》,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