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坊 | 《锦绣流光:黄能馥口述史》

碎金书坊 2023-05-18

新|书|坊2019年01期

挑经拨纬二十载揭开织纹奥秘,寻根求本七千年厘清服饰源流。

《锦绣流光:黄能馥口述史》

作者:黄能馥口述/张倩彬、全根先访问整理

页码:200页

开本:16开

装  帧:平装

定  价:38.00元

装帧设计: 李杨桦


为衣冠古国寻觅服饰艺术发展轨迹的一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当代服饰艺术家黄能馥先生的口述自传,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中心历时四年采访整理成书。本书以年代为序,通过大历史中的个人视角,充分展现出20世纪中叶以来的社会变迁,并梳理出中国服饰、丝绸等领域的发展脉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一手史料。与此同时,本书充分表现出黄能馥先生在中国历代服饰、纹样等学术研究方面的建树与思考,辅以对沈从文、张仃、庞薰琹等良师益友的真切回忆,情深意长,引人入胜。

黄能馥绘画作品,《春江水暖》

作者简介:

黄能馥 (1927—2016),浙江义乌人。擅长染织艺术,被誉为“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三大专家之一。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毕业,1955年该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与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任染织系教授。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主编的《中国美术全集·印染织绣》获全国首届美术图书特别金奖、首届国家图书奖“最高荣誉奖”,与夫人陈娟娟合著的《中华文化通志·服饰志》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中华历代服饰艺术》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

2011年,黄能馥鉴定古代织绣文物

精彩试读:

恩师沈从文

我写第一本书,那是“文革”以前,叫《中国印染史话》,是吴晗的《历史小丛书》里面的一本,印了几十万本。当时一毛钱一本,挺便宜的。《历史小丛书》编委会找到学校来,叫我们学校写这方面的书。当时我是在《装饰》杂志,这样学校叫我写。因为第一次写书,我是在考古研究所的图书馆找了一些材料。当时日本人对这方面有很多研究,也出了好多书,研究中国的服装史什么的。日文本来我也不懂,但是他越深的书,用中文的资料特别多,所以我一般基本上能看懂。我从考古所收集很多材料以后,组织写这个稿子。写出来以后,就去请沈先生给我看一看,改一改。其中有一段,我写着“据说……”怎么、怎么的话,因为第一次写书,也不知道要有根有据的,就是“据说”。沈先生看到以后,用红笔在那个稿子上画了一个大问号,旁边写着“据谁说”。这是我第一次碰到,对我就教育非常深刻、非常深刻。以后就知道写历史不能随便、没有根据,你要么是什么书上什么根据,要么出土的什么东西是什么根据,没有根据的“据说”,在学术上是站不住脚的。沈先生在学术研究里头是很不客气的,就这稿子他画一个大问号,那么大的,用红笔画的,旁边写“据谁说”。那是让我一辈子记住的教育,所以后来不敢随便说的。

生活上他也特别简单。那时候住的房子小,他爱人也住不下,儿女都根本看不到。他儿子、女儿我都没有见过,她爱人我见过。早晨他去文联的宿舍他爱人的住处吃饭,中午他就用个小篮子带回来一点,在蜂窝煤炉里烤一烤,晚上就那么吃,就是特别简单。有钱他不是花在穿衣吃饭,穿衣服挺一般的,也不买新衣服,不买新鞋,他爱人也是这样子。都是买书,摆在书架上让人家来看,因为当时图书馆都是封闭的,所以国内一些工厂的美工都来找他。我们所以尊敬他,并不是说跟他生活上怎么来往,我们去也不买东西,没钱买,每次去他都给我们泡一碗茶,就是这样。我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去问他,也没地方问,只能问他。

