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现代回响 | 2016商务印书馆文史类图书巡礼(二)

2016-12-17 碎金书坊



近现代回响


 本期巡礼从2016年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室新书中为大家精选十二种近现代史方面的图书。其中既有经典,也有反映研究新动向的佳作。


2016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巡礼 (二):近现代回响

1.《宗教改革史》(上下卷) 托马斯·马丁·林赛

2.《查理十二传》 伏尔泰

3.《路易十五时代简史》  伏尔泰

4.《彼得大帝在位时期的俄罗斯帝国史》  伏尔泰

5.《法布尔传》勒格罗

6.《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特伦斯·鲍尔 理查德·贝拉米 主编

7.《德国天才》彼得·沃森

8.《西方儿童史》 艾格勒·贝奇 等

9.《19—20世纪的法国史学思潮》 克里斯蒂昂·德拉克鲁瓦 等

10《当代日本人》 赖肖尔  詹森

11.《作为武器的图书》约翰·亨奇

12.《最后的乌托邦》塞缪尔·莫恩



汉译经典



1

宗教改革史

托马斯·马丁·林赛 著  孔祥民 刘林海 等译



历经20年翻译和校订,终以完整面貌呈现 


《宗教改革史》至今被西方史学界誉为宗教改革史的权威著作,也是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名著。林赛认为宗教改革不是与当时社会环境无关的突然爆发的运动,而是一场“肇始于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变化”的伟大的宗教运动。他主张研究宗教改革必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和宗教背景、路德派宗教改革、德意志以外的非路德派宗教改革、再洗礼派、索齐尼派和反三位一体思潮、反宗教改革。

该书上卷由商务印书馆在1992年出版。下卷在刘林海 、徐洋等译者的不懈努力下,于今年8月正式上市,历经二十年,终于以完整面貌呈现给读者。 现将上下卷合在一起,作为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十辑”的一种,重新出版。



托马斯·马丁·林赛       托马斯·马丁·林赛(1843一1914)是英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史专家,在西方史学界颇有影响。1869年在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任当地独立派教会的牧师。1872年起任莱斯马哈高神学院教会史教授,转而集中精力研究教会史。1900年出版《路德和德国的宗教改革》一书,引起史学界的瞩目。后来,他继续研究德国和西欧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多次为《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和《剑桥英国文学史》撰稿,最后完成巨著《宗教改革史》。

下卷主译者刘林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欧洲中古史、基督教史、史学史等教学研究。出版有《加尔文思想研究》。




2

查理十二传

伏尔泰 著 吴模信 吴煜幽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的传奇一生


查理十二(1682—1718),在瑞典历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在17世纪和18世纪之交,曾经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堪称一代天骄,与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争霸东欧。本书记述他如何在国难当头之际登基,力挽狂澜,接着挥师东进,进行北方战争,击败丹麦、俄国、萨克森和波兰。他1708年再度进攻俄国,兵败于普尔塔瓦后,避往土耳其。之后他殚精竭虑,力图东山再起。1718年他进攻挪威时阵亡。伏尔泰集多种资料写成此书,其与《路易十四时代》及《风俗论》被史家列为伏尔泰的三大历史名著。



伏尔泰

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在历史领域也著作颇丰。《风俗论》《路易十四时代》与《查理十二传》被称为他的三大历史著作,均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三本经典和以下两本伏尔泰历史著作,都是吴模信先生翻译或参与翻译的。吴先生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他长期从事法语教学工作,另译有《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下卷)、《天主教史》等众多学术经典。吴模信先生译文通顺而有文采,词句风格较为古雅,非常符合原书作者及时代风格。





这时敌军火枪齐射,弹如雹下。国王以前从没见过火枪实弹射击,问身边的参将斯图尔特这细微嘘嘘声是怎么回事。参将对他说:“这是朝你射击的步枪子弹发出的声响。”国王说:“好啊,以后这就是我的音乐嘛。”就在这时,这位解释火枪齐射的参将肩上中了一枪。

——伏尔泰《查理十二传》




3

路易十五时代简史

伏尔泰 著 吴模信 译




法国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和它的国王


路易十五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贬者谤其慵懒无能,纵情声色,丧土辱国,民穷财尽,王权衰落。赞者则称之为“受爱戴的国王”,伏尔泰与1745年任宫廷史官后,利用职务之便写成此书。该书对路易十五在位期间,法国宫廷内部的斗争,宫廷与巴黎高等法院的较量,法国的经济、文化、宗教情况、法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法国的对外战争等等有比较详细的记述。这是他治史及为人传记的特点,把人物置于时代范围内加以评述,兼论其他领域。


     


