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还记得初遇古典音乐的那个属于生命个体的人生时刻吗?

2016-09-29 lee 每晚古典音乐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24e5vf39&width=500&height=375&auto=0阿格里奇演奏理查·施特劳斯《d小调滑稽曲》

开场曲:《d小调滑稽曲》(Burleske in d Minor),为钢琴与乐队而作,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早期作品,作于1885-1886年,其最初的标题是“d小调谐谑曲”(Scherzo in d Minor),为汉斯·封·彪罗(Hans von Bulow)而作。但封·彪罗看过乐谱后,认为这是一部“不知所谓、无法演奏的作品”而拒绝上演。理查·施特劳斯本人在排练中亦发现自己不能胜任钢琴部分,于是这首作品暂且被搁置在一旁。直到1889年,理查德结识了于尔根·艾尔伯特(Eugen d'Albert),后者非常喜欢这首作品。在艾尔伯特的帮助下,理查删节和修改了其中的部分钢琴演奏段落,并将其更名为“滑稽曲”,题献给于尔根·艾尔伯特,并由艾尔伯特于1890年6月21日首演。封·彪罗亦在1891年和艾尔伯特合作,指挥上演了这部作品。该作乐谱于1894年出版,无作品号。作品为d小调,单乐章,先由定音鼓用活泼的快板速度奏出谐谑的节奏,乐队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反复后,钢琴以切分节奏插入,展示主要主题。乐队发展后,钢琴奏出经过句,再引出钢琴演奏的抒情第二主题,小提琴以更优美的姿态发展。随后,定音鼓与钢琴的对话迈向再现部。再现两个主题后,经过华彩段,幽默地趋于平静,以弦乐拨奏结束全曲。这首作品于近年来日益受到钢琴家的青睐。


My Heart ever Faithful(from Cantata 68,arr Friedman)

论题:古典音乐与灵魂

   一种音乐偏离了一个人灵魂的寻求的方向,那么另一种音乐就会从天而降。 

   一个习惯了音乐的人,没有音乐就似大地没有流水那样干燥而难以忍受。我在没有寻找到新的音乐之前,自己投身到哲学中,在叔本华哲学的引领下我渐渐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那里生命所伴随的是一个个抽象的词汇:意志、表象、理性、纯粹、实践。一个灵魂长久的浸泡在哲学的世界中,但他的肉体却在体验着在现实世界的沧海客式的生活,古典音乐渐渐出现了。我很早就慕名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在二十岁以前非常抵触古典音乐,人为什么要听这样的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古典音乐那种柔和、混厚全然不同,那里边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烦躁和亢奋。我从小时候就想过要当一名艺术家,但那是画家,而不是音乐家,而喜欢音乐全然没有什么体系,但今天回首自己的变化之大让自己都无法想象,思维整天在古典音乐和古典哲学之中游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13ynkjs7&width=500&height=375&auto=0John Scott plays 巴赫-布索尼《来吧,异教徒的救世主》BWV659 



   人会成长、成熟,同样也会变得世俗与无奈,但这一切变化在很多古典音乐大师的精神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那些精神世界无比深厚的人,他们总怀着无比挚热的情感和持久的爆发力来面对生活,他们内心中的张力足可以让他们无所畏惧的面对人生中任何挑战。一个人肉体成长,那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一个人精神世界成长却是一个人持久不断生追求的结果,没有那一个人可以明白为什么生命的真正动力不是来源于肉体而是来源于精神的征服欲望,那是在求生本能基础上混合着痛苦、思维、行为的精神选择。古典音乐是大师们长久陷入精神思索结果,同样也使那些倾听者进行长久的思索,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让人凝聚或是分裂的力量,足可以让人在内心深处长久的徘徊,加深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加深对不幸经历充满使命感的记忆,人生如此,生命如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176suywsw&width=500&height=375&auto=0Chaconne, BWV1004,Viktoria Mullova(violin)

