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改革动态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5年11月27日 09:30—09:50
地点:国防部外事办公室
发言人: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
杨宇军: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防部专题新闻发布会。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刻阐明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会议,标志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上述消息披露后,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全军官兵高度关注,引发热议。为此,我们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提问。下面,请大家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杨宇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应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战略方针,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都要求我们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记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研究论证工作是如何组织的?
杨宇军: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国防和军队改革高度重视,习主席亲自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主持研究改革重大问题,领导推动改革重大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决策。军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改革,相关工作机构大范围、多渠道、多轮次组织深入调研。先后组织座谈会、论证会860余次,到690多个军地单位调研,当面听取900多名在职和退休军职以上领导、专家意见,2000多名军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和师旅级部队领导参与问卷调查,许多基层官兵、军队老同志、地方干部群众纷纷以各种方式为改革献计献策。形成的改革方案,贯彻了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吸纳了各方面意见建议,凝聚了全军智慧,回应了广大官兵关注和期盼,为改革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记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杨宇军:这轮改革,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记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杨宇军:这轮改革的目标任务是,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记者:这轮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杨宇军:这轮国防和军队改革主要是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完善军兵种领导管理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军队规模结构,落实裁减军队员额30万;改革部队编成,推动部队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军队政策制度改革,重点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优化武装警察部队力量结构和指挥管理体制等。同时,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
记者:这轮改革在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上有什么重大举措?
杨宇军:我们从职能定位入手,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突出核心职能、整合相近职能、加强监督职能、充实协调职能,同时下放具体事权,大量压缩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大幅度减少直属单位。这样调整,使军委机关职能配置更加合理,工作运行更加高效。军委机关带头精简,以实际行动为全军调整改革作出好样子。
记者:这轮改革在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上有什么举措?
杨宇军:主要是适应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要求,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完善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
记者:这轮改革在健全军种领导管理体制上有什么举措?
杨宇军:主要是组建了陆军领导机构。陆军是我军的一支重要力量,过去陆军领导职能主要由四总部代行。这次组建陆军机关,有利于加强陆军建设顶层设计,提高建设管理效益,加快陆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也有利于军委机关职能调整。
记者:这轮改革在加强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有什么举措?
杨宇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这轮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抓住治权这个关键,重点解决军队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监督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的问题,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分别派驻纪检组,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全部实行派驻审计。组建新的军委政法委,调整军事司法体制,按区域设置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确保它们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记者: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关系广大官兵切身利益,这方面有什么安排?
杨宇军:深化军队政策制度改革,是这轮改革的重要内容。这轮改革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要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与相关领域改革配套衔接,重点推进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改革,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以更好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
记者:这轮改革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上有什么重大举措?
杨宇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推进这方面改革势在必行。军民融合涉及领域多、范围广,这轮改革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统一领导体制机制,为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提供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分类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记者:为什么要停止军队对外有偿服务,如何实施这项改革?
杨宇军:军队全面停止开展对外有偿服务,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1998年军队和武警部队停止一切经商活动后,允许一些单位和行业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全面停止军队开展对外有偿服务,有利于纯洁部队风气、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这项工作关系军地多方利益,政策性强,我们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落实这一改革任务。
记者:近些年退役军人利益诉求问题反映突出,这轮改革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杨宇军:退役军人经过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和重大任务考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多年来,党和国家对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形势发展和退役人员逐年增多,这方面工作量越来越大,面临许多新情况。这轮改革将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
记者:这轮改革大幅精简机关和非战斗人员,在人才保留、人员安置上有何考虑?
杨宇军:对改革过程中军队相关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已经作了深入研究,制定了周密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人才保留工作,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妥善安排,关心和解决干部实际困难。
记者:这轮改革怎样组织实施,会不会有风险?
杨宇军:这轮改革坚持自上而下、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各阶段改革任务。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军委对改革实施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确保改革工作有力有序展开,确保部队始终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确保随时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记者:改革是否涉及国防政策的调整?