4

彼得大帝在位时期的俄罗斯帝国史

伏尔泰 著 吴模信 译




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


俄罗斯的历任沙皇中只有两位被冠以“大帝”的称号,那就是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于俄罗斯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影响深远。正是由于他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后来的俄罗斯帝国得以纳入了欧洲发达文明的体系,得以与欧洲列国相提并论,促成了俄罗斯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到来。


新书坊 | 伏尔泰:普尔塔瓦之战——地球上幅员最辽阔帝国的至福




他住在德普特福的大船坞附近,除了学习之外,从不驰心旁骛。……从伦敦到俄罗斯都一直跟随他左右的船长和工程师帕里说,从铸造大炮一直到编制绳索,没有一门技艺他不进行观察;他一旦身在车间工场,没有一种技艺他不亲自动手试试。——伏尔泰



更多伏尔泰著作,请关注:


伏尔泰三大历史著作


汉译名著 | 伏尔泰的三大历史著作



史学新声




5

法布尔传

乔治-维克托·勒格罗 著
杨金平 马雪琨 乔雪梅 邢克超 译



于细微中见宏大


如果你喜欢《昆虫记》,不妨也品读一下法布尔的人生。作为他的门生和挚友,乔治-维克托•勒格罗所著的《法布尔传》凭借大量的一手资料和作者对传主丰富而全面的认识,为我们精心刻画了这位孤独、寂寞、屡遭非议的科学文艺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1823一1915)的真实生活。法布尔生前亲自为此书作序,认为“是我能期望看到的(关于我的生平)最清晰、最生动和最完整的表述”。

《法布尔传》作者勒格罗博士是法布尔忠实的门生兼挚友,曾长期陪伴法布尔至其生命最后时光。法布尔在序中写到:“所以(勒格罗)就在我身旁复原了我曾经长期注视的那个世界,把我的方法、思想以及全部著作和发现压缩在一部感人的传略中,准确地表现出来。”




“赚钱致富,不断地积蓄财富以买赎自由之身,最终获得可以任意支配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喜爱的工作中去,成为他萦绕心头的愿望,始终如一的牵挂,没有改变的追求。……经过四十年极为艰难的奋斗,他终于抵达宁静的港湾,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勒格罗《法布尔传》




6


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特伦斯·鲍尔 理查德·贝拉米 主编

任军锋 徐卫翔 译




20世纪政治思想百科全书


20世纪见证了人类政治发展的巨变。从最激进的到最保守的,各种政治思潮在这个世纪登上舞台。本书便是对这些政治思潮的全面考察,既包括了旧有思想的新发展,也有20世纪诞生的全新思想,更涵盖了大量非主流非西方的政治思想,将20世纪人类对政治所作的全部思考与研究尽收眼底。


新书坊 |《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编译所 | 程亚文:“幸福共同性”的建构与瓦解 (评《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新书坊 | 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滥觞与终结

新书坊 | 为何非西方世界没有产生西方式的政治哲学大作



特伦斯·鲍尔

特伦斯·鲍尔(Terence Ball),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政治科学教授。长期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并曾任牛津大学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教授。鲍尔教授曾主编“剑桥原典系列”中的《詹姆斯·密尔政治著作选》、《联邦党人文集》和《托马斯·杰弗逊文集》(与乔伊斯·阿佩尔比合编),著有《转换政治话语》、《重估政治理论》、《卢梭的幽灵:一部小说》等。

译者任军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从事政治学理论,美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徐卫翔,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法国哲学、基督教哲学、政治哲学等领域的研究



无论如何我们不想鼓吹一种辉格派的对20世纪政治思想的描述。实际上,几乎很少有人会认为20世纪或20世纪的政治思想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历史。恰恰相反,20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的世纪。恰如托洛茨基所言“任何渴望安居乐业的人要是生活在20世纪那可是倒大霉了。”——《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7

德国天才

彼得·沃森 著 张弢 孟钟捷 等译





一封“写给日耳曼知识分子长达850页的情书”


自18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在各领域都涌现出灿若星辰的天才人物,在思想、科技和艺术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德国天才》是一封“写给日耳曼知识分子的长篇情书”,作者彼得 · 沃森探究的是:德国的科学文化为何能蓬勃发展,又怎样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持续影响着我们的世界……


新书坊 | 影响世界的天才智慧 ——《德国天才》中文版问世

新书坊 | 天才的预言家——海德格尔
新书坊 | 德国天才:德意志与第三次文艺复兴
新书坊 | 两位德国天才的交锋:弗里德里希二世与塞巴斯蒂安·巴赫


彼得·沃森

彼得·沃森(Peter Watson,1943-),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记者,曾就读于杜伦大学、伦敦大学和罗马大学,先后担任《今日种族》等多家杂志的主编和副主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报刊的记者和撰稿人。1997年起任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著述颇丰,代表作有《20世纪思想史》《卡拉瓦乔的阴谋》《心理战:心理学的军事用途与滥用》《德国天才》等。