   从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哲学开始,从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开始,从拿破仑征战史开始,我一开始就寻找到进入另外一个全新精神世界的途径,走入这样的一个巨大的宫殿后,我感受到了原始生存,感受到残酷之美,感受了弱肉强食的力量,深深的陷入了另一种精神矛盾之中。在中国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很难想象德奥古典哲学、古典音乐那种作为第三者出现的冷静、理性和秩序,对待死亡和对待出生一样漠不关心,这个精神世界中只有终极追求很少表现出现实的关怀,人的痛苦与不幸不是因为对现实困难的思索,而是对生命本能、生死本能、终极世界的无能为力。如果没有理性精神、冷酷的支撑起的生活态度很难想象工业革命、机器时代是为什么到来的,更无法理解武装到牙齿的工业战争是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直接推动力。 

   和很多喜欢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人不同,我喜欢的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而非他的第五交响曲,虽然我一直探索命运行程与规划,但英雄仍然是命运的宠儿,命运将一个巨大的悲剧安排在英雄成功之后,命运同时将一个巨大的不幸安排在英雄成长中。古典音乐在记录整个时代的特点时是一种深邃的抽象概括,而文学则是一种近似于记录的白描手法,哲学虽然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却更关心超越时代东西。 

   艺术家总是体内埋藏着与现实相感应的灵感,而拥有艺术天赋的人对艺术理解却和创作者有着类似的理解力、穿透力。古典音乐大师们他们在创作音乐时,他们将自己的灵魂按在作品的最深处,音乐作品演奏出来后就富有生命力爆发出的鲜活的气息,但很少人能够真正理解作典家在作品中埋藏着的那颗灵魂,极富个性的倾听者将音乐深深的埋藏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古典音乐在传达着一个时代的声音,但音乐本身的内涵却超越了那个时代的限制,因为古典音乐大师将他们透澈的思想和深邃的灵魂埋藏在音乐的深处,此后任何时代的人听古典音乐,人们都可以从音乐中看到自己和自己时代的影子,那是大师们思想和灵魂如镜子一样的折射。 

1811年,布达佩斯剧院开张。他们约请考茨布(Kotzebue)创作了一个带有序幕和终场的剧本,其终场命名为《雅典的废墟》(取意于土耳其人统治雅典时,几乎将雅典变成了一片废墟)。贝多芬在1811年7月拿到剧本,仅仅用了三个星期就完成了谱曲(著名的《土耳其进行曲》就是第四段配乐)。由于《雅典的废墟》序曲是终场的序曲,考虑到听众已经听了很长时间音乐,没有心绪再欣赏一首构思过分丰富的序曲,于是贝多芬将它写得很简短,正如贝多芬在1812年的一封信中称它为“一首在音乐会上具有提神效果的小作品。”


   西方古典音乐在19世纪达到了鼎盛,从19世纪分别向前、向后各推50年,这二百年时间中的音乐作品充满着人类进入到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条件,对生命和世界、生与死的理解。古典音乐比任何一种艺术都更为真实的反映出整个时代特色,但其庞大、深湛的内涵却让人更多感受到一种近似于悲剧的使命感。通过反复倾听古典音乐可以感受到作曲家的灵魂深处的不安,古典音乐本身的出现是没有理由的,那么这种不安找不到任何理由,仿佛在冥冥之中隐藏着整个人类命运和个人命运一样的不可预测,德奥古典音乐大师们的作品更是如此,既使是轻快的音乐在表面以下也孕育着某种忧虑。 

布鲁克纳的音乐灵感来源于虔诚的天主教信仰,而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却超越了一切宗教范畴。他的音乐结构来源于以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音乐传统,而乐思灵魂却完全脱离了他们,在音乐思想上超出了瓦格纳,甚至上升到了一种与贝多芬的音乐思想相对的另一音乐哲学高度。 笔者所选取的布鲁克纳这部《第四交响曲》是作曲家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它产生于作曲家创作生涯的中期,但从作曲家一生所创作的十一部交响曲的发展脉络来看。这部交响曲处于中期创作的关键部位,而其中的某些部份,又成为其后期作品的预像。 