杨宇军: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裁减军队员额30万,再次表明我们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改革动态二】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2016年1月1日电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央军委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
《意见》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围绕实现强军目标,统筹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统筹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重大战略谋划和战略设计,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意见》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意见》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向打仗聚焦,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体系设计,坚持法治思维,坚持积极稳妥。
《意见》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目标是,牢牢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意见》明确了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军队规模结构、部队编成、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政策制度、军民融合发展、武装警察部队指挥管理体制和力量结构、军事法治体系等方面的主要任务。
《意见》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必须始终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统一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加强教育、统一思想贯穿始终,把强化责任、落细落实贯穿始终,把依法推进、稳扎稳打贯穿始终,把底线思维、管控风险贯穿始终,以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各项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改革动态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加强基础、产业、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统筹,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会议指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大战略,军地双方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突破制约融合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加快理论、科技、管理、实践等方面创新。要加紧推进国家和地方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建设,编制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构建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改革动态四】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2016年7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安全和发展实际,不断探索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防实力显著增强。但也要看到,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推动军民融合发展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和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有共识难落实等突出问题,军民融合整体效益与巨大潜力亟待挖掘和进一步发挥。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站在发展战略全局高度,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水平。
《意见》明确,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使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到2020年,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融合取得重大进展,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国防动员体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党对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军民融合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
强化国家主导。牢固确立国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军地各领域各部门各层级的统筹协调,综合运用规划引导、体制创新、政策扶持、法治保障等手段,最大程度凝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合力。
注重融合共享。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和改革强军战略,加强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在国防建设中合理兼顾民用需要,促进要素交流融合,提高资源共享程度。
发挥市场作用。注重运用市场手段优化军地资源配置,积极引导经济社会领域的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更好服务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成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
深化改革创新。打破思维定势和利益藩篱,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立健全有利于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
《意见》提出,加强基础领域统筹,增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军地需求,综合运用重要资源。地方交通运输建设要按照突出重点、经济有效的原则,强化政府主体责任,贯彻好国防要求。优化空域结构,推进空域分类管理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建立空域动态管理、灵活使用机制。加强交通领域军地资源、信息、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积极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统筹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军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优化总体布局。统筹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地理信息资料成果定期汇交和位置服务站网共享机制。统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军地气象整体布局。统筹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军民融合长效机制。
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推进社会化大协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扩大引入社会资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加快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构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推动军工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积极参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加强科技领域统筹,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军民融合式创新,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和潜力,广泛吸纳专家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国防科研平台向民口单位开放力度,推动建立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提升军事人才质量,推动军事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拓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范围,构建地方师资力量、科研设施、创新成果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服务的政策制度,健全依托社会开展军事人才专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体系。加强军地教育资源统筹,充分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武器装备研制单位储备新兴专业人才,对承担军事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单位,国家在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表彰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加强社会服务统筹,提高军队保障社会化水平。建立健全军地统筹衔接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人保险保障体系,完善军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机制,深化军队住房制度改革。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进一步发挥双拥工作服务保障作用。统筹军地文化建设,加强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军队各项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军队饮食保障、商业服务和油料保障社会化,将营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调整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军事区域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军地生态环境建设整体推进、同步达标。
强化应急和公共安全统筹,提高军地协同应对能力。加强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健全军地应急行动协调机制,调整优化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结构,健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军地协调联动机制,增强国家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统筹推进军地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建设,明确军地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合作途径及任务分工,改善军地应急力量训练条件,加强人才队伍、科技研发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国防动员力量的应急作用,建立健全应急动员响应机制,强化综合防护措施建设。
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统筹兼顾维护海洋权益,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实现开发海洋和维护海权的有机统一。加强行动能力和保障设施建设,进一步形成党政军警民合力固边戍疆新局面。
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切实维护国家海外经济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深化国际军事交流合作。
《意见》要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加强统一领导,搞好军地协调。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责任。加快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健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军地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国家规划管理体系和军队建设规划计划体系,搞好军地相关规划计划协调衔接。加强重大事项会商,及时通报情况,协商解决问题。
规范需求对接,促进资源共享。按照研究提出、分析论证、归口上报、综合平衡、审核确定、落实反馈的程序,建立军地需求对接机制。军地双方要明确需求报送归口部门,规范对接内容和程序,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军地业务主管部门共同拟制发布资源共享目录,制定资源共享办法,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军地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要按事权划分,落实军民融合发展资金保障,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军地联合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的重大工程,着力推出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新路径新模式,促进国防经济和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健全法规标准,加强监督评估。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法律立法,清理现行法规制度,修订完善交通、信息、测绘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完善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防范和控制国家安全风险。加强考查督导,建立问责机制,加大规划实施、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规划、项目、投资、绩效评估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意见》最后强调,军地双方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按照职责分工抓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工作,一件一件督导推进,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各级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着眼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挑战,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同心协力开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局面。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9.习近平时代(九)
10.习近平时代(十)
11.习近平时代(十一)
12.习近平时代(十二)
13.习近平时代(十三)
14.习近平时代(十四)
15.习近平时代(十五)
16.习近平时代(十六)
25.《习近平时代》(廿五):传 统 文 化 是 独 特 战 略 资 源
26.《习近平时代》(廿六):1942 年 后 的 又 一 次 文 艺 工 作 座 谈 会
28.《习近平时代》(廿八):国 企 改 革, 再 深 的 水 我 们 也 得 蹚
32.《习近平时代》(卅二):中 国 人 民 的 眼 睛 里 绝 容 不 下 沙 子
34.美军智囊启示录
36.盘点新中国11次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