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荐 | 朱磊 杨春雷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十讲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思飞学术 Author 思飞君
对/比/语/言/学/十/讲
ISBN:978-7-5446-5761-7/H
出版年月:2019/09
作者:朱磊 杨春雷 许余龙著
定价:74.00元(优惠价:59.20元)
丛书:外国语言文学知名学者讲座系列·语言学十讲
特别提示:如需发票,请扫码后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处自行备注抬头,税号。
编辑推荐:
对比语言学旨在探讨两种语言差异,进而揭示语言的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本书以讲座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发展态势等,涵盖语音对比研究、词汇对比研究、语法对比研究、篇章对比研究、语用对比研究、对比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对比研究与翻译,以及语言的共性、类型和对比研究等内容。书中通过示例分析论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以为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该学科打下坚实基础。
丛书目录(持续更新中)
社会语言学十讲 蔡永良
对比语言学十讲 朱磊 杨春雷 许余龙
认知语言学十讲 刘正光 李雨晨
词汇学十讲 王文斌 邵斌
语义学十讲 束定芳 田臻
语言学研究方法十讲 张辉
二语习得十讲 王立非
语用学十讲 冉永平
系统功能语言学十讲 黄国文
话语分析十讲 施旭
语音学十讲 陈桦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
哲学家Leibniz有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把有些事物统称为“树叶”呢?对这个问题,哲学家们给出过许多种回答,这些回答无疑都涉及事物的比较。
植物学课上,我们也常把树叶拿来比较。这时的比较要“有根有据”得多,因为植物学有一套认识植物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我们不仅可以比较树叶,还可以比较根、茎、花、果等,并可根据它们的共性和演变关系对植物进行分类。反过来,这些比较和分类又可以进一步细化我们对植物学的认识框架。
不过,植物学里还有一类比较,其任务主要不是发掘共性或整体分类,而是为了某种认知或实用的需要,对个别(通常是两种)植物进行区别,比如:
梧桐和法国梧桐虽都有“梧桐”二字,却不是同科的树木。梧桐属于梧桐科,法国梧桐又称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这两种树木的树皮和叶形相近,但花、花序和果实差异很大,只要认真观察就容易识别,尤其是法国梧桐的圆球形花序(单性花)。(汪劲武 2010:215—217)
以上三种比较中,第一种属于哲学的认识论层面,它其实就是我们建立认识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我们才将世界理解为或同或异的各个部分。
……
以上第二种比较,则是依赖某种已有的认识框架展开的。它可以使这一框架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必须依赖这一框架的一些基本前提,这也是今天科学研究的通常做法。
……
然而,和植物学里对梧桐和法国梧桐的比较一样,语言学里也有一类比较,不侧重亲属关系,并且只针对个别(通常是两种)语言,以寻找区别为主,这就是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又称对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y)或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①。
(节选自《对比语言学十讲》pp.1—3)
① 这三者一般可以通用。不过,“对比研究”在英语中是可数名词,常指具体的研究;“对比分析”则多指应用型的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的
一般程序
选择比较对象和框架
任何研究,首先都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为什么研究?最后一个问题,在上文对理论和应用对比研究不同目的的讨论中已经回答。而前两个问题,则涉及上文讨论的比较对象和TC(小编补充:tertium comparationis,可译为“比较的第三项”“对比基础”“中间对比项”等)的选择。在一般的语言研究中,选择什么样的对象和框架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兴趣、经验和研究的可行性等,但是在对比研究中,除了要考虑这些因素外,还要特别注意所选的对象和框架是否符合比较理论本身的要求。
全面掌握文献,形成具体研究思路
考虑好了对象和框架等基本问题,接下来就要穷尽性地收集、阅读并分析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了。这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而且虽然我们把它放在第二步,但很多人其实是先阅读了相关文献,才产生了进一步研究的想法的。就对比研究而言,在这一步我们要特别注意文献的全面。
只有全面掌握了文献,我们才能知道自己所选的研究领域已经有哪些发现,还存在哪些尚未解决或尚未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就能逐渐形成具体的研究思路。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对之前选定的比较对象和TC做一些调整,并可以做一点小型的试探性研究(pilot study),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可行。
提出初始假设
每个科学研究,都有一个初始假设,研究的过程就是对这个假设的检验和修正。在对比研究中,我们不一定要把初始假设明确表达出来,但这个假设通常就是:比较对象在TC上相同。当然,如果前人已经发现了不同的地方,初始假设也可以是:比较对象在TC上存在目前已发现的异同。要注意的是,无论怎样的假设,都应具有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即可以被证明是假的。
分析语料,修正和细化假设
假设的目的,不是让我们想方设法去证明它的正确,而是给我们一个研究的起点。通常,最初的假设都会在研究中得到修正和细化,而修正和细化的基本依据就是我们的语料。
在具体的对比分析中,我们还要注意:语料的分析结果,只有与我们的研究框架和前人的研究发现充分结合,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
总结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就可以对研究做一番总结了。总结时,除了研究的发现和意义外,还可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给出未来的研究设想或建议。
(节选自《对比语言学十讲》pp.22—24)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节 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与研究目标
第二节 语言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语言对比研究的一般方法
第四节 对比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二讲 语音对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主要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汉语后部擦音对比研究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三讲 词汇对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主要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语后缀-able与汉语准前缀“可”的对比研究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四讲 语法对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主要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语 as ... as any与汉语“和任何结构的对比研究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五讲 篇章对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主要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汉篇章中的话题引入与回指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六讲 语用对比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主要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汉语中“回绝”言语行为实施策略对比研究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七讲 对比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第一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第二节 定量对比研究的主要类型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汉指称词语的回指功能对比研究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八讲 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
第一节 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理论
第二节 对比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研究示例:母语与二语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及其效果对比研究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九讲 对比研究与翻译
第一节 对比研究与翻译理论
第二节 对比研究与翻译实践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汉远近称指示词的对译问题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第十讲 语言的共性、类型和对比研究
第一节 语言的共性和类型学研究
第二节 语言对比研究与语言共性和类型学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示例:英汉名词短语的可及性与关系化
第四节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
思考题参考答案
附录 术语表
参考文献
朱磊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音学、语言学史、比较语言学。曾在 Language & History、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并出版专著《书写汉语的声音:现象学视野下的汉语语言学》(2014)。长期担任硕士生“语音学”和“音系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杨春雷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句法学、语义学、深层自然语言处理和翻译。曾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并出版《面向深层语言处理的汉语短语结构语法》(2014)等专著。长期担任硕士生“对比语言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许余龙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语言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对比语言学、英汉对比、语篇回指。(曾)任《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编委、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曾在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当代语言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8篇,并出版《对比语言学概论》(1992)《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2004)、《对比语言学》(第二版,2010)等专著。曾长期担任硕士生“对比语言学”和博士生“英汉对比:理论与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复旦人文课欢迎扫码学习
特别推荐
David Banks:A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of English
迈克尔·图兰《短篇小说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Barbara Dancygier:《剑桥认知语言学手册》
束定芳等: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 Study of Chinese刘正光 李雨晨:《认知语言学十讲》官群《具身语言学——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科学》柯平 《对比语言学导论》贾冠杰等:《英汉程式语心理表征对比研究》
傅玉《英汉省略结构的形式对比研究》
饶萍:《时间指称的照应性英汉对比研究》文旭、肖开容:《认知翻译学》
鲍贵:《理解与评价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
关注我们
九万学者关注了语言学通讯。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和研修。收费项目推广需要付劳务费,外联邮箱dianzish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