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着同一目标,共赴精神盛宴 | 榆林线下培训侧记(1)

陈翠清 新网师 2024-01-09

作者 | 陈翠清

审核 | 刘凤娟

编辑 | 杨茜


6月25日至26日,新教育实验网络教师学习中心(简称“新网师”)在陕西省榆林市组织为期两天的线下研讨活动。在执行院长郝晓东老师的带领下,院长助理郭小琴老师、王小龙老师、河南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李末校长、讲师刘广文老师、王辉霞老师、赵俊杰老师、毛俊娜老师、榜样学员徐未芳老师、陈翠清老师一行10人来到陕西榆林。

 
6.18 上午8:00 榆林培训群
“这一两天,大家把各自的出行往返车票发群里,榆林方安排接站接机事宜,我们也相互知晓。”院长助理郭小琴老师在培训群里发了这条信息,一时间,车票机票截图纷纷发至群里,郭小琴老师从西安坐动车出发,郝院长一行从太原乘动车出发,王辉霞老师和刘广文老师从郑州乘飞机途经重庆转机飞榆林,李末校长从郑州出发经甘肃转机飞榆林,赵俊杰老师和毛俊娜老师将于次日早晨六点到达后直奔会场,为着同一个目标,我们将从四面八方来到大美榆林,共赴一场精神盛宴。
 
6.24 凌晨4:50 榆林培训群
王辉霞:“我正在去郑州的路上”
郝晓东:“我们在去往太原的高速上”
郭小琴:“向着明亮那方,再有十分钟出发”
李末:“带着黎明去奔赴一场向着明亮那方的聚会”
期待“榆”见!
......

▲部分活动现场 

6.24 中午1:00 榆林一家小饭馆
“郭老师,您到了,一切顺利吧!”
“顺利顺利,差点儿来不了。”
到酒店后,一时无法安排入住,我们来到周边一家饭店,简便午餐过后,聊了起来。得知郭小琴老师在西安照看外孙,本来一切安排妥当,谁知她女儿临时接到出差通知,不能不去,女婿还在南方出差中,“这可怎么办?”郭老师说,“我灵机一动,如果女儿到点回不来,何不带着夏天(外孙)一起去榆林?于是我快速准备,把孩子用品打包到了行李箱里,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准备和外婆一起去‘旅游’,不过,女儿还是在半夜赶回了家,因为她知道妈妈虽然年逾花甲,仍心系新网师,知道这场活动对母亲意味着什么”。
 
6.24 下午2:16 榆林长泰宾馆
“都先歇歇,四点钟,我们到各个培训点看看,了解一下准备情况,大厅见!”
“收到!”
准点,我们在大厅集合,高新一小冯班连校长派来的“司机”赵雪丽老师如约等候,带领我们去了四所承办学校。
 
6.24 下午4:20 榆林九小
第一站是榆林市第九小学,到达时,赶上了学校的大课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我们眼帘,学生们在操场上追跑,嬉戏,踢球,还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排练大合唱,行至楼梯处,“快乐阅读”的字眼吸引了我的眼球,一排绿色的书架,一群身着绿色校服的孩子,手捧图书,看得津津有味,全然不顾有客来访......王莹校长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到了会场,滚动屏上已经显示出了“榆林市第九小学新网师‘构筑理想课堂小学数学’榆林市线下研修班”的字样,台上也布置好了学生书桌,两名老师不停交流,研究着黑板的摆放位置,台下也按照讲师的要求分组摆放好了桌椅,桌上摆放的印有新教育logo的摆台更是显示了主办方的用心,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活动时的场景......临别前合影留念,王校长说:“我们来这里照”,我一抬头,那面墙上写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榆林市第九小学

