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姚檀栋院士: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卓越

2017-01-07 光明日报记者齐芳 战略与政策论坛

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卓越

——访2017年维加奖获得者姚檀栋院士

光明日报记者 齐芳 

《光明日报》( 2017年01月06日 06版)

【新闻人物】 

  两排书架、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把椅子、一张沙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的办公室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简单得近乎简陋。

  “这样挺好。做科研,够了。”姚檀栋说。

  因为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颁发的2017年维加奖,这位原本极为低调的科学家突然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这多少让姚檀栋有点不习惯,他有些无奈地看着记者说:“打电话来采访的我只能回复几句,能推的我都推掉了,别影响正常工作。”

  姚檀栋用“意外”来形容自己获奖的感受:“这个奖自建立以来一直颁给西方人,我的一位合作者曾得过,他是国际地学领域的‘大牛’,我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得这个奖。”正因为从没想过,姚檀栋差一点错过维加奖——2016年12月17日,刚从美国旧金山参加学术会议回来的姚檀栋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件,发现有两封来自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登·汉戈伯格的邮件:第一封是12月15日发出的,通知他学会的颁奖决定,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维加奖。因为没等到回信,斯登·汉戈伯格12月17日又发了第二份邮件,希望他马上做出决定。

  在姚檀栋看来,维加奖虽然颁给个人,但却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群体效应的体现,代表着国际地理学界对中国青藏高原整体研究水平的认可。他说,中国自己的青藏高原研究从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起步,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为国外所知。“这几十年来,我们发展得很快,目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已经处于国际第一方阵。这其中包含着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郑度、李吉均等几代科学家的心血,是众多青藏高原研究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与很多其他学科不同,地学研究寂寞而辛苦——它需要研究者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和知识积累,“冷板凳”要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风餐露宿更是地学家们的家常便饭,有时还要冒生命危险。在青藏高原开展研究更是如此,科学家们要在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揭开自然的奥秘。

  但姚檀栋却从不以为苦:“1978年我大学野外考察实习第一次到西藏,在我看到冰川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种独特的景观。”这种热爱,历经40多年,从未衰减。直到现在,姚檀栋每年都要去西藏七八次,每次少则几天,多则两三个月。

  年轻时,姚檀栋最感兴趣的是青藏高原的冰芯。“它们是地球历史最重要、最客观的书写者之一,忠实地记录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姚檀栋说,“当弄明白过去几十年温度、大气成分、宇宙射线等情况的变化后,又会想知道过去一百年是什么样、过去一千年是什么样、过去两千年是什么样。这其中很多科学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祁连山敦德冰帽、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川、青藏高原中部藏色岗日冰川……姚檀栋考察了青藏高原众多冰川,钻取冰芯进行研究。

  “不过近些年,我对冰川变化研究更多一些。”姚檀栋说,科学家虽然有自己的兴趣,但也要满足国家需求、履行社会责任。“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日趋重要,了解过去,才能预测未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公众,都希望科学家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我们从气候与冰冻圈变化的角度去研究青藏高原水循环变化及其影响,发现了西风与季风相互作用下青藏高原冰川状态南北差异特征和冰川-湖泊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影响。”

  如今,姚檀栋带领他的科研团队正在开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简单地说,我们发现冰川变化并非只影响自身。在青藏高原的多圈层系统中,冰冻圈的变化会对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圈产生哪些影响?其他圈层的变化又会对冰冻圈发生什么作用?不利影响应该如何消除?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把青藏高原多圈层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集成,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现在,姚檀栋不仅仅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还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从普通研究人员,到研究团队的核心,再到学科领导者,姚檀栋的责任愈加沉重——在卓越中心这个平台上,会聚着地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化学等学科的120多位科学家,集中了中科院、高等院校、相关研究单位以及国际一批科研院所的优势力量,共同为解开青藏高原上的科学谜题协作探索。姚檀栋热爱这份工作,他为此倾注了所有心血:“青藏高原作为‘第三极’的主体都在我国境内,我们理应朝着卓越成果的目标前进!”(本报记者 齐 芳)


姚檀栋获维加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图为姚檀栋院士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实验室(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2016年12月26日摄)。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近日宣布,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研究员。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每3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理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7-01-04 04版)


“地理学诺贝尔奖”花落中国学者  中科院姚檀栋院士荣获维加奖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日前宣布,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姚檀栋。

  姚檀栋目前担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

  由于历届获奖者均为在地理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一流学者,维加奖素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此次是中国乃至亚洲学者首次获得这一荣誉。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姚檀栋用“Surprise”形容自己获奖的心情:“以前这个奖都颁给西方人。我的合作伙伴、著名冰川环境学家朗尼·汤姆森获得维加奖时,我曾参加他的获奖仪式。那时,我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获得这一奖项。”

  姚檀栋认为,维加奖今年颁发给中国学者,体现了西方世界乃至全球对中国科学发展态势的关注和认可。他说:“让国际学界认识到中国科学家在研究青藏高原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还是要靠团队的力量。2003年,中科院成立青藏高原研究所,打破了西方人此前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之后中科院又启动相关战略先导专项,建立了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过去20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7-01-04 第1版 要闻)


中国西藏网讯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12月26日发布消息称,鉴于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2017年维加奖将授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教授。

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SSAG)成立于1877年。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是著名地理学家和北冰洋航道开拓者阿道夫·艾瑞克·诺登舍尔德在1878至1880年间,率领“维加号”首次通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东北部,完成环绕欧亚大陆的历史性航行之后设立的。维加奖每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

维加奖设立135年来共有65位获奖者,其中有四次考察青藏高原以及周边地区并写出“从极地到极地”巨著的斯文·赫定(Sven Hedin),有创造了 “地理循环理论”的戴维斯(Davis),有创造了“阿尔斯冰期理论”的彭克(Penck),有证实了“米兰科维奇理论”的英柏瑞(Imbrie),有“古海洋学之父”称号的埃米利亚尼(Emiliani),有创造了“稳定同位素温度理论”的丹斯果(Dansgaard),以及开拓了山地冰芯气候研究的汤姆森(Thompson)等著名科学家。

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是国际上公认的冰冻圈研究领域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过去二十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


1.创新区的崛起:美国创新的新地理

2.如何调控房地产市场

3.Uber最真实的创业史:创始人现在个个身家50亿美元

4.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

5.屠呦呦为什么会落选院士

6.隐身在集体中的诺奖得主

7.[G20承诺] 从巴黎到杭州 应对气候变化在行动

8.【专论】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9.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及解读

10.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及解读

11.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解读

12.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解读

13.4年前获得拉斯克奖 贡献是创制抗疟药青蒿素

14.科学奖励中的个人与集体——以青蒿素获奖引发争论事件为例

15.基于获奖者年龄的国家科技奖激励效用分析

16.热点||预测诺贝尔奖,是否有章可循?

17.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

18.2016年度科学技术突破和2017年展望

19.美国《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

20.习近平主席2017年新年贺词提及中科院多项成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