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所|郭少棠:反思多元现代性
编|译|所
2018年09期
多元现代性的反思
地域主义和本土特色始终为文化的塑造提供重要的土壤。比较研究假设着孤立而单纯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演变是混杂而多元的。由此类推,本土社会经历的现代化历程是没法完全雷同的。它们蕴涵或展示出来的现代性也自然是无限的多元性。
反思多元现代性
郭少棠
当部分国家已踏入后现代历史阶段的时候,现代化或现代性的课题的探讨已有了新的转向。这个转向是当前第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当21世纪拉开序幕不久,“9·11”世贸大爆炸和伊拉克战争迫使人类做出反思:经济和军事强国的外交霸权主义能否带来世界和平?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所带动的“西化”和“现代化”浪潮,直接或间接把人类引入20世纪两次世界性战争的苦海,“9·11”世贸大爆炸和伊拉克战争的悲剧或多或少是建构20世纪新国际秩序过程中的阵痛。欧美国家所启动的现代化“鸿图大略”或由之而催生的现代性价值究竟应如何定位呢?这是当前第二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这都是新纪元人类必须具体反思的两大课题。
在全球化巨轮的滚动下,文化的移动和互动已愈来愈迅速和紧密。文化移动和互动的结果是文化的交汇或冲突。文化的本土化和全球化加深了文化移动和互动的复杂性,使原来已经纵横交错的文化演变历程更难以捉摸。18、19世纪以来启蒙运动的科学主义和进步主义观念影响下的文化图像必须再次被审视。《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学报》《代达罗斯》(Daedalus)在2000年先后刊登两期专辑,分别探讨“早期现代性”(early modernities)和“多元现代性”(multiple modernities)。自此以后,这个由S.N.艾森斯塔德(Shmuel Eisenstadt)所倡议的概念,以复数取代单数来描述现代性在社会科学中迅速而广泛地被应用,不同的研究计划和书刊都涉及该范式。路易斯·郎力加(Luis Roniger)和卡路斯·卫斯曼(Carlos Waisman)直接从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角度研究全球化和多元现代性,显示两个大陆之间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现代化发展。年轻的德裔中国史学者多明尼克·萨赫森迈尔(Dominic Sachsenmaier)邀请具全球影响力的波士顿顾问集团策略研究机构并征得德国著名研究机构柏林科学研究中心协办,于2001年5月在柏林组成一个以多元现代性为题的国际社会科学研讨会。研讨会的论文由萨赫森迈尔、任斯·理德尔(Jens Riedel)和艾森斯塔德编辑成集,文集选名为《多元现代性的反思:欧洲、中国及其他的阐释》。2002年12月,萨赫森迈尔与柏林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德国史家于根·科佳(Jürgen Kocka)在该中心组织另一个多元现代性跟进研讨会,主题为“从意识形态与史学的关系探讨多元现代性”,笔者应邀参加。会议结束后,笔者建议把《多元现代性的反思》译成中文,向华文世界读者介绍这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话语。透过萨赫森迈尔的转介,取得出版社的支持,波士顿顾问集团的赞助,委托本人审阅及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为理负责翻译,促成这本重要的论文集中译本面世。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演进实际是世界现代史发展典范的探索。笔者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追随政治学者Reinhard Bendix,历史学者Walfgang Sauer、Martin Jay、杜维明和Franz Schurmann研究比较现代化和比较中西思想史。当时正值现代化理论风气旺盛之际,John Brode著的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nthe Sociocultur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1970)整理了20世纪50年代西化(Westernization)和现代化理论的英语世界较重要的条目,其中最受注目的要数AlexanderGershenkron,“The Early Phrase of Modernization”;W.W.Restow,“The Stages of Economic in Russiaand Their Relationships”;艾森斯塔德的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1966)和较早面世的D.Lerner,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ies(1958)及Cyril Black,The Dynamic of Modernization(1966)。侧重从经济或工业化角度分析西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又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入手研究比较现代化。在20世纪70年代初较具代表性的有Bendix,Nation Building and Citizenship(1977);Barrington Moore Jr,The Social Origins of Democracy and Dictatorship(1971)。欧美英语世界研究现代化大概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至高潮。这股潮流主要修正了四五十年代以来西方中心的西化理论,而尝试从比较发展的宏观架构下来排列不同国家和社会在现代化历程中的位置和特色。
