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死书 | 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可贵

2017-09-21 圆明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

你真正理解和体悟无常的真义吗?你已经将无常与每一个念头、呼吸与动作相结合,并因此改变了你的生活吗?


只有懂得生命是多么脆弱的人,才知道生命有多可贵。有一次我在英国参加一个会议,与会者会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一位濒死的妇女在接受采访时说,她过去从来没有想过死亡竟然如此真实,所以恐惧不已,现在她知道了,她只想对在世的人说一句话:“认真看待生命和死亡。”

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我们要像古时候的藏族人一样,一辈子住在喜马拉雅山里坐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应该受朝九晚五的生活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沉溺于现代生活的享受。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单纯,不要过分扩展外界活动,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真义所在。戒律的藏语发音是“tsul trim”。“tsul”的意思是“合适”或“正当”,“trim”的意思是“规矩”或“方式”。因此,戒律就是做合适或正当的事。换句话说,在这个过度复杂的时代,要简化我们的生活。

心的宁静由此而来。你可以有更多时间追求精神事物和涌自精神真义的知识,来帮助你面对死亡。

可悲的是,很少人这么做。现在我们也许该问自己:“我这一生到底做了些什么?”这句话是问我们对于生和死到底懂了多少。在我的朋友肯尼思·林(Kenneth Ring)等人的著作里,提到濒死经验,使我受到启发。许多从严重意外事件死里逃生的人,或濒死经验者,都叙述了“生命回顾”的经验,鲜活而清晰地重新经历了一生。有时候,他们也会亲身经历曾经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与情绪。有人告诉肯尼思·林:

我知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他要完成和学习的东西,譬如分享更多的爱,彼此更加慈爱,发现人生最宝贵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爱,而不是物质;同时了解生命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记录下来了,即使当时不经意地擦身而过,但后来还是会出现。

回顾生命的同时,有时候会有庄严的“光的生命”出现。在与“光的生命”相会时,各种见证突显了人生唯一重要的目标:“学习爱别人和获得知识”。

有人告诉雷蒙德•穆迪说:“当光出现的时候,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做了哪些事,足以证明你并未虚度人生?’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话……整个过程,他不断强调爱的重要性……对知识似乎也很关心……”⑤另一个人告诉肯尼思·林:“他问我(但没说话,只是刹那的心灵沟通)到底做了哪些有益或改善人类的事?”⑥

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而每一件事,绝对是每一件事,都很重要。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

尼泊尔寺院中伟大的顶果钦哲仁波切(Dilgo Khyentse Rinpoche)是我上师仍存于世上的年纪最长的弟子,一位当代最出色的上师,许多其他上师的老师,大家都尊他为智慧和慈悲的无尽藏。他身材高大,慈蔼庄严,集学者、诗人和神秘家的身份于一身。曾经闭关修行二十二年。在一次讲经即将结束时,大家抬头看着他,他停了下来,凝视着远方,说:“我现在七十八岁了,一生看过这么多的沧海桑田,这么多年轻人去世了,这么多与我同龄的人去世了,这么多老人也去世了;这么多高高在上的人垮掉了,这么多卑微的人爬起来了;这么多的国家变动,这么多的纷扰悲剧,这么多的战争与瘟疫,这么多恐怖事件遍布整个世界。然而,这些改变不过是南柯一梦。当你深入观照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没有哪样东西是恒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是最微细的毛发也在改变。这不是理论,而是可以切身感知,甚至亲眼看到的事。”

我常自问:“为什么一切都会改变呢?”只得到一个答案:那就是生命,一切皆无常。佛陀说: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

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的律动,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消逝。

面对死亡,我们总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视无常的真相。我们多么渴望一切都恒常不变,甚至为此相信一切如旧。但这只是以假当真而已,诚如我们经常发现的,信念和实相其实关系不大,甚至毫不相干。这种以假当真的错误讯息、观念和假设,建构出生命的脆弱基础。哪怕再多的真理不断逼近,为了维持伪装,我们还是宁愿无可救药地继续浮夸下去。

我们总是认为改变等于损失和受苦。如果改变发生了,就尽可能麻醉自己。我们倔强而毫不怀疑地假设:恒常可以提供安全,无常则不然。但事实上,无常就好像是我们在生命中碰到的一些人,始时难以相处,但认识久了,却发现他们比我们所想象中来得友善,并不恐怖。

请如此观想:很讽刺,了悟无常是我们唯一能确信不移的事,可能是我们唯一永恒的财产。它就像天空或地球,不管周遭的一切改变或毁坏得多厉害,永远不为所动。比方说,我们经历了锥心刺骨的情绪危机,整个生命几乎都要解体,丈夫或妻子突然不告而别……尽管如此,地球仍在那儿,天空仍在那儿。当然,即使地球也偶尔会震动,警告我们不可以把什么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

纵使是佛陀,也会死。他的死是一种教示,用来震撼天真、懒惰与自满的人,用来唤醒我们了悟一切无常,认识到死亡是生命无可避免的事实。佛陀临终前说:

在一切足迹中,

大象的足迹最为尊贵;

在一切专注禅中,

念死最为尊贵 。

每当我们迷失方向或懒散的时候,观照死亡和无常往往可以震醒我们,让我们回到真理:

生者必死,

聚者必散,

积者必竭,

立者必倒,

高者必堕。

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今天看来不都是一场梦吗?


