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石松:欠发达地区如何应对老龄化与发展转型的多重压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老龄居产业联盟 Author 黄石松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d33067rjg4v  


黄石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本文刊发于11月3日老龄居产业联盟微信公众号。



本文字数:2623字

阅读时间:6分钟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认为发达国家属于“先富后老”,而中国属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也由此,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可称为“经济论”,强调只有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了,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另一种可称为“制度论”,强调只有适宜的制度条件才能将经济发展的势能转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优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急遽变迁的中国在顺利跳出“贫困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在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同时,能否顺利迈过“老龄化陷阱”?

 

中国的发展极具地区差异化特征,立足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可以将中国划分为经济欠发达同时老龄化程度高的地区(双重压力地区);经济欠发达但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同时老龄化程度也较高的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同时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双优势地区)四种类型。而双重压力地区面临的形势则更为复杂严峻,如何走出一条化解老龄化压力的新路,对于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双重压力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看,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和工业化中期,工业基础薄弱,受周边大城市产业虹吸效应影响,本地工业发展受到挤压,已经失去赶超的机遇期。同时,人口持续向周边大城市净流出,农村人口向城镇化地区流动,农村开始衰落、呈现空心化,农村帮扶背景下实现脱贫致富后,如何构建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是最大的困境。

 

渭南市临渭区作为双重压力地区的代表,极具典型性。总结其探索与实践,有三条基本的认识:第一,以打造美好生活示范区为引领,明确发展路径;第二,以发展银发产业为支点,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第三,以“乐养宜居”为落脚点,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让农村富起来:渭北平原地区主打现代农业。一是根据各乡镇的资源条件,加大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投入,打破季节性生产的限制,延长农业价值链条,打造“一乡一业”的格局;二是建立“种植业-高科技引入-标准化生产-高科技展示-市场营销”的产业链示范平台,增加产业开发的综合效益;三是大力发展健康食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四是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推进物流、电商向产地下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认证管理,推进农资监管系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总之,要通过一系列政府投入和政策引导,推动渭北地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同时带动农民回流农村的新路。

 

让产业强起来:中部中心城区主推银发产业。构建“2+N”产业体系,一是重点发展老年健康食品生产加工,积极对接周边地区现有优势产业,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铸造新的产业链条;二是积极发展老龄综合服务,围绕健康促进、康复护理、辅助器具、应急救援、适老化改造等重点领域,推进老年人适用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三是鼓励开辟老年用品展示、体验场所,发展老年用品租赁市场。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支持推动老年用品产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让生态资源焕发新机:南塬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旅游。南部秦岭北麓山地区域以田园乡村风貌为基底,深化“旅游+”战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民俗、体育等领域融合,促使全区旅游景区业态不断丰富。在制度创新上,一是资源变资产。成立村集体公司,成立土地流转中心,将村集体土地折合成股份形式入股,与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建设;二是资金变股金。将各级财政投入到村集体的发展类资金,在不改变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投入到集体公司,形成村集体持有股金,村集体按股比分享收益。鼓励群众参与投资建设,引导贫困户自愿申请小额贷款入股村级公司,让闲置资金变成股金,从旅游区开发中受益;三是农民变股东。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等形式自愿入股参与村集体公司开展旅游开发,增加经营收入。

 

临渭区基于不同区域的条件特征,选择“点轴”模式进行产业布局,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呈现出各有特色、差异推进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顺应临渭区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条件,同时也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构筑灵活创变与动能激活相契合的发展路径。引导创变指的是,地方政府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创变出了许多办法,去解决本地化的、不断变化的问题;激活动能指的是,必须把“在地化”资源条件转换为发展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动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只有初始动能激活了,才可能实现迭代发展,实现解决老龄问题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产业发展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必须跳出围绕老龄群体化解老龄化压力的窠臼。发展始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老龄化与现代化双向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夯实第一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改善农村人口结构是实现从帮扶脱贫向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基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除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应对农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乡村衰败化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现。一方面,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打破了传统农业季节性生产和农民季节性外出的惯习,让农民能够安心留在农村、发展农村。另一方面,劳动力人口的回流,不仅让农村代际养老有所靠、有所依,而且活跃了农村人口生态、繁荣了农村产业形态,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人力要素。

 

作为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临渭区在面临老龄化与经济转型双重压力时,抓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带来的市场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已有资源,以城乡内在地方特色资源为依托,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特征和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解决老龄问题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有机结合的。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美好生活。必须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证中央政策的统一指导基础上,更加强调激发各地方的首创精神,更加注重区域协同发展,更加注重在都市圈氛围内统筹配置资源,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提高制度的弹性和韧性,从而才能走出一条“产业升级+人口优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良性循环的新路。

 

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并且将加速向纵深发展。中国成功走出一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将解决占世界四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这将是中国在成功实现全面脱贫、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以后,对于全人类又一个巨大的贡献。




延伸阅读

刘元春:把握经济长期向好的大趋势


秦虹:城市更新,政策定调不能大拆大建


【预告】刘元春 杨瑞龙 毛振华 余淼杰 袁波 苏庆义 王孝松联合解析:中国加入CPTPP的经济效应、现实困难与突破路径


毛振华:三次分配并不改变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基本框架


刘青:促进外贸稳定发展,亟需理顺国际物流供应链关系


刘元春:美国前1%富人的财富超过所有中产阶级财富总和


王晋斌:2013年的TAPER恐慌故事


李实:解决制度和环境问题,释放三次分配潜力可助力共同富裕


邓国胜:需从制度、主体、文化等多方面发力加快三次分配


聚焦“推动制度、文化和主体建设,推进三次分配”,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曾湘泉:三次分配对调节收入差距具有潜力空间,需解决制度和环境问题促其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