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经常和我吐槽娃磨蹭,8点起床,10点都出不了门,怎么说都改不了这个毛病。上周末,我们一块带娃去动物园,然后我不再同情她了,开始同情她家娃。几乎每5分钟,她都会对娃说一句“快快快”,要么就是用“快点”造句,哪怕这个事根本就不着急做。比如我们在门口排队,前面的人往前挪了一步,朋友催道,来来,快快,快点往走一步!临回家了,朋友催娃说,快收拾你的东西,戴上头盔,你的滑板车呢?把车骑过来,快点.... …没有,她爸估计还没做好饭呢!但你知道的啊,她干啥都慢,我得一直催着点儿,催还慢呢,不催更慢。。。咱们站在第三者角度上看,当然都清醒得很。
这个妈妈太唠叨了,如果娃每天听到上百次“快点”,那么“快点”这个词就不具备任何意义。你让娃快点,娃偏偏慢着来,不是故意气你,而是他们对“快点”免疫了,听不见了。这就是4-14岁最让人上肝的叛逆:你说你的,反正我聋了。有个词叫“妈妈的聋子”,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德雷克斯提出来的。大伙对这个什么什么斯的名字可能不熟悉,但肯定听说过“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这些方法的诞生都是受德雷克斯的理论影响,我觉得他可以比作是儿童心理学界的阿德勒。“妈妈的聋子”意思是,你一直在娃的耳边唠叨,不断重复地给他讲道理,娃就会自动屏蔽掉这些声音,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按照咱们大人的思路,一个事叨叨的次数越多,娃应该记得越牢,给娃洗脑,让他梦里都弹窗。德雷克斯说,不是这样的,你叨叨的次数越多,娃越不把事儿当回事儿,面对父母的反复念叨,娃就像聋了一样。“妈妈的聋子”这个词已经够气人了,还有一个更让人血压高的词叫做“赶苍蝇”。赶跑了苍蝇,连个痒痒包都不会留下,不会对我产生任何影响,我该干啥还是干啥。看别人都清醒地很,我自己带娃,也会一不小心开启苍蝇模式。
周一去逛家具,家具城里面有那种宽宽的旋转电梯,饼饼一手拉着队友,另一只手“捋”着电梯扶手下去。手别乱摸,扶手脏死啦!坐个电梯,怎么手非得摸点什么呢?
我被这两句话吓了一跳,强制自己闭嘴不说。
小时候,我摸着扶手上下电梯,我妈在后面就会大喊这两句话,摸一次喊一次。那时候我觉得太烦了,心想等以后我有娃了,绝不会像她一样叨叨。但真有了娃,看到类似的情景,这两句话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出现在脑子里。我总结了一个方法:按下暂停键,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这一幕。假如我是家具店的店员,或者我是落在墙上的一只苍蝇,此刻我看到了什么?前面有个孩子,一边下楼一边摸扶手。后面有个妈妈,嫌弃的眼神盯着孩子的手。但是,扶手真的至于“脏死了”吗?下楼摸扶手属于“乱摸”吗?谁规定了下楼的时候双手必须垂直向下,不能摸扶手摸墙?
暂停后,跳出场景看问题,我发现一个问题:有时候不是娃不懂事,是我们要求太多了。
我们下意识地纠正娃的行为,经常不是因为行为有问题,只是家长看不顺眼,不能理解,或者觉得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但这些都是家长的课题,凭啥让娃改呢?谁不爽谁做改变。即便是我这种带娃比较糙的人,也会犯“过度纠正”的毛病。
晚饭后,是我们雷打不动的全家桌游时间,有一阵子,饼饼突然说不想玩了。
后来,等她心情好的时候,我旁敲侧击才知道,因为她每次不小心把桌游零件弄到沙发底下,我都会叨叨她。不知道你们娃玩桌游是不是这样,特别喜欢把一些赢了的小件儿攥在手里,生怕别人偷她的一样。娃的手本来就小,还要继续扔骰子和走棋子,一不小心就把手里的零件掉地上了,不知道滚哪去。我真的很烦,每次都是我趴地上帮她找,打着手机的光从沙发底下掏,大热天的,掏我一身汗。我提醒了她几次,小件不要攥手里啊。。。掉沙发底下又不好找了。。。和我们一样放在跟前可以吗,没人偷你的。。。我继续晓之以理,你把零件攥手里,很容易就掉地上,滚到沙发底下,找东西会打断我们玩桌游,你也一定不想这样吧?大人的逻辑是,不攥手里就不会掉,好好放那就不会掉。但孩子的逻辑是,不玩就不会掉,不掉就不会被你念叨。得知是这个原因,我把主动权抛给她,攥手里也不是不行的,但你能不能保证不让它掉到沙发底下?。。。。那你说怎么办?我也不想总是趴在地上掏沙发啊!我带着情绪妥协了,反正下次我不捡了,你行你上。
每次都能想办法掏出来,有时候滚得太深了,够不着,她就跑去别的房间,拿个长的东西勾出来。更重要的是,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负担,不会像我那样忍辱负重气呼呼地掏,即便是费了老鼻子劲,也没有一句抱怨。其实,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让我帮她,一直是我想赶紧把问题“解决”掉,自作多情地帮,但又不是心甘情愿地帮。由于觉得她给我添了麻烦,所以一心想“纠正”她的这个根本无关对错的行为,唠叨,讲道理,嗡嗡嗡。闭上嘴,把解决的权利还给娃,生活中可叨叨的事少了一半。娃的有些行为确实不妥当,不纠正不行,不讲道理不行。
可问题是,纠正了不听,讲了道理还是犯,不胖揍一顿不管用,怎么办呢?之前我分享过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动口”无效后,幼儿园老师怎么“动手”的。班里一个男孩摸饼饼的脸,饼饼拒绝好几次,他依然我行我素。老师介入后,先是口头制止,男孩还是没当回事,逮机会就上来摸饼饼的脸一把。第二次,老师没再说什么,直接托着他的胳膊,把他拉到了教室另一边。之前我卧底幼儿园时候就发现,老师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是划分等级的。小矛盾,先给孩子自己解决的机会,如果解决不了,两个孩子一起复盘,尽量让他们自己找到一个和解办法。比较严重的行为,像故意推搡,拳打脚踢,拽别人头发,还有这种屡教屡犯的摸脸(对别人身体边界的不尊重),一次口头警告无效,老师就会把当事人拉到一边,和集体暂时“隔离”。隔离不是让他面壁思过,更不是拉一边去骂他,他可以随时走回其他孩子中间。但是,仅仅是“拉走”这个坚定的肢体信号,已经对当事人有非常强的冲击力,比口头说教数落10次更有效,更不容怀疑。孩子没有被“惩罚”,但这几秒钟的“隔离”让他感受到,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坚决不被接受的。与你共勉。(每次结尾不知道怎么写就写这四个字准没错)黛西
最近世界不太平,孩子应该看到这些撕裂背后的真相
那些让娃“承担后果”的招儿,看得我好不冷静啊...
早入学还是晚入学,和德国小学校长聊完,我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