6.24 下午4:46 榆林七中
告别王校长,我们驱车来到了榆林七中,屈彩琴校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在校长办公室,屈校长为我们简单介绍了七中办学情况,轨制规模,之后带领我们到了会场,已然一切就绪,进一步沟通细节之后,我们准备离去,走到校门口,屈校长说:“展板还没到,我们本来准备将展板放置到一进校门的正面位置,但是我们还准备给与会教师介绍我们这块‘泰山石’,不能挡着,但展板又不能放偏,所以决定把展板放在两棵树的中间”,顺着屈校长的手我们的视线移到了那块镌刻着“励志,博识,尚礼,笃行”校训的泰山石,屈校长一一为我们讲述选用这些字的原因以及给学生带来的影响,说着说着,泪水盈满了眼眶,这是多么富有教育情怀的校长啊!感动之余,我又看到了泰山石左右的两块石头,分别刻着“沐晨风试问欲何求”,“浴夕阳三省有何得”,与我们新教育的“晨诵暮省”相得益彰,再回头,看到的是“让每位师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6.24 下午5:35 榆林中学
下一站是榆林中学,一进校门,我们就看到了醒目的印有“新网师共读教育经典榆林市线下研修班”的蓝色展板,设计简洁大气有质感,我们深深感到了主办方的用心,在与马骁书记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榆林中学有70多名老师加入了新网师沉潜学习,啃读经典,用经典的力量照亮生命,用经典的力量改变着自己的课堂和教室中的每一位学生,遗憾的是,因为学校承担教育局考试任务,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参加这次共读活动,但是,我们深知,只要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理念的实现就不再遥远......

 
6.24 下午6:00 榆林高新一小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高新一小,这是一路陪伴我们的赵雪丽老师所在的学校,沿路,她都在为我们介绍她们学校老师的学习情况,诉说着加入网师学习是如何幸运,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走“后门”进入了学校,墙面上的《论语》《道德经》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经典”的魅力。由于冯班连校长正在向教育局领导汇报工作,郭副校长接待我们,带领我们来到了会场,座位上已然贴好了名牌和组号,一切井然有序,郭副校长还给我们介绍了研修班组织流程及茶歇安排并表示竭力做好东道主,为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做好服务工作。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陈设,无不浸润着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干净锃亮的窗户上,我再一次看到了新教育的logo以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们感叹着榆林方的重视,用心和周到,力量感顿时涌遍全身,这无疑是我们做好每一次线下活动的动力来源,感恩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
 
6.24 晚6:30 榆林长泰宾馆
我们一行人回到宾馆后,王辉霞老师和刘广文老师也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从早上四点多一直到晚六点多,经历了十四个小时的舟车劳顿,简单吃过晚餐后,为了确保研讨活动顺利进行,立刻马不停蹄分别赶往承办学校,与相关人员商讨细节,测试课件......
 
6.24 晚9:30 榆林长泰宾馆
郝晓东院长组织参与研讨的所有成员开会,再一次确认活动的各个细节。郝老师指出:我们的这次培训不同于传统专家一言堂的讲座,要让参加培训的老师感受到是“工作坊”,我们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家群策群力,围绕在伟大事物周围,用对话的形式进行,要把老师们大脑中的确定变成不确定,然后还要去掉一些不确定,形成集体的智慧。“辉霞,广文,你们两个上不上课?”郝院长问。“不上,我们准备让我们课程的优秀学员来上”,王辉霞老师和刘广文老师回答。“你们要上,你们上更有说服力”。“好吧,我们上”!王老师和刘老师接下了“突如其来”的任务。

 
6.24 晚11:00
看看表,时间已到十一点,散会后,刘广文老师和还没到达的李末校长通过钉钉在线商讨细节,一遍一遍过课题,直到凌晨两点,而在另一个房间,凌晨4点15分,王辉霞老师已经在灯下披衣工作,结合学生学情,修改预习单,确保任务设计适合当地学生的学情......


就是这样一群人,为着对教育的热爱,向着明亮那方,不断砥砺前行!我在干嘛呢?当然是看着王辉霞老师的背影回忆今天发生的点滴精彩啦!我是战地记者陈翠清,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构筑理想课堂•共读教育经典 | 新网师教师研修班工作方案白万才:为什么教师专业成长势在必行?| 一位教育局长的阅读批注“嫁入王室”:与新网师的相遇、相识、相知 | 榆林网师学员成长记屈彩琴:遇见·美好 | 校长成长史向着“大树”,让生命更辉煌 | 校长成长史一路朝向明亮那方 | 校长成长史新网师一周观察(83)| 陕北榆林调研记事
欢迎扫码关注新网师视频号↓↓↓

明早五点不见不散

◆  ◆  ◆  ◆  ◆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

新网师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