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坊 | 《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

碎金书坊 2023-05-18
新|书|坊

2021年20期


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回顾学术报国之路一位博通古今、融贯中西的史学名家的学术人生一位视学术为生命的学者独特的为人、为学、为师之道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刘家和先生的口述传记。刘家和先生出生于1928年,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亲历山河破碎之痛,立下“学术报国”之志。辗转求学,先后考取江南大学、南京大学、辅仁大学,毕业留校,传道授业解惑,桃李满天下。1950年代中期到东北师范大学,进入“世界古代史教师进修班”,崭露头角,走上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之路。得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唐至中、陈垣、柴德赓、林志纯、白寿彝诸名师指点,学贯中西,开辟古史研究新路径。融中国传统小学、目录学和考证等根柢之学与西方史学、语言学及哲学、逻辑学于一体,通过自觉的理论省思,中西互用互鉴,在比较中而成会通之学,卓然一代名师。

全书融生命史、学术史、思想史于一体,展示了一位博通古今、融贯中西的史学名家的人生成长之路,记录了一位年逾九旬,仍笔耕不辍,视学术为生命的学者独特的为人、为学、为师之道。  

——编辑推荐




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

中国记忆 · 学者口述史



刘家和  口述

全根先 蒋重跃  访问整理

2021年1月  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九十二年学术人生的自述,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中心组织采访整理成书。全书以年代为序,分“往事回忆”和“丽泽卮言”上下两篇,共十七部分,主要讲述了刘先生的家庭、求学、教学、科研活动及学术思考,辅以对家人、良师的回忆,展示了一代史学名家的人生成长之路、学术建树与学术思想,也以大历史中的个人视角,折射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
【作者简介】刘家和,1928年12月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在古代希腊史、古代印度史和中国先秦秦汉史、中外古代历史文化比较以及史学理论等领域皆有精深的研究。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并曾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北京史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世界史杂志》编委等。著有《史学、经学与思想》《古代中国与世界》《愚庵论史:刘家和自选集》等,主编《世界上古史》《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比较研究》等。【整理者简介】全根先,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资源建设总审校,研究馆员。蒋重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刘家和教授



目录

上篇  往事回忆

    一 童年时代    

    二 国难临头
    三 我的高中
    四 江南大学
    五 南京大学
    六 辅仁大学
    七 北京师大
    八 东北师大
    九 重回北京
    十 动荡年代
    十一 岗位转移
    十二 教学科研

下篇  丽泽卮言
    十三 关于历史的客观性
    十四 历史理性问题
    十五 关于历史比较研究
    十六 学术工作的基础问题
    十七 记忆与史

后记




精彩试读


学术工作的基础问题


关于学术工作的基础问题,我以前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对这个问题,我只是作为一个年长的学者和青年学者、朋友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只能说是贡献一孔之见,未必允当。

严格说来,个人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普遍的,那是原则,然而真正适用的方法还是个人的,就像每一件衣服都有领子、都有袖子什么的,可是穿着是否合体,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方法也是这样。真正适用于个人有效的方法,都是具体的,一定是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愿望逐步形成的。所以,首先我要说明这一点,不要认为一个方法就是框架,到处适用。我们从别人说的只能得到启发,如何量体裁衣,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裁剪出符合自己身体的衣服。这恐怕是讨论方法应该有的一个出发点。

那么,有没有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呢?当然,我只能结合个人的经验来讲。可是我的经验未必适合别人,我也跟同辈学者甚至不同学科的朋友交流过。如果从年轻时候说起,他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真正的基础问题。最初的基础还是需要的,而且要比较牢固,实际上这是很重要的。

从基础来看,结合我自己来讲,因为我年轻时候没有条件上正规学校,主要学古文、英语、数学。这三门学好以后,还是有好处的。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工具性的。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好的办法是,能从最基础的东西学出兴趣来。如果能在这个阶段把基础打好,还是很有帮助的。

这个阶段还有其他课,像历史、地理、自然这些,中学里面有物理、化学等。大概到了高中时期,就可以发现有的同学是偏科的。我有一个朋友,他很有成就。他考高中,报考清华中学,国文100 分,英文99 分,数学是0 分。当时,校长面对录取不录取他这个问题很是为难,因为数学是0分。后来校长说,录取他。结果这位朋友成为有名的历史学家,谁呢?齐世荣。他的国文与英文,到底哪个100 分,哪个99 分,具体我记不清了,反正是这个情况,数学是0 分。有的课成绩很突出,某些方面有缺陷。也有高中同班同学,每门课都好,很均匀发展,他当然能考取好的大学,但是没有一门非常优秀。我身边这样的朋友也不少,大学考取很好的学校,结果终身创造性成就不多,甚至“泯然众人矣”。

