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300人的村子,用6次产业改头换面

URM 乡创联盟 2022-04-21

乡村不应是一个国家的负担,而是一个国家的资产。艳阳下的火山村是“再造故乡”这股返乡浪潮的发源地,返乡青年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乡村,自身价值和理想也能实现。

返乡青年陈统奎

上海吸引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拼命要冲进这座围城里,陈统奎便是其中一个。作为一个生活、工作在上海十余年的海南人,日久,他乡是故乡,居然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工商文明社会,甚至成为了一名典型的狂热“哈上海”。

 

但在09年,作为南风窗记者的他被安排去台湾采访,“遇见”了台湾的返乡潮。在这里,各行各业的社会精英都在做一件事情:乡村再造,在这群人看来赚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人生目标,而是自我价值的实践。
 

采访中刚好和台湾记者们在阳明山上谈到台湾再造故乡的事,当时陈统奎激动地跟他们描述到:在海南岛,在一个火山口古村落里,那里依然是一个看天吃饭的传统农村,没有自来水,几乎年年干旱,种下的荔枝树很少碰上丰收年,农家的日子过得很辛苦,而它就是我的故乡,我要做的是回去再造故乡。那天从阳明山下来,雨后见彩虹,而且是双彩虹,台湾记者笑曰:做白日梦的人,遇见彩虹就能实现。


从台湾回来一个多月,陈统奎揣着仅有的1万多元存折回到家乡,以台湾乡村再生典范桃米村为模版,带着故乡的人们一起从零出发,凝聚共识,影响更多人,一起携手努力把故乡变得更好。


现实情况却是火山村只有300多人,家家户户都是荔枝农,山上覆盖着的厚厚的火山岩灰,却让打一口井都变得十分困难,没有水利灌溉,村民只能看天吃饭,过着贫苦的生活。


09年,陈统奎给海口市委书记写了一封信,请他批一口机井。书记很给力,半年后一口深水井挖好,一个高高的水塔屹立在村口。一个原本穷得连自来水都没有的火山村,因为灌溉机井的投入使用,让家家户户的荔枝开始丰收起来,农民也不用再看天吃饭。

 
12年,陈统奎正式辞掉很多人羡慕的南风窗高级记者工作,从上海回到了火山村。幸运的是回到家乡期间遇到了人生中的几位点灯人,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点拨与鼓励,才给了陈统奎无限的勇气与力量,毅然决然走上返乡创业的艰辛道路。

 
在乡村做事情,要让村民优先获利,在火山村,荔枝农才是主角,荔枝卖个好价钱,给荔枝农更好的收入,更高的尊严,这才是返乡创业的最大价值。但再造故乡不能光有理念,还要有方法论,还需要能够卖出钱来的好产品。

做乡村再生事业,农业是本,也是魅力所在
 
再造故乡,听上去很美好,但却是一条千辛万苦的返乡创业路。火山村遍地火山石,石头比土壤还多,一眼望去处处是火山石的痕迹,还造就了“火山岩上生荔枝”的奇观。但在天然的富硒的火山矿物质和国宴级的火山岩矿泉水的滋养下,这里出产的荔枝任性的基本褪去了该有的热性,不大上火,令人啧啧称奇。


为了让火山村的荔枝得到更大的升值,做到真正的纯天然,陈统奎带领荔枝农们从原来的种植方式转型到自然农法耕种,走上了“0农药残留、0除草剂、0化肥”高标准、更艰难的农业转型之路。

当和荔枝农们说到要用转型自然农法种植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居然自己的父亲,苦口婆心的说服后却遇到第一年种出来的荔枝规格过小,直接被拒收,气得当场摔烂手机。刚卖的时候,一年只能帮大家卖掉万把斤荔枝,不仅没有为家乡创收,还降低本应有的收入。荔枝农们跑到村口大骂,说这些大学生回来放大炮骗农民,根本卖不出几斤荔枝。
 
再难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直面“他人的口水淹死你”的现实,勇敢地迎接口水,卖更多荔枝,跟更多荔枝农合作,但必须坚持“让荔枝农优先获利”的价值。陈统奎告诉自己:对的事情,做,就对了。
 

仿照日本和台湾的契约耕种经验,陈统奎与荔枝农签订“0农残、0化肥、0除草剂”的高标准契约期间,有的荔枝农各种反复,有的甚至无法接受这个高标准而退出,但还是有一批荔枝农留了下来,一起成就了“做出品质、卖出好价,很争气”的自豪感,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坚持和产品是值得的。
 
挖水井、修山地自行车道、盖民宿、创立火山村荔枝品牌、修环村公路……,一个古老、传统且落后的火山村,因为这些返乡青年的带头,让古老的火山村从此连接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但仅仅当“卖荔郎”再造不了故乡。火山村荔枝的销售虽然连续翻番,但是要走品牌化,通过品牌提升荔枝的附加值的做法,并不受生鲜电商平台欢迎,更别说传统渠道了,需要绕开已经存在红海市场,跳出单纯的农产品买卖,因为跟大平台硬碰硬注定不行。如何做好荔枝深加工、实现产业化成为陈统奎一直苦苦思索的执念。
 
