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 | 观照历史,解读重大文学现象—— 王守仁教授领衔主编四卷本《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一定时代的文学是在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文学创作往往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再现,也是对现实政治文化的反应。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社会进步最为显著、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生活条件变化最为巨大的世纪。作为二十世纪最为重大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随后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战后世界进程既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也给作家们提供了新的表现主题。
战后外国文学具有与以往历史时期外国文学不同的艺术特征和时代风貌。要揭示战后外国文学的基本走向和特点,外国文学研究者需要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历史具体情境,了解文学在当时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一些什么样的条件。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共四卷)即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把文学放在产生它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和研究。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等撰写。
(共四卷)王守仁 等 著
本书以战后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全球化视域下的当代外国文学、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为框架结构,从历史和审美的角度梳理不同时期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在观照历史的基础上,解读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现象,将具体作家和作品放到历史语境去考察,分析并描述文学的产生、流通、变化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立体地展示战后外国文学演变的历程,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王守仁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发表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出版《19世纪英国诗剧研究》(英文)、《性别•种族•文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四卷、《英国文学批评史》等著作,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二卷、《战后历史进程中的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第一卷 战后现实主义文学研究
张新木、叶琳、王守仁 主编
第一卷对现实主义进行理论建构,分析现实主义“现实/虚构”的内在悖论,通过详尽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主体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道德现实主义、自觉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地域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等,对世界各国现实主义文学进行较为系统研究,揭示战后现实主义的多元发展态势及其丰富内涵,获得对现实主义新的认识和理解。
张新木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法国文学及文学批评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专著《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普鲁斯特的美学》,译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恐怖的权力》《论诱惑》《景观社会》等四十余部。
叶琳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日本文学及文学理论研究,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现代日本文学批评史》《日本文学经典与民族文化研究》,译著《奔跑吧,梅勒斯》《白痴》,主编《现当代日本文学女性作家研究》《近现代日本文学:
第二卷 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胡全生、印芝虹 主编
第二卷以问题为导向,对何为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时期划分、后现代主义文学有无政治性、后现代主义持何种审美观和审美原则等问题进行理论探究,提出新的诠释,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写作风格表现出的实验性和通俗性两种趋向,考察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拉丁美洲各国以及日本和韩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描述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进程,分析其作为一种国际性文学现象的特征。
胡全生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叙事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叙述结构研究》,主编《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选读》等教材。
印芝虹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德语文学、文化及文学理论研究,在《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南京大学学报》《文学之路》等刊物发表中、德文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唯我独尊”——克•沃尔夫研究》(德文),译著《第三帝国的语言》《托马斯•曼》《周末》,主编《中德文化对话》等。
第三卷 全球化视域下的当代外国文学
全球化与文学的关系
何成洲 主编
第三卷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对于全球化进程的呈现、反思和批评,分析全球化的文化维度、全球化进程与文学、全球化与世界文学的关系等,从理论概念原点出发,探讨全球化时代外国文学所内蕴的地域特征和跨国界文化交融。当代外国文学在全球流通过程中产生本土化的流变,改变了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和方式,既反映全球化历史进程,同时也参与并影响着这一历史进程,全球化与文学交织在一起,形成文学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文学性。
何成洲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北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欧美戏剧、比较文学和批评理论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九十余篇,出版《易卜生与中国话剧》(英文)、《对话北欧经典》、《文学的操演性》(英文)等著作。
第四卷 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
杨金才、王守仁 主编
第四卷从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嬗变与式微入手,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流变与影响,重点围绕文学的叙事、历史的书写与重构、“9•11”文学、都市文学、网络文学、生态文学,以及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多元转向,采用不同视点审视新世纪外国文学的律动,并通过热点问题讨论,揭示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多样化态势所包含的深邃主题意蕴与美学价值。
杨金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院长、《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一百八十余篇,出版《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三卷、《美国文艺复兴经典作家的政治文化阐释》、《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现代阐释》等著作,主编《文学导论》等教材。
本书特点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突出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与当代外国文学进程的互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指导思想。
本书打破我国现有当代外国文学研究中常见的作家作品研究和文学史撰写模式,围绕当代外国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全球化等重要文学现象展开深入的理论探究,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著作视野宏阔、内容新颖、学风严谨,知识结构系统完整,拓展了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超越国别文学界限,将战后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着重阐释了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的互动关系。本书一方面把当代外国文学视为战后世界历史、文化、社会等变迁的产物,揭示后者对前者从主题、内容到形式的影响,另一方面聚焦重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分析代表性作家作品,深入探讨当代外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侧重展现当代外国文学对战后世界历史的积极介入。
以第一卷为例,本卷揭示了战后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如何以其强烈的现实性、指涉性和批评性,再现并参与战后美国的历史进程;论证了阿拉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生、发展、成熟过程与阿拉伯国家的去殖民化进程相合;分析了在与反种族隔离制度斗争的互动中产生的南非现实主义文学等。
二、在理论探究中体现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研究活动的起点。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战后外国文学发展历程,但没有采用传统的国别文学史面面俱到的撰写模式。四卷本探讨主题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提问,体现了敏锐的问题意识,而理论探究过程更是一步步以问题为驱动,在对材料的充分掌握和与前人观点的交锋对话中对提问做出回答。
以第二卷为例,本书对后现代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究,做出一系列重要的基本判断:后现代主义政治的核心是拒绝宏大叙事;后现代主义文学从50年代的发生发展,经六七十年代的鼎盛,至八九十年代的衰退,走过了从实验性向通俗性转变的形态变迁;后现代主义文学奉行崇高美;在“双重编码”等美学原则指导下,后现代主义文学兼具实验性和通俗性两面,等等。
作为一部涉及多国家、多语种的多卷本外国文学研究专著,本书各章节撰稿人基本上都是既掌握该国语言文字又从事该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教师。他们大量占有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仔细辨析、认真探讨,得出具有坚实基础的创新性观点。高水平的研究队伍、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和严谨的学风确保了该书的经典性。
对新材料的及时追踪使本书内容呈现时代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例如第四卷展现了加拿大“赛博朋克小说”、“图像制作”和“另类表演”等形式多样的多媒体后现代主义文学;探讨了网络时代“定位叙事”、互动小说、网络小说、数字化诗歌和手机小说等新兴的通俗文学样式;人类世文学研究考察文本中的毒物书写、气候变化再现和水危机叙事,反思科技文明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以创新的理念研究战后纷繁复杂又众彩纷呈的外国文学,将战后世界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加以条分缕析,透彻探讨重要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揭示出战后历史变迁与文学再现之间隐含的内在逻辑,为理解战后历史和文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推荐阅读
教师研修| 外语学科实证类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高级研修班(11月29报到)
学术观点 | 许钧、陆建德、王玉括:进一步提升外国文学研究水平
读书小札 | 迈克尔·图兰《短篇小说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
学术观点 | 吴笛: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中的历史使命
长按二维码
❍赞赏我们
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和研修。收费项目在语言学通讯推广请联系公众号外联邮箱洽谈支付劳务费 dianzishu@126.com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