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定老地名系列31:国营食堂(现老码头火锅处)

2017-10-14 荆林钢 康定微生活

        国营食堂是一青砖红瓦(机瓦)建筑,是康定全城除招待所食堂外,一个规模较大的公众餐馆,大厅能摆十几张餐桌,里间是厨房,公差私出的到康人员大都要在这里用餐,在康定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工农兵’食堂、甜食店所在的街道

食堂并不像现在的餐厅、饭馆每天从清晨到深夜不间断的营业,而是每天十点左右开始营业,晚饭后就关门了,食品也不象现在根椐客人的口味和要求单份制作、品种繁多,只是那么四、五样大锅菜,就餐的客人除了支付现金外,还得支付粮票,只是荤菜不需要支付‘肉票’,也正是这个原因,国营食堂成了居民家中偶然改善生活的必然选择。那时的肉食供应非常紧张,我在《康定老地名》(三)杀猪场中有较详细的描述,各家很难吃上一次肉,在小孩们嘴馋或家里有客人、病人时,家长会拿出几角钱,叫小孩到国营食堂去‘端菜’(外卖的专用词,注意‘端’字,不是‘买’,不是‘提’,而是‘端’,可见其重要),打盘‘牙祭’,每到这时,领受任务的小孩会异常兴奋,一手紧紧攥着零钱,一手拿着大茶盅或饭盒等有盖的容器,屁颠屁颠的到食堂排队买票、到窗口端菜,轮到师傅给自己舀菜时,那心都要蹦出来了,一边甜甜的叫着‘爷爷、叔叔’,一边目不转晴的盯着舀菜的铁飘,生怕师傅的手抖动,又怕铁瓢舀多了汁水没有干货。有时遇到最后一份,师傅把菜盆里剩下的少许菜渣一起舀到茶盅里时,简直太幸福了。

记得有一次母亲叫我和妹妹去‘端’一份六角钱的回锅肉,回家的路上争着‘端’,结果一不小心全掉在上,那糟糕的心情真是无法言表。六、七十年代康定的小孩大都有到国营食堂‘端菜’的经历,都很少有在国营食堂用餐的历史,我第一次‘进馆子’是大约六、七岁在‘工农兵食堂(现西街蓉康糕点处)’吃了一碗面条。‘端菜’是那时康定人的一种特别的记忆,除了国营食堂外,还有人民食堂等其它几处馆子,我一位同学的父亲在瓦斯沟做活路,还从瓦斯沟的国营食堂’端菜’回家,国营食堂的‘回锅肉’、‘炒肉絲’、‘炒肉丁’、‘烧豆腐’的香味,永远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我们北门居民点袁姐姐、魏姐姐就在这里上班,成了我心中的偶像。

         进入八十年代,服务业全面开放,各种餐馆像雨后春笋般竞相面市,国营食堂风光不再,难以为继,食堂停业后,办起了康定第一家舞厅一一‘青年舞厅’,那流畅的音乐,新潮的舞姿,吸引着年青人,一时又人流涌动,热闹非凡,但随后‘绿橄榄’、‘群艺馆’、‘康鞋社’等舞厅纷纷亮像,‘青年舞厅’歇业,这里又成了家俱买场,直到九十年代旧城改造。 

        六、七十年代,康定除了国营食堂外,还有二道桥食堂、东关食堂、人民食堂、回民食堂、‘工农兵食堂’和’甜食店’、几家‘凉粉店’、几家‘米包子’铺、‘余锅魁’等构成了大众餐饮的全部,甜食店的油条、苏卷(儿)(一种油炸的糯米食品)、油糕,回民食堂的散子、麻花,田凉粉、王凉粉,芶米包米、邓米包子,余锅魁都是我们儿时的‘肯德基’、‘德客仕’,不同的是,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们有钱,随时可吃,我们是很难吃到一次,偶尔机会来了,还得大清早去排队,晚了就没有了! 

        ‘民以食为天’,古人传下的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在《康定老地名》这个系列文字中,’谈吃’的比例远远大于谈其它方面的文字,足见‘吃’有多重要,儿时缺吃的日子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但愿那样的日子永运离开我们。

康定老地名系列阅读:

0、康定的老地名

1、康定老地名系列:地质队的那些事

2、康定老地名系列(二):52医院

3、康定老地名系列(三):杀猪场

4、康定老地名系列(四):县二中

5、康定老地名系列(五):北门广场

6、康定老地名系列(六):县一中

7、康定老地名系列(七):柴碳站

8、康定老地名系列(八):邮车站

9、康定老地名系列(九):物资局

10、康定老地名系列(十):童家巷子(现州移动公司) 

11、康定老地名系列11:县招待所(现格萨尔酒店)

12、康定老地名系列12:北三巷(现格萨尔酒店至群艺馆)

13、康定老地名系列13:消防队(现下桥邮政储蓄银行)

14、康定老地名系列14:展览馆(现州群艺馆)

15、康定老地名系列15:联诊所(现下桥中医院)

16、康定老地名系列16:百货大楼(现天龙电器)

17、康定老地名系列17:体工大楼(现已溶入扩建的情歌广场)

18、康定老地名系列18:大礼堂广场(现康定剧场、情歌广场)

19、康定老地名系列19:人民桥(现彩虹桥)

20、康定老地名系列20:农牧大楼(现康渚连锅所在的大楼)

21、康定老地名系列21:毛纺厂转运站(现州人大办公楼前)

22、康定老地名系列22:灯光球场(现康定宾馆下方)

23、康定老地名系列23:州招待所(现康定宾馆)

24、康定老地名系列24:州车队(现拉姆则林卡广场及附近的区域 )

25、康定老地名系列25:监理所(后山公路和新市前街交汇口那一区域)

26、康定老地名系列26:农具社(现宏大名苑二期)

27、康定老地名系列27:分区招待所•汽车排(现乐山商业银行处•康定商业休闲广场)

28、康定老地名系列28:文工团(现州歌舞团)

29、康定老地名系列29:新旅馆(现卡拉卡尔饭店)

30、康定老地名系列30:城建局(现水井大楼处)


(来源:荆林钢原创投稿,图片来自网络,康定微生活汇编)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登载此文为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作者观点不代表康定微生活,如有侵权,请联系运营人员。康定微生活原创稿件,已委托四川永卓律师事务所处理相关版权问题,转载请注明来自康定微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