我看到有这样两种类型的人。齐世荣先生是一种类型,明显偏科;还有一种类型,各科比较均匀。齐先生是抗战期间考的清华中学。清华中学英文和国文要求都很高。齐先生的父亲是留学生。这个可能对他有影响。吴晗先生也是我们史学界前辈,据说他考大学时,数学分也很低,别的科高分,是这么被录取的。不知道我属于哪种类型。我大概也是有偏向的,偏文科。我对数学有兴趣,可是物理、化学不行,搞不了理科,是有缺陷的。顺便说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是分科好还是不分科好?恐怕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德国有一所中学,中文应该怎么翻译?Gymnasium。马克思上的就是Gymnasium,文理中学。这个学校希腊文和拉丁文都要求很高,当然,马克思数学很好。所以,其实人才是不拘一格的。

有一次,教育部讨论职业高中、职业大学考试怎么出题问题。那次会议我也去了,找了一些文科、工科的老师去。一起开会的也有一些文科老师,他们说,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这么懒啊?我听一些理工科老师说,觉得对学生是放纵了。但是,我觉得没有那么放纵,课下该打球就打球,该休息就休息,没觉得懒到那个样子。可能是我们的课程安排太面面俱到,而且不分轻重,就是这样造成的。所以,学习还有个主科与副科的差别问题,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作为一个学者,从学生开始到成为学者这个过程中,要想多方面齐头并进可能很困难。所以,这里有个自我设计问题,主要做什么,其他只要能跟得上就行。大概中学时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我上大学以后,当然也分了系、分学科了。其实,我很早就发现,历史学是跨学科的,当时不叫跨学科,不知道inter disciplinary。但是,我知道历史学包括很多东西。我当时为什么考历史系?因为我也是多方面有兴趣,我对中文、历史都有兴趣,对很多东西有兴趣。我对先秦诸子有兴趣,对“五经”里的问题有兴趣,对文学也有兴趣,甚至对诗词都有兴趣,对地理学都有兴趣。那么,报考什么呢?假如学历史的话,我觉得里边都有了。这样,我就报考了江南大学史地系。我在朦胧中觉得学历史可以包含一切。

我为什么知道这个?因为上大学以前,我读过《史记》和《汉书》,知道《史记》的“八书”、《汉书》的“十志”,都是专门学术。尤其《汉书·叙传》的最后一段,讲史学是无所不包。原文是这样的:

凡《汉书》,叙帝皇。列官司,建侯王。准天地,统阴阳。阐元极,步三光。分州域,物土疆。穷人理,该万方。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函雅故,通古今。正文字,惟学林。

这些我在中学时期就知道。那么,我在大学读的是史地系,以历史为主。也正因为我兴趣广泛,对很多学科有兴趣,所以我上大学时,才会疯狂地学了那么多课,特别是一年级、二年级时候,我觉得这些课都跟历史有关。

我为什么学微积分?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兴趣。我从学几何开始,就对数学有兴趣,我觉得数学跟逻辑关系很密切。要学好历史,必须要懂哲学、懂逻辑学。虽然我数学不行,但是我可以用数学方法、逻辑方法来理解一些问题。我在读大一时,大概思想中就模模糊糊地有了知识结构问题。我也知道博与专的问题。孟子不是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这是由博而约,由博而精。你哪一点不懂,将来都不行。我从上大学开始,就养成了要不断扩大自己视野的习惯。

——节选自本书第十六 《学术工作的基础问题》





相关往期回顾

新书坊 | 《丽泽论史集》

新书坊 | 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新书坊 | 缪钺《冰茧庵文史丛稿》:清通简要,善推余波

新书坊 | 《一生一事 :顾方舟口述史》


文案 | 郑殿华
  微信编辑 | 张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更多精彩,扫码关注“碎金书坊”豆瓣小站:"碎金书坊"(cpclassics)https://www.douban.com/people/231899450/






点击“阅读原文”,把好书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