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消费券发放应以地方财政为主,控制规模防通胀

李超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2-06-03



李超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李超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8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3423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一、预计2022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在7万亿左右,2023年专项债或提前下达


2022年预计地方债发行规模在7万亿左右。其中,新增专项债规模3.65万亿,和去年持平。新增一般债规模7200亿,再融资地方政府债规模有望达到2.7万亿左右(2022年地方债到期2.75万亿,2021年再融资比例99.1%)。地方债占广义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占比达到19%,显著低于2021年和2020年的21.4%和 22.5%。若不考虑再融资,仅考虑新增地方债,2022年占广义财政收入比重为11.7%,低于2021年和2020年的14.1%和15.1%。


为维持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保证宏观政策的持续性、连贯性并做好跨周期政策调节,我们认为2023年专项债大概率提前下达。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规模或适当下降(再融资需求提升),提前下达比例与2022年的40%较为接近,则2023年提前下达专项债规模将略低于2022年的1.46万亿。


专项债的提前下达并不等于提前发行,实际上是为明年一季度能够提前找好项目做准备。资金提前到位,能够有效快速地开展基础建设等方向的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它并不是指把明年的额度挪到今年来用。过去在2018年、2019年、2021年均出现过专项债提前下达的情况,时间多数在12月份,但2019年9月也曾更早下达了次年一部分的额度。所以,我们预计2023年专项债提前下达也有可能性,但它重点解决的是2023年一季度的稳增长的问题,不是年内稳增长的问题。


二、预计全年基建增速达到7.8%,政策发力强、疫情扰动小


我们预计今年基建增速是7.8%的水平,总体比去年增速有所提升。作为稳增长的抓手,这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第一,疫情对基建的影响相对比较小。在全国局部地区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主因在于两点:一是受疫情冲击地区的基建投资占比较小,疫情扰动相对有限。二是非疫情区域抢施工预期是支撑基建保持较高增长的重要逻辑,非疫情区域学习效应较强,一方面提前预防疫情潜在冲击,另一方面积极“抢施工”避免未来可能因为疫情出现停工。第二,推进现代化基建体系,着眼长远、兼顾当下。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稳增长后,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抓手,一季度实现8.8%的快速增长。2022年4月26日中财委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制度安排、资金保障、发力方向等方面进行细化要求,我们认为此举可以解读为着眼长远、兼顾当下的做法,前者是服务于中长期经济、产业发展,后者是应对短期三重压力和疫情冲击的托底之举。4月29日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展望三季度基建增速,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对基建投资的扰动偶有发生,特别是大规模强降雨、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可能通过冲击供应链或者扰动施工强度影响基建投资,例如2021年7月受河南洪水及大面积强降雨天气因素影响,基建当月同比仅为-10.5%。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第三季度气象走势来看,极端自然灾害风险相对可控,远超历史平均水平的大规模强降雨概率也很低,我们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无需担心天气扰动基建。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低基数下,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有望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关于基建如何融资,我们先探讨一下它的来源问题,首先看政府资金预算安排大概是什么样的水平?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提升,2022年预算内基建资金规模提升,交通运输、农林水、城乡社区的预算支出规模分别达到11331亿、22169亿和19459亿元,分别上涨690亿、1872亿和1643亿元。财政发力带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增加。202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8万亿,收入来源主要是卖地收入(预计8万亿)、新增专项债(3.65万亿)和特定金融机构上缴利润(1.65万亿)。当然由于政府性基金受到疫情,卖地收入的下降等等影响,这个缺口肯定通过专项债等等进行抵补。在抵补过程中,财政头两本账发力的同时更多需要货币政策配合进行发力。一般传统是准财政发力,要么是发债,要么是借银行贷款,现在虽然逐渐正规化,以专项债和一般债的形式发行,但总体发债之后作为资本金还是需要配套贷款的。今年基建领域的配套贷款仍然是商业银行宽信用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在今年一季度也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当前在宽信用层面也面临一些困境,未来也会有一些边际变化。比如观察棚改领域,过去PSL比较积极,但从2019年以来PSL余额没有再增加了,中央再贷款有可能有增加的可能性。


