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坊 | 王一川:《文学理论九讲》(内附视频)

碎金书坊 2023-05-18
新|书|坊

2022年21期


王一川教授的九堂文学理论课
本书是一部供大学生使用的文艺理论教材,内容丰富,角度多样。宏观上有对西方文艺思潮的介绍和反思,有对现当代文学的整体把握,微观上有具体的文本分析。形式上保留了作者在课堂上与学者的互动交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相信读者在阅读后将有极大的收获。

——编辑推荐


文学理论九讲


👆点击书影,即可购买👆

王一川 著

ISBN:978-7-100-21012-6

2022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教授王一川的文学理论课堂实录,所涉主题包括文学与文学理论、文学的含义与属性、当代中国文学语言状况、当代中国审美精神的演变、小说作品的影片改编案例分析、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大海形象与海的跨文化对话、文学批评、怎样读书等,凡九讲,使读者如同置身现场,聆听师生对话,得以一探文学理论的奥秘。本书适合文学理论初学者阅读,也可供其他文学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美学、影视批评。著有《修辞论美学》《艺术公赏力》等,主编教材《文学理论》《美学原理》等。



目录

引 言

第一讲 文学与文学理论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二、什么是文学理论三、文学理论的普遍性及其质疑四、文学理论的当代特征五、文学理论包含哪些著述六、文学理论为什么没有固定围栏七、怎样学习文学理论


第二讲 文学的含义与属性

一、缘起:关于“文学是什么”的求索过程二、文学的含义三、对文学属性的传统看法四、当前文学状况与文学概念五、文学的属性六、文学的感兴修辞性七、感兴修辞批评(兴辞批评)


第三讲 当代中国文学语言状况

一、文学中的语言问题二、政治整合、语言俗化与大众群言三、思想解放、语言雅化与精英独白四、文化认同、语言多元化与奇语喧哗五、角色认同、语言分合与多语混成


第四讲 从诗意启蒙到异趣沟通

——当代中国审美精神的演变

一、审美精神概念二、诗意启蒙——1980年代的审美精神三、当代审美精神的转变——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四、1990年代:无法回避的分化五、1990年代审美精神——异趣沟通


第五讲 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

——兼谈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置换

一、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媒介转换二、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修辞移置三、有关文学的“乡愁”


第六讲 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

一、回到中国现代性的地面二、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层面三、现代性体验的基调四、现代性体验的类型五、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


第七讲 大海与海的跨文化对话

——分析《你见过大海》

一、中西文学中的大海形象二、大海在现代中国的发生三、从大海回到海


第八讲 当前文学批评新趋势

一、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二、批评理论及其特征三、批评理论模式四、认识批评理论的意义

  

第九讲 怎样读书

——兼谈我所看重的十本书

一、读书的关注点二、读书建议三、我看重的十本书


附录:各章修读参考

后 记




引言

在学习文学作品之后,进而学点文学理论,应当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极简要地说,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或美的艺术,文学作品的特点在于,以富于文采的艺术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包括语言形象),让读者通过阅读而在头脑里唤起活生生的感性生活画面。有意思的是,读者在自己头脑里唤起的这类感性生活画面,与文学作品本身塑造的艺术形象世界相比,以及与其他读者在他们自己的头脑里唤起的感性生活画面相比,未必完全一样。这种不完全一样的原因,既与每个读者的不同阅读条件有关,也与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方式和艺术形象构成特点等有关。当然,从原因来说,这也与创造了文学作品的作家的特点有关,更宽泛地说,也与作家和作品所生成于其中并产生影响的社会生活世界有关。而要把这些原因解释清楚,只阅读文学作品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习和了解与文学作品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而形成对于文学作品及其阅读相关的连贯性或条理性思考。

如此,学习文学理论就是必然的了。

为了帮助你了解文学理论,这里安排了九个专题的讲授内容。第一讲“文学与文学理论”,讲述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文学理论并非外在强加而多余的理性思维,乃是存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世界之中。第二讲“文学的含义与属性”,追溯“文学”一词在中国的古今词义演变轨迹,进而说明这个概念在今天的通行含义。第三讲“当代中国文学语言状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学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历时态演变轨迹和各时段的不同特征为案例,着力呈现文学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审美魅力。第四讲“从诗意启蒙到异趣沟通”,从当代中国审美精神的演变视角去观照文学作品的意义世界变迁,表明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离不开它所生成和发挥影响的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第五讲“从无声挽歌到视觉动画”,从小说作品的影片改编案例入手理解文学作品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由此更具体地认识文学作品的特质。第六讲“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阐释中引入文化现代性视角,展现文学作品“背后”更深广的文学现代性进程的影响力。第七讲“大海与海的跨文化对话”,透过《你见过大海》一诗的阅读,试图串联起古今中外文学世界之间的跨文化关联,发掘诗歌语言中蕴藏的古今社会变迁和中外社会变迁踪迹。第八讲“当代文学批评新趋势”,讲述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的地位和作用,重点论述批评理论及其基本模式。第九讲“怎样读书”,谈谈读书和治学体会,推荐阅读十部书。

为了方便阅读和复习,在《附录:各章修读参考》中编写每一讲的提要、小结、思考与练习。



相关往期推荐





新书坊|徐浩:《相似还是相异?: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与社会比较》


新书坊|赵元任摄:《好玩儿的大师》


新书坊|《西方青年史》(上下卷)(新史学译丛)


新书坊|《西学研究》(第四辑)


新书坊|侯建新主编:《中西文明十九讲》


新书坊|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汉译名著版)


新书坊|《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新书坊|罗伊·波特:《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


新书坊|《跨文化对话》(第45辑)


新书坊|伊恩·伍德:《西部罗马的转型》(古典文明译丛)


新书坊|时殷弘编著:《大黑暗前后的翻腾跌宕:对<三国志>的政治/战略解读


新书坊|陈祖武:《中国学案史》(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新书坊|薛瑞生:《周邦彦行实新证》(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新书坊|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新书坊|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增订版)


新书坊|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文案 | 张鹏
  微信编辑 | 许亚飞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众号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豆瓣小站:"碎金书坊"(cpclassics)https://www.douban.com/people/23189945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