   在我所喜欢古典音乐四B之中,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的作品中,包涵了巴洛克风格、古典风格、浪漫风格,音乐中总会闪烁着作曲的严肃脸孔、宁静的思索、从容的孤独、深深的不安。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中不断推出北欧神话中那些悲剧色彩极浓的人物,在歌剧在序曲中人们的感受出的起伏不定的行走,最后那些英雄们在尘世中死去但他们灵魂却升上了神圣殿堂中。布鲁克纳的音乐作品中充满了宗教的气息,他是瓦格纳的虔诚的信徒,与哲学家尼采不一样,布鲁克纳一生都在崇拜着瓦格纳,很显然他的作品是受瓦格纳神话歌剧的影响。 

   对于终极世界,大师们所能做出的解释是,命运女神在不可预测中体现着一种对个人使命感、神圣感、崇高感的升华,让人做出唯一选择就是保持持久的激情和勇敢面对死亡、不幸。当作曲家们无法超越现实死亡的限制,他们行为被命运深深局限在他们所处的时代的时候,他们就用他们的音乐超越他们的生命,让思索变得永恒,让后世的人得到启示。 

   现实生命的终点就是古典音乐的起点,古典音乐就是灵魂的舞蹈。 

   古典音乐可以将精神世界构建出可以无限膨胀的宫殿,然后将一切生命所具有东西全部摆在这个宫殿中,肉体虽然渺小,精神宫殿却无比庞大,在冷漠的棱角分明的空间,人变成了极具使命感的神。

欢迎关注每晚一张音乐CD,讲述音乐大师的故事

以及西方音乐评论,为您提供好玩的古典音乐研究文章


   “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有兴趣,或准备想要进一步了解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协助;如果你对古典音乐没有兴趣,这本书有丰富的故事和知识,翻翻看看,或许也能触类旁通;如果你已经浸淫或学习古典音乐多年,那么,愿这本书能让你记起那个喜爱音乐的自己,想起每一个与美好感动相逢的当下。无论人生可以多荒谬,世界可以多歪斜,有些事,永远值得你放在心上,用自己最坚定顽强的意志,温柔又执拗地守护。”——焦元溥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公众号推荐书目

古典微信群联系微信179747611

北上广音乐会转票群开放

   古典音乐:西本智实《波莱罗舞曲》《“黄河”钢琴协奏曲 》阿姐生日快乐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肖斯塔科维奇《第1大提琴协奏曲》约书亚·贝尔、郑明勋、马祖耶夫演绎舒曼《梦幻曲》克拉拉·舒曼的几部作品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特米卡诺夫指挥圣彼得堡爱乐每晚古典单曲丨小提琴超女安·梅耶演绎巴赫&古诺 《圣母颂》柴可夫斯基之夜陈妤颖演绎《来自星星的你》主题曲每晚古典单曲丨亨德尔《降B大调竖琴协奏曲》每晚古典单曲丨德彪西《阿拉伯风格》11岁的李传韵演奏巴赫和帕格尼尼十大青年小提琴家音乐会阿巴多的俄罗斯俄罗斯之夜音乐会丨钢琴埃莱娜·格里莫亨德尔《水上音乐》布里顿《战争安魂曲》《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音乐会宁峰、吕思清、宓多里(小泽征尔指挥)演绎萨拉萨蒂《卡门主题幻想曲》丨科茨、王霄、 Fukuda演绎瓦克斯曼版《卡门主题幻想曲》穆特、莎拉·张、米兰科维奇演绎萨拉萨蒂版《卡门主题幻想曲》穆特、马友友演绎勃拉姆斯《摇篮曲》穆特、郑京和、梅纽因演绎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特、林昭亮、帕尔曼演绎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帕尔曼、巴伦博伊姆演绎勃拉姆斯《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朱莉娅·费舍尔、梅纽因、阿绍特演绎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华丽波兰舞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