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才是中国人的书房,骨子里的风雅!

案上雲煙 2020-02-17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中式书房,茶香墨韵,木韵芳华,

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书房,古称书斋,是作为阅读、书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工作的空间。中国古代文人爱书惜书,所以向来重视书房。


在古代文人眼中,书房既是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寻找自我的归途:袁宗道有“白苏斋”、唐伯虎有“梦墨堂”、张溥有“七录斋”、袁枚有“小仓山房”、蒲松龄有“聊斋”、 梁启超有“饮冰室”,皆是寄托着主人的志与情的灵魂之城。



书房,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需要宁静、沉稳的感觉,人在其中才不会心浮气躁。而中式书房,其东方沉淀和古韵风情,更是无不体现着中国人骨子里温润儒雅的性子,使人身在其中,感受沉静悠然。



木质镂花的门窗屏风,古朴生香的文玩雅件、精雕细琢的书架台案,中式的书房,总是在不经意的细节里,打动着人心、惊艳了岁月、也温柔了时光。




外国人的书房主张个性与创意,而中国人的书房却更为内敛,不像别人那般张扬,但也绝不落寞。从书房名号、整体布局到每一件器物、每个陈设的细节,都被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无不透露着主人真实的性情和学识修养的沉淀,看似简单,实则大有乾坤!

红木家具,中式书房的文人气质!


不论是读书、品茶、练字都需要一个承载体,故布置一间书房,首先要从家具开始,书桌、书架、椅榻、几案……这是最基本的书房陈设,而中式书房,似乎总少不了红木家具的影子。在众多自然之材里,中国人尤喜欢木,至于为什么,这要从木的本性说起。


木,是时光最温柔的记录者,它复杂的纹路里,既包容了无穷无尽的变化,也存留了岁月最温暖的记忆。它极富变化,却也忠于恪守,柔韧、温和的品质与天性,与中国人向来追求的心性十分贴切。




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几,在一间书房里,体验与木为居的乐趣,在古色古香中,回归传统,不张扬,不矫饰,独守一份古韵的中式魅力。红木的家具,既美观,又能时刻提醒人,从木的身上汲取这些高尚的品性,可谓一举多得。崇尚低调的奢华,这就便养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红木情结,几件古典而有韵味的红木家具,遂成了中式书房里必不可少的点缀。


古典字画,中式书房里的点睛之笔!



中式书房,主人的品性是魂,而字画则体现着神,起着点睛之用。正所谓:“好的风水,世人共求;好的字画,亦惠泽八方”,中国人的书房更是少不了挂上几个字,摆上几幅画。



灵秀素雅、水墨淋漓的山水,让人心胸豁达,视野也更为开阔;淡雅清秀而富于情趣的花鸟,无疑是沁人心脾;警句格言的牌匾,句句点醒人心;抒情写意的墨宝,更是富于个性的表达。



有图必有意,有字必抒情:竹报平安图,代表君子之风,象征挺拔和坚强不屈,“竹”与“祝”谐音,更有美好祝福的习俗意蕴;红梅傲雪图,寓意不畏严寒的精神,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象征。



“天道酬勤”告诫我们,上天会偏爱勤奋的人们,多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回报,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静”字书法,时刻提醒着中国人,看书学习都需要一个静字,在闹市中更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中式书房的字与画,代表了主人的灵气,更彰显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品味。

文房雅物,中国人才有的情趣!


中式书房,要求朴实、典雅,体现传统意义上书房的韵味,但简约素来不简单,大大小小的文房雅件,数不胜数,无不体现着中国文人独有的生活情趣!



