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信任、支持与帮助。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恭祝您新春快乐、学术精进、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友情提示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论文核心观点,亦可点击目次及摘要的标题直接阅读全文。



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专题探索
 基于范式转型的体育学术共同体构建与体育学融合发展
任海
 学科特质、学术困局、学理拓展:体育社会学之变局路径
熊欢
 体育哲学的历史发生、学科贡献与时代使命——全球思想史的探究视角
张震
 运动行为研究的体育学学科独立性——基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程志理, 焦素花
 学科分化与交叉视域下学校体育学发展审思——兼论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刘昕, 江娟
 体育特殊性、问题导向与中国实践:体育法学的研究进路
韩勇
 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学理探究与学科未来
魏伟

● 我国体育经济学发展历程、学科交融与学科定位

郑志强

● 学科走向与研究前瞻:关于体育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博
新视点
● 体育案例研究本土化学理建构的新倡导
柳鸣毅

摘  要

基于范式转型的体育学术共同体构建与体育学融合发展

任 海

北京体育大学 )

     在新时代,中国体育呈现整体性发展的新特征,出现的问题也具有关联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将多学科构成的散状体育学整合起来,以学科融合回应体育问题的时代性变化。学科融合是多领域知识的贯通,其实质是多领域研究者的协同。这就要更新支配体育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活动的范式,将学科聚合力缺失的赶超导向型体育学范式转换为有内在凝聚力的生活导向型体育学范式,从而形成新的价值共识,构建学科关联,汇聚研究视角,打造共享平台,构建整体的、有内生机制的体育学术共同体。这不仅是今天中国体育实践对理论的新要求,也是体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科特质、学术困局、学理拓展:体育社会学之变局路径

熊 欢

( 上海体育学院 )

     通过对体育社会学视域与学科范畴、特点与贡献、机遇与困境、创新与“反哺”等问题的讨论,初步探索体育社会学创新与变革的内生动力和路径。认为,体育社会学改变了早期主流学界对体育的看法以及体育作为“自然科学”的单一属性,为全面描述和理解体育提供了“想象力”、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也促进了体育知识的公共化。体育社会学的敏锐性、包容性、综合性、反思性、前瞻性与实践性等学科特质为其发展创造了机遇。然而,体育社会学也面临着学科内外的发展困局。为了应对外在挑战,突破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的局限,体育社会学需紧紧围绕体育的独特性——“身体在场”,从“社会透视”和“理论观照”2条路径激发新视角、新方法、新知识的拓展与生成。

体育哲学的历史发生、学科贡献与时代使命——全球思想史的探究视角

张 震   

( 华东师范大学 

     从全球思想史的视角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国家体育哲学的学科形成、思想的相互迁移与融合以及对体育学的学科贡献。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完成了体育哲学学科化的初步建设,并呈现逐渐融合与迁移的学科形态,这些研究为体育学奠定了研究的逻辑起点,为体育意义的阐释提供了多元视角与方法论视域。认为:为突破当前体育哲学的研究瓶颈,应基于全球思想史的演变谱系,明确体育哲学对于体育科学建设真正的价值与作用,积极探寻自身特有的知识类型与核心,从身体知、体认、身体显现论等具身认知范式出发,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元实践哲学”融合,使体育学摆脱无学科知识核心的“洋葱交叉学科”困境,从体育的知识核心——训练学、裁判学、竞赛学延伸并探讨其他支脉命题,以体育新问题、真问题为创新导向,进而为体育学科本身逻辑的锚定提供有力支撑。

运动行为研究的体育学学科独立性——基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程志理, 焦素花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南京体育学院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内容。从学科演进的历史看,学科分类是基于研究对象的问题域形成的。随着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认知不断深入,落实到具体的学术实践,即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具有学科独立性的方法论体系。基于对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从体育学学科独立性角度提出:①体育学的学科定位应从研究“人体”的生物学层面拓展出来;②应形成体育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③研究运动情境中人的运动行为是体育学方法论的立论基点,从身体认知的行为叙事建立身体感,以此为基石与相应的学科研究构成互证证据链结构的论证,是解决运动行为“真实性”判断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④体育学研究以“运动行为志”和“运动行为意象分析”2种方法学技术研究人的运动行为,提供了多元互证证据链结构叙事中证实或证伪的学术依据,开启了一条体育学逼近运动行为真相的“方法学路径”。此外,以学术实践成果“抢花炮的人文田野调查”为个案,展示了体育学新方法论的学术创新意义。 

‍学科分化与交叉视域下学校体育学发展审思——兼论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刘 昕, 江 娟