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只不过是变化、活动和过程而已——一种整体而流动的改变:

每一个次原子的互动,都包含原来粒子的毁灭和新粒子的产生。次原子世界不断生灭,质量变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稍纵即逝的形状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创造一种永无尽期、永远创新的实体。

除了这种变化无常,人生还有什么呢?公园中的树叶、阅读这本书时的屋内光线、四季、天气、一天的时间、走在街上擦身而过的人,哪一样不正在改变呢?还有我们自己:我们过去所做的一切,今天看来不都是一场梦吗?与我们一起成长的朋友、儿时玩耍的地方、我们曾经信守不渝的观点和意见,全都抛在脑后了。此时此刻,阅读这本书对你似乎鲜活真实,但是,即使是这一页也很快就会变成记忆。

我们身上的细胞正在死亡,脑中的神经元正在衰败,甚至脸上的表情也随着情绪一直在改变。我们所谓的基本性格,不过是“心识的流动”而已。今天我们神清气爽,那是因为一切都很顺利;明天就又垂头丧气了。那一分好的感觉哪里去啦?环境一改变,我们就心随境转了:我们是无常的,影响力是无常的,哪里也找不到坚实永恒的东西。除了这种变化无常,人生还有什么呢?

比起我们的思想和情绪,还有哪一样东西更不可测呢?你知道你的下一个念头或感觉是什么吗?事实上,我们的心就像梦那么空幻,那么无常,那么短暂。看看我们的念头:它来了,它停了,它又走了。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生起,即使是当下这一念,诚如我们所经验,也立刻变成过去了。

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是“当下”,此时此地。

有时,在我开示这些教法之后,有人会上前来对我说:“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我早就知道了,说些新鲜的吧!”我就对他说:“你真正理解和体悟无常的真义吗?你已经将无常与每一个念头、呼吸与动作相结合,并因此改变了你的生活吗?请你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我是否每一刻都记得我正在步向死亡,每个人、每一样东西也都正在步向死亡,时时刻刻都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我对于死亡和无常的认识,是否已经迫切到每一秒钟都在追求证悟?如果你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算真正了解无常的真理了。”   

敬请关注下一篇:

生死书 | 接受无常,全然改变生命的方向


上一篇:生死书 | 生的迷惑与骗局



全球免费免邮流通《西藏生死书》

请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服务号


她让我感到温暖慈悲平和,沐浴此书仿佛在我一直浮躁的心注入了一针安静剂;

她让我学会思考,更加淡定的对待得失,尝试和过去和解,放弃执着和焦虑;

她教我正视自己,理性看待伤害和痛苦;

她是一本可以也必须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本;

她就是充满平静、能量和美的巨大世界。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寻找到生命终极的智慧,

愿每一个灵魂都能获得永恒的安乐与光明!




显密本圆融

愚执自他宗

圣法原一味

无偏应普弘


推荐阅读




陈坤:我为什么一再地推荐《西藏生死书》?

生死书 | 李开复谈生死:除去虚名与成就,人生还剩下什么

生死书 | 每个人迟早都需要面对死亡

《西藏生死书》中的18句经典,领悟生死之间的智慧

讲述:马来西亚环滩岛沉船事件,我和家人幸运逃过一劫!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对父母至深的爱:生命的守护(一)

对父母至深的爱:生命的守护(之二)

对父母至深的爱:生命的守护(之三)


大部分人所谓的改变别人,都是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痛苦【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

去惑 ︱ 同情心是慈悲心吗?【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

“忍”字头上一把刀,你究竟为什么在忍?【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





全球虚空法藏流通中心

全球范围免费流通、广大结缘

适合当代人根性的佛法书籍,

涵盖修行各个次第的精华。


期盼为所有想一窥佛法堂奥的读者,

筑一条方便之道,

不再寻寻觅觅!


恭请正法书籍

敬请关注以下公众号

选择我要恭请-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近期可恭请书籍


《不只是要快乐: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繁体版)


《白莲花——莲师七句祈请文阐释》

(繁体版)


《唵嘛呢呗美吽——证悟者的心要宝藏》

(繁体版)


祈愿我们所有的人,

在亲近佛法的路上,

都能解除困惑,

得受传承加持,

契入心之自性!


虚空法藏流通中心志工

慧莲 手机(微信):13601319336

慧悟 手机(微信):13970791744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圆明文化事业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