黄能馥绘画作品,《王母千年蟠桃树》

有一次,我跟娟娟到他家里去,那是“文革”刚结束,他到社科院以前,工作很不顺,身体就不好,眼睛红斑出血,血压非常高,下不去。家里就他一个人,也没人管他。我们每个礼拜去只能看看他,也没有什么别的,当时看到他这个情况,我也挺灰心的。我们俩回家的时候,路上我跟娟娟说:“沈先生在社会上这样有名气的人,现在都这样子,我们将来还有什么奔头。”娟娟背着我,去告诉沈先生,结果沈先生一听就生气了:“你马上把黄能馥给我叫来。”这样我就去了。沈先生当时只有一小间房子,门也没有关,就有一张小桌子,一张单人床,一个书架,自己钉得挺高的一把椅子,蜂窝煤搁在门口。我去的时候,他是冲着墙躺着,门也没关。我就“沈先生、沈先生”叫了几声,他回过来朝我看了一看:“你来了。”过了半天,他说:“听说你不干了?”我一下心里冲动,就哭了。沈先生就说:“眼光要看远一些。”就跟我说这个。这个事情对我教育非常深,不光是他这句话,因为他平时的为人以及他的遭遇,一辈子教育着我,言教和身教。

(摘自《锦绣流光》第六章“我生命中的他们”)

1984年,陈娟娟与恩师沈从文一起工作

 目录

前言

自序

一 我的家

1.义乌印象

2.大家庭


二 求学路

1.从小学到初中

2.沦陷与辗转

3.考取西湖美专

4.大学生活

5.结识沈从文先生


三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1.全国丝绸艺人创作研究班

2.实习与拆装提花机

3.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

4.至敦煌莫高窟临摹服饰纹样

5.赴云南写生

6.我的第一本书

7.“浩劫”来了

8.复刊《装饰》杂志

9.定陵出土文物的保护与复制

10.筹建丝绸博物馆


四 继续办学

1.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2.北京现代实用美术学院


五 著书立说

1.《中国服装史》

2.《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大典》

3.《中华服饰艺术源流》

4.《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


六 我生命中的他们

1.家人

2.恩师

3.良师益友

4.得意门生


七 龙文化

1.缘起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

3.龙文化的发展

4.龙的艺术风格发展

5.十二章中的龙纹


八 中国服饰史

1.人类为什么要穿衣

2.中国服装的历史变革

3.怎样研究服装史论

4.创出中国服装的特色


九 丝绸的印染织绣

1.蚕的故事

2.丝绸的质感与中国人的性格

3.丝绸之路

4.古代与现代的丝织品

5.织机的发展

6.印染绣的源流

7.历代装饰纹样


十 结语


附录:衣冠古国之服饰神韵(黄能馥)

黄能馥年谱

编后记(全根先)

谢谢观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商务学术中心文史室新书一览,点击封面查看资讯或文摘


往期精彩回顾


编译所 | 潘光旦: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编译所 | 范丁梁:悬而未决的德国认同难题

编译所 | 布罗代尔如何看马克思

编译所 | 明克勒:皇帝纪念碑与“红胡子”归来的神话

编译所|滕固:艺术批评家苏东坡

编译所 |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

编译所 | 陈平原:诗心与童心 ——读《西游记漫话》
编译所 | 何其亮:黄陆之爱——法律、媒体、大众娱乐与20年代末的保守思潮

编译所|郭少棠:反思多元现代性

编译所|费孝通:为什么我们到瑶山去呢?

编译所 | 张旭鹏:小说何以表现历史——小说里的法国大革命

编译所|梅雪芹:英格兰景观中的历史

编译所 | 高岱:威廉·霍斯金斯与景观史研究

编译所 | 布罗代尔:一部关于地中海的伟大历史

编译所|潘酉堂:《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整理记

杨联陞致钱穆信:关于新亚书院与《朱子新学案》

陈志强:帝国历史的横向剖析


新书坊 | 圣徒与罪人:一部教宗史

新书坊 | 冈仓天心:《东洋的理想 :建构日本美术史》

新书坊 | 蒋力:《杨联陞别传》

新书坊 | 《一生一事 :顾方舟口述史》

新书坊 | 丸山真男:《现代政治的思想与行动》

新书坊 | 《多元现代性的反思:欧洲、中国及其他的阐释》

新书坊 | 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修订版)

新书坊 | W.G.霍斯金斯:《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刘北成、杨念群、倪玉珍、海青:莫娜·奥祖夫“革命·女性·文学”三部曲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碎金书坊”▼把时间交给阅读


戳原文,把好书带回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