6次产业化,是打开火山村的最佳方式 

从0到6,是一种产业逻辑,6代表“6次产业”。近几年陈统奎去日本和台湾考察了无数个6次产业成功案例,从他们身上意识到:要做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必须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8年,陈统奎去日本北海道参访新得共动农场,创办人宫嵨望分享了奶牛产业的故事。农场如果光卖原奶,活不下来,得卖出10倍的价格才行。于是自办芝士加工作坊,并拿下芝士世界冠军,创立自己的芝士披萨店,迈向奶牛的6次产业化。实践证明,附加价值不止10倍,养60头奶牛,一年营业额1310万元人民币。6次产业的魅力就是成倍做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这是被日本市场验证过的非常可行的“农产品保值升值之路”。

火山村所在的镇共有1.5万亩荔枝林,涉及2.3万名火山村荔枝农,目前年产值是1.3亿元人民币。如果做6次产业,火山村荔枝的附加价值不要说提高10倍的价格,哪怕提高1倍,就又多了1.3亿元产值,人均年收入都提高了5652元。再努力一点,附加价值提高3倍、5倍,这种倍数加乘效应才是新农人努力的方向。


2018年,火山村荔枝率先探索荔枝6次产业化。
 
第一产业
将火山村荔枝打造成“全国荔枝第一精品品牌”
 
继续与荔枝农契约耕种,从无公害标准逐步升级到绿色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一流品质产品,让荔枝从原来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基础上走向精品化、品牌化,把新鲜荔枝的价值做出来,继续走优质优价的道路。
 
第二产业
创办荔枝深加工观光工厂
 
利用国务院鼓励利用农村自有房屋兴办小加工坊的政策,将合适的农村房子升级改造为荔枝深加工观光工厂。以工业4.0的理念来打造小而美、可参观、可体验的个性化小加工坊,譬如荔枝精酿啤酒工厂、荔枝干面包坊、荔枝冰品工坊等,以荔枝为主要原料,以新时代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情,精准设计自主开发产品,研发、生产并打造几款荔枝主题爆款产品。


为了荔枝的6次产业化,陈统奎去台湾考察吴宝春面包店,品尝和研究他的世界冠军面包——荔枝干面包,并联系拿了世界杯第四名的上海团队成功研发出荔枝干面包。考察台湾荔枝啤酒工厂,把到布鲁塞尔拿了世界酿酒冠军的台湾匠人请来火山村考察,研究合作开发火山荔枝啤酒。此外,还去深圳,找了一家优秀的冰激凌工厂,请它研发荔枝冰激凌……


第三产业
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
 
以荔枝为主题,可以开发荔枝主题产品直卖所、荔枝主题民宿、荔枝主题产品体验消费中心;可以打造荔枝园餐厅,以荔枝入菜,打造火山地区特色的生态蔬果餐厅等乡村体验式消费场景。


这些年荔枝农富裕起来后,在荔枝园荔盖了不少“荔枝楼”。这些现有建筑物,都可以以“场景革命”的思维,将其打造成一栋栋时尚精致的“荔枝楼民宿”。它不仅是荔枝农辛劳的成果,也是海口火山荔枝品牌最好的体验入口。
 
文字与图片部分来源于:火山村荔枝

乡村再造,本质上是一场知识经济,表面上看活化一栋老宅开家咖啡馆,开家民宿或者把土特产包装一下卖个好价钱,要做得好本质上离不开文创或农创,没有知识青年的参与,乡村再造的力量和力道是远远不够。返乡青年作为一股实力派新力量,他们在故乡找回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他们的幸福也增添了故乡的荣耀,这也是弥合城乡差距最有效的解方。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从故乡出发的,不断汲取全世界做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再次从世界归来,陈统奎更是用他十年亲身投入乡村建设的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新时代“知青下乡”的故事。将自身在乡创领域摸爬滚打10余年的经验,总结成了一本书《从故乡出发,从世界回来》。乡村振兴是一把辛酸泪的事业,需要联结更多人同行,他的经验也许会给我们以更好的视角去串联整个乡村。


了解更多中国乡村案例



乡村振兴战略启动第二年,我们倡导立足国内实情、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在县域视角、三产融合产业视角、多方参与主体协同共创视角下去系统思考统筹实施,SMART乡创学院将以乡创地图为载体、乡创峰会为媒介、共创工作营为工具,聚焦国内外最具引领性、实操性的资源,搭建行业生态链大融合的生态圈、融合剂、催化剂,聚众智众力赋能乡村振兴,致力于创新引领,为乡村振兴实施主体提供顶层构架、咨询、培训、品牌、推广和资源导入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点击关注乡创联盟,为乡村实践者赋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