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何须端着臭架子
身边有一位年轻干部,被组织上突然提拔为领导,担心自己太年轻在单位里压不住阵。老领导面授机宜:在官场混,身居领导之位时,要学会端架子。年轻干部闻言,很快就现学现用起来。这架子一端,果然就端出“领导”模样了:原本思维敏捷,说话快言快语,现在一开腔就变成了“这个呀,啊,啊”;原本待人热情,见面时主动跟别人握手,现在见到熟人,他最多向前迈一小步,然后站在那里矜持地半伸着手,等着别人前来相握;原本举手投足非常自然,现在一举一动都学伟人状,一派指点江山的样子。
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下属却觉得领导就应该有领导的样子,必须要端端架子,“官威”才能出来。这也就难怪古往今来那些身居高位者,为何总要将架子端得足足的。
刘邦打江山时,用的大多是杀猪屠狗之辈。打下江山后,这群蛮汉连一些基本的礼仪都难遵守,常常在宫殿里彻夜痛饮,酒酣时胡言乱语,嬉戏打斗,拔剑击柱,甚至还将读书人的帽子摘下来,用来装小便。刘邦头痛得要命,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叔孙通建议,你现在是皇帝,就应端出皇帝架子来,这样下属就不敢无礼了。刘邦问,这架子如何端?叔孙通就带领30多个儒生加班加点拟定朝仪,然后安排百余人反复演练了一个多月,最后正式推行。举行朝仪那天,“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名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礼毕,举行正式宴会,诸人依尊卑逐次向皇帝祝酒。酒过九巡,执事言罢酒。有不合礼仪者,御史执法当场将他们赶出宫殿。整个仪式下来,“无敢喧哗失礼者”。刘邦感觉爽透了:“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原本很流氓的刘邦,就这样半推半就将皇帝架子端了起来。
这官架子一旦端起,任何人都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然后再也放不下。有的领导即使自己无意端官架子,但总有那些机灵的下属争着替他端茶倒水,拎包推门,有意无意地帮领导将官架子端了出来。倘若有人对领导不敬,这时下属比领导还急,恨不得要扁人,关羽和张飞就是这样。
当年刘备收下马超后,觉得马超很有才,非常喜爱他,便将他提拔为平西将军,并封都亭侯。马超这人太容易膨胀,见刘备宽厚,便开始翘尾巴,每次跟刘备说话时,都直呼其名。关羽气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非要将马超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杀掉不可。但刘备不同意,关羽一时没有办法。倒是一向暴躁的张飞,这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马超这小子不懂礼貌,我们可以教教他,给他示范一下。”第二天,刘备会见诸将时,关羽、张飞没有入座,而是佩着刀剑站在那里。马超进来了,大摇大摆地坐到座位上,抬头一看,却发现功高盖世英勇无比的关羽和张飞,此时像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不敢入座。马超大吃一惊,羞得满脸通红。从此对刘备尊敬有加,不敢有半点失礼之处。
由此可见,许多领导的官架子,实际上是奴性十足的下属用各种方式替他们端出来的。但无论是下属热衷于耸着屁股为领导搭架子,还是领导为了所谓的“官威”而乐于端架子,说到底只源于他们内心的怯弱与不自信,尤其是那些突然得势的小人。
鲁迅曾对这样的小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这奴才做了主人为何架子端得更足?我想,一方面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心理使然;另一方面,他心里非常明白,只有端着架子,奴才们才会有畏惧感,因为他当年就是如此战战兢兢过来的。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由奴才而来的主人,与以前的主人相比,他内心深处更自卑,更不自信,心底根本不具备支撑他主人地位的足够气场。如果心有底气,又何须处处端出来一副臭架子来呢?
(摘自《组工文萃》2014年第二期)
稿件来源:《杂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