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西迁人的日常生活》:追寻锡伯人的“族迹”
2019年5月6日,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和思源摄影基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评选揭晓,共有20位少数民族摄影师荣获“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我们将陆续推送获奖摄影师的作品,从他们的影像和文字中了解到他们对故乡或本土民族的解读。
那些因历史原因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人,在他乡繁衍生息。两百多年后,同为锡伯族的女摄影师关锁芹从山东一路向西,用镜头重新感知自己的民族。
○
关锁芹
锡伯族
现生活于山东省淄博市
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为加强边疆驻防力量,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00多人,到新疆伊犁屯垦戍边。这支队伍的西迁之路漫长而艰苦,他们经过15个月的长途跋涉,最终有5000余名官兵和家属抵达伊犁河谷。这条西迁线路大部分横穿现在的蒙古国,途经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然后翻越阿尔泰山脉进入新疆。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悲壮的骨肉分离,一个民族迁徙的传奇经历,也是中国西部最早的一支边防军,一部民族文化传承与融合的经典史诗。他们从东北到西北,不仅带去了帐篷、粮食、马匹、狗,还有粮种、菜种、火种、族谱。
历史走过了254个春秋,清代康熙皇帝并没能信守“锡伯营六十年一换防”的口头承诺,这支西迁的队伍就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故乡,而中国西北边陲的伊犁地区便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乡。
作为一个普通的锡伯族儿女,西迁到西北的那些族人,一直在我心里既朦胧又模糊,但却难以割舍。我想,如今的他们是不是仍然穿着长袍马褂?是不是还在骑射狩猎?而那里的族人每每见到我们东北的锡伯族人,开口就问:你们还会说锡伯族话吗?
这组作品呈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人的日常生活。退休后我怀着对自己母族的深深敬畏,到西北和东北的锡伯族聚居区静静地去凝视体悟。走进母体语境里,深入了解并重新认知自己的母族。
在图公祠祭祀的锡伯族祖孙
去养殖场一侧驯马的贺耶尔文忠
爬上苜蓿草垛劳作的唐别勒克
制作芨芨草扫把的吴扎拉坚
在伊犁河边拉网的江海和他的朋友们
退休后住在伊犁河边打渔的顾尔嘉宝昌
帮雇主插秧的男子
给30亩麦子地浇水的吴扎拉西文昌
公路边树林里的牧羊人
守护伊犁河原生态河滩地的老人·新疆察布查尔县
在伊犁河边撒网的男子
在家中供奉的“喜利妈妈”前为家族祈福的巴叶尔新芳
西迁节家庭聚会上跳舞的人们
闲暇时弹琴的96岁老人安德荣
歌曲《小白杨》的原型程富胜在自家院中的岗楼上怀念军旅时光
帮雇主装苜蓿的人们
从伊犁河里打到鱼的人们
查看秧苗的妇女
制作芨芨草绳子的人们
在伊犁河湿地撒网的男子
打渔归来
铺设网线的的男子
放养火鸡的老人
大风后在玉米地里查看秧苗的吴扎拉志坚
在自家苜蓿田里招呼商贩的巴叶尔忠清
到察布查尔大渠渠首祭拜先祖图伯特的锡伯族青年
编辑 | 贺烨
相 关 阅 读
故乡的路 | 《武陵山深处的自助养老的土家人》:贫困地区农村独守老人生活现状》
故乡的路 | 身份摄影的当代实验
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揭晓:罗金倩荣获摄影师大奖,苏德夫摘得青年摄影师资助奖
故乡的路 |《塔吉克族生活励志篇》:一位维吾尔族摄影师眼中的塔吉克族人
故乡的路 |《穿行大凉山49年的“公交车”》:连接生活与梦想的绿皮车
故乡的路 |《你来的和你去的是同一条路》:踏上草原,寻找一种解药
故乡的路 | 《香曲梅朵 一切都很好》:用相机表达对女儿朴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