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坊 |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碎金文丛” )

碎金书坊 2023-05-18

新|书|坊

过去新文学的运动假如能与我们以清楚的借镜,则过去的运动不但奠定了新文学一切的基础,且留给后人一个应当如何做去的榜样,其意义乃更重大了。

——林庚

《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

丛  书:“碎金文丛”第四辑

作  者:潘酉堂 整理

开  本:32

装  帧:精装

定  价:25.00

新近发现的珍贵讲义

对新文学的“现场”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系林庚先生于1936年至1937年在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讲授新文学课程的授课讲义,原是著名学者罗根泽教授的旧藏,近年才被发现整理而为世人所知。讲义是对当时刚刚逝去的新文学的“现场”总结,简约而完整地记录了抗战之前新文学的发展样貌,堪称中国新文学二十年的即时反思录。这部完成于八十年前的讲义,也凸显了林庚先生作为一位文学研究者和现代诗人的双重视角,提供了一系列原生态的文学图景,洋溢着弥足珍贵的新鲜气息和元气淋漓的现场感。

作者简介: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著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后执教于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著有《唐诗综论》《中国文学简史》《西游记漫话》,诗集《北平情歌》《春野与窗》等。


《中国新文学史略》作为诗人的写作启示我们思考:文学史判断是否需要艺术直觉?能否有一种诗意的文学史叙述?文学史的语言是否本身就应该具有文学的甚至诗意的美感?在文学史的诗意叙述方面,林庚的《中国新文学史略》无疑给今后的文学史写作树立了典范。《史略》在叙述语言层面值得我们关注之处正在其诗意化特征,在论及“新文学的狂热”的一段中,叙述语言尤其堪称诗性叙述的范例:“这些虽然在今日已被我们忘记,在当时却是使新文学的风气弥漫于全国的每个细胞。在这样渐渐的滋长中,混沌的呼声变为具体的,幼稚的作品变为成熟的,尤其在新文学运动中以最新的姿态出现的小说,也有长篇的小说出现了。而外来文学作品的介绍乃更充实了这些作品的内容,那时一片文坛上的朝气,使得每个人都感觉到新鲜的气息,生命的活跃,如春天的河水,知其必将奔流于海了。”这里体现着林庚的“生命文学史观”的最初流露。可以看出林庚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中的艺术感觉和审美风格都在这部元气淋漓的《史略》中见出端倪。

——孙玉石 吴晓东



目录

序言

前奏曲

启蒙运动

一、《新青年》与文学革命

二、文学革命的展开

Ⅰ 新旧之争

Ⅱ 新诗的尝试

Ⅲ 对于旧剧的攻击

三、《新潮》与五四运动

新文学的独立

一、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二、新文学运动的热狂

Ⅰ 出版界的勃兴

Ⅱ 长篇小说的出现

Ⅲ 外来影响的吸收

三、学衡派的复古

四、国故的整理

五、翻译的工作

六、《语丝》与《晨报副刊》

七、《甲寅周刊》

八、五卅惨案与创造社

九、《诗刊》

十、文学运动的被干涉

文学与革命

一、太阳社的活跃 

二、创造社的分散与文艺论战

I 新写实主义

II 语丝派

Ⅲ 文学研究会

Ⅳ 新月派

三、左翼作家联盟与文学研究会的胜利

四、九一八国难的影响

五、《现代杂志》

六、《论语》的风行

七、剧团公演与影坛

八、国防文学

九、文学研究会的分散

十、京派与海派




谢谢观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商务学术中心文史室新书一览,点击封面查看资讯或文摘




往期精彩回顾

编译所 | 陈志强:关于拜占庭帝国的一些基本概念

新书坊 | 《灾害与社会 1:灾害社会学导论》:来自灾害多发国家的讲述

编译所 | 罗伯斯庇尔:我与我心独在

纪念日|杨绛先生的自我阐述

巴士底日 | 汉译名著中的法国大革命

编译所 | 卡尔·贝克尔:不受欢迎的《独立宣言》

新书坊 | 《拜占庭帝国史》(陈志强)

编译所 | 戈登·伍德:1776年,美国革命中的政治思想创新

编译所 | 革命节日:对空虚的恐惧

编译所 | 王乃新:罗马政治家西塞罗

编译所 | “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新书坊 | 一部再现罗伯斯庇尔传奇人生的经典之作

编译所 | 明代书画交易中的赝品: 自愚与愚人

编译所 | 英国,朝气蓬勃的“耶路撒冷”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戳原文,把好书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