指毛笔,分类多,

是我国汉民族所独创的书写工具。



明万历 大漆彩绘描金花卉纹毛笔




中国人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

让无数艺术珍品,

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沧桑岁月,

仍然流传至今。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




是与墨配套使用的工具。


宋 石雕苍龙戏水纹砚台


笔 架


放笔用的,又名笔山,

有多种造型和多种材料。


明 寿山石雕龙笔格



砚 山


指原石制成的砚,

既能当砚,又能赏石。



笔 床


搁放毛笔的专用器物,

有瓷、翡翠、紫檀、乌木等多种。


清乾隆 蓝料彩五蝠捧寿笔床


笔 屏


插笔与袖珍小屏风合体的专用文房用品。


明 葡萄花卉彩漆笔屏


笔 筒


放置毛笔器物。


清 绞胎贴塑镂空笔筒


笔 船


用于横放毛笔,以木、牙、玉质材料制作。

多作长方形,口沿外撇,内设笔搁。


明万历 五彩云龙花卉纹笔船


笔 洗


洗涮毛笔之用,

多为陶瓷、石头等制成。


清 翡翠雕石榴形笔洗


笔 掭


伺候毛笔的文玩,测墨的浓淡。


清 鹿角笔掭


水 盂


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


清乾隆 黄杨木雕佛手形水盂


水 注


原名砚滴,滴水磨墨之用。

明宣德年间,受阿拉伯人影响,

曾烧造出的较大的青花水壶瓷器,

常用于净手或浇花。


清乾隆 粉彩桃形砚滴


印色池


即印泥盒,用于蓄藏印泥器物。

清同治 松石绿釉珍珠地描金粉彩开光印泥盒


糊 斗


用来盛放浆糊的器具。


清乾隆 大理石纹开光粉彩糊斗


蜡 斗


古时文人用蜡之处很多,

缄封必用蜡,糊斗和蜡斗作用相同。


清五彩花卉带盖蜡斗


镇 纸


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器具。


铜错金镇纸


压 尺


用于压纸,与镇纸类似。

压尺一般多为金属,压纸需要重量。


清 铜嵌螺钿压尺


臂 搁


写字作画时用于支撑腕臂,

不能或不想悬笔时可以省力。


清 绿彩描金蟋蟀竹节型臂搁


贝 光


用来砑光纸张的。

砑光意思就是压实磨光的纸张,常常用于好纸。

最初以贝壳所制,故称之为“贝光”。


明 瘿木内髹红漆贝光


裁 刀


用于裁纸,

主要有金属刀、竹刀和象牙刀。


清末 浮雕侍女图柄裁刀


印 章


包括姓名、闲章、肖形章等,

过去读书人大多有多枚,

齐白石就有“三百印石富翁”之署。


清康熙 康熙御用田黄玉石印章


书 灯


类似今天的台灯。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书灯


如 意


最早用民间用以搔痒,

后来应其名吉祥渐成装饰品。


花 尊


插花的花瓶。



诗筒葵笺


其实是两样东西,

一样是指信筒,另一样指笺纸,

古人把诗文写好,装进信筒寄到远方,

这样可以防潮防损。

史上有“元白之交”的白居易和元稹,

常常这样把诗装进竹筒,寄给对方。


清 信筒



古代兵器之一,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佩剑也代表君子之风度。

书房挂剑,文武双全。


砚 匣


又叫砚盒,安置砚台之用,

多为优秀木材制成,常刻铭文。


清乾隆 五岳真型琴样端砚 原配硬木砚匣


香 炉

书房点上熏香,

怡人心脾,净人心境


清乾隆 掐丝珐琅太平有象小香炉



现代装修的潮流,犹如洪水猛兽,

让中国人的书房翻了花样,

也少了味道。

五花八门的流行元素,总是几年就变,

但唯独只有中式风格,

用独特的中式元素里,

既留住了中国人的心,

也留住了中国人的情。






最后,推荐您读一套书:

往期回顾

我闻香事,鼻观风雅家里为什么要放石头?闲居,是一种奢侈。三口之家在北京租下四合院,花40万爆改,房东看后乐……我有小院,静锁清秋。找一个院子,沏茶看鱼从瘦皱漏透看传统赏石最美市井里,藏着中国人真正的生活!山林田园,生活理想这才是中国人应该住的房子!中式老房 匠心之美找一个院子,沏茶看鱼清宫旧藏——铜炉一个人做到这四点,才能叫有文化旧的东西,有旧东西的味道。千年前的中国,强大到何种程度!有一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故宫,美到心醉最美市井里,藏着中国人真正的生活!最中国的雪,在江南。闲赏静观,岁月刚好!愿你有小院,有菜园新的一年 ,美好如约而至。审 美 的 重 要中国人,为什么要续家谱?中式园林,中国人的造梦艺术市隐的茶室青瓦 · 中式之美这100张照片,就是去故宫的全部理由中国最美104座名山,美不胜收!文人与赏石寻一方庭院,慰半生辛劳心若安定,万事从容。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尽显古韵之美!关于四合院,这是我见过的最详细的文章了,中国建筑……中国传统行业图谱,有些已经失传!雅,中国人的美学!一生之乐,唯有清居清供,一石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山石静观,花草闲赏。愿有一屋,不被打扰,幸福终老书房,心灵的天堂这种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温馨提示:本号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投稿/咨询/交流/合作 请后台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