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处暑三候的文化内涵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贰
零
壹
捌
戊
戌
狗
年
处暑: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
农历七月十三
◆ ◆ ◆ ◆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处暑三候的文化内涵
◆ ◆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将处暑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顾名思义,节令到了处暑,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处暑三候既是此时农事活动的物候指南,也蕴含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探求处暑三候背后的文化内涵吧。
一候鹰乃祭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初候,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鹰是肉食性动物,体态雄伟,性情凶猛,动物学上称它是猛禽类。鹰多数在白天活动,即使它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也能把地面上地猎物看得一清二楚,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道:“鹰,杀鸟。不敢先尝,示报本也。”清人朱右曾在《逸周书集训校释》中说:“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礼记·月令》中也说:“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注释说:“鹰祭鸟者,将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唐代鸿儒孔颖达亦云:“谓鹰欲食鸟之时,先杀鸟而不食,与人之祭食相似。犹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处暑后,秋气肃杀,天高云淡,是能见度最好的季节。老鹰在猎捕鸟类后并不是自顾自地吃,而是会把那些鸟整整齐齐摆在窝前,像是祭拜为他牺牲的猎物,如同农人耕种丰收,祭祀天地之神和祖先一样,敬畏神灵,感恩报本。此外,据古人观察,鹰类大多捕食的是老弱病残的鸟,所以可以称之为有义,这样也有利于种群的更新。
鹰乃祭鸟(图片来自网络)
二候天地始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此时,树叶渐趋凋零,万物开始沉寂。这种肃杀之气,在进入处暑第二候的时候就可以明显感知出来。
天地始肃(摄影:张雄伟)
(一)“秋后问斩”的由来
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处暑正是阴的开始。《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天地肃杀,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做到收敛而不骄淫。《隋书·炀帝纪下》云:“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宣和遗事》前集曰:“君由天而臣由物,天能发生万物,亦可肃杀万物。”这都是指处暑之后天地之间充满了肃杀清冷之气。古时候,人们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则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在《逸周书》中,在此时“行戮”、“戮有罪”已成定制,“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战国时的五行学说兴起以后,秋天与行刑的联系更紧了。五行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物质观,认为物质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形态组成,并有相克的关系。春夏秋冬和东南西北中也与五行分别相对应。西汉时,儒家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更提出了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对应秋和西方,行刑使刀,所以用金于秋、在西门外问斩。在明清时的北京城,斩首位于宣武门外,宣武门乃城西门。“秋决”也就是顺应天地肃杀之气行刑,藉此告诫人们应顺应自然,谨言慎行,做到反省收敛而不骄淫。
五行学说(图片来自网络)
(二)“授时指掌活法之图”中的处暑
“授时指掌活法图”是《王祯农书》的首创,是对历法和授时问题所作的简明小结。该图以平面上同一个轴的八重转盘,从内向外,分别代表北斗星斗杓的指向、天干、地支、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以及各物候所指示的农事活动。在此图中,政府授百姓此时“晒衣物晒干桃”。 因为处暑时期湿气已敛,秋高气爽,正是晾晒衣物的绝好时期。经过汛期的湿热天气,衣物多被湿邪之气所浸,若不及时晾晒,对衣物及人体有害。处暑时天气肃爽,湿气已敛,正是晾晒衣物的绝好时期。“晒干桃”与中医药有关,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桃实在树上,经冬不落者为桃枭,苦、微温、有小毒。主治:疟疾、盗汗不止。” 古时由于通讯和文化传播等条件的局限,大多数人在生病时得不到及时医治,有人家中会备些药材,干桃便在此时节及时晾晒,以备其用。
授时指掌活法图(图片来自网络)
三候禾乃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三候,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曰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秋不凉,籽不黄”,凉爽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进入处暑时节,黍、稷、稻、粱类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开始进入收割、打晒的收获时期,家家户户开始忙活着秋收事宜,屋前屋后尽是丰收盛景。
禾乃登(图片来自网络)
“五谷”的称谓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有两种说法影响较大:一种指稻(水稻:大米)、黍(黄米)、稷(粟:小米)、麦(小麦)、菽(大豆);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今天大米几乎占到了我国老百姓的主食的70%,但其中有一个五谷说法中却没有水稻,这是因为什么呢?原来宋代以前我国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没有稻。但唐宋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水稻的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取代了小米、小麦等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到了宋代,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大豆和大麻已退出粮食作物的范畴,只作为蔬菜来利用。但是在一些作物退出粮食作物的行列时,一些非本土作物又加入到粮食作物的行列。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我国,并成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食作物(图片来自网络)
中国农业博物馆 赵晓娇 供稿
点击“相关链接”
识别二维码
打开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