欧美这股现代化研究潮流在20世纪70年代传至中国台湾史学及社会学界。金耀基的《从传统到现代》和《这个现代化与知识分子》;其他学人的综合性论述亦在这个时期出现,包括苏云峰(1981)、张玉法(1982)、李国祈(1982)、张朋园(1983)、王柏槐(1984)。与此同时,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大陆正式走上经济改革的道路,文化学术思潮同时做出回应,一股文化热潮逐渐澎湃,因而出现未来学、科学系统学说及其他较接近西方的思想。大批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上文所述的论著,都先后被翻译成中文。1989年后罗荣渠仍领导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史进程研究中心全力推动中国和比较世界现代化的研究,他在1990年至1993年先后出版了几本甚具影响力的有关著作,包括他个人所编的《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势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1990)、《现代化理论和世界现代化进程西方参考文献目录选编》(1990)和《现代化:理论和历史经验的再探讨》译文集(1993)。
中国大陆研究现代化的理论和历史经验热潮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开始逐渐降温,部分原因是其中一位研究学者罗荣渠因急病离世,他在北京大学的研究中心仍然运作,但气势已不如以前。台湾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已逐步放弃对现代化问题的探讨。
笔者在1992年出版首本以中文撰写、研究德意志政治文化现代化的专著,1995年出版研究西方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国家与国际秩序成长的史学史专著。自从这两本专著面世后,笔者研究比较现代化的路向亦随着当时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思想冲突而做出较重要的改变,这种改变实际也是对比较现代化研究理论的一种本质上的修订。
笔者选择的理论朝着两个新的方向发展。第一是从比较现代化转向跨文化和文化移动、迁移的架构。在文化的移动和跨越的理念下,社会文化的特征相对时空的转变随之而变动。文化的跨越蕴涵着文化的多元性(plurality)和混杂性(hybridity)。第二,近代社会文化的本土性质和全球化发展之间出现不同形式的接触与互动,不同社会的文化既不能完全孤立于其他外来文化的迁徙或移动,但亦不会完全产生文化的全盘更换和变革。地域主义和本土特色始终为文化的塑造提供重要的土壤。比较研究假设着孤立而单纯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演变是混杂而多元的。由此类推,本土社会经历的现代化历程是没法完全雷同的。它们蕴涵或展示出来的现代性也自然是无限的多元性。就算在同一个民族或国家之内,不同地区的现代化经验可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地域广阔而文化复杂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际很难超越这些地区的差异性,更不易忘记这些地域在不同形式的发展的时空环境下产生歧异的回应。
由萨赫森迈尔等主编的《多元现代性的反思》论文集,所有论文采取较宏观的角度反思中西方现代化和多元现代性理论,虽然无法深入和有力地展示多元现代性理念最核心的构成性质:文化的混杂和流动性,但起码已将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接受的片面而僵硬的现代化理论做出彻底的修正。这本重要的论文集得以译成中文面世,肯定对华文学术界有志于现代化或者现代性的研究人员有重大的启示和冲击。
本文系《多元现代性的反思》(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译本序。郭少棠,教育家、学者、文学家,国际著名的历史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曾就读于新亚书院,师从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和唐君毅等著名学者。
《多元现代性的反思》
作 者:﹝德﹞多明尼克·萨赫森迈尔、﹝德﹞任斯·理德尔、﹝以﹞S.N.艾森斯塔德 编著
译 者:郭少棠 王为理
页 数:414
开 本:32
装 帧:精装
定 价:54.00
多元现代性的核心,是假定存在着不同文化形式的现代性,它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状况塑造而成。这些不同形式的现代性在价值体系、各种制度及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本书试图从历史学、社会学、哲学和经济学等角度,从欧洲、中国乃至跨国公司等论域,探讨多元现代性的相关问题,参与讨论者为艾森斯塔德、魏斐德、杜维明、金耀基等世界知名学者及理论家。这些视角和理论、经验与展望,有助于加深读者对现代性的各种互不相同又彼此关联的理解,以及对世界的总体理解。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共号
商务学术中心文史室新书一览,点击封面查看资讯或文摘
往期精彩回顾
编译所2018年08期:编译所|费孝通:为什么我们到瑶山去呢?
编译所2018年07期:编译所 | 张旭鹏:小说何以表现历史——小说里的法国大革命
编译所2018年06期:编译所|梅雪芹:英格兰景观中的历史
编译所2018年05期:编译所 | 高岱:威廉·霍斯金斯与景观史研究
编译所2018年04期:编译所 | 布罗代尔:一部关于地中海的伟大历史
编译所2018年03期:编译所|潘酉堂:《林庚<中国新文学史略>》整理记
编译所2018年02期:杨联陞致钱穆信:关于新亚书院与《朱子新学案》
编译所2018年01期:陈志强:帝国历史的横向剖析
新书坊2018年03期:新书坊 | 《多元现代性的反思:欧洲、中国及其他的阐释》
新书坊2018年02期:新书坊 | 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修订版)
新书坊2018年01期:新书坊 | W.G.霍斯金斯:《英格兰景观的形成》
读书会2018年01期:刘北成、杨念群、倪玉珍、海青:莫娜·奥祖夫“革命·女性·文学”三部曲
宗教改革五百年 | “这是我的立场,我不会改变!" :路德反罗马的斗争
专访 | 莫里斯·埃玛尔:“重回长时段”,我们如何认识布罗代尔
月度新书 | 2017年6月—9月·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新书(文史类)
新书坊 |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布罗代尔诞辰115周年纪念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