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坊 | 缪钺《冰茧庵文史丛稿》:清通简要,善推余波

碎金书坊 2023-05-18

新|书|坊

2020年07期





《冰茧庵文史丛稿》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缪钺 

页码:415

装帧:平装

定价:49.00元

出版日期:2019-7


封面设计:李杨桦



内容简介:

缪钺先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治学有文史兼通之特色,善于将思想史与文学史的考察相结合。本书荟萃了缪钺先生的经典论文,如其魏晋史研究方面的力作《清谈与魏晋政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等,以及古典文学方面的代表性文章《论词》《论李义山诗》等,全面展现了缪钺先生的研究特色与成果。 




作者简介:

缪钺(1904—1995),字彦威,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史家,曾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等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的顾问。著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诗词散论》《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灵谿词说》(合著)等著作。 





目 



《诗》三百篇纂辑考《吕氏春秋》撰著考陈寿评传清谈与魏晋政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  《文选》赋笺北朝之鲜卑语论词论李义山诗论宋诗论李清照词史达祖评传元遗山年谱汇纂王静安与叔本华评贺麟译斯宾诺莎《致知篇》——兼论翻译


精彩试读

……清谈思想虽崇老、庄,而亦兼融儒学,故并不轻视政治,且有其政治上之新见解及其理想的政治家之新型,即在能以超世之怀建济世之业。魏晋两代政治,受清谈之影响自成形态,且多变化。盖此二百年中清谈名士因其才性之殊,环境之异,故在政治上有不同之反映。正始名士,多热心政治,思建事功。当时理论,认为清谈重识,而事功即识之所表见,故清谈家而经纶世务,正本末一贯之道。竹林名士特重《庄子》,多山林隐逸之思,其政治思想较为消极。然竹林名士如嵇康、阮籍,并非不关怀世务,惟因处境艰难,是以嵇康以反对司马氏而被害,阮籍故为放旷以自全。西晋名士承阮籍之流风,无其心而效其迹,加以时政纵弛,朝局多变,故身居高位,而宅心事外,名利双收,自谋甚巧,遂成王衍之清谈误国。东晋承西晋亡国之余,重建新邦,颇有人主张以严厉之法治矫宽弛之积弊者。然东晋时清谈风气犹盛,其势仍可左右政治,故行严厉之政者每遇阻碍,惟有清谈名士而具政治才者,始能适应环境,有所建树,王导、谢安遂为首选。而谢安既善玄言,并能济世,有胆识,有方略,以夷旷之怀,处危难之事,卒能安内攘外,号称贤相,清谈派理想之政治家至此始实现。本文主旨,大致如斯,非加清谈以谴责,亦非为清谈作辩护,仅就历史事实加以阐释而已。

——摘自《清谈与魏晋政治》



英国安诺德谓“一时代最完美确切之解释,须向其时之诗中求之,因诗之为物,乃人类心力之精华所构成也。”反之,欲对某时代之诗得完美确切之了解,亦须研究其时代之特殊精神,盖各时代人心力活动之情形不同,故其表现于诗者风格意味亦异也。宋代国势之盛,远不及唐,外患频仍,仅谋自守,而因重用文人故,国内清晏,鲜悍将骄兵跋扈之祸,是以其时人心,静弱而不雄强,向内收敛而不向外扩发,喜深微而不喜广阔。宋人审美观念亦盛,然又与六朝不同。六朝之美如春华,宋代之美如秋叶;六朝之美在声容,宋代之美在意态;六朝之美为繁丽丰腴,宋代之美为精细澄澈。总之,宋代承唐之后,如大江之水,潴而为湖,由动而变为静,由浑灏而变为澄清,由惊涛汹涌而变为清波容与。此皆宋人心理情趣之种种特点也。此种种特点,在宋人之理学、古文、词、书法、绘画,以至于印书,皆可征验。由理学,可以见宋人思想之精微,向内收敛;由词,可以见宋人心情之婉约幽隽;由古文及书法,可以见宋人所好之美在意态而不在形貌,贵澄洁而不贵华丽。明乎此,吾人对宋诗种种特点,更可深一层之了解。宋诗之情思深微而不壮阔,其气力收敛而不发扬,其声响不贵宏亮而贵清冷,其词句不尚蕃艳而尚朴澹,其美不在容光而在意态,其味不重肥膿而重隽永,此皆与其时代之心情相合,出于自然。扬雄谓言为心声,而诗又言之菁英,一人之诗,足以见一人之心,而一时代之诗,亦足以见时代之心也。