译者张弢,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德国史研究。译有《脚注趣史》,获得2014年翻译奖。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德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译有《非自由主义的失败》等。




我想在这里指出,从18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经历了第三次古代的复兴,它引起了一场艺术与科学的繁荣,激发了无与伦比的哲学复兴。由此推动了新的美学理论中的一场波澜,音乐史中最伟大的名人全都属于德意志。……一种对于学问的全新观念在德意志境内演化了出来,从根本上塑造了现代世界。此时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文学类型和探究的新形式,而语文学再次成为了核心。考古学经历了它的英雄时代。第三次文艺复兴毫无疑问是属于德意志的。

——彼得·沃森




8

西方儿童史

艾格勒•贝奇 多米尼克•朱利亚 著

申华明 卞晓平 译 



一部关于儿童问题的百科通史


《西方儿童史》是一部以儿童研究为主题的论著,按时间顺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从古代到17世纪,下卷自18世纪迄今。一方面,全书从不同时期社会对儿童的不同定义及态度、年龄段划分的变化、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儿童的社会角色、儿童礼仪、家庭环境、学习规划、活动场所等角度,建构出完整的儿童史框架;另一方面,又以细节丰富、论证翔实的专题史形式,研究现代弃儿、儿童务工、残疾儿童等问题,深化了对西方儿童史重要主题的思考。


新书坊 | 《西方儿童史》

新书坊 |“可爱孩子"的“天性堕落”

新书坊 | 母与子



艾格勒·贝奇

艾格勒•贝奇,意大利作家、教育家,教育学与教育学史教授,曾任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哲学系主任。

多米尼克•朱利亚,法国历史学家,曾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偏重于旧制度和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历史、宗教和历史教育。




“儿童”是一个18世纪末才建构起来的观念,在那之前,人们并不将儿童与成人区别对待。

——菲利普·阿里耶斯




9


19—20世纪法国史学思潮

克里斯蒂昂·德拉克鲁瓦、弗朗索瓦·多斯、帕特里克·加西亚 等著

顾杭、吕一民、高毅 译




法国近百年史学发展轨迹


《19—20世纪法国史学思潮》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克里斯蒂昂·德拉克鲁瓦、弗朗索瓦·多斯、帕特里克·加西亚等人就19和20世纪法国史学发展的情况所写的一部通论性的著作。作者在书中系统地讨论了年鉴学派的成长、兴盛,以及年鉴学派之后史学的新进展,同时也详细介绍了年鉴学派之外法国诸多历史流派的情况。读罢全书,法国史学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所走过的道路将清晰跃然眼前。


新书坊 | 列维-斯特劳斯“无意识”诘责历史学

新书坊 | 布罗代尔“长时段”回应人类学




近些年来,历史学开始反省自身 , 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我庆祝或是自我纪念,而是为了思索历史学家这一职业的基本概念和实践,并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反思层面,这种反思促使身为历史解读者的作者更好地理解历史研究的意义。——德拉克鲁瓦





10

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增订本)

埃德温·赖肖尔  马里厄斯·詹森 著 

陈文寿 译  




欧美学者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代表著作

赖肖尔的《当代日本人》可以说是《菊与刀》外,欧美学者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代表著作。本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发掘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其在各个领域的体现和渗透以及其对日本历史进程的影响,侧重日本的当代社会、政治制度、企业组织以及日益重要的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对日本的观察比较全面、公允,也比较客观。

增订版由美国历史学家、日本史名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马里厄斯·B.詹森补写了结论性章节,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震撼日本的各种变化,并对其他章节略作修改。同时,他还在阅读书目中增加两个段落,以说明关于日本问题的论著是如何因应新形势而变化的。



埃德温·赖肖尔

埃德温·赖肖尔(1910—1990),美国历史学家和外交家。生于日本东京。二战前后均在哈佛大学任教,并与费正清一起开设东亚文明、日本语言和历史课程。1961—1966年任美国驻日大使,是美国公认的日本问题专家。1973年创办哈佛大学日本研究所,1985年该所理名为“埃德温·赖肖尔日本研究所”以为纪念。著有《日本人》《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与费正清合著)、《中国:传统与变革》(与费正清合著)等。