北京体育大学

     立足学科分化与交叉视域,从学校体育学生成与发展路径、学校体育学发展的现实困顿以及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想3个维度审思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认为:学科分化是学校体育学形成的原动力,学科移植是学校体育学发展的生长力,学科交叉是学校体育学创新的生命力;学校体育学在与母学科以及其他外部学科交叉发展中凸显了学科属性迷失、嫁接移植错位、学术话语混乱、研究范式冲突、理论体系阙如等问题。基于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将会在理论统合、知识耦合、实践契合、资源聚合等方面释放出更大的学科发展活力。

体育特殊性、问题导向与中国实践:体育法学的研究进路

韩 勇

( 首都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法学在近40年的发展中,研究力量逐步加强,学术共同体逐渐形成,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研究范畴逐步确定。其经验在于研究内容的应世性、研究队伍的统合性和学术组织的引领性。中国体育法学研究走过的是一条从简单套用、搬用移植、立法至上到特色发掘的道路,目前仍然处于学科培育期。体育法学研究下一步应关注体育特殊性、从体育规则入手、以问题为导向、以中国体育实践为出发点、关注研究队伍和方法的复合性,实现体育法学的新发展。

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学理探究与学科未来

魏 伟

( 北京外国语大学 

      从研究的独立性、学术组织的建立、专业学术期刊的发展和研究者规模等几个层面考量体育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合法性发现,当下体育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合法性已经基本具备。体育新闻学逐渐成为一个去美国化的学术概念,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路径相对明确。体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日益扩大,其内涵和外延超出了早期研究的框架,正逐渐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场域。体育与媒介研究在以往的国内研究中被忽视,但它作为体育新闻学和体育传播学之间的学术场,正在成为国际学术领域关注的焦点。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存在研究内容窄化、深度缺失、范式和维度单一、思路狭窄和迷恋技术垄断等现实问题。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需要与相关学科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体现其体育学和传播学2个母学科的特质。体育国际传播、体育跨文化传播和全球体育传播有可能成为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热点。 


我国体育经济学发展历程、学科交融与学科定位

郑志强

( 集美大学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经济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对体育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归纳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程,总结3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基于体育与经济学科的互动影响,分析体育经济学学科交融特征,认为:基于经济学的强势历史地位,以及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和丰富的研究方法,现阶段经济学处于主导地位;但体育产品属性、市场共生与竞争特点、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超额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对公共财政的影响带动使体育经济学自身的特点日益突出。现阶段我国体育经济学虽还难称为独立学科,也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但其自身的发展以及与现实问题的交互演进使其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上不断创新,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体育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学科走向与研究前瞻:关于体育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 博

( 成都体育学院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体育案例研究本土化学理建构的新倡导

柳鸣毅

( 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研究以人为对象,具有生动的案例场景和鲜活、独特的样本特征。在体育领域采用案例研究往往聚焦于剖析某一体育组织、体育赛事等案例的过程、特征或路径等。然而,体育案例研究应基于中国体育制度、发展阶段、现实条件和改革壁垒等社会性因素,以及体育教学、科学训练和健康促进等生物性因素的具体情境,构建本土化理论体系。中国体育发展之路为构建本土化体育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扎根中国体育现场作为体育案例研究的新视域。在研究过程中,因体育技能教学、体育赛事组织、训练计划制订、体育组织管理和体育技能评价等具有独特的学科特征,研究者应重视观察、参与、访谈、归纳、提炼和总结等实践性过程。依据案例研究“前因状况—事件·活动·选择—结果事件”的过程理论,采用目的性或理论性抽样的原则,遵循“什么人(Who) ”“什么事(What) ”“在哪里(Where) ”“怎么样(How) ”“为什么(Why) ”的研究思路,以分析现实困境并与理论对话、综述文献并回顾研究现状、呈现案例并突出具体情境、分析理论并提出理论模型为研究框架,进行探索式或解释性案例分析,可探索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文化等领域所蕴含的理论。另一方面,构建中国体育理论成为体育案例研究的新目标。理论既是实践发展的指引,也是学术研究的目标。以国外体育或相关领域理论解释中国体育现象,通过训练指标检测评价训练质量,以及就体育社会现象进行表浅分析或成为当前我国体育领域研究的常态。体育案例研究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深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体育管理等现场,按照“突出情景—展示过程—揭示关系”的分析逻辑,从指导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实践中提炼具有推广、示范价值的训练规律和方案,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体育文化中挖掘体育文化传承、传播和传递的本质属性和路径等。显然,体育案例研究不同于自然和社会学科领域的案例研究,研究者身居其中从体育实践中了解那些不可被量化甚至难以察觉但影响重大的训练、教学、政策等社会性、生物性因素,阐释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地位和普遍意义,形成对中国本土体育实践发展具有指导性、推广性、复制性价值的成果。 


往期目次: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总目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公众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


网址1: 

网址2:

微信: stxb1959

电话: 021-65506286

邮箱: xb@sus.edu.cn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 200438

感谢您支持,欢迎您赐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