——摘自《论宋诗》

 导  

存故美,蓄新质:缪钺先生学术生涯的四个时期

郑小容
在70年的学术生涯中,先生发表和出版了众多精妙绝伦的论文和专著,本书即遴选了15篇在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学术领域的代表作。研究范围不仅涵盖文史哲,而且纵跨古今,兼及西学,体现了先生做学问不立崖,力所能及无所不及的特征。书名“文史丛稿”,概言之也。惟其不立崖,先生才达到了他推崇备至的“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陈师道语)和“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学问高度和广度。此学问之要津,先生已渡,典范不远,更俟来者踵武继之。本书所选文章虽仅为先生学术作品一小部分,但写作时间起自20世纪30年代先生青年时期,迄于20世纪80年代先生晚年时期,几乎与先生学术生涯相始终,呈现了先生学术生涯各时期之豹斑,可资读者寻声索径,进一步了解先生学术研究之全貌。



至于先生的研究方法,关乎人物,最推崇者莫过于传统的“知人论世”。无论是为人物撰写年谱、评传、传记,还是作品鉴赏,均是如此。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此方法至今依然是了解历史人物及解读文学作品最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章学诚《校雠通义·序》)亦是先生常用并擅长的方法。此方法原本出于校雠学,然推及史学研究,无所不益,不可或缺。先生将其应用于文学史和历史研究中,由穷搜史料,考证钩沉,而至探明源流,揭示趋势,故多所创获,在在发覆。在有关文学的论文中,先生还采用了其他的研究方法,如文史互证、比较研究、发生学等等,只论适合与否,没有预设藩篱。在史学、文献学和语言学论文中,先生既采用了朴学的考据,也采用了现代的研究方法。考证与卓识交相辉映,中学和西学互鉴互补。

先生行文特色亦有可陈者。先生之名重于学林,除知识渊博,识见闳远之外,还有罕见的写作才华。读先生的文章,可立刻感到扑面而来的才气。先生的文章文字洗练,要言不烦,字斟句酌,惜墨如金,从头至尾,没有多余的话。南朝人崇尚“清通简要”,先生的文章堪称典范。

善推余波亦是先生所擅胜场。在先生诸多文章结尾处,往往有令人意外的精彩伸论,不比正文价值低。不少至今都是绝响的文字,都出自这些余波当中。如《论词》结尾时言及人心与词心天然相通:“生而具精美要眇之情感者,自能与词相悦以解,视为安心立命之地。而此种灵思美感,如再加以深厚之修养,施于为人及治学方面,亦均有卓异之造诣。……词为人心物象之一种表现,而达于美与善之一种途径。”《王静安与叔本华》结尾时论述外来哲学影响中国学术的益处:“凡学术思想之能开新境而扬光辉者,多赖他山攻错之益。有佛学之输入,而后有宋明新儒学之产生。晚清西学东渐,其仪态万方,又远过于印度佛说,蜕故变新,势不容已。王静安智力澄明,思想颖锐,敏于承受,善于消化,居日本时,粗习西文,略窥西籍,而评论文学,已多新见,摆脱传统之束缚,能言时人之所不能言。”《评贺麟译斯宾诺莎〈致知篇〉》结尾时道出“体用一源,未可裁而为二”,并激赞西人追求真理而为至善的坚持,批评国人不重本性追求的陋习。凡此种种,都是不可多得的至理名言。故读先生文章不至最后一字,不能欣赏到全部妙处。

 (本文为节选)





谢谢观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商务学术中心文史室新书一览,点击封面查看资讯或文摘


往期精彩回顾


新书坊 |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新书坊 | 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新书坊 | 汤炳正:《屈赋新探》

新书坊 | 艾哈迈德·爱敏:《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新书坊 | 张涛:《来自异国的圣人:孔子在早期美国》 

新书坊 | 费尔南·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

新书坊 | 晏绍祥:《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新书坊 | 梅尔文·莱弗勒:《权力优势:杜鲁门政府、国家安全与冷战》

新书坊 | 雨宫健:《古希腊的经济与经济学》

新书坊 | 杜文玉:《狄仁杰传》

新书坊 | 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增订本)

新书坊 | 赵少峰:《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

新书坊 | 汉魏六朝文精选

新书坊 | A.A.瓦西列夫:《拜占庭帝国史》



编译所 | 布罗代尔:疾病为何总是卷土重来




刘北成、杨念群、倪玉珍、海青:莫娜·奥祖夫“革命·女性·文学”三部曲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碎金书坊”▼
把时间交给阅读


戳原文,把好书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