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友情提示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论文核心观点,亦可点击目次及摘要的标题直接阅读全文。



点击标题查看全文

本刊专稿
 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的审视与评析
田麦久
专题探索
 基于扎根理论比较思维的体育学质性研究想象力生成经验与反思
杨海晨, 林志义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如何确定适宜的样本量
彭凡,张力为, 周财亮
 问卷是否有效——基于 2010—2020 年 CSSCI 收录体育期刊文献的系统分析
柯友枝,孙建刚,李博,刘阳
原创成果
 中国奥运冠军临场表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胡海旭,毕晓婷
 100m跑精英运动员专长领域的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特征:一项ERP研究
朱瑜,朱琪琪,许翀,刘湘,袁宏,王进,郭立亚
 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肩扑搂下肢运动模型及其肌力对撞击力量的影响
宋校能,徐辉,吴贻刚
研究综述
● 运动表现分析:过去、现在与未来
易清,黎涌明,张铭鑫,崔一雄,刘天彪,张绍良,龚炳南,黄展煜,周长敬,Miguel Ángel Gómez Ruano,Daniel Memmert,Peter O'Donoghue,刘鸿优

● 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的前沿进展、困境反思与优化策略

苏宴锋,赵生辉,李文浩,张文栋,张铭鑫

摘  要

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的审视与评析

田麦久

( 北京体育大学 )

     几十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界努力提高理论研究与竞技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在核心概念的科学界定、运动训练理论体系的结构性调整、竞技能力理论的发展、训练计划的科学制定等方面推出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辉煌赛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认为:对于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成功之路,应有坚定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训练实践需求,建设、发展运动训练理论的中国学派,促进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基于扎根理论比较思维的体育学质性研究想象力生成经验与反思

杨海晨, 林志义

( 福建师范大学 )

     当前,多数体育学质性研究因开放性不足而导致在想象力上乏善可陈,主要表现为用预设代替经验、机械地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方式不变通、研究结论反复“炒剩饭”等。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参考扎根理论强调的经验—常识—文献之间的张力,将体育事件置于其发生的动态结构性情境下,采用近端、远端及反面比较策略,打开控制,对意外浮现的经验材料予以足够的重视;灵活对待实质性文献、形式文献及跨领域文献,随时将所获得的经验材料与各类文献展开比较;通过“资料—归纳—演绎”的连续性溯因比较,定位可能的创新点;拉大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对话距离,从而形成具有想象力的研究结论。

体育科学实验研究如何确定适宜的样本量

彭凡,张力为, 周财亮   

( 北京体育大学 

     多大的样本量才是适宜的样本量?样本量与研究质量有何关联?这些问题始终是实验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设计或评价研究质量时关注的问题。对4种有代表性的中文体育科技期刊于2020—2021年发表的105篇实验研究论文(共含111项实验)进行分析,归纳存在的样本量问题,讨论样本量对提高实验研究的统计功效、降低Ⅰ型错误发生的概率、准确估计效果量以及对提高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的意义。提出在体育科学实验研究中确定适宜样本量的建议:根据研究假设、研究性质、研究设计、样本的易得性等确定样本量;在研究计划、研究报告以及投稿论文中明确描述样本量的测算依据,明确描述测试的样本量、实际的样本量等。

问卷是否有效——基于 2010—2020 年 CSSCI 收录体育期刊文献的系统分析

柯友枝,孙建刚,李博,刘阳

(上海体育学院;皖西学院;南通大学;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

      问卷调查法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问卷效度是评价调查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2020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的9本体育类期刊中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问卷调查法效度检验现状。结果显示:在1375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文献中,有701篇文献(51%)进行了效度检验,其余674篇(49%)未对调查问卷的效度进行报告或说明;对问卷效度测评类型明确说明的文献有547篇(39.8%),无明确说明的有828篇(60.2%);存在结构效度检验缺乏规范性、内容效度检验缺乏严谨性、误用引入问卷的效度等问题。提出问卷调查法中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检验的优化建议与应用流程,以提升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中国奥运冠军临场表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胡海旭,毕晓婷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心理特征是影响运动员临场表现的关键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并将机器学习算法与经验知识相结合,对影响140名中国奥运冠军临场表现的远因进行综合分析发现,68.6%的奥运冠军在夺冠时正常表现,27.8%的奥运冠军须以超常或极为超常表现夺冠,另有3.6%的奥运冠军虽表现失常亦夺冠,且男女皆如此。引起上述临场表现差异的远因主要有:不同项群临场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与兴奋特点;受教育有利于形成运动智能与改变认知方式,受教育程度越高临场表现越好;参加国际大赛有利于积累大赛经验并转化为比赛能力,5次是一个转折点,但存在项群差异;教练员团队帮助运动员提升临场表现中的心理韧性,进而支持更好的临场表现。

