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

学术之路 2021-09-19

安徽大学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学术成果基本要求

为提高学位授予质量,强化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规范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要求,根据《安徽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校政〔2012〕22号)规定,特制定本要求。

一、申请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校政[2017]30号)中学术论文三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校政[2017]30号)中学术论文四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3.在CSSCI来源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同时出版学术著作(本人不少于5万字)。

(二)理工类,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JCR二区以上级别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

2.在SCI或E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

3.在SCI或EI收录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4.在SCI或EI期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另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由学位分委员会认定)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二、申请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一)、申请学术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校政[2017]30号)中学术论文五类及以上期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

(2)获得《安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校政[2017]30号)中艺术实践类成果三类及以上成果1项;

(3)在本科院校学报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或在其它普通高校学报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2篇;

(4)在国家二级学会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

(5)获得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的前4名,二等奖的前3名,三等奖的前2名。

2、理工类,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安徽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校政[2017]30号)中学术论文六类及以上期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

(2)SCI/EI期刊论文小修或者JCR三区以上论文大修1篇;

(3)在CSCD扩展版期刊或大学学报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

(4)在国家一级学会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1篇;

(5)在本专业领域申请并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1项;

(6)获得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的前3名,二等奖的前2名,三等奖的前1名。

(二)申请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基本要求可根据教育部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由学位分委员会自行制定

2、理工类,学术成果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在《安徽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校政[2017]30号)中学术论文成果类刊物七类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

(2)SCI/EI期刊论文小修或者JCR三区以上论文大修1篇;

(3)在国家一级学会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4)在本专业领域申请并进入实质性审查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1项;

(5)获得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的前3名,二等奖的前2名,三等奖的前1名;

(6)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项;

三、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应与其学科专业相关,理工科类学术成果应与其学位论文相关,学术成果需以安徽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或通讯单位。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中至少有一篇为第一署名人,理工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均需学生本人为第一署名人。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包括学生本人为第一署名人或除导师外本人为第一署名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术成果的署名按照联合培养协议规定执行。

四、各学位分委员会可在本要求基础上,制定不低于本要求的标准,报学位办备案后执行。

五、本要求适用于2020年及以后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六、本要求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2018年6月20日

安徽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实施办法(2018版)

为严守学术道德规范,增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意识,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组织实施

1、学位论文检测工作由研究生院和培养单位共同组织进行。研究生院负责检测系统技术保障及检查、监督工作;培养单位负责具体检测工作,培养单位专家组负责本单位检测报告的分析处理等工作,对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查看、仔细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以保证检测工作落到实处。

2、为了更好的协助研究生导师全面了解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各培养单位检测时应请导师到现场查看。如受检测工作量及办公条件限制,无法满足导师现场查看,培养单位应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电子文件)通过邮箱发给各位导师。

二、检测结果处理

1、经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学位论文正文去除本人已发表论文复制比小于或等于10%视为合格;去除本人已发表论文复制比大于30%,视为不合格,取消当次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去除本人已发表论文复制比大于10%,且小于等于30%的学位论文,培养单位将《检测报告单》反馈指导老师和研究生,由指导教师责令研究生进行修改,修改时间为一周,于送审之前将修改后论文再次提交培养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送审评阅,检测结果不合格取消当次学位论文答辩资格。

2、各培养单位应在论文送审前,将论文检测通过名单交由分管院长签字、盖章后上报研究生院备案。

3、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须在规定时间内按图书馆要求上传电子版。研究生院学位管理办公室在校学位委员会召开前,对上传的学位论文进行查重,经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学位论文正文去除本人已发表论文复制比大于10%的学位申请人,将由校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是否授予学位。

关于评选“河南省中青年法学家”的通知
《东南法学》征稿函
2020内蒙古法律文化论坛——新冠肺炎防控中的法律问题专题会征稿函
《中国法学》2020年第1期刊载3篇刑法学论文
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近年来国内科学学研究领域的主要问题
《暨南学报》关于开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专题的征稿启事
江苏省教育厅:允许适当压缩双休日和暑假时间
国家图书馆重磅推荐一款查找外文资料的好助手,限时免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集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的公告
2020年最新全球大学学术排名出炉
关于就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与《传染病防治法》有关不一致规定进行裁决的建议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疫情主题征稿启事
ETS致中国托福考生的一封信
全国律协的这2份法律意见我打100分,建议收藏学习!
汇总!人文社科期刊疫情主题征文大集合来了
2018年版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结果发布
山东省法学会开展2020年度“疫情防控法治保障专项课题研究”申报公告
历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智慧法治”主题相关项目(2014-2019)
《人大法律评论》20周年圆桌讨论会延后公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特别征稿启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重点关注选题
案例详解:学术论文标题常见问题及改进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实施细则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征稿函
超级丰富的学术资源整理贴!
又一权威奖项延期接收提名材料!
北大法宝视频库向全国法学师生免费开放
雷磊:如何能更好地发表论文?——关于法学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五点建议
《法律与生活》杂志社严正声明
领钱啦!博士每人200元,硕士每人120元!
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疫情防控法律方法研究”主题征文的通知
抗击疫情,知网研学免费使用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文本研讨”网络视频电话会议圆满召开
北京市法学会关于征集2020年市级法学研究课题选题建议的补充通知
2020第六届浦江法治论坛·北京峰会 全球金融与贸易规制法论坛
我们的担忧是真的吗?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重大疫情防控法治化 ”专题研究征稿启事
首届全国高校法律援助协同发展创新论坛征文公告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稿件投稿须知
99%的法律人看不懂的法学论文
《上海法学研究》集刊“疫情防控专卷”征文
《青年法学增刊》征稿期间延长!
提升法律教育水平的根本:取消法学本科学位
关于征召法律答“疫”平台公益志愿者的公告
2020年刑事技术创新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征稿启事
《武大国际法评论》“《中美经贸协议》与国际贸易法的未来”专题征稿
《法律适用》2020年第3期目录
王泽鉴北大演讲实录:法律教育是司法改革的根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