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英国的精英教育,中国的土豪家长能学会吗?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周轶君的《他乡的童年》纪录片一共六集。
在阿呆爸公众号上,我已经陆续写了对芬兰、印度、以色列、日本4篇的感想。(点击即可阅读)
今天,再写最后一篇,一起走进英国这个曾经显赫百年的日不落帝国。
提到英国教育,就不能不提精英教育。
现在中国有钱人多,热衷于打“贵族”“精英”的名头。可惜大多数时候,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那到底什么是精英教育?
英国的精英教育怎么样?
又能为我们中国教育,中国的爸妈带来什么启发?
01
体育,是精英教育的核心之一
作为精英教育的起源地——英国的精英教育,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他乡的童年》中,旅居英国研究精英教育多年的李爽给出的第一答案:体育。
她说,在英国,特别是私立学校,体育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课。
说实话,体育这门课,可能在我国学校是最不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了。
音乐体育美术老师,身体不好,常年“生病”“有事”,需要别的老师代课,都已经成为了一个众所皆知的事情。
在英国,体育居然成为精英教育的核心课程,让人感到惊讶。
体育究竟如何成为教育的“一把好手”的?
每到冬天,中国的家长在给孩子们穿上厚厚的棉大衣,还要嘘寒问暖不止。
而在英国——零下几度的寒冬里,很多学校都是冬天凌晨六点多起床的孩子们,光腿穿着短裤短裙,用运动来抵御寒冷。
运动热身只是体育运动的好处之一。
对孩子来说,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活跃肢体,还可以亲身实践团队精神,培养规则意识,以及如何与对手友好竞争。
体育成了有效的交际手段,让孩子们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在团体中建立自信。
这些在进入社会后非常重要的素质,通过频繁的体育运动,被慢慢锻炼了出来。
细细想来,不得不赞扬英国教育的高明!
在英国的著名中学威斯敏斯特公学,孩子们在操场尽情玩乐,体育成了提高交际和修养的重要课程。
反观中国,体育更多的含义是竞技。这让很多孩子望而生畏。
比如下图的主人公华天。他出生在贵族家庭(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成长于伊顿公学,在精英教育下成长,成为一名马术运动的老师。
在很多人心中马术当然是精英阶层的运动。
但华天不这么认为,他说很多精英阶层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去学马术,却忽略了马术最重要的意义。
华天指出:骑马不是身份的象征,更不是在马上左摇右摆抖几下,马术重要的部分是你和马匹的关系。
正如其他体育运动一样,马术让孩子们更懂得如何互动沟通。
马术运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驾驭能力,建立跟马之间的合作关系,就像体育中他们跟队友之间的关系一样。
马术盛装舞步骑士饶嘉怡,曾经就读于国内,是个内向,特别没有自信的女孩,也不懂得跟同学老师沟通。
而她接触的学校的老师,也不会关心你会不会跟人沟通,而只关心你的成绩。
饶嘉怡接触了马术运动,也借此学会了与人互动交流的技巧。
马术就是这样,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的领导力、驾驭力和沟通能力。
02
戏剧艺术课,为何如此重要?
在英国的精英教育中,除了板球、马术等体育运动之外,艺术类课程也极具启发。
比如,伦敦德威公学的戏剧课,深入挖掘,我们会发现戏剧课老师的理念与体育课程的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
《他乡的童年》镜头记录了德威公学一堂七年级戏剧课程。
拿这堂七年级的戏剧课来看,老师说:
七年级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很敏感,也很在意自己的同学或者别人如何评价自己。戏剧课上孩子们可以有更多身体上的接触、眼神的交流,可以让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更亲近的沟通交流。
为了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地表演,如果你不自信,对肢体接触感到不舒服,或者不相信你的同伴们,那你就会有一种紧张拘束感。
而戏剧课就是要慢慢消除这种不适感,间接也在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和个体自信。
戏剧课和体育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培养了孩子们的沟通交际和个体在群体中的自信力。
毕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沟通,团队合作,还有自信。
在《他乡的童年》采访中,英国考试和证书监委会董事克里斯汀女爵还介绍说:
英国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最大区别是私立学校,无需按照国家课程大纲,他们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根据他们的学生不同的特点来选择课程。
在德威公学的艺术活动室里,学生们各自忙着艺术兴趣活动。有的学生在给绘画上色、做石膏艺术品,有学生说自己对电影感兴趣,希望做出一部电影。
一个中学生在保证学业顺利进行的情况下,想制作一部电影,这是否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乡的童年》接下来的叙述,给我们揭晓了答案。
艺术活动的老师介绍说,孩子们想做什么,或者想学习一些课程,他有某个兴趣,甚至可以成立一个俱乐部,只要是合法的,学校都会提供支持:
我们希望把所有的孩子们推出自己的舒适区,让他们去冒险,如果让他们做自己舒服的事情,他们学不到新东西,一旦他们学到新的知识,学会了怎么做,我们又需要新的东西。
如果学生想开启一项新的项目,需要非常昂贵的材料,老师们也会尽量满足。有个孩子想做玻璃设计,他说服了老师。大部分时候,100英镑以下可以获得批准。
