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坊 | 冯其庸《瓜饭楼藏印》(瓜饭楼外集)
2024年39期
《瓜饭楼藏印》的选编兼顾了学术性与艺术性。学术价值体现在其中一些古印上,如新石器时代的陶拍子,战国时期的带钩印,还有新疆和田搜集到的古动物形象印及西域文字印,这也是古印中极少见的品类。艺术价值则更多地体现在文人篆刻上。其中有“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还有石门老人张正宇等,所收诸先生均为一时之俊杰。本书可视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篆刻艺术史。
瓜饭楼藏印
(瓜饭楼外集)
冯其庸 藏录
2024年6月出版
ISBN:978-7-100-23456-6【内容简介】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三卷,主要收录了冯其庸先生所收集的古玺古印。包括原始陶印、秦汉印、宋元辽金印、西夏印、西域印、明清印及现当代名家印,反映出先生宽阔的文化视野,其学术价值不可低估。本书还收录了当代三十余位文人篆刻家为先生精心刻制的印作。读本书如读冯先生在篆刻界的交游录。
【作者简介】
冯其庸(1924—2017),江苏无锡人,教授,知名学者,红学家。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等。1996年离休。荣获文化部“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和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终身成就奖。主要著述,除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尚涉历史、国学、文学艺术、考古、文物鉴定收藏等诸多领域。其文章、专著、诗词、评批、文献加工整理,以及书信、收藏、绘画、摄影等,均收入三十五卷本《瓜饭楼丛稿》和十五卷本《瓜饭楼外集》。
漢代私印『桓充之印』
自序
序(孫熙春)原始陶拍印
戰國秦漢印
宋元遼金西夏印
西域印
明清印
磏泉居士陳曼生楊 澥壽 山現當代名家印
陳師曾張正宇頓立夫錢君匋高石農王京盙江成之馮其庸藍玉崧康 殷甘 桁韓天衡王少石祝 竹陳復澄熊伯齊童衍方吴子建費名瑶劉一聞王運天王 丹蔡毅强周南海孫熙春鞠稚儒後序後記(孫熙春)
精彩试读自 序
我從小就喜歡篆刻,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我上小學五年級,學校停辦,我開始失學,在家種地放羊割草外,就自己讀書,也開始學習刻印。先是用銀杏木刻,後來覺得刻木頭没有意思,就改學刻石章,這樣一直繼續了好多年。
一九四三年我讀高一,到了無錫城裏,意外地遇見了老畫家諸健秋先生,他讓我跟他學畫,有空就去看他作畫。在此期間,我把我學刻的印章給他看,請他指教。他非常鼓勵我,并爲我介紹了一位老師,是上海的著名篆刻家汪大鐵先生。我把刻好的印樣寄去,請汪老師指教,汪老師就在我的印樣上批改,有的寫『好』,有的寫『很好』,還加雙圈,有的則用毛筆在我的印樣上作改動,有時還寫幾句話指點我。這樣,前後有一年時間,我也積存了一疊汪老師批改過的印樣。但我在無錫只耽了一年,因爲上不起學就回老家依舊種地放羊了。汪老師也始終没有見到,因我無力到上海去拜見。高石農先生印(印文:薊門旅子)
回到老家後,我仍不斷學刻印,并且找到了幾種印譜,這時我除學刻印面外,又開始學刻邊款,我覺得刻邊款很有意思,就像畫畫以後的題字。一九四六年春,我考上了無錫國專,又到了無錫,并且在一家古玩店裏認識了篆刻家高石農先生,經常看他刻印,也看他刻邊款。我在無錫國專的三年,一直與高先生有交往。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無錫解放,我於二十二日夜在錫澄路上迎接過江的解放軍,二十三日一早,我即進城找到了部隊的組織,當天就報名參加解放軍,然後再回到我的工作單位江南中學,向孫荆楚校長説明我參軍的情况。孫校長十分支持我。後來,我又從部隊分配到無錫第一女中教書,在這一連串的變動中,我喜歡刻圖章的愛好一直没有變。
一九五四年八月,我被調到中國人民大學,教大一國文,後來又教中國文學史,一有時間我仍舊喜歡刻圖章,這時我已買到了一部原拓的《吴昌碩印譜》,又在蘇州買到了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還買到了西泠印社的多種原拓印譜,我對趙之謙痴迷之極,也喜歡齊白石的刻印,當然我對吴昌碩的愛好一如以往,而且臨摹了不少吴昌碩的印,也臨摹過齊白石和趙之謙的印。但後來因爲功課忙,實在没有時間刻印了,就漸漸荒疏下來。經過多次的『運動』,連我自己刻的印一方也没有保存下來,只有老藝術家張正宇先生爲我刻的圖章,上面的邊款全是我刻的。還有我爲紫砂大師周桂珍題的一首詩,我把它刻成三面邊款,單刀行書,也還保存至今,但此印的印面是很久後請熙春弟刻的。『事如春夢了無痕』,我總算還留着這一點點夢痕!我雖然不再刻圖章,但是我的興趣又轉到收集古印上來了,因此逐漸收集到秦漢以來的古印約有五十餘枚。我還收到一些明清的名印,如陳曼生、楊龍石等的印。此外,我在新疆和田,還收到三枚動物形象印和圖案型的印,還有幾枚是維文類型的印,其文字還没有找到識讀的人。我收到的動物形象印,是很稀見的,其時代約在宋元或更前,因當時兄弟民族還没有文字,只好用動物形象來作標志。
由於我一直愛好篆刻,也熟悉了多位老篆刻家,如在琉璃廠的頓立夫先生,還有錢君匋先生、浙江的王京盙、上海的江成之先生等,當代的篆刻家則認識的更多,我也陸續請他們爲我刻了不少印章。現在我已過了九十歲了,我收集的這些古印和朋友們爲我精心刻的印章,不能被埋没掉,遂請熙春賢弟爲我編集成册。一以存古物,一以存友情。但是數十年來,也丟失了一些印章,還有被竊的。但在我心裏,這些印章和它所銘刻的友情,却不曾丟失,它永遠存在我的心裏。熙春賢弟爲編這部印譜,費了不少力氣,除了考察鑒定這些古印外,還對近現代的篆刻家一一作了簡介,使讀這部印譜的人如讀一部篆刻簡史,也如同看到我在篆刻界的交游録。我所見的印譜多矣,像熙春這樣認真的編法,却真是不多,爲此我不能不由衷地感謝他。要没有他的努力,這部印譜是不可能誕生的!
一三年四月三日,農曆癸巳清明前一日於瓜飯樓瓜饭楼藏明青花瓷 | 瓜饭楼藏紫砂壶 |
瓜饭楼藏汉金丝楠明式家具 | 瓜饭楼藏王蘧常书信集 |
瓜饭楼藏文物录(上) | 瓜饭楼藏文物录(下) |
新书坊 | 冯其庸:《瓜饭楼藏汉金丝楠明式家具》(瓜饭楼外集)
回声|冯其庸不为收藏,乃为历史求证——王炳华、尹光华、丁和三人谈
文案 | 张鹏
微信编辑 | 张鹏
碎金书坊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文史类图书公众号
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豆瓣小站:"碎金书坊"(cpclassics)https://www.douban.com/people/23189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