马里厄斯·B.詹森(1922—2000),美国历史学家,日本史名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译者陈文寿,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北亚区域史、华侨华人研究、台湾研究。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兼院长助理、台湾文史研究所所长。并担任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些迈着坚定步伐,秩序井然地奔向目的地的庞大人群外貌相似,衣着相同。这似乎是等待着我们一切人的机器人般的未来景象。然而,如果人们能够透过语言障碍的帷幕,而加以密切观察的话,人们就可以看到,这种未来的某些模式可能是拥挤的、雷同的,但它不失为一个生机勃勃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人和人类的未来。——赖肖尔




11

作为武器的图书

约翰.B·亨奇 著  蓝胤淇 译




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宣传、出版与较量


本书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向读者展现了二战时期美国政府如何与出版人进行合作、克服重重困难而成功实现其以全球图书市场为目标的图书计划。《作为武器的图书》犹如一部二战以来的世界图书史,让读者对战后地缘政治格局,尤其是图书市场格局的形成有了颠覆性认识。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后都会真切感受到图书出版对于一个国家的全球影响力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约翰·B.亨奇

约翰•B.亨奇,曾任美国古玩协会收藏项目部副总裁,图书收藏家,联合主编有《美国早期的新闻、美国革命、出版与社会》。

图书不可能被烈火消灭。人死了,但图书永远不会死去。永远没有人也没有武力能够将思想关进集中营。没有人也没有武力可以从世界夺走图书,图书中包含着人类针对暴政永恒的反抗。在这场战争中,图书是武器。

——富兰克林·D.罗斯福,《作为武器的图书》

 



12

最后的乌托邦

塞缪尔·莫恩  著

汪少卿 陶力行 译



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人权史著作


塞缪尔•莫恩的《最后的乌托邦》是对20世纪人权史的重大贡献,是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人权史著作。它对“人权”的起源做出了透彻的解释,阐明了人权观念如何登上历史舞台这一问题,并对人权在当今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不确定的未来做出了有益的追问。

对一些人来说,人权的理念必需追溯西方文明的源头,或至少是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抑或二战后问世的《世界人权宣言》。然而,在重新审视了充满戏剧色彩的人类道德史之后,《最后的乌托邦》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人权是在1968年之后才开始作为正义的诉求对民众产生影响的。无论是在东欧还是西欧,北美抑或拉美,作为某种社会行动主义与政治辞令的人权,在短短几年内便穿过联合国的走廊来到了世界的最前沿。

莫恩认为,正是在早期政治乌托邦的幻灭之后,人权才得以实现其当下的成就。当国际法逐渐代替人民斗争和流血冲突之时,个体权利的道德观也将取代政治幻想。但是,当“人权”超越人类希望的标语而进入充满纷争的政治议程时,我们必须持有更为警惕和审慎的态度。



塞缪尔·莫恩

塞缪尔•莫恩,哈佛大学法学与历史学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詹姆斯•布赖斯讲座教授,于2000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和哈佛大学法律博士。主要研究欧洲现代思想史,偏重政治与法律思想、史学理论和犹太研究,近年来关注人权的历史研究。2008年获古根海姆奖金。参与编辑《人文》《现代思想史》等学术杂志。著有《他者的起源》《辩论大屠杀》《最后的乌托邦》等。



欢迎关注 2016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年终回顾


古典与中世纪之声


古典与中世纪之声 | 2016商务印书馆文史类图书巡礼(一)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往期回顾

新书坊 | 侯树栋:弗朗索瓦·冈绍夫的“封建主义”概念

新书坊 | 《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增订本)面世

古典与中世纪之声 | 2016商务印书馆文史类图书巡礼(一)

汉译名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迄今所出最全书单

新书坊 | 《汉学书评》:书评非小事

新书坊 | 布罗代尔“长时段”回应人类学

新书坊 | 马克垚:冈绍夫与《何为封建主义》

重磅新书 | 弗朗索瓦•冈绍夫《何为封建主义》中译本面世

编译所 | 程亚文:“幸福共同性”的建构与瓦解 (评《剑桥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
新书坊 |《法布尔传》:“他使我们在细微之中见到宏大”编译所 | 郭小凌:古典学家眼里的现代西方民主新书坊 | 德国天才:德意志与第三次文艺复兴

月度新书 | 2016年11月·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新书(文史类)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谢谢观赏


碎金书坊

钱锺书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笔记题为“碎金”,意在“辑零碎而显真知”。“碎金书坊”为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宣传公共号。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送上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文史类新书书讯书摘,也将一一请出深藏在经典好书背后的作者、译者、责编,与读者共话那些令人无比着迷的思想与发现。

碎金中自有真知,期待着与您的相遇。


微信号:cpclassic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