在德威公学,保证课堂学业的同时,课外学习时间也被最大化重视。
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会有学生在泳池游泳,在健身房锻炼,或者练习乐器。学校每天会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和放学后一个半小时,让孩子从事课外活动,有些活动时间还要延长。
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是相融共生的,这种理想化的学校教育,在德威公学实现了。
德威公学副校长伊恩说:
我们想培养这里的孩子们,不仅是为了进大学,也是为了他们大学之后的人生。
03
精英教育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如果说体育、戏剧和兴趣课是为了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那么社会公益课将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精英”。
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帕特里克,对精英教育中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深有体会。
他曾经的校长彼得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天对他说,我希望你记住六个词,就是马丁路德金说过的,你为他人做了什么。
这六个词不仅改变了帕特里克的人生,也是他每天起床开始一天的动力。
彼得校长传递给他的,他也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帕特里克希望让每一个来威斯敏斯特公学读书的学生明白,除了我们强调的重要课程,他们还有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帕特里克说:
英国教育最好的一部分是,我认为所有的学校关注的不仅是课堂教学和测试,我们鼓励年轻人全面参与社会。这是特别的部分,我们应该避免机械式的学习,应该教会孩子批判,独立的思考。
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造就了一代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英国绅士”。
主持人周轶君的新闻课老师马丁,几年前在印度和阿富汗帮助建学校,在阿富汗,马丁建立两所学校,其中一所女性学习中心。
马丁说,对英国人来说,这不是一笔巨款,如果我这里生活不错,为什么不做一些事情帮助贫困的人,让他们获得教育,为什么不捐钱呢?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在弗兰西斯卡小学一节课上,学生们正在热烈的分小组讨论如何为残疾人住处完善设施。
在课堂上,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为残疾人社区提供改善方案,并且每个小组都要上台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会让学生们投票评选出最佳方案小组。
大家一直努力的演讲,推销自己小组的观点,展示各自的方案有多么好,多么吸引人。
演说过程中,演讲能力和团队协作,自信力、沟通力也会慢慢培养起来。
老师特意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在全班面前发言,摩擦出互相讨论的智慧。
正如老师所言:
如果你走进大世界,你必须学会在人群面前完整自信地表达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校每个月都会做一次关于慈善的活动,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捐给食品银行,社区组织来帮助老年人。六年级的孩子会去难民营的学校,帮助他们组织体育日活动。
孩子们不仅是呆在舒舒服服的校园,也会去更大的世界里看看,做很多的慈善工作,举办很多筹款活动。
慈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不幸的人需要更多的关注。
这一思想早已贯穿在孩子们想心中。
04
中国父母能学会精英教育吗?
英国的精英教育,内涵很丰富。
《他乡的童年》也只是走马观花的介绍一下。
对我来说,最具启发的是,精英教育的核心,重点是在建立三个关系,即:
个体与团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个体与团体的关系,培养的是沟通表达、自信力。
个体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指向个人对自我的探索。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离开舒适的校园,充分参与到社会福利事业当中。
英国的精英教育,恰恰是围绕着三个关系展开的。
只是马术、话剧、慈善等课程看起来了太高大上,太烧钱了,让精英教育显得“贵不可攀”。
理解这些,作为中国家长的我们(其中有许多财大气粗的“土豪”),也许并不需要花费太多,也可以为自己的孩子量身打造一个精英教育系统。
比如鼓励孩子参加运动,让孩子学习感兴趣的艺术创作,与孩子讨论公益话题等等。
而不是只关注孩子个人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建立个体与团队、与社会的关系。
正如精英教育研究者李爽所言:
精英教育不是培养穿着燕尾服彬彬有礼走在大街上、用时髦英语打招呼的那些人,而是培养改变世界的力量。
如何让孩子充满自信、提升自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每一个有想法、有抱负、对孩子有期待的家长都应该重视的。
其实,这也是这一集《他乡的童年》里英国精英教育给我带来的最深的触动。
#阿呆爸#精选文章
▼
真实育娃 | 观察思考
阿呆爸:一个80后奶爸,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添加我的微信:adaiba520,期待一起成长,在日常里洞见真相。公众号:阿呆爸(adaibaba520),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下方“在看”
不错过孩子成长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