100m跑精英运动员专长领域的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特征:一项ERP研究

朱瑜,朱琪琪,许翀,刘湘,

袁宏,王进,郭立亚  

西南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

西南大学;浙江大学

      目的  基于100m跑起跑听觉专项认知加工任务,探讨精英运动员专长领域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征,分析精英运动员和普通人大脑皮层活动的差异。方法  采用ERP技术和感知-认知范式,采集被试对100m起跑三阶段听觉信号探测的ERP特征。结果  ①在“各就位”和“预备”阶段,精英运动员组的P2、P3、N1振幅显著低于普通组;②在起跑鸣枪阶段,精英运动员组的P2振幅显著高于普通组;③精英运动员组在次要刺激阶段(“各就位”和“预备”阶段),额顶网络活动显著减少,在起跑鸣枪阶段,额顶网络活动显著增强。结论  ①精英运动员的听觉认知加工自动化体现出无意识特征,加工过程很少或根本不消耗意识资源,普通人的意识加工更多;②支持当前认知加工自动化理论中的渐进观,即不存在一个绝对自动化的阶段,受控加工也参与自动化加工的启动阶段,精英运动员在处理认知信号时会基于认知任务差异,在受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之间进行转换;③精英运动员认知加工自动化还呈现出半球专属特有启动(hemisphere-specific priming)特征,左半球涉及意识的言语控制活动受到抑制和减少,同时涉及动作技能表现的右半球活动显著增强。

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肩扑搂下肢运动模型及其肌力对撞击力量的影响

宋校能,徐辉,吴贻刚

江南大学;上海体育学院

      目的  建立肩扑搂下肢运动模型,分析其肌群运动特征,为技术学习和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提高技术水平和防守能力。方法  采用力量测试仪、测力台、肌电、Vicon等系统测试18名女子橄榄球运动员肩扑搂生物力学指标,运用OpenSim Static Optimization(OSO)软件建立下肢运动模型。结果   ①肩扑搂撞击平均力量为体质量的0.86~1.25倍;②同一体位肩扑搂下肢肌群肌力左右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不同体位下肢同侧同名肌群平均肌力:正架肩扑搂右侧股四头肌高位与低位、左侧股四头肌高位与中位、左右侧腓肠肌高位与中低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④肩扑搂下肢肌群肌力与肩扑搂撞击力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①肩扑搂蹬伸以髋关节臀大肌、优势侧膝关节股四头肌和非优势侧踝关节腓肠肌为主左右侧平衡发力。②在肩扑搂技术中下肢优势侧踝关节是运动链中的薄弱环节,优势侧踝关节腓肠肌收缩力量平均为体质量的0.26~1.45倍,最大为体质量的1.20~3.08倍,是下肢运动肌肉链中的薄弱肌群。

运动表现分析:过去、现在与未来

易清,黎涌明,张铭鑫,崔一雄,刘天彪,张绍良,龚炳南,黄展煜,周长敬,Miguel Ángel Gómez Ruano,Daniel Memmert,Peter O'Donoghue,刘鸿优

(大连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匠体(北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马德里理工大学;科隆体育大学;卡迪夫城市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对运动表现分析的发展历程、现状、未来进行研究发现,运动表现分析起源于标记分析,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实践与研究完成了由方法向方法论的转型,进入21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运动科学(Sports Science)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在运动表现分析实践中采用定性、定量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人的运动”进行直接描述和分析,分析手段主要包括标记分析和移动分析,通常需要从方法和学科2个层面来理解其定义。技术和战术表现评估、信效度分析、负荷监控以及学科交叉研究是近年来运动表现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运动表现分析相关专业的设立以及运动表现分析师这一新职业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当前,运动表现分析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人才培养和学科影响力等方面还面临挑战,未来其理论体系将趋向完善,向分析智能化、服务对象大众化和人才培养专业化等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的前沿进展、困境反思与优化策略

苏宴锋,赵生辉,李文浩,

张文栋,张铭鑫

(上海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领域的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与困境进行系统梳理与反思。发现当前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促进运动训练与监控系统化、竞技能力与参赛策略分析可视化、心理训练与监控精细化、运动损伤与防治科学化等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困境: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的科技基础与制度支撑薄弱;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存在身体“主体地位”被剥离的伦理风险;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的信息安全问题显现;人工智能提升运动表现的法律支持缺失。基于理论认知与技术研发层面提出优化策略:强化制度与法律支撑,重视伦理与信息安全,构建人工智能“体育化”的理论支撑与政策环境;夯实科技创新基础,融合科技创新技术,突破科技创新壁垒,激活人工智能“体育化”的创新驱动。 



往期目次: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总目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7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目次、摘要及全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公众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官网


网址1: 

网址2:

微信: stxb1959

电话: 021-65506286

邮箱: xb@sus.edu.cn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 200438

感谢您支持,欢迎您赐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