三、特别国债的两大主要用途:保就业、常态化核酸


我国在1998年、2007年、2020年发行特别国债,大概是十年发一次,所以叫做特别国债。但如果隔一年发一次特别国债,是不是频率过高了?全国人大每年通过的财政预算安排是具备严肃性的,不能轻易突破。但客观而言,今年经济形势比较特殊,首先是俄乌冲突,其次是疫情影响,使得经济面临一定压力,这会导致财政收支出现缺口。从预算收入的角度看,一般预算收入在4月份出现下滑,虽然有减退税原因,但也有疫情的影响,再加上卖地收入的不足,使得整个财政安排面临一定困难,另一端支出还要进一步加码,这个裂口可能就要通过适当扩大赤字来解决。就支出方向而言,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的大头是卫生健康和社保就业,一个疫情防控的支出,另一个是保障基层运转和企业不要裁员等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卖地收入不足,政府性基金收入下滑速度过快,尽管已有一些房地产放松的政策,但可能没有那么快见效,所以从这个角度财政仍然面临比较大的缺口。因此,存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去弥补缺口的可能性。


从体量的角度,市场也有一些猜度。2020年我们发了1万亿的特别国债,预计今年发行特别国债的体量较2020年总体不会偏离太大。实际上,通过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地方结余也能弥补一些缺口,所以目前没有必要发超大规模的特别国债。


关于特别国债的主要用途,第一个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保就业。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生产要素优势非常明显的国家,如果大量给老百姓发钱,劳动参与率或出现明显下降,导致大家不愿意工作,这将对我国生产要素优势形成一定冲击。政策端,除了减退税降费、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等一系列的措施之外,也可以给不裁员的企业发放一定的补贴,相当于国家给工人发了工资。所以,疫情扰动加剧就业压力,亟待财政发力稳就业,特别国债有望推出,重点为企业纾困,缓解企业现金流,尽量避免企业裁员。


特别国债的第二个主要用途是常态化核酸检测。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给了总体基调坚持“动态清零”,但动态清零的方式方法和过去不同。过去因为病毒传播速度没有这么快,防控策略还是相对有效的。但现在因为奥密克戎传播速度过快,所以必然要用新的应对方法去动态清零。深圳尝试了一个比较好的策略,选择了带有预防性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即在没有疫情时就开展两三天高频度的核酸检测,这和北京上海的应对型核酸检测有所不同。现在更多的城市已开始尝试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中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成本,一是居民的生活时间成本,目前从深圳实践看,深圳已通过小程序实时显示拥堵状况等方式对其进行优化,居民接受度较高;二是财政财务成本,耗费的体量比较大一些。大规模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有助于恢复人的流动,但它确实也会带来比较大的财务成本。我们大致测算了一下,从6-12月份,按照6-8亿的人口匡算,大概需要耗费6000-8000亿的财务成本,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三方面成本,核酸检测成本、建设各类采样点的成本和核酸检测运营成本,运营成本包括核酸检测采样员、分析员薪酬成本以及设备购置成本。资金成本主要由预算内资金和医保基金承担,前者可以通过适当超支和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持,后者则有较多空间,必要时可发行新一轮抗疫特别国债予以应对。



四、发放消费券应把握“冗余度”,控制通胀预期


年初以来,全国已有20个省市先后发了总额超过51亿的消费券,消费券的发放额度也呈现出逐月递增的趋势,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消费券的主要受益群体是居民,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强的,对消费有一定的带动,且通过发放消费券也可以缓解一部分收入不足的问题。但发钱也可能导致储蓄率进一步上升,短期拉动消费的作用有限。



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握政策提前量和冗余度”。“提前量”比较好理解,比如财政政策方面,强调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增速,专项债提前发,尽快地形成实务工作量;货币政策方面,人民银行的再贷款的额度要加速用完。“冗余度”意指需求侧政策要注意刺激力度。在供需紧平衡的格局下避免强化通胀上行,特别是猪周期抬头和油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9月CPI或大幅上冲存在突破目标值风险。大规模刺激总需求容易出现通胀的问题,因此发行全国消费券概率较小,更多是以地方为主因地制宜地开展。

 



延伸阅读

王孝松:中美经贸无法“脱钩”,结束摩擦才是正道


刘瑞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两种误读亟需纠正


范志勇:中国经济需要考虑超常规政策


孙文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制定应注意预防政策套利


刘瑞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打通上游要素市场壁垒


毛振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预期走弱


Wang Jinbin: China Can Offset Effects of Fed's Rate Hikes


袁海霞等:关于特别国债的四种情形猜想


刘元春万字长文深论大时代下宏观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闫衍:提振市场信心,增强民企债券融资能力


王晋斌:中国出口要尽力分享这个阶段的海外通胀溢价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最差的阶段正在过去,后续关键在于政策执行


孙文凯:下半年中小企业或现爆发式回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