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说到最后,要么眼泪吧哒吧哒掉,要么放声大哭一场。涉世未深的单身朋友读到这,可能好奇这个博主是不是得了不治之症。养过娃的人都知道,这是每个孩子童年中都会经历的——死亡焦虑。中国人普遍避讳谈死亡,觉得数字4是不吉利的,连“笑死”都要换个说法叫“笑不活”。由于觉得“死亡”这个话题太沉重,太冰冷,很多人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提起,尤其是老人会觉得很晦气。我上周写读小库的书单,其中一册就是关于面对亲人离世的话题。当时我写道,死亡这个话题很沉重,但也很现实。你不谈论它,不代表它不会来,你不面对它,不代表它不存在。死亡教育,是我们这代人缺的重要一课,不要等到迫不得已了才和孩子聊死亡,今天就来聊聊吧。一般来说,四五岁孩子关于死亡的第一个问题是,“妈妈你会不会死”或者“我会不会死”。
饼饼跳过了这个送分题,她直接对我寄予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厚望:妈妈,我不想你死掉。换句话说,她是默认“妈妈有一天会死”的前提下,说出的这句话。我知道这是因为,德国幼儿园老师会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这个话题对她来说不陌生了。饼饼3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放学给我总结道:妈妈,等我长大了,你和爸爸就老了,等我老了,你俩就死了。说这话的时候,她蹦蹦跳跳,开心极了,语气里似乎还有点... …小期待?
三岁的娃,没法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但仅仅一年后,他们就可以从“死亡”中感到恐惧和不安。即便你避讳讨论,从来不和孩子提这个词,他们也一定会从各种渠道得知关于死亡的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死亡焦虑。隐约记得小时候,一个同学的爸爸车祸去世了,我回家就问我妈,你有一天也会死吗?大人喜欢对孩子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其实这是一个拖延战术。不知道当下如何回答,所以把希望寄托在“长大”上,觉得ta长大以后自然就懂了。(和对性教育的态度如出一辙)孩子很快就会意识到一个事,每个人都会死,爸爸妈妈也不例外,我自己也不例外。从他们意识到这些,到他们真正“长大”到可以消化死亡焦虑,中间还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以外,可能还有对父母的不信任——你那么信誓旦旦地说你不会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让我怎么能放心。所以,德国幼儿园老师建议,和孩子谈死亡,从最开始就告诉他们真相,让他们早一点、慢一点去接受和消化这个事,这样可以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心理准备”。中国人说话含蓄,和孩子解释亲人离世,或者谈论死亡,总是喜欢用“美化”过的词汇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说法。
比如,“睡着了”,“去天堂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了”,“去另一个更好的世界了”。电影《人生大事》
饼饼上的是天主教幼儿园,即便是教会幼儿园,老师也不会给孩子讲述死亡的时候,掺进去“天堂”之类的宗教色彩。他们非常“现实”地告诉孩子们,人死了就是身体停止工作了,不再呼吸了,不能吃饭,不能说话,不能走路。我知道,很多人担心这么说太冷酷了,害怕孩子会难过,所以更想给孩子留一个“念想”,让他们觉得亲人没有完全离开,而是变成了星星,在天上看着你。她说,那样我就看不到你了,我难过的时候也不能抱你了。孩子怕的是“以后见不到你”,“不能抱你”,即便你“变成天上的星星”或是“去另一个更好的世界”,他们也没有办法再看到你,再抱你了。而且,这种含糊的说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抱有一些不现实的幻想,比如期待死去的亲人”醒来“,等待天上的亲人重新“回来”。在我看来,这种注定不会有结果的期待,对孩子来说是更加残忍的事。当饼饼哽咽着和我说“妈妈,我不想你死掉”,我抱着她说,每个人都会死掉的。
不光是人,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能说话走路吃饭喝水,最后都会死掉。为了调节气氛,我又补充说,如果妈妈是一个桌子,一个水壶,一个床单,那我就不会死掉啦,因为这些东西没有生命呀,但是它们也很无聊,不会说话也不会笑。我继续说,人会死,但一般情况下也不是那么容易死的,你看大街上的人,乌央乌央的,都活得好好的,对吧?妈妈死掉,那是很久很久之后的事了,久到你现在连想都不用想的... …她带着哭腔打断我说,可是我永远永远都不想你死!很久很久之后也不死,我想你一直活着,活一百年,一千年也不死... …我要是活到那时候,就成妖精了!不过,虽然活不了那么久,但我还是会努力保重身体,活得更久一些,一直到你都变成老太太了,不需要我了。好的,那我就一直活到你说不需要我了,只要你说你还需要我,我就不死,这样行不?写到这里,我已经把自己写得泪流满面了,但还是想插一句,不要利用孩子对死亡的焦虑恐惧,去控制他们的行为。比如有些人习惯说,你少气妈妈,妈妈就不用死了!你好好学习,妈妈就能活久点!这样不仅不能帮到他们,还会加剧他们对死亡的焦虑,尤其是内向孩子会容易自我归因,觉得亲人的离世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快5岁的饼饼,心里已经很清楚“人固有一死”。
我知道,她执着地“要求”我不死,其实只是在寻求我的情感支持,知道她有多么难过,多么不想这件事发生。孩子需要表达悲伤,情绪需要出口,让他们用有限的能力去消化“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总会表现出一些偏执。很多人这时候会想办法转移注意力,用别的话题哄孩子开心,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大声哭出来,把伤心说出来,把情绪宣泄出来,这是一个很健康的方式,并不是以“哭”收场就代表没处理好问题。她哭的时候,我拥抱她,抚摸她的背,陪着她一直到哭完了,情绪好转,然后一起读绘本,平复情绪。孩子的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快,等她明显情绪变好后,或者等到第二天的白天,我又和她重提了这件事。我对她说,你是不是觉得,如果人能永远活着就好了?为什么人一定要死呢,对不对?妈妈以前也这么想过,现在我想明白了,这是为了让我们珍惜现在活着的每一天,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做更多有意思的事。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妈妈,我要喝带饼干的酸奶。。。他们一定还会在悠悠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无数次,直到可以独自消化和接纳“死亡”这件事。黛西
养娃最让人上肝的叛逆:你说你的,反正我聋了
最近世界不太平,我想让孩子看到这撕裂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