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晋斌: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投资者意见分歧加大

王晋斌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2-04-25


作者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字数:2255字

阅读时间:5分钟


我们认为,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较快的上下波动,但没有明确趋势,这说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关于Omicron对未来增长的影响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预期的意见分歧加大。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资产价格走势出现了相对快的上下波动,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比较明确的是在新冠变异病毒Omicron的冲击下,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的时间可能会延长;其次,比较不明确的是货币政策预期,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并不存在严厉的控通胀。从市场角度来理解,就是市场在怀疑经济会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滞涨”风险。如果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滞涨”风险,风险资产价格走势会明确,较大概率是向下调整;如果没有较大程度的“滞涨”风险,那么国际金融市场就会不断地权衡美联储关于增长和货币政策控通胀之间的关系,整个市场走势也因此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


美联储在12月15日给出了18名委员中10人认为2022年联邦基金利率为0.875%(0.9%),点阵图也给出了市场预期2022年可能加息3次,整个声明中没有出现“滞涨”之类的表述。《财经头条》在12月16日报道了鲍威尔的观点:因通胀上升加速缩债,点阵图不代表行动计划。依据彭博盘前简报12月20日的报道,美国前财政萨默斯称,美联储表面上改弦更张,实际上仍坚持通胀“暂时论”。说明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没有那么自信会给出具体行动计划,主要原因还是疫情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经济获取相对高增长的渴望,美联储还是希望获取相对高通胀下的相对高增长。


依据WHO提供的数据,在Omicron出现后,全球新冠感染人数呈现出上升态势,截至12月24日上午,全球突破2.75亿人。美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突破5100万人,这一波疫情对经济冲击持续的时间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资产价格的变化也及时反映市场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变化。11月26日Omicron南非等地出现后,这种新变异病毒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了瞬间冲击,依据WIND的数据,VIX指数一日大涨54.0%,美国三大股指均出现了2.2%-2.5%的跌幅,欧洲股市跌幅基本在4%左右。随后的几个交易日美国股市在波动中向下调整,出现了幅度3%-5%的向下调整,欧洲股市也出现了几天的调整。经过阶段性的反复调整,美欧股市在有涨有跌的过程中继续维持在高位运行,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性走势。


截至目前,金融市场对Omicron造成的风险偏好冲击得以较大程度的修复。CBOE波动率在11月26日大幅度攀升后逐步回落。截至到2021年12月24日上午,已经低于11月24日的水平,全年下降20.05%。但Omicron对金融市场投资者关于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产生了影响,这一点体现在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的变化上。11月24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1.64%,一个交易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了16个BP,11月26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48%。到12月3日达到阶段性低点1.35%。截至12月22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46%,低于Omicron冲击之前的水平。依据美联储圣路易斯分行给出的数据,11月24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1.64%,10年期美债隐含的预期通胀率和实际利率分别为2.61%和-0.97%;12月22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1.46%,10年期美债隐含的预期通胀率和实际利率分别为2.47%和-1.01%。因此,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的下滑,反映出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对未来增长放缓的预期变化,避险情绪也出现了阶段性的上扬。


从油价来看,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Omicron冲击当日油价暴跌。随后在波动中有所恢复,目前ICE布油在76美元/桶左右的水平,相对今年的高点86美元/桶左右的水平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这也是Omicron冲击带来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预期放缓所致。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股市资产价格的调整还有一个特点,相对Omicron冲击之前的一段时期,每日的波动幅度变大了,说明市场投资者对新变异病毒给经济带来预期影响程度的评估不确定,对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速度、力度也存在不确定,市场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加大。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尽管有所波动和调整,但美国股市基本还是维持在高位运行。截至2021年12月24日上午,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为17.4%、21.5%和25.8%,ICE布油今年以来涨幅也高达约48%。这应该反映出美国金融市场投资者对美联储还是给予了一定的信任,认为美联储能够控制目前的通胀,美国经济也会持续复苏,并在明年失业率下降至3.5%。


今年12月15日美联储下调了9月份的2021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从5.9%下调至5.5%,同时提高了9月份对2022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从3.8%上调至4.0%。关于通胀预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2021年PCE通胀率从9月份的4.2%上调至5.3%,2022年PCE通胀率从9月份的2.2%上调至2.6%;2021年核心PCE通胀率从9月份的3.7%上调至4.4%,2023年核心PCE通胀率从9月份的2.3%上调至2.7%。按照美联储所提供全部预测来看,通胀率到2024年均在2%以上。从9月份和12月份预测的对照来看,变化是比较大的,这说明美联储自己也难以有明确的预期。但有一点可以看出,在美联储的预测中,允许通胀超调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是2020年8月份美联储采用货币政策新框架弹性平均通胀目标制之后,首次物价调控目标变化的新实验。


相比2020-2021年,2022年美国财政赤字规模会显著下降,美国CBO办公室预算2022年财政赤字大约1.2万亿美元,这相对于2020-2021年3.1万亿美元和3.0万亿美元的赤字规模来说,大幅度压缩,2022年美国经济的财政支持还要看拜登提出的1.75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能否通过。如果通过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速度可能会快一些;如果拜登提出的经济计划受挫,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速度可能会慢一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美联储货币政策或将成为2022年国际金融市场如何调整最大的风险。




延伸阅读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双碳目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风险挑战


毛振华:稳增长同时仍不可轻视地产等领域“灰犀牛”


麦格理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未来政策主旋律是稳增长,难题在于找到合适的抓手


王晋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通胀“超调”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和人民币国际化顶层设计


人大财金学院副院长张成思: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与流动性幻觉


聚焦“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五十年——美元本位评估、未来体系展望与中国货币战略”,CMF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思想报告发布


花旗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宏微观角度的中国经济下行的政策原因和建议


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接下来几个季度“增长先抑后扬,新基建是宽松首选”


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发布:维护短期平稳复苏,激发长期增长动力


闫衍:年内债市违约呈现“一增一减”特征,警惕展期增多令信用风险延迟暴露


于春海:中国给全球经济提供了更加平衡稳定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